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6节

  立场这东西,哪有利益来的重要。

  朱元璋对读书人的识时务很是满意,但同时也非常鄙视他们的操守。

  ——

  自从那日在酒楼被一少年驳斥,方孝孺就将自己关在了客栈,谢绝了所有访客。

  那天的事情早已传开,大家都知道他受了刺激,所以纵使被拒绝也并没有生气。

  关系好的担心他的状况,拖店小二去打探,得知没有大碍才稍稍放下心来。

  关系不好的,对他怀着妒忌心里的,则幸灾乐祸,巴不得他产生自我怀疑,从此一蹶不振。

  毫不相关的人,则在一旁看热闹。

  如此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方孝孺的房间门终于打开。

  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形容枯槁的人。

  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吓了一大跳,怎么将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

  关系好的立即上来打招呼,询问状况。

  方孝孺的感激的道:“谢诸位好友的关心,方某无碍。”

  众人见他目光沉稳,就知道他想通了,也放下心来。

  一位名叫严希文的同乡说道:“能走出来就好,科举临近,你好生歇息几天,莫要误了考试。”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安抚。

  方孝孺却摇头道:“谢大家关心,不过我已经决定,放弃本次科考。”

  众人震惊不已。

  严希文试探的道:“你准备参加明年的正科?”

  方孝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等我何时想通了,再来参加科考。”

  “啊?”严希文大惊,连忙劝道:“万万不可啊。”

  “道可以慢慢去寻找,科举关系重大,错过一次就是三年,希直三思啊。”

  其他人也纷纷劝阻:

  “以希直的学问,必定榜上有名,如此放弃太可惜了。”

  “此事不只是关系你一人,而是整个方家,希直莫要任性。”

  “是啊,希直你万万不可轻言放弃啊。”

  面对众人的劝阻,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

  “我知诸位皆是为我好,然前道受阻,若不参透我笔下无法再出一言。”

  “勉强参加科举,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众人无法,只能先安抚他,让他歇息几日再做决定。

  方孝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决绝,第二天就打包好行礼准备离开。

  众人见无法劝阻,只能过来为他送行。

  之前方孝孺名声那么大,现在道心被破狼狈离开,可是一个大新闻。

  所以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有人惋惜,有人嘲讽,也有人为少了个对手弹冠相庆。

  听着这些声音,严希文等人都非常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反倒是方孝孺自己,表情无一丝变化,就好似这些人说的不是他一般。

  一行人来到楼下,结完账刚走出客栈,就见迎面走了几个人。

  当先一人身穿太监服饰,手里还拿着一柄拂尘。

  此人方孝孺认识,三月份才见过,正是太监总管孙福。

  其他人虽然不认识,但从这一身装扮也能看出是宫里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心中则在嘀咕,宫里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还公然穿着宫里的服饰,莫非是奉命来这里办事?

  孙福无视其他人,径直走到方孝孺面前,主动打招呼道:

  “方先生这是要去哪啊?”

  方孝孺拱手道:“孙公公,在下准备回乡。”

  孙福似乎早就知道了什么,并不奇怪,只是笑道:

  “那可不巧,你恐怕要缓几日在上路了。”

  方孝孺疑惑的道:“哦,不知公公有何见教?”

  孙福挺直身子,提高声音道:“传陛下口谕,召方孝孺即刻入宫面圣。”

第73章 皇恩浩荡

  

  方孝孺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见自己,不过他也并没有想太多。

  不论皇帝是出于什么目的,自己只要依照本心回答就可以了。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只是徒增烦恼。

  一路进入皇宫,在谨身殿见到了朱元璋。

  “草民参见陛下。”

  “免礼。”

  朱元璋见他憔悴的样子,心中就是一阵开心。

  这都是咱乖孙的功劳啊,一番话差点把自信的方孝孺给说出心魔来。

  “听说你要弃考还乡?”

  方孝孺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竟然还关注着自己,心中不由的感动。

  陛下这是以国士待我,我唯有以国士报之。

  “是,草民学问不精,欲回乡苦读,待有所成再为陛下效力。”

  朱元璋笑道:“就为了那一场辩论?”

  方孝孺羞愧的道:“草民无能,让陛下失望了。”

  朱元璋心中那叫一个得意:“在应天府一样可以寻找心中的道,何需还乡。”

  “朝廷正好要编写《华夏简史》,你就去翰林院当个俢撰,也参与进来吧。”

  方孝孺也听说过《华夏简史》,虽然不甚了解具体要写什么,却也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自然也知道,参与此事有助于自己更详细的了解历史,也能帮助自己梳理历史知识。

  从而帮助完善自己的道。

  皇帝竟然连这都想到了,真是皇恩浩荡啊。

  “谢陛下恩典,臣唯有以死相报。”

  “去吧,别让咱失望。”

  “臣告退。”

  从大殿出来,方孝孺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心中无比的畅快。

  心中的郁郁之气也消散一空,有一种想要扬天长啸的冲动。

  还好他保持着理智,在这里大呼小叫那是嫌命长了。

  想到朱元璋对自己的器重,他感动之下,转身朝谨身殿跪下叩了三个头。

  真是皇恩浩荡啊。

  我一定要帮陛下,将《华夏简史》编好,不辜负皇恩。

  心中这样想着,他起身就准备离开。

  刚走没几步,发现前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看到这个身影,他顿时就激动起来,将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是他,那天坐在少年身边的那个人,不会有错的。

  他怎么会在宫里?

  眼见对方即将消失,他也顾不上想这些了,连忙去追。

  只是这是宫里,他也不敢跑的太快,对方时不时就会拐弯暂时脱离视线,让他很是焦急。

  不过还好,从这里出宫的路是固定的,倒也不至于追丢。

  一直到右顺门附近,他才终于追上对方。

  “前方那位郎君,且慢走。”

  ——

  今天朱雄英去大本堂上课,朱标那边也没事儿,陈景恪就准备去看看算学书编纂情况。

  顺便再回家看看。

  快走到右顺门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呼喊。

  他不禁有些惊讶,虽然这里已经远离宫殿群,却也属于皇城内部,谁这么大胆在这里大呼小叫。

  转头看去,就见到了气喘吁吁的方孝孺。

  乍一看到他,陈景恪很是吃惊,盖因他实在太憔悴了。

首节 上一节 66/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