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23节

  一队队长相奇特衣着怪异的域外人,从船上下来,让百姓们大开眼界。

  当然,更加震撼的是那些外国商人和使节。

  这座城市太繁华了。

  听说这只是南方的一座不大的港口城市,那大明的国都该是何等的繁华。

  然后是各种从未见过的飞禽走兽,被从船上拖出。

  其中带给大家最大震撼的,当属狮子。

  不是因为它的凶猛,而是外貌。

  这玩意儿咋这么奇怪?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咋这么像狻猊啊?莫不是真的抓到神兽了?

  然后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很快,远洋商队抓来了神兽狻猊的消息,就传遍了泉州。

  越来越多的人跑来,只为一睹神兽的雄姿。

  即便衙门的人出来辟谣,说这是狮子,就是高门大户门前看大门的石狮子。

  百姓们依然不相信。

  石狮子、舞狮,他们都见过,和真的狮子也不一样呐。

  分明就是狻猊,衙门肯定是故意隐瞒的。

  至于隐瞒的原因,很简单啊。

  外面竟然有神兽,那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更准确的说,是不是真的找到了海外仙山?

  倒也不怪百姓们愚昧什么的,而是石狮子确实很抽象,除了叫石狮子之外,模样实在和狮子关系不大。

  中国是没有狮子的,最早接触狮子应该是西域各国进贡来的。

  就有人觉得很威武,就将其雕刻下来放在门口。

  后来就成了习俗。

  但见过狮子的人太少了,大家只能参考最早的石狮子进行仿制。

  过程中难免会加上一些个人的想象。

  比如将狮子头上的毛弄成自然卷。

  然后,石狮子越来越不像狮子。

  以至于大家见到真狮子,反而不愿意相信它是狮子了。

  反倒是觉得和狻猊很像。

  不过不管怎么说,陈景恪的目的是达到了。

  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使节团在泉州展览了这次贸易的收获,还拿出了一部分进行售卖。

  来自域外的奇珍异宝,着实让百姓们开了眼。

  尤其是拿出来售卖的东西,引起富豪们的追捧,基本都卖出了天价,更是让百姓们兴奋。

  赵秩还让人写了几块牌子,上面简单介绍了几个域外主要国家的风土人情。

  这些来自域外的信息,确实勾起了百姓对外面世界的兴趣。

  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百姓,本就是中国最喜欢冒险的群体。

  或是出于对外界的好奇,或是被那些财宝吸引,很多人都生出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

  三天后,使节团再次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次他们兵分两路,赵秩带领一路从大运河北上。

  耿子茂则带领另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

  沿途的各大港口、各大城镇,全都要去一遍。

  每到一地,都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大多数人都第一次知道,原来大明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

  这不是华夏文明第一次和域外文明接触,相反,华夏与外界的接触相当频繁。

  即便是南北朝时期,也和中亚国家有着频繁的交流,更别提唐朝时期了。

  可是这种交流,只存在于高层和局部,大多数百姓是无法接触到的。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没有互联网,大多数百姓恐怕这辈子也无法获知太多外国信息。

  像现在这样,由国家组织的,如此大规模的,向普通百姓展示域外信息。

  在华夏历史上还是首次,带给百姓的冲击也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了,受震撼最大的还是随船队而来的外国人。

  以前他们没少听闻关于中原,关于东方大国的传说。

  很多人相信,大多数人保持怀疑态度。

  现在他们亲眼见到了。

  和传说中确实有区别,但依然是他们见过最繁华的地方。

  本来他们以为泉州已经足够富裕的了,等见到了扬州、杭州等城市才知道,什么叫做繁荣。

  当他们以为,苏杭已经是终点的时候,又再次被应天所震撼。

  沿江而卧,虎踞龙盘,数十万人生活在这里……

  这不仅让他们想起了传说中的长安。

  据说是一座百万人的大城市,以前他们不信,现在则不停的自嘲见识少。

  当他们得知,大明的新都城是百万人规模之后,彻底麻木了。

  一般人只关注城市的繁华和富庶,有心人则震惊于大明的文明。

  比如阿扎萨,他一直在悄悄的观察大明的风土人情,想办法了解大明的文化和律法。

  了解的越多,就越是震惊。

  科举?遍布天下的书院?均田制?摊丁入亩?

  这一切的一切,都带给他无与伦比的震动。

  这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什么是文明。

  他是宗教学者,足迹踏遍了中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国家,却从未见过有如此文明的地方。

  而且对方的文明,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切实的施行了。

  最简单的例子,这里的人更自由。

  百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去管理机构申请,可以游遍全国。

  在其他地方,只有贵族和官僚家族才有这样的权力,普通百姓都是被约束在当地的。

  尤其是这种几万乃至十几万百姓,聚集在一起看热闹,更是不被允许。

  除非是统治者为了炫耀功绩,组织百姓聚集。

  而这个叫大明的国家,普通百姓竟然就拥有如此多的自由。

  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至于其他的权力,就更不用说了。

  百姓头上没有贵族主人,都是国家的公民,拥有法律规定的所有权利。

  就连奴仆,都是契约奴,拥有最基本的保障。

  在信仰上,没有宗教压迫,百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信什么不信什么。

  宗教之间的争执,也多是语言辩驳,而不是诉诸武力。

  当然,对于一个虔诚的伊教徒而言,这里的人对神灵对信仰太不忠诚了。

  可无法否认的是,这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

  这种和谐的文明,是他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过的,他所知道的历史上,也从未存在过。

  现在,就这么突然出现在眼前。

  作为阅历丰富的宗教学者,他自然知道事情不可能如此完美。

  再好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剥削和不公肯定普遍存在。

  但能将这些东西写入法律,并作为标准在全国执行,依然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

  此时他也终于知道,为何当年自己的祖先,明明建立了强大的萨珊王朝,却还要对中原如此谦卑。

  面对如此强大、富饶而文明的国度,谦卑是理所应当的。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与这个国度的贤者会面,聆听对方的教诲。

  当然,那位赵秩大使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是那么的博学、谦虚。

  本来他以为,对方已经是大明有数的大贤。

  后来才知道,对方只是薄有才名,在他上面还有很多大贤。

  在大明称之为大儒。

  连‘才学一般’的赵秩都如此厉害,真想看看那些大儒是如何的高明。

  ——

  每到一地都要停留几天,所以赵秩等人的行程并不快。

  如果不是马上就要过年,他们需要回去给天子贺岁,这一条路估计他们能走两三个月。

首节 上一节 423/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