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节

  减轻了他七成的工作量。

  现在他可以坐在椅子上,悠哉的喝着茶,看着七人工作。

  只需最后复核批复,然后呈送给皇帝老爹。

  嗯,其实也就是走个过程,除了一些重大事项,基本都是他说啥就是啥。

  想必这会儿老爹都要闲的发慌了吧。

  一想到这里,朱标顿时就觉得杯子里的茶不香了。

  我是太子好吧,为何要干皇帝的活儿。

  不公平啊。

  陈景恪简直就是天才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为啥要提议让太子统摄内阁?

  你光体谅老爷子辛苦,就不体谅我吗?

  就在他有一搭没一搭满脑子跑火车的时候,王源拿着一份奏疏过来:

  “殿下,礼部呈送的加急奏疏,关于科举方略的。”

  “哦,这么快。”

  朱标嘴上如此说,表情却一点都不意外。

  礼部速度要是慢了,那才有问题。

  重启科举之事为何传的这么快?还不是百官害怕皇帝反悔,故意宣扬的。

  天下读书人都知道了,伱皇帝总不能不要脸吧?

  这么快就拿出章程也是同理,用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做成定局。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速度慢了恐怕会被望眼欲穿的读书人骂。

  朱标翻开奏疏,内阁学士已经用蓝色的笔墨,将重要内容全部画出,他看起来特别省力。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他还是一行一行的将内容全部看完。

  然后点了点头,任昂这事办的不错,没有搞什么花招。

  基本都是仿照宋朝成熟的科举方案,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分省府划分名额的条款。

  关于两年磨砺,则只字未提。

  这是吏部的事情,礼部要是插手就是越权了。

  不过吏部那边也同样不敢背负骂名,几乎是先后将奏疏呈送过来。

  制定了一套还算可行的磨砺之法,大致意思就是:

  在地方衙门的六房专门设置一个职务,协助主簿统管六房事务。

  两年为期,合格之后吏部再授官。

  所谓六房,就是仿照六部设置的六个机构,管辖职务也大体相当。

  朱标看过之后觉得没问题,就单独呈送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对两年为吏的考核之法进行了修改,之后就批复同意。

  消息也同样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翘首以盼的读书人再次沸腾。

  然后就一窝蜂的散开,各回各家。

  马上就要开恩科了,赶紧复习吧,谁还有空在这瞎聊。

第43章 暴毙

  

  陈景恪的日子单调又充实。

  在皇宫他几乎无法听到外界信息,也就朱雄英上课回来,会和他聊几句外面的八卦。

  内阁正式建立,科举重新开办,赵瑁案已经抓了上千人……

  这些他早就猜到了,并不觉得奇怪。

  嗯,内阁正式建立,让他小小的兴奋了一把。

  毕竟这是他提出的构思。

  虽然没办法公开领取这个功劳,但朱元璋、朱标和朱雄英都知道是他的功劳,就足够了。

  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朱元璋对他的态度更加和蔼,朱标见了他都会停下聊几句。

  这代表着很多东西。

  其实他不知道,这一对父子对他的态度改变,还真不是因为内阁和科举的建议。

  而是那天晚上,他给朱雄英说的那一番话。

  制度再好也需要人去实施,而一个好的继承人,可保天下数十年安稳。

  不过这些细节对陈景恪来说都无所谓,总之他的地位愈发稳固就是了。

  皇帝和太子对他的重视,也让宫中的人对他愈发客气。

  不过他很安分守己,从来不乱攀关系,也不乱跑。

  除了给马秀英诊治,基本不会离开自己的小院子。

  每日都将大多数时间,花费在编写医书上。

  除此之外,还会抽空翻看一下经书、史书、兵法等书籍。

  不求多么精通,至少要知道在讲什么。

  比如他就在宫里见到了《武经总要》。

  这本兵书名声远不如孙子兵法、六韬、纪效新书等有名。

  但却是一本完美的新手教程。

  宋朝以文御武,为了让不懂军事的文官学会带兵,专门写了这本兵书。

  从兵器到粮草,从训练新兵到排兵布阵,甚至不同兵种每日行军多少里都讲的清清楚楚。

  对陈景恪来说,这书简直就是量身打造。

  也正是看了这本书,他才知道练兵统兵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的多。

  甚至古代练兵要比现代更加复杂。

  原因很简单,现代科技发达基础设施齐全,大家分工也非常明确。

  按照规章制度走就行了。

  古代将领那真的是什么东西都要操心,制作军粮都要管。

  如果不知道这些,仗着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贸然领兵打仗,绝逼死的很惨。

  别说去打仗,就算是交给他一营新兵让他去训练,用不了多久士兵不造反也会被累死。

  为什么呢?现代人习惯了一日三餐,顿顿油水充足。

  稍加锻炼每天跑个五公里和玩的一样。

  在古代,军中一日两餐或者三餐,吃的都是粗粮,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一滴油腥味。

  要是每日操练,士兵就会死于营养不良。

  所以古代都是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

  只有各大将领的亲军心腹,才能日日操练。也只有他们才能每天吃饱饭,还时不时沾点荤腥。

  统兵作战讲究就更多了,而且很多细节都和我们想象中完全相反。

  比如,两军交战,是前排的兵伤亡大,还是后排的兵伤亡大?

  盔甲给谁穿?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前排的兵伤亡最大,因为他们最先挨打。

  盔甲自然要给最精锐的士兵穿,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两军交战,前排兵才是伤亡最小的。

  原因很简单,打仗讲究阵型。

  而后排的兵,是看着前排兵来占位的。前排兵乱则军阵必乱,军阵乱则全盘皆输。

  所以要保持阵型,必须保证前排兵不乱。

  但前排的兵最容易和对面短兵相接,最容易出现伤亡。

  是人都怕死,前排兵知道自己最容易死,他们肯定很害怕,还没上战场就先吓跑了。

  仗还怎么打?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叠甲。

  用盔甲将他们包裹的严严实实,大刀长矛都砍不动刺不破,他们自然就不怕了。

  对方的弓箭手也不会射穿甲的前排,而是瞄准后排或者中间的士兵射击。

  骑兵也很少会冲击重甲步兵,而是选择迂回杀伤后军。

  所以,真实情况是,盔甲要优先供给军阵前排兵,然后才轮到精锐。

  前排兵也是两军交战,伤亡最小的。

  反而是看起来安全的后排,更容易死亡。

  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次血战总结出来的经验。

首节 上一节 37/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