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525节

  “所以如果我们与对方互市,就可以将对方拉拢过来,然后过度到第四条。”

  “文化兼并。”

  说到这里,孙传庭眼中俱是激动的看向在场众人。

  “移其文,灭其史,招其壮丁,纳其妻女,则蒙古诸部方可化夷为夏,北患即灭。”

  “彩!”

  听完孙传庭的话,徐光启第一个出声附和道。

  对于如何解决北方患难,他虽然想,但一直都没个具体能拿得出来的纲领。

  现在听了孙传庭的话,徐光启心中当即赞同。

  “此略可抵千军万马啊。”

  紧随徐光启之后出声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

  “王道之术,阳谋。”

  同样的,礼部尚书孙如游也出声附和了一句。

  “方略可以,但在钱粮上,恐怕耗费巨大。”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袁世振突然摇头打断了几人。

  “不管是援助也好,互市也好,东西不会凭白的到达广宁,这件事情若是由朝廷来做,恐怕成本不小。”

  说着,袁世振转头看向了辽东转运使杨嗣昌。

  “有些难度。”

  闻言,杨嗣昌摇了摇头道。

  “在下实属难以想象,昔年王崇古王公主持顺义王封贡成事之艰难,下官实在是想不通,他究竟是如何做到,从遥远的江、淮、湖广用车将布帛、菽粟、皮革运到边塞。”

  “如今,辽东转运司支持辽东各府物资转运,辅助为蒙古筑城已是艰难,若是扩大互市规模,有些困难。”

  说到这个问题,杨嗣昌是满脑袋的小问号。

  不干不知道,干过满头包。

  皇帝通过宫里的势力,整合了部份京城的商人资源,给杨嗣昌这个辽东转运使供应物资。

  但在辽东那天文数字一般的渴求面前,皇商也很难协调。

  “这件事你不知道,朕知道。”

  听到杨嗣昌的话,朱由校扯动了下嘴角,打断了杨嗣昌的话。

  “朕来进行协调吧。”

  “臣遵旨。”

  闻言,杨嗣昌松了口气,对皇帝拱了拱手。

  “如果物资可以协调,那么此策可行。”

  见到皇帝接下了物资协调的问题,袁世振也出声赞同道。

  “具体该如何执行,你们与蓟镇、广宁的将官商议商议吧。”

  见到几个尚书都同意了,朱由校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起,向着后堂走去。

  “臣等遵旨。”

  见到皇帝离开,众人同时站起来,对皇帝行了一礼后。

  “孙白谷,你老实交代,这些事情是不是你去广宁之时,陛下安排你做的。”

  看了眼已经离开的皇帝,毕自严笑眯眯的来到孙传庭的身边问道。

  “毕公明鉴。”

  闻言,孙传庭冲对方拱了拱手,爽朗笑道。

  “陛下定策,下官执行。”

  “哈哈哈。”

  笑了两声后,毕自严开始招呼众人,上前围在了屏风前,开始商议。

  毕竟,皇帝在场,他们商议的不痛快。

  “王崇古怎么做到的,晋商啊。”

  来到后堂中,翻身上了小炕,朱由校双手捅在袖中。

  “高拱,张居正。”

  “涂则民、王崇古。”

  当年嘉靖给隆庆的安排,只能说是绝绝子。

  徐阶、高拱、张居正。

  徐阶用来维稳,保证在他死后,隆庆能够平稳的实现朝政过度。

  高拱用来强国,这是一个能够干事儿的人,但首辅想要干事,就必然要侵蚀皇帝手中的权力,导致皇权威慑力下降。

  这时候,就轮到张居正出场,再次强化皇权的威慑力了。

  作为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的侍讲侍读,张居正踏足政治上层,应该是在隆庆后期,万历前期。

  但,嘉靖什么都想到了,他可能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他那个儿子的命,有点儿短,只有六年。

  高拱为人意气颇磊落,粗直无修饰,性格强势而暴躁,常以气凌人。

  这么一个暴躁老哥,把一个从中调停的成年皇帝换成个小孩,再加上个头发长见识短,一心维护皇权的女人家,张居正不提前上位才有鬼了。

  隆庆在时,高拱和张居正能够进行共同合作。

  高拱和福建巡抚涂泽民及其背后的东南海商联手,共同促成了月港开港。

  张居正和王崇古及其背后的晋商促成了顺义王封贡。

  但隆庆一死,高拱滚蛋,张居正上位后,立马就叫停了高拱尝试的海上运输漕粮,就是对晋党的妥协。

  晋党是一个特权经济团伙。

  特权经济的本制,在于垄断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强而有力的政治手段形成垄断,从而攫取暴利。

  而晋党手中所垄断的,是客户。

  他们把持着宣府、大同对俺答汗的贡市、对蒙古各部的走私边贸和以及不重要的山西矿山经济。

  这群人在朝堂之上,在地方,在军方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在大明的历史上,晋党有功有过。

  功是在张居正变法的途中,晋党给他帮了老大的忙了。

  在他变法的途中,一张晋党组成的大网,王崇古、张四维、杨博、王国光、马自强均是山西人,这张网笼罩了朝廷上下,促成了朝廷行政能力的提升。

  而过,则是发生在张居正死后,在朝中清算张居正的压力下,张四维倒戈相向,然后,他们就找到了另外一个合作方——东林。

  以东林书院为根基,延伸出的东林党,根本就不是所谓在政治斗争中,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团伙。

  而是一个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商人为辅的官僚阶级保守派政治集团,是地主富商的代言人。

  这群人,沉寂在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富足生活中,抵制任何基本制度,尤其是财政制度上的改革,从未提出过任何救国存亡的纲领,长于内斗,短于治事。

  这群人,软弱、无能、麻木不仁,完美的展现了地主阶级的腐败性。

  但地主阶级之所以叫做地主阶级,是因为他们的手中,掌握着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地。

  而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小农经济体系下,所构建出的产业链中,地是最为基础的存在。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存在,为东林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

  一方有产品,一方有销售渠道,这双方不一拍即合了么。

  而且,东林和晋商合作,在北线搞事儿,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大明的都城,在北京。

  这群人吸收了北宋末年,方腊在江南搞事儿的经验——不能在自家地头上搞大事。

  历史上,宋徽宗刚要北伐,方腊就造反了。

  童贯调西军平方腊之时,暗地里干了一个炸裂的事情:江南财富云集,将士何不自取。

  朝廷若无钱粮劳军,便只能把江南百姓的血肉来犒劳他们不是。

  平定过程中,江南死伤的那两百多万人,官兵反贼谁造成的破坏力更大,可真的不好说。

  天子守国门的情况下,北线出事儿,朝廷必然是要出重金来处理,这捞钱不就是方便的多了么。

  “皇爷。”

  朱由校不知道想了多久,刘时敏来到了他的身边。

  “他们商议完了?”

  转头看向刘时敏,朱由校开口问道。

  “商议完了。”

  “毕阁老与六部尚书都很赞成驯狼为犬的办法,表示在朝堂上会给孙传庭进行支持。”

  看着皇帝,刘时敏点了点头,开口总结道。

  “但如今朝事的重点集中在顺天府的新政之上,若是此时将这事公布出去,恐会造成动荡,因此决定先由孙传庭试行,待封贡有所成效后,再作讨论。”

  “嗯。”

  闻言,朱由校思索了一下后,点了点头,从炕上起身。

  “臣等参见陛下。”

  看到皇帝出来,毕自严带着一群人躬身行礼道。

  “你们说的有道理,事情现在不能公布出去。”

  在椅子上坐下,看向毕自严,朱由校开口吩咐道。

  “写个备忘录,在场众人署名,日后有机会了就拿出来。”

  “臣等遵旨。”

首节 上一节 525/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