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477节
“你怎么不说将朕的玉玺直接给内阁呢。”
闻言,朱由校没好气的看向刘时敏道。
“奴婢失言。”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这话,就差说他想造反了。
“起来吧,别跪来跪去的。”
知道自己话说的重了,朱由校只能抬手让刘时敏起来。
“你前面说的对,但也不对。”
从地上站起来,朱由校在堂中转了起来。
“是要给印,但这印是要给毕自严的,而不是给内阁的。”
终于,朱由校下定了决心,拉出块宣纸,在上面写下了六个字“内阁首辅之印”。
想了想,朱由校又觉得不对,提笔划掉了内阁两个字,而后又写下了一段话。
“家贫思贤妻”
“国乱思良臣。”
看着自己写下丑的批爆的几行字,朱由校摇了摇头。
“将这些字抄一遍,用楷书。”
将笔放下,从桌前退后,朱由校转头对刘时敏道。
“是。”
闻言,刘时敏也不意外。
皇帝的字写的丑,这都是日常了。
小心翼翼的抄完了皇帝的字后,刘时敏看向皇帝,等候下一步的吩咐。
“知道怎么刻吧?”
指着桌上的条文,朱由校向刘时敏问道。
“印文是首辅之印,印背上刻批语。”
闻言,刘时敏当即道,这点傻子都能看出来。
“对咯。”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由校对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那皇爷,用什么料刻呢?”
就在这时,刘时敏出声音又问道。
“是金料、银料、铜料,还是木料。”
“料。。。”
听到这话,朱由校就顿住了。
刘时敏看似在问材质,但实际上问的是要不要形成惯例。
印绶,是有一套严格制度的。
以秦汉为例,印分金印、银印、铜印之等;印上有纽,纽作龟纽、鼻纽之别;绶有绿绶、紫绶、青绶、黄绶、黑绶之差。
而大明则是按照高低分为银印和铜印,金印那都是藩王和赐给外国国王的。
而木头刻个印,代表的则是临时。
“用什么料。”
听着刘时敏的话,朱由校陷入了一阵纠结之中。
如果用银料,就会在官场上放出一个消息,就是他要恢复相制,以后成为惯例。
这在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不是个好事。
“用木料,不过,用金丝楠木的。”
眼珠子一阵滴溜溜的转悠,朱由校一挥手道。
“你再替朕草拟一封圣旨,大意就是朕今尚幼,要安心练兵。。。”
说到这里,朱由校又挥了挥手。
“是要安心读书,朝中大事问朕,小事,悉由毕自言决断。”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脸色古怪的点了点头。
皇帝这既要又要的样,可真看得人拧巴啊。
从桌上拿走皇帝写下的字,刘时敏就转头去寻匠人,雕刻印信。
而就当京城大搞政治建设时,辽东却也不平静。
虽然皇帝要他带兵回京献俘的圣旨已经到了,但同时传到的还有一道要他安顿好辽东后,再带兵回去。
为此,即便是传回了努尔哈赤死的消息,熊廷弼也没急着踏上回京的路途。
他可不想,他回京见趟皇帝,回来辽东又让建奴给祸害了。
为此,熊廷弼搁辽东又开始了一轮调兵遣将。
阿敏带着的降人,安排在了广顺关外,他爹舒尔哈齐当年打算自立的时候,就是打算在这里建窝,现在让阿敏在这里也算是一种传承了。
秦家兄弟和白杆兵被留在了叶赫部旧城,一方面是监督那些个被“解放”的叶赫女真,一方面是向北,劫掠逃跑的建奴。
开原城的防务,被移交给了张名世率领的四千南兵营,戚金要被带回京城。
尤世功留守铁岭,贺世贤驻沈阳,侯世禄移驻鸦鹘关。
童仲揆、张神武等四川、云南都司将领同他一起返京。
而姜弼所带领的武靖营,则是移驻定辽右卫,交给了杨镐调遣。
公平的讲,杨镐这一年来干的不错,很好的完成了袭扰建奴后路的工作,而熊廷弼如今将武靖营,这个辽东本地兵马交给他的意思也很明确,给你增兵了,别说我老熊不给你杨镐机会。
抚顺关外,萨尔浒旧战场之上,白旗招展,长幡飘飘。
“将士们,我大明,赢了!”
头缠白布,看着一具具已经被架在了火上的枯骨,熊廷弼眼含热泪,将手中的酒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杨某给众将士赔罪了!”
与熊廷弼相同的,是被熊廷弼叫来了萨尔浒的杨镐。
没人是铁石心肠,即便失败的原因是朝廷催促的甚急,但这些人说到底都是他杨镐的手下。
“点火吧。”
随着一声令下,火光冲天,一具具尸骨,在火光中化作飞灰。
傍晚时分,待到稍晚后,自有人拿着陶罐上前,将骨灰装好封坛,带回去。
“部堂。”
待祭拜完后,傍晚时分,熊廷弼的临时行辕之中,有士卒来到熊廷弼的身边。
看向来人,熊廷弼开口问道。
“萨尔浒之战时,几位阵亡的将军尸骨找到了吗?”
“大多都找到了,但杜松将军的尸骨被建奴带走夸功,我们拷问了很多俘虏的建奴头人,他们也不知道被带到了那里去。”
惭愧的低下头,士卒声音低沉的到。
不管杜松怎么轻功冒进,致使大军失陷,但都是大明的家事,却被建奴拿走尸体夸功,很是让人恼怒。
“哎。”
闻言,熊廷弼叹了口气,目光转向了堂中的数口棺材。
总兵官王宣、总兵官赵梦璘、参将柴国栋、游击将军王浩、游击将军张大纪、游击将军杨钦、游击将军汪海龙。
这还只是西路军战死的高级将领,若是再算上其他两路和中低级将领,萨尔浒之败死伤三百多员,差点儿就打的大明军界青黄不接了。
“令人将这些棺椁装上马车,回京吧。”
叹了口气,熊廷弼从地上站起来,下令道。
“是!”
一拱手,那士卒就出去传令。
很快,熊廷弼的经略卫队就带着一车一车的骨灰罐与一副副棺材,向着沈阳而去。
“希望你回京之后,还能回来吧。”
站在抚顺城的城头之上,看着离开护送熊廷弼离开的队伍,杨镐摇头叹息道。
身为一个文人,对大明的政坛,他很是绝望。
因为大明的政坛上,有一个怪像,越是能干事儿的人,越是有罪。
对于杨镐的担心,熊廷弼自己也是清楚。
他能在辽东安稳的留到如今,全是靠着皇帝用冯三元和顾造的全家换来的。
如今,建奴已灭,熊廷弼心里也有些担心,会不会面临一个兔死狗烹的局面。
不过,即便如此,熊廷弼依旧踏上了回京的旅途。
带着四千余兵马,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后,终于赶在十月走完前,回到了京城。(本章完)
第445章 熊廷弼封侯
印者,信也。
给毕自严赐印,那自然是文武百官都要到了,不然这印就没个公证。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