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75节

  朝臣们都纷纷表示看不懂,所以也都没急着站队,一时之间,无数人都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一时间,王景成了人群中最靓的仔,所有人都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朝议结束后,王允急匆匆地回到家中便把王景给喊到书房,随后满脸问号地询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王景语气淡然地回了句:“父亲,事已至此,追问原因又有何意义呢?北军中郎将一职,眼下非常关键,我们绝不可能放手。”

  王允闻言叹气:“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倒是为父小看你了。”

  王景居然能说动何太后全力支持他担任北军中郎将一职,这件事是王允所没有料到的,但是如今的局面,倒是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好上不少。

  虽然何进对他有提携之恩,可不代表王允会无脑站队到何进这一边,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汉室的延续,他要做的是汉室的忠臣。

  因而只要是能稳固汉室的江山社稷,他就会极力支持。

  此刻王允神色颇为振奋:“太后下令让元旭你来担任北军中郎将,主持练兵,显然是为了三年之后陛下亲政在做准备,你要好好做,此事不容有失。”

  “是,谨遵父亲教诲。”

  王景欣然应允,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何进马上就是一个死人了,而大魔王董卓也要来洛阳了,到时候朝廷的威严扫地,十八路诸侯齐聚虎牢关,天下至此兵强马壮者称雄,各方势力重新洗牌,还什么三年后?

  对于王允天真的想法,王景此时真是无力吐槽,但是表面上还是得装装样子,配合他上演了一出父子情深的戏码。

  聊得兴起,王允就要喝酒:“来人,上酒,今日我与元旭,要一醉方休。”

  汉朝的文士,饮酒成风,宴饮和歌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很快府邸中的侍女们就端着酒菜进来,她们面容娇美,身姿婀娜,在乐师的伴奏中翩翩起舞。

  如此歌舞助兴,王景也不由多喝了几杯。

  舞姬身形妖娆,虽远不及貂蝉天姿国色,一个个却也生得唇红齿白,明眸清澈如秋水,让人赏心悦目。

  王景心中暗暗感慨,就连为官清廉的王允生活都如此奢靡惬意,其他的世家会是何等糜烂,他都不敢去想。

  相比之下,东汉末年的老百姓,日子可就苦多了。

  剧烈的土地兼并让他们流离失所,沦为流民,而此起彼伏的黄巾起义和州郡叛乱,受苦最深的,也永远是底层百姓。

  王景心中叹息,如果没人站出来改变这一切,那么一百多年后,西晋的悲剧恐怕还会再次发生。

  五胡乱华,中原汉人心中永远的痛。

  生在这个世道,没人可以独善其身。

  王景心中其实并不想背负起拯救华夏的重担,可环顾整个天下,他悲哀的发现,如果不去做,似乎再也没人会去做这个改天换地的英雄了。

  难道自己要坐视这一切的发生吗?

  握着酒觞,王景的心态在不知不觉间,已悄然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是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想要改变历史既定的天命轨迹。

  …………

  洛阳,大将军府。

  开完朝议回到家中的何进,正在大发雷霆。

  “真是气煞我也!”

  “大将军请息怒。”

  何进当然有生气的理由,他好不容易解决了董重和董氏,扫清了通往权力巅峰之路上的绊脚石,结果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这一刻,不止自家的妹妹却跳出来和自己作对,就连自己一向看好的年轻俊秀也突然跳起来背刺自己。

  这特么的叫什么事儿啊?

  负责情报和信息搜集的袁绍,此时才将一则消息告知何进:“大将军,据宫中眼线传回来的消息,昨日申时,王景曾私下见过太后。”

  “如此重要的事,为何现在才说!”

  袁绍刚刚升任司隶校尉就捅了这么个篓子,没有及时将关键的情报告知何进,导致未能提前发觉王景与太后勾结,这已经是严重的失职了。

  为此何进直接把袁绍喷了个狗血淋头:“当初是伱建议我诛尽宦官,结果现在好了,我只是向太后建议尽罢中常侍以下诸宦官职,改以郎官补替,她就激烈反对。不仅如此,现在太后还因此而怀疑我有异心,唆使王景从我手上分走兵权!”

  北军五营原本就被外戚董氏和十常侍张让等人渗透严重,好不容易除掉了蹇硕,又除掉了董氏一系,还以为能把这支禁军兵马牢牢掌握在手中,结果这一晃眼的功夫,煮熟的鸭子,没了!

  搁谁能受得了这个打击?

  此事甚至还勾起了何进很不好的回忆,因为当初灵帝刘宏就是这么干的,何进召集天下兵马进入洛阳,以壮大自己的权势。

  刘宏反手就搞了个西园八校尉出来,把何进辛辛苦苦调集来的精锐士兵分走,只给他留下一堆老弱病残。

  如今太后何莲夫唱妇随,有样学样地故技重施,这就让何进非常难受,以至于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屈辱。

  他,大将军,被人用同样的手法像耍猴一样给耍了两次!

  而未能提前发现何莲与王景阴谋的袁绍,自然就成了何进撒气的替罪羊。

  何进甚至恨不得现在就给袁绍几耳刮子,哪怕袁绍为他出谋献策颇多,又有袁隗这位贵为太傅的叔父。

  被何进大骂一通的袁绍,将阴毒的眼神深藏在目光深处,心中也是发狠起来:区区一个屠户,也敢如此折辱于我,何进匹夫,你该死啊!

  袁绍表面上仁厚豪爽,心胸其实并不宽广,低头狞笑之后,便迅速收敛表情,随后肃声向何进提了个建议:“大将军,为今之计,唯有立刻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胁迫太后就范。”

  “不可!”

  “荒谬!”

  “大将军请三思!”

  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三人再次站出来极力反对此事,上次袁绍提出这个建议,陈琳和蒯越就曾激烈抗辩过,让何进不要召外兵进京。

  当时何进就没听,还秘密推动此事,如今袁绍又借机提前此这一茬,陈琳等人哪里还能坐得住?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只见陈琳苦苦劝说何进:“大将军身居要职,手握重兵,要诛杀宦官,只要当机立断即可,不必招进外兵。而且董卓之辈,虎狼也,一旦进京,必是干戈捯持!到时主客易位,恐为乱恶之始也!”

  而站在一旁的袁绍,心中阴测测的冷笑起来,这一切不正是他所需要的吗?

  因此袁绍直接出言反驳陈琳:“北中郎将王景,此人得了霸王剑意传承,一旦让他掌握禁军七千兵马,其危害恐怕还在蹇硕之上。而宫中还有剑圣王越这等强者坐镇,手持斩蛇剑这样的神兵利器,不调边军进京,谁人能敌?”

  何颙早就和袁绍勾结,此时也开口附和说道:“十常侍横行肆虐数十载,封侯贵宠,内外勾结,谁敢肯定自己身边的人没有投靠十常侍?万一谋事不密,窦武之事怕是又要重演。”

  窦武与何进一样,都是外戚,都是大将军。

  而且他和何进一样,都想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宦官。

  可窦武谋事不密,最终事败,而且还败得极惨,以至于身死族灭。

  何颙的这番话,算是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何进不想步窦武后尘,当即声色俱厉地下令道:“不必说了,我立刻书信,召集边军入京,实行兵谏!”

  七月二十五日,洛阳西北,河东郡。

  董卓驻兵停步,正在一座高岗上,遥望京师方向。

  此时,一骑飞奔而至,狰狞的甲胄在阳光下显得凶戾而恐怖,甲士来到董卓面前,下马而拜:“主公,这是来自大将军的密信!”

  而在董卓身旁,体格与他一般雄壮肥胖的董旻则是探了探脑袋,大为好奇地问道:“二哥,何进写信给你做什么?”

  “哈哈哈,自然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用小刀切开印泥,董卓压抑着心中的狂喜和期待,一目十行地读完密信上的内容,随即仰天大笑:“我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肥胖的身躯,因为疯狂的笑声而抖动,厚厚脂肪下,包裹着的是他不断膨胀的野心,以及对权力日益高涨的渴望。

  出身微寒的他,做梦都渴望着一个能够接触帝朝中枢权力的机会。

  早在今年三月份,当时灵帝刘宏病重,临死前就曾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但条件是他麾下的西凉军必须转交给皇甫嵩。

  很显然,对于董卓,刘宏是十分提防的,甚至已经做好了安排。

  然而董卓何等人杰?

  对于刘宏的这道旨意,他自然是不肯的,甚至不惜抗旨。

  后来灵帝下诏斥责,还摆出一副不听命就派兵围剿的强硬态度进行威胁,董卓这才不情不愿地带了五千西凉兵向着并州出发。

  但是董卓来到河东郡之后,就赖着不走了,他如同蛰伏的猛虎一般,收敛爪牙,在这里观望洛阳局势,静待时机。

  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董卓不仅成功等来了刘宏驾崩的消息,还通过袁隗和汝南袁氏在洛阳的人脉网络,得知了洛阳眼下的时局。

  何进的书信,就是他苦苦等候已久的机会!

  董旻看完密信,也是一脸狂喜,甚至难以置信:“大将军当真要招我们进洛阳?”

  年轻的时候,出身六郡良家子的董旻就曾游历洛阳,见识过那里的花花世界,对于洛阳的繁华富庶印象极深,因而早就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风风光光地进入这座千古名都,占据那里的财宝和美人了。

  得知有机会再入京师,董旻此刻心潮澎湃,情绪已然激动到难以自抑。

  董卓周身煞气冲天,只见他举起手中之刀,发出一声震天咆哮:“全军拔营,向洛阳进发!”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即将变天。

  失去耐性的何进,想以兵谏的方式威逼何太后退让。

  孟津港,无辜的百姓哭嚎奔走,原本应该保护他们的官兵,此刻却是丧心病狂地在到处纵火,焚烧房屋和港口,制造混乱。

  但凡有人敢上前阻拦,立刻就被以叛贼的名义乱刀砍死。

  为了权力,何进与世家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那些口口声声大骂十常侍祸乱天下的人,此刻全都缄口不言,默许事态的发生。

  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必要的代价,为了诛杀十常侍这群恶贼,一点“小小”的牺牲在所难免。

  毕竟,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啊。

  不然呢,难道要再苦一苦世家吗?

  口里整天喊着顾全大局的人,一般都只是把自己的利益当成大局,然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去牺牲别人。

  这一天,孟津港的上空连云霞都被染成了一片血红,无数民居被有组织的纵火焚烧,在无数百姓绝望的哭嚎中火光直冲天际,就连远在洛阳城内的居民都能看见这场大火,人人惊惧不安。

  何进趁机在洛阳派人四处传话,说各路大军要来讨伐,只为诛杀宦官,一时间弄得声势浩大,人心动荡。

  洛阳皇宫,何太后听到消息后,急忙派人传召王景进宫议事。

  “二哥,宫中派人来了,说是太后要见你。”

  王凌眼见洛阳已乱,便召集剑卫,神色凛然地问道:“要不要我率领兵随行?”

  “不需要,你带人守住府邸,以免这里发生意外。”

  王景对此早有所料,毕竟自己这边都已经出招了,何进又岂会无动于衷?

  无论如何,何进都不可能任由何莲壮大北军,对他形成钳制,因此加快速度召集外兵进驻洛阳是大概率事件。

首节 上一节 7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