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81节

  而这一切,都意味着王景要与世家和豪族为敌。

  与其自己在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暴露目标,亲自下场与天下世家为敌,为何不找一只替罪羔羊呢?

  王景觉得肥头大耳的董卓就很合适。

第57章 薅羊毛要适可而止

  董卓麾下五千精兵进驻洛阳,两千西凉铁骑,三千长矛战兵,无一不是在历经百战的精锐士卒,战力极强。

  要知道,凉州地处汉、羌边界,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持续不断地爆发各种武装冲突,百年羌乱在几乎拖垮了炎汉帝朝的财政同事,却也造就了当地剽悍至极的民风,家家户户几乎都舞枪弄棒,有条件的,还会自备马匹。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而在善战的西凉地区,陇右精骑自古以来便声威赫赫,在帝朝内部素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称。

  秦始皇得之,可扫平六国!

  唐太宗得之,能虎视天下!

  如今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彪悍之军,却掌握在了董卓这样一个野心家的手中,实在是让洛阳城中不少达官贵人为之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泰山平阳,一支人数千余人的军队正在向西开拔,引得官道上尘土飞扬。

  而率军的主将,正是骑都尉鲍信。

  他这次乃是受了大将军何进之命回乡招募兵卒,成功招募到了一千多郡国兵,此时正在返回洛阳的路途中。

  结果人才刚刚抵达成皋,就在虎牢关前听闻了何进已经死于政变的消息传来,鲍信立刻快马加鞭的赶回。

  可惜等到鲍信抵达洛阳之时,董卓已然率军进驻京师,把守城门和各处要道。

  鲍信对此忧心忡忡,他认为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找到袁绍:“本初,如今董卓手握重兵,此人乃虎狼也,绝不可让他久留京师,否则祸事至矣!吾等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之际,设计杀之!”

  然而董卓实际上是袁隗的人,袁绍又岂会动手杀他?

  因此袁绍想也没想便拒绝了鲍信:“不可,西凉兵乃天下精锐,贸然开战,则京师必深陷于战火之中,此事宜从长计议。”

  鲍信不知晓汝南袁氏的计划,仍自劝说:“现在董卓刚至洛京,士卒疲惫,消息闭塞,正是动手的最好时机。我们只要合兵一处,对其发动偷袭,定可一举擒拿董卓。”

  奈何袁绍依旧拒绝:“不可冲动,大将军新丧,两宫喋血,此时实在不宜再次大动干戈。”

  鲍信到了这时候,也看出来袁绍或者说整个汝南袁氏都有点不对劲了。

  他是耿直的性子,因而可不管你汝南袁氏是不是四世三公,当即就破口大骂:“此前孟德和我说了你的事,我还不信,没想到你果然变了!昔日吾等誓言,难道伱已经忘了吗?”

  袁绍沉默不语,现在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至于曾经报效国家的初衷,心中早已忘却。

  鲍信带着失落和愤怒离开了洛阳,他打算回乡募兵,讨伐董卓。

  袁绍不肯救这汉室江山,那便由他来救!

  而就在世家豪族内部因为对待董卓的不同态度而渐渐分裂之际,董卓本人却是在洛阳城中积极展开行动。

  河南郡邸,荀攸汇总着一连几日洛阳城中的情报,呈递给了王景:“主公,董卓趁着大将军何进及车骑将军何苗刚死,他们的部众无所归依之际,正大肆侵吞着两人的手下的军队。”

  “丁原呢?”

  “前日刚被朝廷任命为执金吾,眼下并无任何动作。”

  王景闻言也是叹息:“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啊,丁原此人,怕是离死不远了。”

  荀攸对此深有同感:“被袁隗用官职暂时稳住,却忘了兵权才是武将安身立命的本钱,丁原确实有取死之道。”

  在王景和荀攸的分析中,丁原作为何进的嫡系亲信,如今何进已死,丁原在朝廷中枢就等同于失去了唯一的靠山,成了五根的浮萍。

  在这种情况下,丁原要是聪明一点,要么学董卓那样四处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好增加在朝堂上的份量。

  要么就带兵回去并州,虎踞一隅之地,以持币观望的态度,静待天下大势的风云变幻。

  可丁原偏偏选择了最愚蠢的做法,被袁隗用一个执金吾的虚衔为“鱼饵”就给钓在洛阳,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沦为砧板上的鱼肉,简直蠢得让人窒息。

  荀攸对王景出言建议道:“主公,并州狼骑乃天下一等一的强兵,而丁原又是何进的旧部,天然就站在陛下这一边,袁隗和董卓两人若要立陈留王为帝,必会对丁原下手。与其任由并州兵为董卓所得,不如主公探囊取之。”

  王景自从穿越以来,就一直在谋划此事,因而当即就采纳了荀攸的计策:“公达所言深得吾心,如此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确定方向之后,两人又开始商议行动的细节。

  荀攸建议先从袁隗入手:“董卓乃是边将,其人狼子野心,太傅久在中枢,深谙政斗,必然不会对其完全信任,主公可利用这一点,从中挑拨,分化二人。”

  王景笑道:“哈哈,看来公达所思,与吾不谋而合啊。不过除此之外,想要笼络并州军中的普通士卒,仍需两人襄助。”

  “是谁?”

  “张辽张文远,高顺高孝明。”

  “此二人姓名,攸从未听人提起过,可既然是主公认定之人,那必有过人之处。”

  此时张辽和高顺都还未扬名,自然没人知晓他们的能耐。

  但王景却知道此二人是如何的勇猛善战,张辽的骑兵,高顺的步兵,纵观整个三国都是极为拔尖的那一档。

  王景心中略加思索,便对荀攸吩咐了一句:“太傅府,我会亲自跑一趟,说服袁隗,取得他的首肯和支持。至于张辽和高顺,则有劳公达你代为联络了。”

  “主公放心,攸必竭尽全力,促成此事。”

  随后,王景便告知了荀攸他所知晓的一些关于张辽的情报:“张辽乃并州雁门郡人士,勇力过人,丁原曾将他征召为从事。先帝在位时,蹇硕欲充实禁军,遂征召各地勇士。当时丁原便把并州从事张辽、武猛从事张杨都派到京城任职。此时何进已死,董卓应当也在与此二人接触。”

  “如此一来,想要说服此二人来投,怕是有些难度。”

  荀攸嘴上说着有难度,可脸上却是从容不迫,显然心中已有计较,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王景深知荀攸的能力,自然对他信心十足:“既如此,那便有劳公达了。”

  之后两人便各自开战行动,王景孤身一人前往太傅府邸。

  与此前的拜访不同,这一次,王景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有一府中下人过来通报:“北中郎将,主人请你至正厅一叙。”

  “有劳带路。”

  “这边请。”

  正厅里,袁隗位居东席,正闭目养神,气息渊渟岳峙,比之从前的低调,此时倒是颇有种几分意气风发的昂扬。

  而这几日,确实也是袁隗这辈子最风光的日子。

  作为朝堂上“硕果仅存”的辅政大臣,没了何进掣肘,此刻袁隗已然大权独揽,就连名义上能够垂帘听政的何太后,也彻底没了往日的威风,无法对他造成威胁。

  王景走入正厅,落座宾席,面东而坐,暗中运转《紫微帝气篇》,窥见袁隗身上的气运之力达到极盛,青中带紫,几乎有化龙之征兆,当真是贵不可言。

  而对于袁隗暗中的谋划有所猜测的王景,此刻也是开口恭维道:“祝贺太傅得偿所愿。”

  袁隗故意晾了王景半个小时,此刻却见眼前的年轻人仍旧不骄不躁,谈笑自若,心中顿时暗暗感慨:“宠辱不惊,举止从容,此子当真不凡,可惜非我袁氏子弟,否则何愁大业不成?”

  儒门天下的计划,至今只差最后一步,只待废立皇帝,袁家就能执天下之牛耳,甚至能够实现昔年董仲舒亦未曾设想过的辉煌愿景。

  所以袁隗此时仍不欲节外生枝,而对于王景的来意,他也猜到了几分:“北中郎将上次来是为求官,如今官职早得,又要来索求何物啊?”

  “太傅此言差矣,当初的交易并未完成,景之官职乃是太后所赐,太傅并未从中出力,如今景来讨取补偿,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王景笑意盈盈,可说出口的话,却是半步不让。

  老狐狸!

  小滑头!

  双方各自心中暗骂对方狡诈奸猾。

  袁隗知晓王景此来,必然是为了索要兵权,毕竟何进何苗死了,可两人留下的“政治遗产”却不少。

  好几万大军呢,这可都是何进此前从天下各州郡招募来的强兵,妥妥的一块大肥肉。如今董卓得了袁隗的首肯和授意,“吃”得那叫一个欢畅,实力快速膨胀。

  虽然袁隗也知道袁家需要王景去制衡董卓,可仍旧想要拿此事来压一压王景,看看能不能索取更多的好处,得到一个对袁氏而言更为有利的条件。

  没错,这就是上位者的做事逻辑——让你当我的狗,是你的荣幸,所以你理所应当要有所表示。

  虽说这是PUA,但天底下多的是欲做狗腿子而不得的人。

  可这些人里,并不包括王景。

  对王景来说,“付费打工”是他所绝对无法接受的。

  上一世当打工人的时候,王景就已经受够了老板的各种PUA套路,现在人都穿越了,你袁隗还要PUA我,那我不是特么的白穿越了吗?

  “太傅,先帝曾留密诏,令蹇硕扶持陈留王登基。然而蹇硕谋事不密,设计伏杀大将军未成,反而赔上了自家性命。如今大将军已死,若有人据此旧事重提,满朝文武,又有谁能站出来反对呢?”

  当着袁隗的面,王景肆无忌惮地聊起了废立皇帝这个大逆不道的话题。

  而袁隗闻言也是眯起了双眸,目光狭长地问道:“北中郎将说这话是何用意?”

  王景没有回答,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太傅不必紧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啊,帝师曾受先帝简拔之恩,亦知晓由陈留王继承大统乃是先帝遗愿,因而与景一般,都乐见此事。”

  虽然王景说得情真意切,一副“我是自己人啊”的口吻,可袁隗何等精明,哪里听不出王景话语中暗藏的威胁之意?

  王景既然能站在废立皇帝的这一边,可若是不能喂饱他的胃口,自然也能站到维护正统的那一边。

  而朝廷上下,也并非没有忠贞之士,若谋事不密,让废立之事提前泄漏了风声,到时候群臣提前被有心人集结起来,对自家群起而攻,到底也是一件麻烦事。

  罢了,左右此子还有些用处,此时就且容他得意一阵。

  袁隗心中权衡再三,还是决定答应王景的条件:“当真是后生可畏,并州之兵,我可以交予你掌控,只是可一可再不可三,北中郎将,老夫言尽于此,望你好生思量。”

  就算是老狐狸,那也是有脾气的。

  被王景上门威胁了两次,若非对于太原王氏还有些顾忌,袁隗早就发飙了,如今他这明显是在警告王景,别再有第三次,否则别怪袁家不客气。

  薅羊毛不是不行,但是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景看向袁隗,笑着应允下来:“太傅果真是大人有大量,景向你保证,下次不会了。”

  对于袁氏的羊毛,王景也不打算再来薅了,毕竟死人是不会长毛的。

  回到府邸中,王景也从荀攸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首节 上一节 81/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