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58节

  就在邓士亮审案之时,西苑之中。

  朱由校正在同毕自严两人对弈,玩的是象棋,朱由校执红,毕自严执黑。

  然而很遗憾,毕自严再是暗地里放水,此刻也差不多将皇帝给将死了。

  毕竟你放水不能放的太明显啊,让皇帝察觉到了,那可就是欺君了。

  虽然看似是在对弈,但朱由校的心思,却没有放在眼前的棋盘上。

  从身侧拿起邓士亮和董应举对于此次顺天府集中审理新政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案子的奏章,递给毕自严。

  是的,对于案犯怎么处理,是提前就已经定下来的,而不是在审判的时候定的。

  这么大规模的审理,是必须要提前将结果报备给皇帝的。

  不然,很容易就将案件弄成政治事件。

  一手在奏章上点了点,朱由校对毕自严感叹道。

  “这个董应举,和这个邓士亮,还是可堪一用的啊。”

  将手中的奏章递给毕自严,朱由校赞叹道。

  “能做事,缺又不乱做事。”

  “陛下圣明。”

  说着,毕自严用空着的手,将一枚卒子向前推动。

  “陛下的新政在顺天府推行之日起,臣就担心,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你担心会发生什么?”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将提起自己的马,将毕自严的过河的卒子给吃掉,同时问道。

  “一项善政,若是执行的官吏有问题,就很容易变成恶法。”

  抬手一车,打掉皇帝河对岸的马,毕自严解释道。

  “此番新政,陛下令天下所有田亩悉数纳税,对于偷税漏税之人,也提出了非常苛严的惩处。”

  “但若是有人意图败坏新政,就比如邓士亮所审的这个民告官之案中,这个陈鹏所为,就很容易让朝廷本应是为了给百姓减负的善政,变成坑害良善的恶政。”

  “那张家初犯新法,官府已经给出惩处,张家也认罪认罚,准备了白银要交给清丈科。”

  “然陈鹏却暗中使坏,使得其误了期限,多了罪责,就算他们再是想要缴纳罚银,却已是失了机会,这上千亩良田已经不是他张家的了。”

  “对于此事,张家必然会有怨言,他们分明已经认罪认罚,田亩却依旧被罚没。”

  “而朝廷,虽得了这千亩良田,却会失了天下的民心。”

  “食言而肥要不得啊,吏治不整,就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摇了摇头,将自己的相提了起来。

  “朕有种感觉,这个陈鹏,是有的人推出来试探朕的,想看看朕,有没有想钱想疯了。”

  “陛下圣明。”

  看到皇帝清彻的眼神,毕自严心中点头,而后伸手又往前推了一个卒子。

  皇帝虽然年岁不大,但这股子稳劲,却是很多中年人,乃至于老年人都没有的。

  朝廷需要钱吗?

  需要,非常的需要。

  练兵、新政、辽东、海运,到处都需要银子。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皇帝的新政,清查田亩,是为了弥补大明这两百五十年下来,被蛀虫渐渐蚕食的税基,是为了百年大计。

  用这种理由,是可以将民间的中农,乃至于部分高尚的富农拉拢到皇帝这一边的。

  而如果是皇帝看上了民间士绅豪右的家财,而搞这出新政,皇帝就不会给这些人初犯缴纳罚金的机会,直接初犯就给抄家送到琼州就行了。

  方便而快捷。

  但是这样做,就会让天下的世人都知道,皇帝是看上富户们的家产了,会导致富户人心动荡,继而影响到官员的想法。

  更进一步,通过这种方式,让皇帝鱼肉天下富户,得到大量的金钱。

  然后,皇帝就会变的盲目自大,觉得自己能掌握一切,皇帝的新政就会变的越来越不靠谱,越来越贪财。

  而与此同时,背后推动这一切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往自己的腰包里搂更多的好处。

  造成的后果一定就是朝廷的威严不再,天下动荡。

  通俗的说就是,扛着红旗反红旗。

  对于毕自严在想什么,朱由校并不知道。

  他看着眼前的棋盘,好大一会儿后,才无奈的摇了摇头。

  和这上了年纪的人下去,稍不注意,就满盘皆输。

  人光是推卒子,就推死他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全订,

第234章 毕自严任首辅

  “朕想让毕师入阁,辅朕处理政务,不知毕师可愿意?”

  丢掉手中的棋子,朱由校突然抬起头,对毕自严道。

  “韩爌是个词臣,没做过州县官,他的票拟往往都写的似是而非,朕很是不满。”

  “这。”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皱了皱眉头。

  “内阁如今的确欠缺辅臣,然臣以度支司正卿入阁,恐与我大明往例不符。”

  “新政,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字,若事事都按照往例,那还谈什么新政。”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从位置上站起,来到自己的龙书案前,抽出了一本奏章。

  “这是年前,河南道御史李邦华的奏章,他的有些话,让朕感触良多。”

  “两汉、李唐、赵宋之时,名相多起于州郡,颇有才干。蒙元之时,丞相则多为怯薛,为皇帝的悌己人。”

  “太祖杀胡惟庸,废宰相后,夙兴夜寐,以望我大明百姓可安居乐业。”

  “内阁最初,只为给皇帝起草奏章所设,然正统年幼,三杨窃了天子权柄,内阁也就渐渐成了我大明的宰相。”

  “虽无相名,却有相实。”

  “但内阁中人,往往出自翰林,对于国事毫无见底。”

  “虽有张居正这般忧国忧民,心求上进之人,更多的却都是些阿谀奉承的务虚之徒。”

  “这些日子批阅奏章,韩爌对事情的很多处理,都让朕很不满意。”

  “故此,朕希望毕师这个做官做遍了大江南北的人,入阁相辅于朕。”

  毕自严的当官经历非常的丰富,松江推官、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右布政使。

  这些到处任职的履历,打下了毕自严在崇祯时,能理天下账目的基础。

  但毕自严的能力,却又何止于理清天下呢?

  “若为陛下所需,臣愿往。”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拱手到。

  “然两百余年来,大明内阁众人俱是翰林出身,臣恐怕会惹出争议。”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之事,朕还是知道的。”

  将李邦华的奏本递给毕自严,朱由校转头对刘时敏道。

  “传召,度支司正卿毕自严,以本职,加东阁大学士,任内阁首辅,辅朕处理政务。”

  “陛下。”

  听到皇帝让自己以本职任内阁首辅,毕自严当即就吃了一惊。

  万历年间的大明内阁辅臣,往往都是以礼部尚书虚衔入职,少有带着实官入阁的。

  因为这牵扯到了一个权力的制衡。

  大明以实职入阁的阁臣,都有些谁呢?

  严嵩、徐阶、张居正以吏部尚书任职。

  而其他的人,少有能以实职入阁的。

  哪怕前内阁首辅方从哲、叶向高,也俱是以礼部尚书虚衔入的阁。

  而现在让他以度支司正卿入阁,这是什么。

  这是让他握着钱袋子去抓国事。

  看到了毕自严的吃惊,朱由校摇了摇头,突然又道。

  “朕让毕师做了讲筵官,但迄今为止,毕师还未来给朕上过课吧。”

  “臣有罪。”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连忙拱手道。

  虽然皇帝任命了讲筵官,但以国事为重,一天的课都没上过。

  但现在皇帝说起了这个毕自严只能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

  “从本月开始,逢五、十一次,毕师就来给朕上上课,让朕除了些史书之外,也多读些先人的智慧吧。”

  “臣领旨谢恩。”

  这一次,毕自严听出了皇帝的意思。

  内阁首辅,是处理政务。

  度支司正卿,则是给他足够在内阁压制六部的权力。

首节 上一节 258/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