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49节

  但皇帝也要时不时见上一见大臣的,若是双方只隔着个司礼监对话,很容易就会给人一种出了权宦的感觉,导致双方出现误判,致使君臣不和,天下不宁。

  “后日啊,朕还有时间再想想。”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提笔写了几个字在纸条上,然后对刘时敏道。

  “你将这个,交给六部尚书,就说下次内议,议这个。”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从皇帝的手中接过之条件,见到皇帝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自己写出的《宪纲事类》上,刘时敏就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听着刘时敏离去的步伐,朱由校叹了口气。

  变法,变的好了,那就是富国强民,国家中心。

  变的不好,就是自己给自己改良断头台的路易十六了。

  而与此同时,户部。

  袁世振正在与前来递交黄册的董应举谈话。

  “城内就已经统计出七十万人了?”

  听着董应举的汇报,袁世振吃惊的张大了嘴。

  “是的。”

  见到袁世振的反应,董应举脸色艰难的点了点头。

  “就这还只是初步造册,根据估算,京城人口可能近百万。”

  “这么多吗?”

  闻言,袁世振有些不信的挠了挠头。

  “根据以前留下的库档,我记得隆庆年间,京城人口在十五万户,七十万上下。万历年间朝廷也屡次将人口往外迁移,五十年时间,人口怎么还有这么多?”

  “因为以前人口计算,包括商人在内的很多民众,都没有被计算在内。”

  听到袁世振的疑惑,董应举解释道。

  “陛下前番废除了诸多籍种,只留下了犯官家眷为主的罪籍。”

  “顺天府编户时,包括商人在内的以前诸多贱籍,都被编入了黄册,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

  随着董应举解释这轮一刀切的重造黄册,袁世振才慢慢明白为何人口会如此之多了。

  一个,是现在的民籍总合了以前民、军、匠三类户籍。

  前两类还好说,但匠籍的人属实多了些,包括匠户、灶户,甚至于乐户都被统计了进去。

  此外,还有商籍。

  万历年间,朝廷新设了商籍,让其子弟有了参加科举的资格,但依旧不属于编户行列。

  并且,商籍还只属于大商人的独有,小商户则属于被欺凌的对象,他们的户籍属于铺户,属于那种钱肯定是交了,但交给谁就不知道了。

  另外一个,为了百文的口赋,把自己的户口弄没不值当——大明的户口,特别是民户,很值钱的。

  很多逃入大明境内蛮夷,特别是蒙古人希望大明嘎皇帝,原因就是每次皇帝嘎了,大明就会大赦天下,他们也能趁此机会,给自己弄份大明的户口。

  现在皇帝的顺天府新政,徭役要摊入田亩之中,对于平民来说,户口就比每年要服的徭役重要了。

  翻看着董应举送来的鱼鳞册,袁世振陷入了一阵沉思。

  鱼鳞册,顾名思义,就是上面画的跟鱼鳞一般。

  一块鱼鳞,就代表着一块土地,册子上还书有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名姓、面积、四至(界限)等。

  这密密麻麻,看起来颇为杂乱的册子,却是朝廷统治的根基,是赋税的基础。

  而当朝廷手中的黄册、鱼鳞册失真,也就标志着统治秩序的崩塌。

  “编户齐民之事,还要加紧,这关系着陛下新政的施行。”

  放下手中的鱼鳞册,董应举皱起眉头问道。

  “再过不久,就是六月了,到时候就要开始征收夏粮了,你手下的人,够用吗?”

  “有些不够。”

  听到袁世振的话,董应举果断的摇了摇头道。

  “下官此番前来,一为上缴部分已经核实的鱼鳞册与黄册,二则就是希望能调遣来部分人员,辅助顺天府清丈田亩,统计人口。”

  “人手不够,一直是个问题啊。”

  听着董应举的话,袁世振手在桌面上敲动。

  缺人,到处都缺人。

  “此事还需要找周尚书商榷一二,看周尚书有没有什么办法。”

  想到就做,袁世振当即就带着董应举向吏部而去。

  衙门都在承天门外,距离不是很远,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

  被迎进吏部内,在听说了两人的来意后了,周应秋也捋着自己的胡子陷入沉思。

  半晌,周应秋看向董应举问道。

  “董知府此番说的缺人,是顺天府衙门缺少官吏,还是清丈田亩缺少人手。”

  “这,有什么区别吗?”

  听到周应秋的话,董应举有些摸不着头脑。

  “当然有。”

  闻言,周应秋肯定的点了点头,而后解释道。

  “前番,陛下改制,官员与吏员合流,若是顺天府衙门缺少官吏,则需要朝廷开科取士。”

  “陛下大婚当月,朝廷已开过一次官考,且今秋还有恩科,故如今缺官,定是要定到秋后。”

  “但若是丈量田亩,编户齐民缺少人手,却不必开恩科,招募一些文书办事,事后清退即可。”

  “受教了。”

  听到周应秋的话,董应举恍然的看向他,明白了周应秋的意思。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招批临时工先用着,用完裁了就行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方法,可解你的燃眉之急。”

  “敢请周尚书教我。”

第228章 找国子监借人

  西苑,内湖之侧。

  “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炮响,待到炮弹落地后,就有一小卒举起一面红色的旗子,摇动了起来。

  “启奏陛下,五百步。”

  在皇帝的身侧,就有一个专业的炮兵报告道。

  “找到规律了吗?”

  伸出一只手搭在眼睛上方,看着远处的炮点,朱由校向身侧的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问道。

  “回陛下,根据这些天的试炮,臣发现射程与火药质量、火药数量、炮身的倾斜等等都有相关。”

  听到皇帝的话,前顺天府丞,现石景厂厂监毕懋康当即就道。

  “陛下新做规定,每次炮击,都使用定量的火药,现在影响火炮射程的也只有炮身的倾斜了。”

  “臣略有所悟,但还需要再多试试。”

  “嗯。”

  听到毕懋康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看向身侧的另外一人。

  “孙元化,你呢?”

  “回陛下。”

  被皇帝点到名字的孙元化还在思考,先是一愣,随即道。

  “臣也觉得炮弹发射后的远近距离是和炮身的倾斜这些,都有相关,但也需要试验计算。”

  “此外,臣还需要向徐尚书请教一二。”

  “徐尚书学识渊博,多请教请教,总是没错的。”

  闻言,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放轻松。

  “找到这个规律的事,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不要吝啬火药,多试试,你们对炮弹规矩的预测越是精准,士卒们用起火炮也就越是方便。此事若成,伱二人当计一大功。”

  “万不敢有负陛下所托。”

  听到皇帝的鼓励,毕懋康与孙元化二人当即拱手道。

  “此外,朕还需要你们给朕研究的弄个东西出来。”

  “请陛下吩咐。”

  听到皇帝的话,孙毕二人连忙拱手道。

  “朕需要你们给朕弄一个能够引火的小管,大概就是这么大。”

  从袖子中拿出一枚用木头削出的模型,交给二人,朱由校吩咐道。

  “在这个木管中装填药物,后缀一绳,拉绳之后,木管前端放出火焰,火焰不需要多么的猛烈,但要能在刹那间点燃火药,而且足够的迅速。”

  (猜猜这是什么)

  “这?”

  听到皇帝的话,两人对视一眼,不知道皇帝的意图。

首节 上一节 249/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