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167节

  雾气散的越来越快,一支想要加入围攻的蒙古骑兵却猛然发现自己的不远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支骑兵.

  这一支骑兵就是朱厚照身边的那一支骑兵。

  这一支骑兵先于新军到达了战场,但被大雾所阻,朱厚照心忧大同军的安危,就让这个一支骑兵先去解救大同军

  带领着一支骑兵的何松是一名老将了,在大同镇也呆过不少年,所以对这种大雾天气很熟悉。

  这大雾的天气朱厚照都不敢走,他却命令骑兵们都下马,一手牵着自己的马,一手牵着前边战友的马尾向前进,就这样解决了骑兵们在雾中会散开的问题,这样正好也保存了马力,而且骑兵们在行军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不骑马的。

  至于在雾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声和号角声不断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目的地,所以他就循着声音摸到了这个地方。

  就在双方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明军骑兵们率先反应了过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明亮的火光之后,对面的蒙古骑兵倒下了很多个

  “全员上马!全员上马!”何松快速的命令道。

  王大勇快速的翻身上马,然后他快速的检查手中的燧发手枪,刚刚他的手枪没有打响,他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燧石是早上新换上的,形状和大小都很合适,应该没问题,他打开火门检查了下火门,发现是火门的火药被颠掉了,连忙取出一包引药往火门上倒了一点,然后小心的扣上火门.

  他一边做这些,一边用嘴咬着缰绳,一边用腿控制着身下的老伙计,让它跟上队伍,他的老伙计最近一个月上了很多膘,跑起来比以前有力了很多,速度也快了很多。

  这时五千多人的骑兵队伍分散成五队,迎上了向他们冲来的几千蒙古骑兵。

  王大勇一看对面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了,他曾经做过哨骑,对蒙古人的战术很熟悉,蒙古人身上的甲不如明军,所以一般不会选择和明军骑兵近战,而是会施展出蒙古人的拿手好戏——骑射。

  为了保证骑弓的杀伤力和命中率,蒙古人会选择近距离直射,用历史上徐光启的话说这就叫“五步射面”。

  “五尺为步”,约1.5米。五步即在不足8米距离上直瞄射箭,还瞄准的是敌人的面部。

  古人云“凡用弓矢近中易,远中难,近则力强,远则力弱,所以夷虏之箭必近发,必奇中,而中国反”。

  五步射面其实是最传统的骑射。

  参照现存的骑射比赛,如FITE中国国际骑射大赛,射箭靶距离跑道中心线的垂直距离是9米,还真是很好的复原了古代传统骑射。

  五步射面也被后金玩的炉火纯青,在明末的时候,在诱使明军打放了火器之后,满人会冲到明军阵前五步,用清弓重箭,五步射面,射的明军重甲步兵阵线动摇

  王大勇紧紧地盯着不远处急速冲来的一个蒙古骑兵,那个蒙古骑兵也在打量着他,王大勇一看这个蒙古骑兵手上的动作,就明白他的目标是自己,他要拉近距离五步射面

  双方的队伍在不断的接近着,王大勇在队伍中一手拉着缰绳,一手则紧握着已经装填好的燧发手枪。

  双方的队伍没有靠近接战的打算,而是交错而过,王大勇在心中不断的估算着距离,在他看到对面那个蒙古骑兵准备抬手的时候,他已经举起了燧发手枪。

  “砰!”王大勇只觉着右手传来一阵巨大的后坐力,一股刺鼻的白烟笼罩了他,这次他的燧发手枪正常激发了。

  他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程度的后座力,他的注意力现在完全放在对面的蒙古骑兵身上。

  那个蒙古骑兵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双手无力的他胸前多了一个不断喷涌鲜血的血洞,他手上的弓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落到了地上

  因为双方还没到五步的距离,王大勇不讲武德,直接在十步的距离上就开枪了

  明军骑兵的队伍里出现阵阵白烟,而蒙古骑兵的队伍中则有人不断的倒下,只有寥寥的几支箭被射了出来,显得无比的凄凉

  王大勇轻蔑了的看了那一队死伤惨重的蒙古骑兵

  五步射面?

  我这里有五步射面的加强版!

第333章 手枪骑兵的胜利

  燧发手枪最后生产出来了七千多支,这5000多轻骑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支,部分人人手两支。

  不要把燧发手枪想象成现代手枪的样子和大小。

  皇家集团生产出的这款骑兵用燧发手枪枪管长29厘米,加上枪托总体长45厘米,全重有950克,口径为15毫米,枪头还有简单的准星辅助瞄准。

  这么长的手枪都都能当成短棍使用了,抡起来都能把人给打晕。

  这么长的枪管完全是为了增加火枪的威力和精度,毕竟现在燧发手枪的发射药和现代手枪的发射药完全不能比,要想有足够的威力,一是提高装药量;二是增大口径;三是用长枪管,让弹丸在枪管里的时间变长,更加充分的去利用火药燃烧产生的能量,提高弹丸出枪口的初速。

  而且较长的枪管也能提高精度,因为它提供了更长的瞄准基线和更强的指向性。

  而这个重量和长度的燧发手枪,也是完全可以单手使用的。

  两队骑兵脱离了接触,王大勇立刻用嘴咬住缰绳,然后从马鞍旁的袋子里取出一个小纸包。

  纸包分为两段,一段是定装发射药,一段是铅弹,王大勇熟练的把发射药倒进枪管里,然后取出一小块柔软的麻布放在枪口,然后把铅弹放到麻布上塞到枪管里,并用通条夯实,通条有着防丢绳,绳子的另一端系在马鞍上,增加垫布是为了增加气密性,防止弹丸脱落。

  最后他再打开火门,拿出引药壶在火门旁倒上了一些引药,然后盖上火门。

  这个过程王大勇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所以哪怕在颠簸的马背上,他也能在20秒内完成这一切。

  刚刚的战果让他整个人信心大增,他也明显感觉到他们队伍中的所有人的士气变得高涨起来了,是燧发手枪带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在以前他们想取得这样的战果可是要费很大一番功夫的。

  他们这一队骑兵的指挥官瞬间就锁定了下一队蒙古骑兵,然后带领着队伍向他们冲去。

  那一队蒙古骑兵显然看到了刚刚的战况,这次他们远远的就开始射箭,但是双方都在高速运动的马背上,准头很差,就算射中了也不能造成多少伤害。

  而当明军骑兵靠近蒙古骑兵二十步的时候,蒙古骑兵们就开始恐慌了,他们不清楚这种火枪的有效射程,二十步的距离他们也可以用骑弓直射,但这并不是他们的舒适距离,准头也会大大降低。

  明军渐渐靠近了那队蒙古骑兵,随着一阵爆豆般的响声,蒙古骑兵又倒下了一片。

  没办法,火枪发射出的铅弹侵彻力太强了,这个距离重甲都能穿透,更别提穿着轻甲的蒙古骑兵了。

  这种威力打到马的伤害也很大。

  蒙古人的反应也很快,既然这样那就快速接近进行近战,但明军骑兵也不傻,根本不和蒙古人近战,玩起了风筝战术,蒙古马的马力比明军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明军可以从容的回身射击,蒙古人近战的企图也破产了。

  一件革命性的装备,直接改变了大明骑兵的战斗方式,让明军骑兵占尽了优势。

  而蒙古人则被一下子打懵了,一时之间只能被动挨打,找不到应对的办法,他们也猛然发现原来在他们印象中畏畏缩缩的明军骑兵猛然变得积极主动了起来。

  胜利是最好的催化剂,明军骑兵在一次次成功之下明显变得自信和胆大起来了。

  这种非接触性的作战方式也更容易让明军骑兵们快速的适应。

  在战争中,近身白刃作战的残酷性是要远高于远程作战的。人是智慧动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而白刃作战就是违反人这种本能的事情。

  血肉横飞,肢体断裂,内脏乱流的场面对人的冲击力太大了,是对人精神和视觉上的残酷冲击。

  而远程作战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这种冲击力。

  一直到近代,也有不少军队在远程互射的时候还能维持住士气,但只要有人端着刺刀冲到了阵地之上,整个阵地的士气都可能会崩掉。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明军的手枪骑兵一亮相就打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已经被围攻了数日的大同军也看到了战场上的变化,被鼓舞的士气大振。

  但达延汗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指挥更多的骑兵进行大范围机动,想去包围这支奇怪的明军骑兵,去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但明军的骑兵指挥官何松丝毫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敏锐的察觉到了蒙古人的动作,带领明军骑兵突出了蒙古人还没成型的包围圈,去与大部队进行汇合。

  在回程的路上,王大勇无比的兴奋,他之所以那么兴奋不仅是刚刚的战斗,更多的兴奋是来自于他马上被捆绑着的俘虏。

  就在刚刚的一系列战斗中,他所在的骑兵队伍攻击了一队奇怪的蒙古骑兵,这队蒙古骑兵战斗意志明显更强,面对燧发手枪的轮番打击之下支撑了很久才崩溃。

  王大勇就是早就注意到这队蒙古骑兵里有一个蒙古贵人打扮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也是倒霉,在他们第一波攻击中就被击中了所骑乘的战马。

  倒毙的战马还压断了年轻人的腿,不断的有蒙古人冒着铅弹的攻击去营救那个年轻人,但他们的行动都被王大勇他们粉碎了。

  最后王大勇想给那个蒙古贵人补上一枪,但鬼使神差的他决定把这个年轻人给带回去,反正这个年轻人才十几岁,他的老伙计应该可以承受住他们两个人的重量。

  所以王大勇就多了一个俘虏.

  于此同时,朱厚照带领的明军主力也进入了战场,坚定的向大同军的方向冲去。

  达延汗见无法阻止,就只好下令鸣金收兵了。

  朱厚照站在御驾之上,用千里镜观察着敌情,他看着黑压压一片的蒙古骑兵,兴奋的说道:“鞑靼骑兵铺天盖地,果然是蒙古小王子的主力!”

  欠的章节补回来了,今晚正常更新

  

  

第334章 前夜

  蒙古大军快速的退去,朱厚照则带领着新军和大同军汇合了。

  眼见们呢古人退到西边扎营,朱厚照亲自整顿会师后的部队,他就像一个战场老手一样,有条不紊的下达军令,他的那些兵书不是白看的,和将领们的交流也不是白做的。

  江建功则在一边查漏补缺,把朱厚照的命令分解细化,并快速的传达下去。

  临近傍晚,朱厚照把大营扎的万无一失,还亲自视察慰问各部士卒,给普通士卒打足了鸡血。

  这一点朱厚照还是跟朱厚烇学的,以前的朱厚照是做不了这个的,贵公子脾气太重,对底层缺少同理心,但是在经过一系列事情之后,特别是新军葬礼事件之后,再加上朱厚烇的各种示范和影响,让朱厚照逐渐的有所感悟。

  他开始认识到一定把人当做人,无论这个人的高低贵贱,这样才能收获人心。

  所以他才有了今天的举动。

  无论朱厚照是表演还是发自内心,他这番举动的效果是非常的不错的,面对这样的统帅,士兵们还能说什么呢?

  在做完这一切,朱厚照才召集众将召开作战会议。

  朱厚照举着一杯清水说:“军中不能饮酒,本将军以水代酒,敬各位将军一杯。多亏诸位拖住鞑靼主力,本将军才能及时带兵赶至。来,满饮此杯!”

  “谢陛下!”

  “此乃臣等本分。”

  “别说几天,便是半个月,咱们都能把鞑子咬住不放!”

  王勋、张輗等边将,本来一肚子怨气。此刻皇帝亲自敬酒道谢,顿时让他们激动万分,负面情绪一扫而空,恨不得为皇帝鞠躬尽瘁。

  朱厚照又是一阵安抚,然后举杯对今天带领骑兵的何松说道:“今日何将军亲率五千轻骑,周围数万鞑靼人环伺,还杀得鞑靼人一败涂地,当居首功!本将军敬何将军一杯.”

  何松的眼圈立刻就红了:“末将哪敢居功啊,要不是大将军天纵奇才,末将想破脑袋都想不到骑兵可以装备这样的火枪,可以这么去战斗.”

  “大将军,有了这燧发手枪,大明的骑兵将不会再畏惧蒙古的骑兵了,大明的骑兵将会对蒙古的骑兵建立巨大的优势.咱们以后要多多训练这样的骑兵啊!”何松越说越激动,今天的战斗还是让他久久不能平息,他太久没打过这么爽的战斗了。

  朱厚照微笑着安抚何松,他把发明手枪骑兵的这件事揽到了他自己身上,他需要这样的名声,以便好去管理手下的将领,反正他也知道朱厚烇肯定不会介意这个的。

  经过这场战斗,他清楚的认识到了手枪骑兵的重要意义,除了战斗中的优势之外,就是手枪骑兵比着传统的弓骑好训练的多。

  相比在马上用骑弓骑射,在马上使用燧发手枪对骑术的要求要低的多。

  在马上用骑弓骑射,需要双臂发力,双手脱缰,双手互相配合着去开弓射箭,在颠簸的马上让互相配合去射箭存在很多干扰隐私,一不小心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对骑术的要求很高。

  而在马上使用燧发手枪,装填好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操作了,剩下的一只手可以去操作缰绳,增加对战马的操控度,对骑术的要求并不高。

  而且弓箭本身就比火枪要难训练,这就让弓骑更加难以训练了。

  但是手枪骑兵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种对骑术要求低,杀伤力巨大的兵种太适合中原王朝批量训练了!

  当大量的手枪骑兵被训练出来之后,那将会改变明蒙之间的战争态势

首节 上一节 167/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