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68节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明朝不是有海禁吗?朱厚照作为大明皇帝听到有人公然宣传出海之事,那不得立刻勃然大怒啊?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历史的冷知识:现在的大明朝是没有海禁的!

  很多人都知道大明的海禁是在隆庆开关之后放开的,但是在隆庆之前大明的海禁是被放开过一段时间的。

  其实还是因为缺钱闹得,正德初年,市舶司太监看到了海上贸易的利益,就提出了抽分之法,这个法子得到了一批官员的支持。

  所以在正德三年就正式实行了货物抽分制,抽分制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充盈国库,又可以更好地建设海防,拱卫东南沿海安全。

  一直到了正德十二年,葡萄牙人在此之前为了和大明建立贸易关系,在沿海搞出了一系列事端,导致大明又收紧了海禁政策。当然朝廷收紧海禁政策,也没影响到东南沿海越来越猖獗的走私贸易。

  所以在正德八年这个时间点,大明在官方层面上是没有海禁的,所以朱厚照听了这公然宣传出海的话本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第一回讲完了,说书先生下去休息了,一刻钟之后会继续讲第二回。

  朱厚照放松了下来,听到旁边那桌穿着工装的两个人在聊天。

  “张三哥,到时间了,咱们去夜校读书去吧.”一个年轻人说道。

  “周二娃,可是这还有一回没听呢啊,这故事太精彩了,再听一回再去吧。”那个被喊作张三哥的人有些犹豫。

  “听完第二回,夜校里的老师就走了.”被喊作周二娃的年轻人立刻反驳道。

  “咱们都在厂里累了一天了,就放松一会儿吧.”张三哥哀求道。

  “你想不想涨工钱,想不想升级成四级工了?”周二娃瞪着张三哥说道。

  “想”张三哥的气势弱了下去。

  “文化课不行,怎么升级成四级工,怎么涨工钱啊!涨不了工钱怎么娶媳妇啊?”周二娃继续说道。

  张三哥无言以对,但还是不太情愿。

  “这新话本好听,以后肯定有很多机会能听到,你这次要是因为文化课的原因没升级成四级工,你得少领多少工钱啊,这个账伱自己算吧!”周二娃说完抬脚就走了。

  而张三哥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朱厚照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露出了好奇的眼神

第123章 蕲州见闻(五)

  2024-07-13

  第123章 蕲州见闻(五)

  “走!咱们也跟过去看看!”朱厚照起身就要走。

  江彬心里很不情愿,他也正听的入迷呢,连忙追上朱厚照,“公子,咱们听完第二回再走吧?”

  “听什么第二回,怎么还没刚刚那俩百姓看的明白。”朱厚照不满的看着江彬,“记住这家店,明天早上找这个说书先生给咱们单独讲。”

  江彬清醒了一点,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跟上了朱厚照的脚步。

  那周二娃口中的夜校离的并不远,是五六排房子,房子外面基本没什么装饰,每排房子都有着三间教室,每间教室里都灯火通明,里面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大多都还是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

  大部分教室里都有老师在授课,而周二娃前往的教室是一间自习室,里面有老师值守,但是大多人都保持安静,默默的的自己看书和练习,时不时向值守的老师请教问题,在教室的后面还有个小书架,里面放满了书。

  朱厚照好奇的在几排教室外面逛了逛,只听得大部分教室在教授认字,小部分教室在教授数学和一种叫做物理的东西。

  认字他不感兴趣,数学和物理他听得不甚明白。

  但最让他震惊的是教室里还坐着挺多的中年人,头发发白的人也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看他们的样子明显不是读书人,而是体力劳动者。

  贩夫走卒也来读书?

  朱厚照对蕲州的第五个印象:蕲州人很好学.

  “这蕲州可真是富庶啊,这么多教室竟然点了那么多的灯。”江彬忽然出声道。

  朱厚照一看,可不是吗,每一间屋子都点了几十盏油灯,虽然有些昏黄,但是已经不影响看清字了。不过让他感兴趣的是教室里的灯的形制,统一用通明的玻璃罩子罩着,上面还有开口。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我看皇宫里都是点蜡烛。”朱厚照对里面的事情不太了解。

  “蜡烛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蜡烛比较贵,只有豪富之家才能用的起,次一点的就是油灯,一般是以菜籽油和棉籽油为灯油,这样也不便宜,平常人家根本用不起,能用得起的人家也一般把灯芯弄的短短的,让灯焰有个黄豆大小照个亮就够了,但这里可是不一样.”江彬细细的解释道,他以前的日子过得也一般,属于那种用不起蜡烛,灯油用多了也心疼的人。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是听明白了,这里的灯芯弄得挺长,火焰很大,而且一下子点那么多盏,而且教室里的人都不在乎灯油的消耗,这么一看蕲州确实富庶啊。

  “走,咱们进去看看!”朱厚照悄悄的走进了自习室,自习室里的人对他们的进入都恍然未觉。

  朱厚照一进自习室就闻到一股有些刺鼻的味道,连忙用袖子捂住口鼻。

  “灯油的味道”江彬低声提醒道。

  朱厚照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都到初冬了,气温也不高,而这教室里还敞开着窗户,原来是为了换气啊。

  好在灯油的味道并不重,朱厚照很快就适应了。

  他走到教室后的书架旁,书架被整理的非常整齐,上面分成了识字区和数理区,旁边还放着一个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随意取阅,爱惜书籍,室内阅读,不准带走。

  这让他很惊奇,因为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成本是很高的,而这些书却放在这随意取阅。

  这间教室里的氛围让他想找一本书看一下。

  他看向数理区,他刚刚在教数学的教室外听不懂所教授的数学,他感觉应该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他从中找出了一本《基本数学》,拿着这本书找了个空位坐下,江彬也随手拿了本书坐到了旁边。

  朱厚照一看手里的书就知道经常被人翻阅,封皮都有毛边了,但被保护的很好。

  朱厚照绝对很聪明,史载其“佛经梵语无不通晓”,之后更是学会了葡萄牙语,还研究音乐和戏剧,亲自谱写过《杀阵乐》,所以他只是把技能树给点歪而已。

  这本书里都是大白话,朱厚照也不用老师教,对着书里的数字符号和说明就自学了起来,而且越学越精神,很快就把几十页的书给学完了。

  “很简单嘛!不过这些数字倒是有些意思。”朱厚照意犹未尽的说道。

  然后他又去拿了一本《初级几何》,翻看了几页就喜欢上了,对着各种图形抓耳挠腮,解出答案后又兴奋莫名

  “此乃利国之良法也,不少算法都比现行算法更加方便,工部的官员们都应该学一学.”

  “陛公子圣明!”江彬看不进去书,只能随时拍马屁了。

  朱厚照不知不觉在教室里呆了一个时辰了,天都黑透了,但教室里仍然有很多人。

  他把《初级几何》放了回去,决定再看上一本书。

  这次他决定看一下识字区的书,他随手抽出一本书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古文观止·宋篇》。

  他随手翻开,只见翻到了《赤壁赋》,这个名字勾起了他的一些兴趣,因为他很喜欢三国演义,也很熟悉赤壁之战。

  至于作者苏轼,好像有点印象。

  朱厚照就这样阅读了起来,一读下来就入了迷,读完只觉着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章!

  朱厚照忍不住又往下翻了一篇文章,《岳阳楼记》,范仲淹。

  朱厚照越看越心惊,这篇文章太好了,他竟然没有读过,原来大臣们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竟然出自这里。

  他忍不住继续继续读了几篇文章,或雄浑潇洒,或俊逸清新,题材虽然广泛,但都内容充实,情真意切,读完之后就感觉跨越几百年的时空和那些先贤们对话了一番一样。

  比他在经筵上听到的那些微言大义要有意思多了。

  有人可能要奇怪了,朱厚照是皇帝,拥有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什么连唐宋八大家的那么有名的文章都没有读过啊?

  这就要从大明文坛的风气说起了。

  其实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因为科举不考.

第124章 喜和忧

  2024-07-13

  科举发展到明中期,四书五经上的每个句子都被反复考过多次,根本不可能再写出新花样。

  那就只能一味求怪,越怪就越能吸引阅卷官。

  能用生僻字,就坚决不写常用字。

  一个字有多种写法,那就专挑复杂的来写。

  而唐宋八大家,皆真情实性,遣词造句比较直白。这种文风很难模仿,若无深厚的功底,若无丰富的阅历,很容易写得平庸粗浅。

  所以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就被明朝科举给淘汰了.

  明朝的八股文发展到后期,已经有士子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全,但是背上五百篇科举范文也能过乡试。

  所以读什么唐宋八大家啊,背几篇科举范文他不香吗?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良币。

  这样的风气也从下往上传递了。

  朱厚照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经筵,明人十分注重经筵,视为讲学第一事。经筵日讲几乎成为儒臣接近皇帝,影响其行为、涵养其德性的唯一机会,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

  所以在经筵讲的东西是受到所有人关注的,讲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那玩意能治国吗?微言大义都讲不完好吧。

  而且这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可不是像后世那样都整理好出版了,发行的随处可见。

  现在的书籍还是很珍贵的,藏书更是一个家族的底蕴。

  很多文章都收录要不在永乐大典里静静地躺着,要不就在某个家族的藏书楼里的某本书里。

  所以平常士子根本没机会读全这些文章。

  朱厚烇注意到大明文坛的这股风气,他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是他也决心把他认为好的东西让他教育体系的学生们看到。

  于是就弄出了《古文观止》这套书,收录了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二百多篇,篇篇都是名篇佳作。

  相比现在现在士子追求的八股时文,朱厚烇认为这才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华。

  真实历史上这套书是在康熙三十三年被选编成书的。

  为了弄出这套书,以朱厚烇的地位和财力也是费了好大劲。

  他办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扫盲识字的层次上,他也要给那些在文字上有天赋的人一个接触到更优秀的文章的机会。

  这套《古文观止》他只是在内部刊印发行。

  朱厚照拿着本《古文观止》看的爱不释手,一直到了教室要关门了,有人提醒他们走的时候要把桌子上的煤油灯熄灭,朱厚照和江彬才知道这种油灯叫煤油灯。

  朱厚照走出了教室,他发现这个时候的蕲州城有很多个地方依然灯火通明,他们走到一个高处,能看到远处和对岸不少地方都闪烁着灯光,和他们经过的很多地方晚上一片漆黑完全不同。

  朱厚照对蕲州的第六个印象:蕲州的夜晚灯光很亮

首节 上一节 68/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