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05节

  两相比较,《太平御览》就不值一提了。

  然后就是隐隐的兴奋。

  如此庞大的人数,此书的规模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若编成,必将是华夏文明一大盛事。

  对所有参与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怎么说呢。

  总编纂有资格在华夏史书上单开一页,普通的参与人员,也能在族谱上单开一页。

  但……

  朱标皱眉道:“这……规模如此之大,所需费用定然不小。”

  “现在朝廷到处用钱,若是因此耽误了变革就不好了。”

  陈景恪笑道:“陛下无需担忧,现在朝廷不缺钱。”

  “要考虑的是如何合理的让这些钱粮流动起来,变成实实在在的物,为世人提供便利。”

  说到这里,他朝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虽然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出于信任还是点头道:

  “也好,那此事就暂时这么定下了,具体该如何做咱们下去再详谈。”

  诸位大臣都非常激动的齐声赞颂陛下圣明。

  之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些别的事情,今日的会议才算结束。

  然后三名儒家学士一溜小跑的离开了,显然是要去将这个好消息公之于众。

  等人都离开之后,朱标才问道:

  “景恪,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朱元璋和朱雄英也向他看来,编书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不成吗?

  陈景恪这才将原因和盘托出。

  “那些大儒在地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施行。”

  “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阻碍新政和新思想的推行。”

  “南洋那边的局势已经达到了临界点,我估计那些土著势力马上就会有所行动。”

  “到时候朝廷出兵南洋,正式施行大分封,必然会遭到儒生的反对……”

  “编写这部文献,既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抚,也正好借机把他们全都弄到京城看管起来。”

  到了京城可就由不得他们了,离开了地方,他们就是没牙的老虎。

  再难阻挠新政和新思想的推广。

  这个方法不是陈景恪首创,而是老祖宗的智慧。

  从汉朝开始,朝廷强势的时候就会找各种借口,强行把地方富户迁徙到京城周边居住。

  包括地方上有名的贤人,也会被强行征召入京为官。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削弱地方政治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陈景恪不过是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了一下而已。

  既削弱了地方政治力量,为变革扫清了障碍。

  又可以集中文人的力量编修书籍,尽可能的将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保存好。

  上辈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文献散佚,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巨大的损失。

  至于《四库全书》,说是修书实为毁书。

  好不容易逃过各种天灾人祸,保存下来的书籍,都毁在了满清手里。

  这一世,陈景恪必然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重演。

  等这部文献编纂好,他会用活字印刷术印上几千套。

  然后在全国各地修建图书馆,将这套书籍放在里面。

  不光是这部文献,其他所有的藏书能刊印的,就尽可能多的印刷出来。

  每个地方都藏一套。

  就不信还能全都失传喽。

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纷登场

  “卖报卖报……朝廷欲扩编锦衣卫……”

  “卖报卖报……朝廷征召五千大儒进京修书……”

  “卖报卖报……希直先生再发文……”

  “卖报卖报……陈伴读再发文章,重新解读‘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提出新理论……”

  新一期的大明周报发行,报童重新变得活跃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宣传。

  专门挑选最具有爆炸力的新闻大声吆喝,吸引更多的客人购买。

  放在前世互联网时代,那都是合格的标题党。

  这一招确实很好用,很多原本没打算购买报纸的,听到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心痒难耐。

  兜里不差钱的,就会来上一份。

  比如眼下,杨士奇就被召集大儒进京和陈景恪的新理论的新闻给吸引住了,喊住报童买了一份报纸。

  然后随便找了个街边摊,点了一份吃食也不动筷子,而是拿起报纸就翻看起来。

  摊位老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有时候碰到脾气好的,他还能上前问一些上面的内容,然后作为吹牛的资本。

  他可不是白吹牛,而是以此吸引顾客来吃饭。

  不少回头客,就是冲着这一点才来的。

  此时他就悄悄打量着杨士奇,看能不能找机会问上几句。

  只是对方神情冷漠而严肃,让他不敢开口。

  杨士奇并不知道摊位老板的打算,就算知道了也懒得理会。

  他熟练的翻开报纸,不出意外头版头条是太上皇的文章,看标题就知道内容是关于吏治的。

  他只是扫了一眼就略过去了。

  现在报纸头版默认是皇家专场,太上皇的文章多为吏治,皇上的基本都是改革方面的。

  太子的文章就五花八门了,什么题材的都有。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博学多识。

  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货想一出是一出,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不过说他博学多识也没错,能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变成合格的文章,没点才华是做不到的。

  后面还有关于政策方面的变动以及解读,比如这一期的重点就是扩编锦衣卫方面的。

  杨士奇依然是一扫而过,直到在第二页看到关于修书的政策才停住。

  仔细阅读,发现传言竟然是真的。

  几日前就有消息传出,说是朝廷要征召五千大儒修书,。

  只是大多数人都产生了怀疑。

  不是怀疑修书,盛世修书这也算是一个流程了。

  大明立国已经二十五年,虽然离盛世还有段距离,可也不差了。

  朝廷决定修书是合情合理的。

  大家怀疑的是规模。

  五千大儒,这是什么概念?

  几乎将地方上有名气的读书人一网打尽了。

  可能吗?

  杨士奇也同样关注此事,毕竟事关自己的仕途。

  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四处求学终有所成。

  但因为缺少名师系统的教导,在经典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学问博杂。

  还不是博而不精的那种,而是学的都挺好的。

  虽然比不上专门研究这些学问的人,却也够用了。

  尤其是对历史,颇有一番研究。

  毕竟历史这玩意儿不讲究什么微言大义,事儿就在那摆着,只要识字都能看。

  这些年他四处游历,靠教授学生为生,也算是闯出了一些小名气。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当官。

  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读书人又有几个不想做官呢。

  然而,他那在日常生活中‘够用’的学问,在科举中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除非他能沉下心苦心钻研,弥补自身短板。

  然而,已经年近三十的他,并不愿意走这条路。

首节 上一节 605/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