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44节

  努力?

  还努力个屁呢!

  反正乡试他肯定会去参加的。

  但做准备、去押题、去复习?

  大可不必!

  反正就是去走一趟,试试味道,就足以对老父亲交差了。

  其他的,不要了!

  毕竟,要是再考中举人的话,那可就要做官了啊。

  而他爹,要的也不是他早早的就步入官场啊。

  说来说去,如今的解缙解大绅也才十五岁呢。

  哪怕再怎么早熟,但放到互相倾轧的官场上,那可比考场复杂太多了。

  真要是一不小心没头没脑的扎进去,那怕是尸骨都留不齐全了。

  因此,甭管是他自己还是他爹,对于他这次的乡试,都只有一个目的。

  好好体会!

  意思就是尝尝咸淡、品品滋味就可以了!

  其他的,大可不必!

  然后……解大绅同学就无聊了啊。

  娘咧,这不看书、不复习的日子确实好过,可也无聊啊。

  不知道干啥啊。

  索性,溜溜达达的揣了点钱就出门了。

  看似漫无目的的走着,可等他听到有人给自己打招呼,大声叫着他名字的时候,再一抬头。

  嚯,醉风楼!

  妈耶,都是自己这两条腿的错。

  这压根就是这两条腿瞎倒腾嘛,不然怎么稀里糊涂的就来到这儿了?

  算了,那话怎么说来着,来都来了。

  正好,肚子饿了,嘴里也有些发干。

  那……吃点喝点想必也没啥吧!

  当即,解大绅再次坐进了往日里习惯的包厢,两位相熟的美人儿依靠在身旁。

  茶水、酒菜、糕点……

  他最熟悉的这些东西,流水一般的从后厨端了过来。

  左拥右抱、美酒入喉,解大绅脸上的愁色反倒是愈发的浓重了。

  唉……

  苦酒难入喉啊!

  如今还真是昨日黄花,故人不在啊!

  这会儿要是陈近南陈兄,还有方孝儒方兄都在的话,那就热闹了哦。

  可惜,只有我一个人呢!

  喝着苦酒、抱着姑娘的解大绅,嘴里虽然嘟嘟囔囔,但一点不耽误他两只手四处忙活。

  直到有下人提醒,快到宵禁之时了,他才摇摇晃晃的去准备买单。

  平日里他倒是可以住在这儿,春宵一刻值千金嘛。

  可今天不行,最近这段时间他爹给他的嘱咐,就是让他低调点。

  因此,夜不归宿这种事儿,家里老管家盯着呢,压根不允许。

  惨啊!

  明明刚刚还倚红偎翠呢,这会儿就只能惨兮兮的一个人回家。

  走在大街上,冷风一吹,解缙咂咂嘴,开始觉着不对味了。

  不是!

  我解缙怎么说也是堂堂神童,家世不错啊。

  怎么着混了这么久的清楼,就做不到陈近南陈兄那样的有姑娘倒贴呢?

  瞧瞧自个儿,连喝个酒还得自己会账呢。

  陈兄来了的时候,那老鸨润娘,可是安排得妥妥当当半分不要陈兄的呢。

  啧啧,同为士子,这差别未免太大了。

  看来得找个时间好好跟陈兄请教一二才行。

  不然,这青楼之行,迟早得散啊!

  而就在解缙还在琢磨着青楼之事时,这边胡大老爷却咬牙切齿的打算给考生们放个大招。

  不怪胡大老爷烦躁啊。

  他原本一心想着躺平,关门闭府、断绝往来之后甚至不惜自损名声!

  结果呢,转头一看,自己的地位居然越来越高了!

  眼下这局面也就算了,可这上升的势头,怎么着也得给他断了。

  否则的话,以后还怎么低调?

  不说别的,光说他以后的身份就知道了。

  他既是前任宰辅,又是太子朱标的岳伯父!

  与此同时,胡大老爷还主持过科举,实打实的是这届考生的座师。

  就这还不够,那他还主持过番邦朝贡,并一力打压下了番邦气焰,并且提升了大明在番邦之中的地位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合在一起,他这会儿是真有些担心了。

  会不会,一个进献土豆的功劳,也拦不住朱元璋那疑心病?

  万一老朱还是想不开,偏要来搞他,咋办?

第172章 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

  第一百七十二章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

  对于胡惟庸胡大老爷来说,眼下的局势,固然让人有些烦躁。

  但是……不慌!

  不是没有机会!

  胡大老爷其实也知道,自己多多少少有些胡闹。

  但是,特么的,也不知道是上辈子被那些网络小说给洗脑了,还是自己脑补过头了。

  反正在他眼里,在朱元璋手底下当官,那就是个九死一生的狠活。

  什么出人头地、什么功成名就、什么青史留名都是假的!

  就一个目标,活下来!

  所以,胡惟庸表面上放荡不羁,真就是躺平了。

  可实际上,他又不敢完全啥也不干啊。

  因为,真要是一点价值、一点动静都没有了,会不会老朱哪天惦记起来了就举起屠刀了?

  毕竟,光是“胡惟庸”这个名字,放在老朱那里,就代表着原罪啊。

  没错,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是胡惟庸,那就有罪。

  因为胡惟庸是淮西一党的旗帜;

  因为胡惟庸是曾经的大明宰辅;

  因为胡惟庸曾经门生遍天下;

  因为胡惟庸曾经权势滔天……

  哪怕这些与胡惟庸有关的事情,都已经是过去了。

  那他们在朱元璋的心中,早已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而偏生,这些事儿,胡惟庸哪怕想尽办法也洗不掉。

  他躲在府里,担心会被朱元璋认定蛰伏;

  他放浪形骸,担心会被朱元璋认定假痴不癫;

  他不党不朋,担心会被朱元璋认定暗度陈仓、

  ……

  所以,胡惟庸只能小心翼翼的在朱元璋允许的范围内,时不时的刷一下存在感,但又不能太过分。

  主打的就是一个你给的差事我干,但是呢,我也不能干得太完美。

  同时我还得偷偷懒,倚红偎翠的过过自己的小日子。

  并且,还要立下几个功劳什么的!

  这样一来,慢慢的隐身、慢慢的退到幕后,差不多就能熬到老朱下线了。

  累不?

  累!

  可偏生在朱元璋手底下,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呢。

首节 上一节 144/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