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42节

  大明如今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也不能这么用。

  毕竟,一单位人力是能够产生更高的价值的,相比于背矿这种能用器械就解决的简单而又繁重的体力劳动。

  用来背矿,还不如让去修路呢。

  逛完了炼铁厂,接下来就是火药的生产了。

  虽然徐光启是个有本事的人,通过先运输成品,后切断原料的办法,保证王恭厂没炸。

  但朱由校这个皇帝,对火药厂自带穿越者恐惧BUFF。

  毕竟,历史上的王恭厂大爆炸太过于有名了。

  不但葬送了大明多年的火药存储,还送走了天启的三儿子,让天启绝后了。

  大明的火药生产,粗略的分为3+1的步骤。

  前一个3分别生产硝、碳、硫。

  而最后的1则负责将原料根据配比,生产出合格的颗粒火药。

  为了安全着想,朱由校这个皇帝只视察前三厂,最终的混合生产厂是不会去的。

  带着人来到原料生产区,看着正在露天熬硝的工匠,朱由校忍不住摇了摇头。

  在化工行业没有蓬勃发展以前,虽然大明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全世界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了,但产量和后世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硫磺和碳的生产,相对之下比较容易。

  中华地大物博,总能找得到现成的硫磺矿,唯一的问题就是运输了。

  而碳则只要将木头烧好后研磨成粉就可以了。

  但硝,这种指硝酸钾的化合物却是困难。

  大明京师制备火药用的硝,主要是山东产的土硝。这玩意儿就算是有现成的矿石,用土法进行提炼,还是略微有些繁杂。

  故此也就有了“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的说法。

  前番,徐光启将王恭厂一半的储量都给掏了出来,然后在皇帝的授意下,给辽东的熊廷弼送了过去。

  为此,熊廷弼能收复失地,真的就是拿钱给砸下来的。

  “化学学的虽好,但这往生产上用,还是有些距离的啊。”

  离的老远,看着一个工人正用柳木棍子搅动锅里的硝料,朱由校咂着嘴,心里暗自道。

  从理论到生产。

  从实验室手摇瓶子到生产线搅拌机。

  这中间的距离,不是轻易能跨过去的。

  他虽然掌握着理论,但对于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真的就是一窍不通,暂时帮不上什么忙。

  当朱由校视察完了石景厂,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当夜,朱由校就在石景厂住了下来。

  而就在朱由校这个皇帝巡视石景厂时,南海子。

  “这些人干活儿真慢啊。”

  手中端着杯茶,坐在个小山坡上,看着下方正在搬砖的言官们,魏忠贤不由得摇头叹道。

  “干爹,要不孩儿去抽他们几鞭子,让他们搬快些。”

  听到了魏忠贤的话,他的干儿子魏庆不由得出声道。

  “滚一边儿去。”

  斜眼看了下这个憨货,魏忠贤脸色一变,当即骂道。

  “唉,唉。”

  知道马屁拍在了马腿上,魏庆不敢多留,麻溜的转身离开。

  “还是皇爷的办法好啊。”

  训斥了干儿子后,魏忠贤将茶杯放在小桌上,伸出脖子又仔细的看了眼下面正在干活的言官们,摇头赞叹起了皇帝的智慧。

  以往,大明对朝臣的惩罚措施,由轻到重,不过是廷杖、贬斥、杀头。

  但对于目前的大明文官们来说,廷杖、贬斥是明摆着让那些人养望,而杀头则是坏皇帝自己的名声。

  现在皇帝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拉出来的这个搬砖的惩罚措施,可谓是相当的有效。

  养望?想啥呢?

  连家都没法回,顶多允许家人前来探望。

  搁工地上劳动改造,啥时候改造目标完成,啥时候再回家。

  往日,魏忠贤没少听说或者见到,有朝臣在被万历廷杖或者贬斥后,在民间的声望就大大滴涨上一波。

  但现在,即便是掌握着东厂这个监察机构,魏忠贤也没听说这批劳动改造的人中,有谁的威名大涨。

  非常的反常,这些人进了南海子工地后,居然没人给求情。

  起码,他是没在京城的舆论场上听说,有谁同情这些人。

  “奇了怪了。。。”

  看着一个个正在搬砖的言官,魏忠贤忍不住心里嘀咕。

  如果让朱由校知道魏忠贤的疑惑,他恐怕会感叹一句,魏忠贤居然长脑子了。

  越是大型的组织,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就越复杂。

  就如同九头蛇一般,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

  在皇帝强势,多次对言官群体送出了皇恩铁拳的情况下。

  没脑子的这会儿不是在刑部候审,就是在南海子劳改。

  而有脑子的人,往往都不会人云亦云。

  一个有自己主见,还握着对朝臣的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对于朝臣们,就是最为恐怖的生物。

  在看到皇帝对官员的手段后,谁还会替这些人发言呢?

  当时间来到傍晚。

  “到点了,下工了,下工了。。。”

  从总监司的钟声开始,再到不同工区的铜锣,不同工地的哨声。

  意思相差仿佛的声音,在不同的工地,不同的身份人的耳中响起。

  “吃饭咧,休息咧。”

  随着监工的声音响起,不管是犯官,还是工人,亦或者监工,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向着住宿的棚屋而去。

  整个南海子,四散分布着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工地。

  虽然南海子的外围有着围墙,但到底是没那么多的兵去巡逻。

  而为了管理的方便,还是在各地分区建造了棚屋和简单的围墙。

  又因为聚集了太多的人,为了防止盗贼,还沿着棚屋建起了围墙,墙壁上扎着瓦片之类的尖锐之物,有的地方甚至于还有血。

  而每个棚屋区,还养着凶猛的狼犬,多则几十条,少则十几条,每到夜晚,都会有专人带领着巡逻——这是上次南海子“闹鬼”之后,新推出的管理政策。

  “今日可累死我了。”

  翰林院庶吉士缪昌期锤着自己的腰,看着身边的御史袁化中道。

  “可不是,一块转几十斤重,要背好几里的路。”

  从自己的床铺侧拿起个茶碗,来到水桶前,袁化中也顾不上脏不脏,舀了一碗水后,就往自己的嘴里送。

  待他喝完,将舀水的地方让给其他人。

  “这一个月的时间都没到,我这手就已经开裂。”

  将自己的碗放在床头,也顾不得身上衣服的脏乱,一屁股坐在床铺上,袁化中苦着个脸。

  “这苦日子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呜呜呜。”

  “我一个富家子弟,何时做过搬砖这等下贱之事,陛下辱我,陛下辱我啊。”

  随着袁化中开口,也不知是谁,用哭腔开口道。

  “陛下,何必如此折辱臣等啊。”

  情绪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

  随着一个人开哭,棚屋内的众人顿时纷纷哀嚎了起来。

  南海子工地的劳动,是皇帝定下的。

  卯时中(六点)起身,吃了早饭,就是跑操。

  辰时初开始上工,也就是搬砖。

  接下来一干就是两个时辰!

  中午休息一个时辰后,接着再干两个时辰。

  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八小时工作制。

  但这对于这些个平日里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官员们来说,痛苦程度差不多就相当于砍头了。

  平日里,谁受过这种苦?

  就在众人的情绪崩溃到差不多的时候,有锦衣卫来到门口大声喊到。

  “嚎什么嚎。”

  “到放饭的点儿了,来迟的人就别吃了。”

  “就来,就来。”

  听到锦衣卫的话,袁化中也顾不上再安慰身边的同袍,拿起自己的碗就向外面冲去。

  而随着他的动作,棚屋内的其他人也纷纷惊醒过来,连脸上的泪痕都顾不得擦上一把,就向放饭的地方赶去。

首节 上一节 242/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