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74节

  至于说踹了一脚什么的,随手拍了拍灰尘,当做不存在就是了。

  反正他们兄弟从小打打闹闹的都习惯了,除了大哥朱标以外,哪个兄弟他们没揍过?

  尤其是当哥哥的教训弟弟的时候,踹上一脚都是轻的。

  朱樉是这么折腾他的,他何尝不是这么折腾下面的弟弟的。

  只不过,今日里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踹这么一脚,有些失了面子罢了。

  不多时,兄弟二人脚步匆匆的跑进了奉天殿。

  就在他们还在纳闷怎么会在这地方见面之时,结果一进殿,便发现几个成年的皇子居然全都在。

  而他们的父皇朱元璋,此时正端坐在龙椅之上,半撑着下巴满脸肃然的看着他们兄弟。

  朱樉、朱棣哥俩这会儿屁都不敢放一个了,赶紧规规矩矩行礼。

  “儿臣朱樉/朱棣,见过父皇。”

  “嗯,起来吧,咱挺好,起来吧,站你们几个兄弟一起去!”

  朱元璋头都没抬,左手随意一挥。

  可朱樉朱棣哥俩却半句多话都不敢说的站到了早就到了的老三朱棡身旁,朱棡看着过来的老二老四,还偷偷地冲他俩眨了眨眼。

  “嗯……今儿个把你们兄弟几个叫过来,咱是打算跟你们聊聊就藩的事儿!”

  一听朱元璋这话,自朱棡开始的兄弟几个,顿时面色一肃。

  他们几个其实早早的就封了王爵。

  但实际上无非就是确定下封号、待遇而已,封地什么的都是名头,不过是方便他们拿点俸禄当零花而已。

  可就藩就不一样了。

  一旦就藩,那就真就要到封地过日子了啊。

  “你们都是咱的好儿子,咱们关起门来说几句实在话!”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其他内侍都滚了出去,独留下了宋利一人。

  宋利已经不算外人了,反正这老货知道的隐秘已经不缺这点了。

  等到殿门都关上以后,面对着这空荡荡的大殿中站着的几个儿子,朱元璋才幽幽的说道。

  “这大明是咱家的,可皇位只有一个,标儿是咱的长子,也是你们的大哥,所以这皇位,只能留给他!”

  “你们不要怨咱,咱也没其他办法,一个家,当家做主的始终只能有一个!”

  “所以,咱把你们几个,都分封出去。”

  “你们都成年了,也到了镇守一方疆土、护卫大明周全的时候了。”

  “这是你们的荣耀,也是你们的责任,莫要让咱失望!”

  “听见了吗?”

  一众皇子不管平日里在外间怎么闹腾、嚣张,这会儿一个个老实得跟鹌鹑似的,规规矩矩的行礼听命。

  要说听见没有?

  那自然听见了!

  可要说乐不乐意?

  那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些不舍的!

  毕竟,这一走,哪怕被朱元璋塞了不少军权给他们,还有了自己的封地,但终究只是个藩王了啊。

  可……这局面,他们其实早就想明白了。

  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太子,只能是,也必须是朱标的!

  除了这个大哥,其他人任何兄弟当太子,都必然有其他兄弟跳脚骂街。

  唯独朱标这个大哥,无论是法理上还是情感上,那是真正的做到了毋庸置疑。

  所以,仅仅是腹诽了几句以后,一众皇子也就平静了下来。

  毕竟,早有准备不是?

  与其抱怨这个,还不如认真听听封地在哪儿呢。

  封号这东西,没把封地拿到手之前可是做不得数的。

  改个封号而已,算什么!

  果然,眼见着自己几个儿子都没多话,朱元璋说起了对于几个儿子的安排。

  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本的封号就藩的,也就是说,老四朱棣还是按照原本的轨迹就藩北平,让他这个燕王实至名归。

  不过,在朱元璋分封完各位皇子后,他并没有要求众人立马去封地,而是要求一应皇子先去凤阳老家待上一段时间。

  “凤阳是咱的老家,咱生在那儿、长在那儿,给人放羊、种地都在那儿,咱的爹娘兄嫂也死在那儿!”

  “凤阳是个穷地方不错,可那地方,是咱老朱家的根!”

  “咱让你们去那儿,有两个意思!”

  说到这里,朱元璋慢慢挺直了腰杆,一对虎目直直地看着自己这几个儿子,沉声道。

  “一,到凤阳走一走看一看,见识见识民间疾苦,咱老朱家不要那种何不食肉糜的蠢货!”

  “其次,咱会给你们兄弟几个,一人一袋子土豆,你们要亲自去种!”

  “只有真正见识到这东西的好处了,你们才会清楚,这仙粮对咱老朱家对大明究竟有多大的好处!”

  “这两点,你们可莫要给咱忘记了!”

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

  第九十三章朱棣也是个老色批?

  对于一应皇子来说,甭管他们在外人面前多么的嘚瑟、倨傲,可面对朱元璋,那是真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别说咋呼了,连直视他们父皇眼睛的勇气他们都没有。

  实在是从他们出生那时候起,朱元璋在他们心中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位父亲了。

  还是一位无敌的统帅,而后更是转变成为了一个帝国的开创者和无上的掌控者。

  作为皇子,他们虽然不能参与朝政,但多多少少他们都是能知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的。

  所以,当他们的这位父皇面对残元重拳出击打得对方丢盔弃甲,同时对内休养生息、惩治贪宦、恢复民生赢得万民敬仰的时候,他们在心中就愈发的敬仰这位父亲了。

  但敬仰归敬仰,害怕也是真的。

  因此,当朱元璋宣布完他们兄弟几个的分封就藩事宜并且安排他们去凤阳老家种地以后,甭管他们心中怎么不情愿、怎么不乐意,可实际上他们当中一个敢炸毛的都没有。

  规规矩矩的躬身领命,而后老老实实地走出了奉天殿。

  看着奉天殿外清朗、湛蓝的天空,几兄弟苦笑着对视一眼,这一刻均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得!

  都是一样的怂,大哥不说二哥,认栽了!

  几位刚刚得到封地,在普通人看来应该兴高采烈的皇子、王爷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开始朝着后宫走去。

  他们打算趁着这机会见见自己的母后。

  只有朱棣犹豫了片刻后,扭头朝着东宫走去。

  他打算见见大哥去。

  有些事儿,跟大哥倒是可以聊聊。

  果不其然,到了东宫以后,看着朱棣那垂头丧气的模样,朱标挥手让其他人离开后,勉力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

  “怎么,觉着要去北平了,心里头不舒服?”

  朱棣一听这话就明白,自家这位大哥果然知道这事儿。

  好在他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却从未怨恨过朱元璋和朱标,这里也没外人,索性手一摊坦白道。

  “大哥,我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这若是去了北平,想要回来一趟,就得提前请旨不说,哪怕快马加鞭、日夜不停,最少也要五天才能赶回来。”

  “我长这么大,还没离家这么远过呢!”

  朱棣对于自己这位大哥,是真的没什么好隐瞒的。

  实在是朱标作为老朱家长子、大哥,对一众兄弟真就没话说,从小就护着、教着。

  甚至好几次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上火了,准备下重手惩处的时候,都是朱标给拦下来的。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过往的种种行为,让老朱家这一众兄弟,对于朱标简直不要太认可。

  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朱棣会直接在朱标面前坦白的原因了。

  朱标满脸微笑的看着自家这个老四,笑道。

  “你啊,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明明是个向往军旅想着封狼居胥的汉子,怎么就惦记着家里这点事儿呢?”

  朱棣没好气的瞪了朱标一眼,显然对朱标这样的形容有些不爽。

  “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惦记着家里怎么了?”

  “我喜欢行伍里的那些事儿,那是因为那些事儿刺激;”

  “我惦记着家里,那是因为家里好啊!”

  朱标看着朱棣那委屈的模样,再次笑着摇了摇头。

  他倒是忘了,自家这老四,看似如莽夫一般,实则是一众兄弟当中最为重视亲情、家庭的。

  如今要分封出去,有这想法,似乎倒也不稀奇。

  不过,朱标是知道自家这老四的心智有多坚定的,因此也没多劝什么,反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老四,父皇嘱咐你的种土豆一事,伱可莫要小看了。”

首节 上一节 74/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