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417节

  毕竟,当民间大部分百姓对国家有怨气,并且一直处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下,那就相当于一个不断积蓄势能的火山,指不定哪天就会轰然喷发。

  而真到了那天,其实就是亡国的那天。

  平日里把不满及时发泄出来,就不会积攒怨气,百姓自然会对大魏愈发满意。

  “殿下放心,名家定然会让法家那些酷吏跳脚。”东方谈信心十足。

  “即日起,太学就有名家一席之地!”乙.

第277章 杂、阴阳、堪舆、术数、纵横、小说家!

  诸子百家不养闲人,果然没有完全无用的学说。

  本来还在发愁名家能有什么用处,这下就有了大用处。

  名家放在太学,能够‘督促’儒法道三家的进步。

  放在外边,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律师,可以鞭策司法进步,帮老百姓申冤。

  “下一个。”曹冲朝外边招呼道。

  安排好名家众人,曹冲示意对方退下,让下一家来表现才艺。

  “阴阳家邹缉,叩见太子殿下。”

  曹冲一挑眉毛,问道:“邹子后人?”

  “正是。”邹缉点头承认。

  邹衍,阴阳家创始人,被尊称为邹子。

  阴阳家在先秦时期名气很大,也是第一梯队的学派。

  但实用价值...曹冲仔细想了下,发现还不如名家。

  阴阳家的学说,提倡五德终始之说,对于封建王朝影响很大。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用很概念化的东西,来解释王朝更迭的原因。

  前朝之所以灭亡,乃是因为“失德”。

  而新朝能够建立,则是五德更迭。

  这种带有玄幻色彩的说法,无疑更王朝血腥更迭,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故而历朝历代都会承认五德之说。

  并且新王朝建立后,都会给自家找一个对应的‘德’,以此来为王朝建立提供正统性。

  大魏同样不例外,水德,故而尚玄,

  汉室有炎汉之称,刘邦是赤帝子嘛,尚火。

  大魏灭掉汉室,水灭火,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说看,你们阴阳家能给大魏带来什么?”

  名家曹冲还能想到点用处,但阴阳家是真想不出来,只能让其毛遂自荐。

  “启禀殿下,按照五德之说,大魏不该是水德,应该是土德才对。”邹缉一上来就是王炸。

  “呵呵。”曹冲笑道:“大魏对应什么德行,可是诸位大臣合伙商量出来的,你这一下子可是把所有人都得罪死了。”

  “错了21就是错了。”邹缉坚持道。

  这是他的立身之本,自然要坚持,只有说服曹冲,阴阳家才能在大魏混口饭吃。

  “那你说说看。”曹冲颔首示意。

  “回殿下,汉室与大魏之间,乃是和平禅让的方式进行更迭。”邹缉一针见血道:“私以为,应该用五行相生的关系阐述,而非五行相克。”

  “有点意思。”曹冲连连点头。

  大魏灭掉汉室,虽然大家都知道是篡位,但至少在明面上,举行了三让三辞,最终刘协禅位给曹操。

  倘若大魏用暴力推翻汉室,那自然水灭火。

  可既然进行了禅让,那就不能用相克关系,而需要用相生关系。

  火生土,故而大魏应该是土德。

  这个说法无疑更加漂亮,更能粉饰一下老爹的篡位行径。

  但就这一手,邹缉就能在大魏混个铁饭碗。

  不过阴阳家想要在太学立足,这点能耐显然不够。

  毕竟五德之说,无非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没啥继续研究下去的意义。

  “你们阴阳家除了五德之说外,还有什么看家本领吗?”曹冲出言发问。

  “回殿下,我等阴阳家对于天文历法也有涉猎。”

  曹冲微微颔首,果然每一个学派都有点东西。

  “很好,日后你们阴阳家专攻天文,别在五德之说上浪费精力。”曹冲立即吩咐,让阴阳家改变专攻方向。

  “喏。”邹缉不假思索答应。

  阴阳家能重现世间已经不易,改变专攻方向没丝毫问题。

  而且这些年来,邹缉也算看明白了,每个王朝都离不开五德之说,但每个王朝都不会太当回事儿。

  五德之说,也就立国时用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单凭这一点,显然不足以将阴阳家发扬光大,或许专攻天文历法,阴阳家才能找到属于自身的实用价值。

  “下一个。”

  随着邹缉的离开,又有一家学派登场。

  “杂家刘先,叩见太子殿下。”

  杂家,曹冲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就是吕不韦。

  不过来者姓刘,显然跟吕不韦没什么关系。

  曹冲开口询问道:“祖上何人?”

  百家学派的后人,祖上定有大人物。

  若祖上没有,那就是师承大人物。

  跟百家的学问沾边,祖上定然都阔绰过。

  尤其杂家在诸子百家中,有也不俗的地位。

  “回殿下,前汉淮南王。”

  “哦,原来还是个汉室宗亲。”曹冲很是惊讶,“若孤没有记错,前汉两代淮南王,父子皆起兵谋反,你们这一脉竟然还有后人?”

  淮南厉王刘长,淮南王刘安,父子二人造反专业户,奇特的是这一脉还没被杀干净。

  “回殿下,淮南王之孙揭发其祖谋反,事后得以幸免...”刘先出言解释道。

  这就不奇怪了,孙子揭发爷爷谋反。

  爷爷肯定是必死无疑,孙子揭发有功能继续活下去。

  这位谋反的淮南王,就是大名鼎鼎《淮南子》的作者。

  《淮南子》是刘安与数千门人宾客,一起编纂的书籍,内容包罗万象。

  其中关于豆腐的制作方式,就是出自此书。

  杂家,是先秦时期的综合学派。

  兼儒墨、合名法。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学派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与主张。

  儒、墨、名、法,包括剩余百家里边,都搞点东西弄得自家门下。

  简而言之,什么都沾点的大杂烩,但就是没有自身的特色。

  代表人物就是吕不韦和淮南王。

  两者都是一样,聚集大量各家各派的门客,然后合力编纂一本大杂烩书籍。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淮南王的《淮南子》。

  由于杂家没有自身的特色,需要吸纳百家之精华。

  故而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百家也就不存在了。

  这时候儒家是巨无霸,杂家也吸不动,甚至还要反过来被儒家吸收。

  自然而然,杂家也就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曹冲又有些发愁,对于一个没有自身思想、主张的学派,如何安置又是一个大问题。

  各家各派都有压箱底的本事,而唯独杂家没有。

  杂家杂家,杂而不精。

  考虑半晌后,曹冲这才说道:“这样吧,你们杂家就留在太学修书,修一本类似《吕氏春秋》、《淮南子》的书籍。”

  “名字就叫《百家全书》。”

  曹冲的想法是弄出一本古代版的“百科全书”,正好跟杂家专业对口。

  明朝有《永乐大典》,清朝有《四库全书》,大魏也应该有这样一本鸿篇巨著。

  百家沉寂三百年,如今重新焕发生机,需要这么一本容纳百家精华的书籍。

  如此,日后哪怕大魏灭亡了,只要这本书能够流传下去,无异于是民族瑰宝。

  并且要吸取《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经验教训。

  《永乐大典》是孤本,编纂成功后就被束之高阁,随着明朝灭亡而消散,仅仅流传下来残本。

  至于《四库全书》...呵呵,一场大型的文化阉割,不提也罢。

  等到大魏的《百家全书》编纂出来后,曹冲定然会下令刊印无数本,存放于全国各地,尽可能避免失传。

首节 上一节 417/4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选大小乔,貂蝉你哭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