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51节

  如果和这位硬说,最后肯定是官司打到皇帝御前了。

  “行吧。”

  足足思索了一刻钟,公鼐才缓慢的点了点头,对周应秋道。

  “既是依我朝旧例,就依你所言吧。”

  “谢孝与公高抬贵手。”

  听到公鼐答应的话,周应秋当即就拱手道。

  “你待我将话说完。”

  看到这个年轻后生的动作,公鼐一瞪眼睛,接着道。

  “你却要答应我,待顺天清丈田亩结束后,一个不少的将这些生员还我。”

  “本官身为国子监祭酒,有的人虽然聪慧,但学业未完,是万万不能让提前入仕的。”

  “孝与公放心。”

  闻言,周应秋一挑眉毛,拱手道。

  “周某虽位吏部尚书,但万万不敢置国法于不顾,乱了官场上的规矩。”

  “嗯。”

  见到周应秋如此保证,公鼐才缓缓的点了点头。

  转身唤来国子监文书,对其嘱咐几句,让他去召集太学生后,公鼐亲自将周应秋和董应举两人送出了国子监。

  后日来带人,今天就算了。

  为了以防万一,公鼐还要对国子监的监生们进行一次训话,免的这些人出去之后乱了朝廷纲纪。

  同董应举一起坐在马车上,周应秋看着还没回过味来的董应举到。

  “你啊,还是有些冲动了。”

  “周尚书,我知道这公鼐海内人望,素有文采,但我等所为皆为善政,又有陛下圣旨在此,何须与他这般说道。”

  “唉,我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你是万历二十六年的,我也算你的师长,今日就与你说道说道。”

  闻言,周应秋叹气一声,幽幽的道。

  “官场上,能不得罪人,就少得罪人。你有你的目的,他人也有他人的难处。”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自是有他的职责所在,我们若是一纸圣旨,就将国子监的监生带走,公鼐他这个国子监祭酒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让国子监监生去给顺天府清丈田亩这事,传出去之后,必然会导致士林震动,我今日与公鼐说的这些话,就是给士林的一个交代。”

  “有了这个交代,这些监生才能安心去为顺天府衙做事。”

  说着,周应秋摇了摇头,对董应举到。

  “你啊,还是太直了,要学会圆滑一些。”

  “。。。”

  听着周应秋的话,董应举沉思好一会儿,才对周应秋拱手道。

  “谨受教。”

  月票推荐票,求求大家了,最近追读掉的我心都碎了

第229章 兴旺银号

  用了两日的时间,公鼐才扣扣索索的集结出了五千国子监的监生,给董应举调遣。

  作为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董应举的能力是有的。

  管理五千人,还都是读书人,对于他来说,不是个问题。

  派遣了些衙役、工匠给这些人,经过简单的教学之后,他们就被派遣去顺天府下辖各县城清丈田亩了。

  而周应秋,则是见监生被调过来后,就忙碌起了自己的事。

  他已经收到了司礼监传来的条子,明日皇帝要各部主官商讨监察之事。

  随着时间推移,待日处正高,周应秋才停下书写奏本的笔。

  抬起头,周应秋看向窗外呼喊道。

  “刘生。”

  “东家。”

  一直候在外面的长随,在听到周应秋的话后,连忙走了进来。

  “你持本官拜帖,去一趟户部和度支司,代我问问,今日傍晚,袁侍郎与毕正卿是否有空,我想请他们过府一叙。”

  “好的东家。”

  听到周应秋的吩咐,刘生找出周应秋的拜帖,向外面走去。

  袁世振那边怎么说,暂且不提。

  毕自严这边,在看到周应秋遣人送来的拜帖后,他有些皱眉。

  从手边拿出一个小册子,翻开看了看后,毕自严抬头对刘生道。

  “你回去告诉周尚书,今晚本官一定到场。”

  “谢毕公。”

  听到毕自严答应,刘生松了一口气,拱手道谢后,转身离开。

  在刘生离开后,毕自严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眼前的奏章之上。

  “五十两一头耕牛,本官真想见识见识,什么耕牛如此的昂贵。”

  提笔写下一个太贵,驳回了左光斗买牛的预算申请,毕自严皱眉思索了起来。

  左光斗目前是以工部侍郎职,在京畿地区修缮水渠和组织民众屯田。

  身为一个亲民官经历非常丰富的官员,毕自严对屯田这件事很是了解。

  对于百姓来说,开荒,可谓就不是人做的事儿。

  开荒废神,乃至于废命。

  只有中农,乃至于富农才能承担的起开荒屯田的耗费。

  首先是劳动力,开垦新田时,现有的田亩肯定是顾不上伺候的。

  其次是肥料,荒地上的生土变成能种出粮食的肥地,是需要用东西来肥地的。

  在这个没有化工行业的年代,最常见,也最常用的是粪便。

  最后还有个积蓄问题,开荒期间,粮食的储备一定要足。

  不然命不好,开荒恰好遇上灾年,新田产出又少,一家人就等着饿死吧。

  而现在,皇帝从内帑出钱,令人组织屯田这件事,对于百姓的吸引力很是强大。

  朝廷出钱,出工具,出种,给口粮,百姓出个力。

  田地所得,只要给皇帝交三年的皇粮就行了。

  回想着他在陕西组织着屯田时,所用到的东西,毕自严提笔在左光斗的奏章上批示道。

  “朝廷国帑亏空,内帑银也非无限,能省即省。”

  “地可以多招些人去翻,不需要全是壮丁,妇孺也可为之。所种之物,除了麦子外,还可种植大豆、黑豆,种豆对肥地多有裨益。”

  提笔写完了自己的建议,毕自严将这份奏章放在一侧,开始看下一封。

  随着一份份预算申请被批准,时间也一点一点的流逝。

  当时间来到傍晚,毕自严连晚饭都没用,就乘车到了周应秋的府邸上。

  “毕公,请。”

  周府的正门外,刘生早已在此等候。

  将毕自严请进了周府后,刘生左右看了看,令人合上了大门。

  吏部尚书家的大门,不是谁都能进的。

  且不提周、毕、袁三人夜谈了什么。

  次日,批阅完了今日的奏章后,朱由校抬头看了看时间。

  “什么时候了?”

  “回皇爷,已经近巳时末了。”

  听到皇帝询问时间,刘时敏立刻就回答了上来。

  看到皇帝眼前的奏章已经批阅完毕,刘时敏突然道。

  “许显纯许同知私下约到了晋通银号的一个管事,已经带到了宫门外,皇爷要不要见见?”

  身为皇帝身边的悌己人,刘时敏知道皇帝想建一个银号,适时的道。

  “哦?”

  闻言,朱由校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

  “见见吧,再让冯祝过来。”

  “诺。”

  闻言,刘时敏一躬身,连忙向外面走去。

  一刻钟之后,坐在桌子的后面,朱由校仔细的观察着眼前的这个平民,或者说商人。

  “你就是晋通银号的管事?”

  “草,草民叫刘正阳,是晋通银号顺天分号的一个掌柜。”

  头紧紧的磕在地上,刘正阳这会儿异常的紧张。

  许显纯这个曾今在京城比较出名的纨绔子弟,突然找上门说是有个贵人想开个银号,要他去做个总管。

首节 上一节 251/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