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45节

  至少明面上,他还是躺平的咸鱼精一条嘛。

  小日子过得不知道让多少人看着流口水!

  算了,这次乡试的考题,再想办法折腾折腾吧。

  不管怎么说,别的方面好说,这士林之中的名声,那真是一点都不能要啊。

  那玩意儿,动不动就是牵扯到朋党、派系的。

  妈耶,妥妥的都是找死啊。

  所以,乡试的题目,出来吧!

  翌日,胡大老爷溜溜达达的再次来到了礼部。

  压根没等其他人问,反倒是主动拿出了自己的题目。

  “喏,这就是乡试本官要放在最后面的题目!”

  “诸位看一看,然后记得嘴闭严实!”

  对于一众礼部官员而言,胡大老爷会出个不正经的题目,那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哪怕他们之前就已经设想过很久了,但当他们真的直面这次胡大老爷出的题之时,他们仍旧懵逼了。

  这玩意儿,真能当做考题?

  “不是,那啥,胡大人,这……合适?”

  有性急的官员当场就问了出来。

  不怪他莽撞,实在是他憋不住啊。

  这题未免也太离谱了吧!

  甚至在他看来,压根算不得考题,反倒是一个特别过分的玩笑。

  没错,特别过分,争议非常大,甚至一个搞不好会引起风波的那种!

  不仅仅是这位官员,其他人虽然没来得及说话,可他们那表情显然也是同样一个意思。

  胡惟庸见此微微一笑。

  哈,你们这么反感,看来这题我就出对了啊。

  真要是你们一个个举手欢迎,那老子岂不是白花那么些心思了?

  不过呢,胡大老爷这会儿也没太过得意。

  他还得继续努努力,只有把这题目最终印在了乡试试卷上,让一应学子们跳着脚边骂边哭的时候,他才算“功成名就”!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嗯,诸位,这题,看似不正经,但那都是表象!”

  “其实诸位细细想想就知道,这题的内在其实很有意思的!”

  “本官固然喜欢开玩笑,但不会拿一应学子的前程、科举大事开玩笑!”

  胡大老爷说得那叫一个正经,可实际上,他就是在作死而已。

  毕竟,他不这么说,这题怎么印到乡试的试卷上?

  但具体的解释,那就没必要了。

  让这帮子官员们自己去脑补去吧!

  这样自己也能少死一些脑细胞吧!

  一应官员们,此时听着胡大老爷这番话,简直是无语到了极点。

  这意思……您老人家是打算直接印上去?

  妈耶,这题您敢出我们不敢接啊!

  您老人家位高权重、陛下心腹,深受陛下信重,自然不怕陛下怪罪。

  可我们这帮子人咋办?

  这要是乡试出了岔子,我们都会受牵连啊!

  一想到自己将来因为乡试考题的事儿而降级乃至贬官,一应官员们待不住了。

  这种事关切身利益的事儿,他们哪里还忍得住啊。

  当即,也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了。干脆一拥而上,拉着胡大老爷就开始诉苦。

  左一个上有八十老母,右一个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家境凄惨、前途渺茫,禁不住胡大老爷这么折腾。

  而要求就一个,伱胡大老爷这么有才,您给换个考题吧。

  这个太过抽象了!

  他们怕弄出去,自己到时候哪怕过了陛下那一关,也过不了天下士林那一关啊。

  这特娘的真就臭名远扬了啊。

  你胡大老爷不能见死不救啊。

  可任凭众人怎么说,胡大老爷反正就一口咬定,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不改了。

  胡大老爷的这番搞法,彻底让众人破防了啊。

  他们哪里知道,这其实就是胡大老爷的目的呢。

  你们不破防、不反对,将来的骂名怎么集中到咱身上呢?

  可他没想到的是,逼得没办法的官员们,为了自保,干脆合计之后,直接告朱元璋了。

  没错,一应官员们想来想去,能真正治住胡大老爷的,也就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了。

  太子出面都没用。

  毕竟太子都要成为胡大老爷的晚辈了。

  尚书更没用。

  毕竟人尚书的位子还是胡大老爷当初提拔的呢!

  唯有找陛下了!

第173章 礼部的官员们忍不了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礼部的官员们忍不了了

  对于官员们来说,其实越级上告乃是顶顶的大忌讳。

  但凡这么干过的,甭管他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这事儿之后,所有人都会躲着他。

  毕竟,你能有第一次,鬼知道你会不会有第二次。

  敢越级上告的,那就是没把你上级放在眼里啊。

  甭管是私人恩怨还是别的,只要伱这么干了,那你的名声就完了。

  但一应礼部官员,头碰头的合计了一会儿以后,却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这个选择。

  没办法,在他们看来,胡大老爷这次闹出来的动静太大了。

  已经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扛得住的了。

  最关键的是,到时候真出了问题了,可能反倒是胡大老爷这个始作俑者屁事儿没有。

  他们这些跟在一旁的人,到时候殃及池鱼了啊。

  因此,为了自己的前程,或者说,哪怕是为了自保呢。

  他们也得进宫一趟了。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朱元璋如往常一般,正在谨身殿内批阅奏折。

  大明幅员万里,治下民众何止千万?

  各种各样的事情,本就是千头万绪,更何况,他还是个爱揽权的。

  你揽权既是揽责啊。

  那事情可不就积攒他的手里了嘛。

  其实官员们也聪明,既然你朱元璋想揽权,那行。

  有事儿咱就上奏呗,反正倒时候就听你的来的就行了。

  固然这样会落个木讷之类的标签,可这样至少不会出错、不会稀里糊涂掉脑袋不是?

  因此,朱元璋每日里都要处理大量的奏折,似乎无穷无尽一般。

  可今日,就在朱元璋还在皱着眉头处理奏折之时,宋利忽然来报。

  “皇爷,一帮子礼部官员在宫门外求见!”

  “嗯?一帮?所为何事?”

  朱元璋本能的感到了意外。

  礼部是有自己的尚书的,哪怕尚书这会儿忙着调职,那也有左右侍郎在。

  怎么会有一帮子礼部官员跑到他这儿来了?

  这摆明了有事儿啊!

  宋利作为伺候朱元璋久了的老人,自然不会干出那种传话传半截的事儿来。

  “回皇爷,他们都是为了今科乡试考题之事而来!”

  “啊???”

  朱元璋懵了!

  不是!

  这他妈什么展开啊!

首节 上一节 145/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