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18节
那可是大明一半的边军精锐啊。
想想就知道有多危险了。
至于为何不派遣别的大将接手朱棣的防区……
其一朱棡身份特殊,影响力太大,派别人过去很难扛得住他的压力。
其二,太上皇那一关过不去啊。
谁都知道,太上皇更相信自己的儿子。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重用亲族是人之常情。
然而这也造成了,现在北方过于依赖两位塞王的局面。
所以,只要晋王还在,群臣就不会死逼着燕王离开。
“群臣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把燕王撵走。”
“而是趁此机会把燕王府的力量驱逐出大明,如此就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听到徐达将自己比作心腹大患,朱棣有些不开心。
但没办法,谁让对方是他岳父呢,只能假装没听到。
而且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他很尊重自己的三哥,可要是三哥想造反,他第一个起兵讨伐。
他相信,如果自己造反,朱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以两人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确实是事实。
除了朱标之外,谁当皇帝他们几兄弟都不会服的。
——
事实上,朱棣的所作所为都是演戏,一场陈景恪导演的大戏。
朱元璋、马娘娘、朱标、内阁等等,都是演员。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群臣同意,支持燕王攻打天竺。
打天竺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征得群臣同意才行。
至少要统一思想。
将燕王封出去群臣自然是千肯万肯,但帮他征服一个一亿人口的大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也不能怪大家保守什么的,而是天竺纸面实力太吓人了。
那可是一亿人口。
别和我扯什么种姓制度、战斗力低下什么的。
就算是一亿头猪,靠燕王府那点人,没有几十年也抓不完啊。
燕王府打不过对方,肯定会找大明求援。
到时候大明就要陷入战争泥潭了。
于国于民、于公于私,都不是什么好事。
群臣的考虑其实是很稳妥的,没什么可指摘的。
所以,陈景恪并没有直接和群臣商议此事,而是耍了个小心眼。
“燕王行事最好嚣张一点,在京城大肆结交权贵,尤其是军中将领……”
“再找一些勋贵配合演戏。”
“如此就能让群臣心生忌惮。”
“我们再找人上奏,说天下人苦燕王久矣,赶紧让他就封吧。”
“然后我们就以没有合适封地为由拖延此事。”
“等到将群臣熬的差不多了,就顺势提出,让燕王学习秦王。”
秦王的封国只有一个小岛,全靠自己的能力在安西打下一片领土。
我们就在天竺附近找个小岛,作为燕王的封地。
他有能力就去天竺打一块地回来,没能力就困守小岛一辈子吧。
“如此一来群臣必然会答应。”
“等燕王府去了天竺,事情就不受他们控制了。”
这就是陈景恪的全盘计划,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朱棣一听让自己嚣张点,顿时就兴奋了:
“嚣张好,我就喜欢嚣张……都不用装,你就瞧着吧。”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种种出格行为。
而群臣也确实如计划的那般被骗到了。
不过这也算是个阳谋,群臣本来就视晋王府和燕王府为眼中钉。
现在有机会将其中之一撵出大明,他们自然一万个同意。
就算瞧出不对,也会假装没看出来。
总之,这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表演。
请勋贵过来配合表演,还有个原因。
“大分封必然会遭到群臣反对。”
“现在勋贵站出来惹是生非,让群臣亲身体会一下勋贵的负面影响。”
“到时候朝廷提出大分封计划,阻力就会小很多。”
这个计划自然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勋贵闹腾的厉害,群臣切身体会到了勋贵集团的危害,自然就会希望将勋贵撵走。
到时候朝廷态度再强硬一点,这事儿差不多就成了。
徐达赞道:“景恪此计可谓是一箭双雕。”
朱棣却说道:“但我发现,勋贵们好像并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借机表达什么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又猜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第396章 你们太欺负人了
错觉?
谁要真当他是错觉,那就太小看这位燕王了。
他只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耍那么多心眼子,只想打北元而已。
实际上,政治方面的事儿他心里门清。
那些勋贵是配合他演出,还是借机发疯,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只是有些事情,他不方便直说。
那些勋贵是皇帝安排来配合他的,如果他反手说别人另有图谋,那不成忘恩负义了吗。
关键是,他也没什么实质性证据。
只是察觉到那些人的行为有一点异常而已。
所以,他才借着闲聊的机会暗示一二。
他相信,以在场几人的聪明,定然能想到什么。
果不其然,朱雄英、陈景恪、徐达立即就露出了然的表情。
朱高炽略微思索,也微微点头,显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朱雄英冷哼一声,说道:“其情可悯,然其行可诛。”
徐达毕竟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之一,为大家开脱道:
“大明的勋贵,与历朝历代的勋贵比起来,都算是恪守本分的了。”
“他们也是心中没底,才会如此行事,希望朝廷能尽快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
说完目光看向陈景恪,示意他帮忙说几句好话。
事实上他说的也没错,和历朝历代的勋贵比起来,大明的勋贵集团确实要本分的多。
并不是他们觉悟高,而是不得不本分。
老朱眼里揉不进沙子,敢嚣张跋扈的下场都不太好。
在他的高压治理下,勋贵也不敢做的太过。
后来在陈景恪的影响下,老朱的作风有所转变。
可还不等勋贵生出骄奢之心,朱元璋又拿出了分封来利诱大家。
这可是真正的诸侯王啊,一旦成真那才是海阔天空。
有了更大的利益在前方吸引着,勋贵再次变得本分起来。
只要不是特别奇葩,谁都不想在分封前被杀掉。
所以大明的勋贵不但本分,还自损利益帮助朝廷改革。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分封一直停留在嘴上。
皇帝想反悔?或者干脆就是忽悠大家?
现在御座上坐着的那个人都换了,新皇还会承认当初的承诺吗?
去年朱标表态,会在今年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分封。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