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79节

  刘正阳走后,冯祝并没有着急上床继续补觉,而是在房间内转悠了起来。

  “山西人?”

  思索着刘正阳这个人的身份好一会儿,冯祝眼神一转,看向窗外。

  “朱九。”

  听到屋子的声音,当即就有一个悄默默的走了进来。

  “卑职在。”

  看此人身份,这赫然是一个缇骑。

  是的,冯祝看起来是隶属于内务府,但实际上,他的手中却有一块能调动东厂缇骑的牌子。

  “你去给我查一查刘正阳说的这个商人,看看他在京城都有哪些产业。”

  “是。”

  那缇骑闻言,一拱手,就转身出了屋子。

  这下,冯祝才翻身上床,继续睡觉。

  而就在冯祝上床补觉时,太白楼。

  “杨大掌柜,范大掌柜等您很久了。”

  “劳烦带路。”

  此时的杨怀忠,紧皱眉头,一脸凝色的冲他点了点头,就跟着这管事上了四楼雅间。

  “范大掌柜!”

  “杨大掌柜!”

  “靳大掌柜!”

  。。。

  推门进入,一群商人纷纷拱手见礼。

  “哎呦,小掌柜也在。”

  杨怀忠在看到范进雄身侧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后,又连忙行了一礼。

  “杨掌柜,请坐。”

  范进雄拿起茶壶,冲对方笑了笑道。

  此刻,在场的可以说是大明除了皇帝外,最为富有的一群人了。

  端起范进雄推过来的茶杯,杨怀忠没有急着说话,细细的品了起来。

  “去岁的账目,已经统计出来了,我们八家,亏出的利害。”

  看人都到齐了,范进雄看着在坐的众人道。

  “那个熊廷弼到了辽东之后,严厉打击走私,再加上朝廷调遣客兵替代辽兵,辽东那边的生意我们亏的严重,而且我弟弟范进财也在辽东失踪了。”

  “漕运方面,自从李三才去职,因为各家得利不均的问题,闹的前年的漕粮都难以北运。那个赵于奎上任后,才算是勉强恢复,但有些事情也不好做,量少了很多。”

  “张家口那边,这些年蒙古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连寇边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朝廷每年给他们的岁赏也就越来越少,这个生意也难做了。”

  “此外,还有广宁那边。”

  说到这里,范进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方才接着道。

  “那个孙传庭也是我们山西人,对我们还算友善,只要我们不给察哈尔诸部卖火药、铁器等禁物,而且能弄马匹回来,他就无所不许。”

  说到这里,范进雄看向在场的诸人。

  “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想来诸位也明白,再不想办法增加收入,我们将来的日子就难过了。”

  “此番朝廷盐制新政,我传回的信,想来诸位也都看到了。别的地方且不提,但山西解盐售盐权,我们起码要拿下四成。”

  “范大掌柜放心,让杨大掌柜明日准备存入那个兴旺银号的两百万银子只是部分,我此番进京的时候,各家凑出了六百万两银子,保证供用。”

  听到范进雄的话,靳家的家主靳良玉当即开口道。

  “朝廷盐制新政,可谓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我们一定要弄到自己家里来,可谓是势在必得。”

  “嗯。”

  闻言,范进雄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八大家商量出的这个数字很满意。

  也看的出来,他们是真的想要这个贩盐权。

  晋商,虽然分出了八大商和其他晋商,但总体上,都沾了边事。

  差距无非是干的事儿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

  合法的,是给大明卫所供给粮草、食盐、铁器等物。

  非法的,就是在给大明卫所供给外,还偷摸的给对面卖点儿。

  这种世袭罔替的生意,对于他们来说,那就相当于命根子。

  “那个刘正阳,心里还挂念不挂念我们这份同乡之谊?”

  放下手中的茶杯,范进雄看向杨怀忠问道。

  “挂念是挂念,毕竟他也是山西人,他总不想他家老祖宗的坟让人给刨了。”

  闻言,杨怀忠当即开口道。

  “可是这个人毕竟是在给宫里办事儿,和这个人合作,我总觉得虚的慌啊。”(本章完)

第253章 问题出在漕运上

  “他给谁办事儿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办事儿。”

  听到了杨怀忠的话,范进雄摆了摆手。

  “若真像你说的那样,我们这些年可没少给边关的各个蛮族售卖东西,就比如说建奴,少说都卖给了他们四十万石粮草了。”

  “这些个事儿,若是摆在明面上,我们有多少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脑袋能安稳的放在脖子上?因为我们有用,我们能捞来银子啊。”

  “李成梁在时,他辽东的粮草可全靠我们这些人供应,他手下人搜刮来的那些个宝物山货,也要我们给他售卖掉。”

  “还有宣府、大同、广宁诸地,那里的边军要吃饭,吃盐,也要靠着我们。”

  提起茶壶,给在场诸位一人又满上了一杯,范进雄方才接着道。

  “官儿也好,宫也罢,都是上下两个口字,这不重要,他们要的是银子,要的是粮食,只要我们有用,就不怕会被人清算。”

  “范掌柜说的在理。”

  这时,靳良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就不怕。”

  “过几日,你再寻那个刘正阳谈谈口风,看看能不能亲自见见他背后的那位公公。”

  “好,那我明天就去寻他,探探口风。”

  闻言,杨怀忠点了点头,沉声道。

  “嗯,你先试探试探,只要他高抬贵手,每年我们能给他上供五十万两银子。”

  这就是赤果果的用银子砸人了。

  闻言,杨怀忠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他们这八家虽然家资丰厚,生意赚钱颇多,但每年都要给各方上供。

  这若是给宫里每年再分上五十万两,那就意味着各家此刻都在割肉了。

  晋商这是出大问题了。

  “问题出在漕运上了,那个新来的赵于逵,以国事为先,运粮为主,严厉打击各漕军私携货物,我们的很多东西都难以北运了。”

  看着不理解的杨怀忠,范进雄叹了口气,说出了原因。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看着大掌柜,杨怀忠深刻的明白了此刻他肩膀上的重任。

  京城热闹的时候,天津府此刻,也是个热闹轰轰。

  京城东侧就是通州,通州仓的存粮最少的时候,是足够京师百姓食用一年的。

  而天津,则有着百万仓等诸多漕运粮仓。

  在听闻京城粮价高涨之后,袁可立就打算从天津府调一批粮食去通州,帮助那边将粮价给平稳下去。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运了五天的粮,百万仓居然就运不出粮了。

  “本官可真是开了眼了,百万仓居然没粮了。”

  天津巡抚衙门里,看着手中的账册,袁可立眉宇间透着难掩的怒意,他此刻只感觉自己的手不知为何在颤抖。

  “漕粮都敢动手脚,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

  “东家,您先息怒,别气坏了身子。”

  站在堂中的师爷看到袁可立被气到脸色都发青了,连忙劝道。

  “此事干系重大,事关漕运衙门,您就算是想要查,也要先向陛下禀明。”

  “我知道。”

  闻言,袁可立一挥手,满脸怒气的在椅子上坐下。

  “漕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三十年间,漕运北上的漕粮数都在下降,万历四十六年,更是降到无法供给京师粮耗。”

  “陛下让我来这天津,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保证给辽东的粮草筹备,但现在天津卫的诸多粮仓一个比一个空,连京师百姓的口粮都供应不了,还谈什么辽东供给。”

  “东家说的在理,但此事还是要从漕运衙门上下手。”

  师爷看着袁可立,无奈的一耸肩。

  “漕运不济,以我的观察,还是那些漕军在运粮北上外,还附带着运了很多的私货。”

  “要想解决漕运量的问题,还是要先解决那些私货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79/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