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43节

  徐庶闻言,立刻就向王景行大礼:“此恩此德,庶必铭感五内,不敢或忘。”

  王景连忙将他扶起:“你我之间,何须如此见外?至于令堂之事,元直亦可放心,景必请来家中赡养,像长辈一样敬奉。”

  既已知晓徐庶事母至孝,王景自然大打感情牌,趁机收买人心。

  果不其然,徐庶听得此言,对王景更加感恩戴德,十六七岁的棒小伙,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哭得涕泪横流。

  “好了,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元直休做这般小女儿姿态。昨日你我不过萍水相逢,你不也很讲义气,未曾弃我而去吗?可见这就是缘分啊,来,就以此酒为你践行,未来大好前程等着你呢。”

  “好,承你贵言。”

  徐庶接过酒觞,一饮而尽。

  对于王景拉拢徐庶的举动,史阿和郭嘉也都看在眼里,两人皆暗暗点头,心知徐庶这辈子啊,恐怕都会记住今日的恩情。

  搞定了徐庶之后,王景也不忘拉拢史阿和郭嘉。

  搞定史阿不难,难的是搞定郭嘉。

  王景可是知晓眼前这位看似散漫慵懒的年轻人,是何等足智多谋,才识超群,曹操初起兵之时,便是有赖于他的谋划布局和运筹帷幄,才成功站稳了脚跟。

  只可惜,郭嘉并不是一个能以感情打动的人。

  他极有主见,会为自己挑选明主,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弃袁绍而择曹操了。

  不过暂时拿不下郭嘉,搞好关系还是必要的,甚至王景希望自己能够跻身于郭嘉挑选明主的备选名单之上。

  “天下将乱,奉孝日后可有打算?”

  郭嘉听出了王景这是在打他的主意,不过此时的他,还未决定效忠于谁,因此开口婉拒道:“不急不急,局势再乱,阵脚不能乱,我还想再走走,再看看。”

  “也罢。”

  王景听出了郭嘉的婉拒,知道这个时候确实是没什么机会,便没有继续做无用之功,倒是闲着没事,和郭嘉纵论了一番天下大势。

  随后,王景又对郭嘉所修炼的功法有些好奇:“霸王留下的剑意,一般只对剑客和刀客有用,可我在奉孝身上,却并未见着刀剑。”

  郭嘉又轻咳了两声,随即从怀中抓出几颗黑白棋子,笑着说道:“嘉曾有幸得见《星罗神典》残篇,此书乃仙秦帝朝时期,始皇下令所著,内容包罗万象,更有诸多星象阵图,暗含兵法阵道。偶有所悟,方才创出了一门功法,名《奕天剑诀》。”

  得,自悟功法!

  又是一个不讲道理的绝世天才!

  王景不由感慨,这特么才是天生自带外挂的牛人啊,和郭嘉比起来,自己的外挂还得手动制作,差评!

  “执棋如剑,奕天争胜,奉孝果真是好气魄,好胆识。”

  “元旭谬赞了,你得霸王剑意传承,日后《神羽剑经》修至大成,天下能与你匹敌者,怕是寥寥无几。”

第29章 坐看风云起

  三月的洛阳,草木芳菲,繁花似锦,百紫千红争奇斗艳。

  王景沿着洛水,一路行来,看见沿途村庄阡陌相连,炊烟袅袅,很少有流民出没,至少不像此前的豫州那般,连官道都有强人剪道,拦路打劫。

  可见洛阳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还未遭到破坏,朝廷的掌控力一息尚存,只是不知这份安宁,还能持续多久。

  正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洛阳占地广袤,分内城外城。

  内为城,外为郭。

  而即便是郭墙,亦足有七丈高,石墙巍峨耸立,宛若巨龙横亘于大地之上。

  墙下基脚隐与地脉相连,又有阵法和龙气加持,简直坚不可摧。

  王景估算了一下,自己就算全力出手,也顶多是能打掉一层墙皮。

  因此不由暗暗感慨,不愧是高武三国,一道外城的郭墙都建造得如此离谱。

  郭墙内为夯土,外覆青石,周长七十余里,远远观之,自有一种堂皇大气,扑面而来,动人心魄。

  纵使是在后世见惯了各种高楼大厦的王景,此刻也免不了心中震撼,为眼前的雄伟壮阔而心旷神怡。

  “如此盛世神都,若毁于董卓之手,实在可惜。”

  王景凝望着眼前这座宏伟巨城,哪怕放眼全球,这也是一等一的大城,天下绝无仅有的人间奇迹!

  汉永和五年,当时的河南尹就曾统计过洛阳地区的人口数据: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一百多万人!

  这还是官方统计结果,由于汉朝收的是人头税,所以民间普遍喜欢瞒报人口,真实数据可能还要更夸张。

  由此可知,洛阳的繁华鼎盛,无与伦比。

  难怪这天下,无数人都对这里心驰神往,魂牵梦萦。

  车队的最前方,王允触景生情,已然热泪盈眶。

  王景见状,也是心有感触。

  人老了,就总是忍不住会陷入回忆之中,王允便是如此。

  他少时好大节,有志为国建功立业,经常诵读经传,在早晚时练习驰马射箭。

  后来,三十多岁正值壮年的王允,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这是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也是他一生之中最为踌躇满志的美好岁月。

  奈何,后来的运势急转直下。

  他忠君爱国,奋不顾身地领兵在天下各地讨伐黄巾军,最后却因为想要铲除奸臣张让而锒铛入狱,不得不狼狈地逃离洛阳这处伤心之地。

  如今再回首,已是两鬓斑白,早生华发。

  以手按剑,王允很快过神来,发号施令:“进城。”

  一百剑卫,骑在马上,上千精兵,众星拱月,身后还有庞大的车队,自然引起了周围人的视线聚焦。

  城郭入口处,守军的武官认出了王允,当即欣喜地上前行礼:“可是王中郎?”

  “你是?”

  “下官上东门候闵贡,奉大将军之命,特意在此等候王中郎。”

  数日前,还未进虎牢关时,王允便已飞鸽传书,告知何进自己将要抵达洛阳。

  因此对于何进派人迎接,倒是并不觉得意外,随口问了句:“大将军何在?”

  却不料,闵贡面露悲愤之色:“大将军在东郭大营。”

  王允闻言也是一愣:“先帝新丧,大将军不在城中主持大局,驻留外城是为何故?”

  闵贡按剑骂道:“还不是蹇硕那狗贼!他狼子野心,竟丧心病狂地想要行那废长立幼之事,趁着陛下于嘉德殿驾崩之时,隐瞒死讯,派人将大将军骗入宫中,欲行谋害。幸得蹇硕麾下司马潘隐与大将军早有交谊,在迎接时以眼神示意,大将军才侥幸逃过此劫。”

  蹇硕也是十常侍之一,明面上的地位虽不如张让这位“亚父”,可他武功了得,又精通兵法,因而深得灵帝信任,手里掌握兵权。

  不仅出任上军校尉一职,其余西园八校尉,诸如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皆须听命于蹇硕。

  甚至就连何进这位大将军,也要受蹇硕节制。

  而蹇硕手里,除了虎贲卫和羽林卫之外,还有铁鳞卫这样一支强大的精兵,是灵帝刘宏留给他的底牌。

  三卫之兵,为天下诸军翘楚,一直都是汉室能够定鼎天下的最大倚仗。

  而且三卫之兵,许多将官皆出自宗室,因此从来都只忠于皇帝。

  蹇硕之所以能指挥得动他们,靠的是灵帝留下的遗诏。

  因此,何进逃出生天后,立即驰车抄近道跑回东郭大营,令虎贲中郎将袁绍、议郎曹操、右校尉淳于琼等人,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而他则是称病不出,拒绝进宫。

  眼下的洛阳,因为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的剑拔弩张,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几乎一点就炸。

  王允闻得如此劲爆的消息,也是怒不可遏,当场大声喝骂起来:“阉竖之徒,安敢如此胆大妄为?真是该杀!”

  随后转身就叮嘱王宏,让他先带着人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自己则是火急火燎地让闵贡带路,跑去东郭大营见何进去了。

  还好何进做事颇为大气,不仅在王允前来洛阳的路上,早早就任命他为从事中郎,还安排好了一座气派的官邸供王景等人落脚。

  史阿在洛阳也有产业,王景在与他告别后,将郭嘉邀请至家中做客。

  郭嘉也不推辞,大大方方乐乐呵呵地便住了下来。

  王允这一去,就是三日。

  洛阳城的局势也渐渐紧张起来,蹇硕手握三卫,自身武艺不凡,又有剑圣王越襄助,将南北二宫牢牢掌握在手中,风吹不入,水泼不进,严实得犹如铁桶一般。

  至少,蹇硕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而何进的实力也是不弱,好歹是大将军,名正言顺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得到了世家和豪族的鼎力支持,来自各地的郡国兵也都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其中冀州强弩和幽州突骑,还有并州狼骑,皆是不逊色于虎贲、羽林和铁鳞这禁军三卫的精兵悍卒。

  双方一内一外,互相牵制,彼此僵持。

  虽然已经势同水火,可谁也不敢首启战端,背负骂名。

  只因为一旦失了大义和名份,民心没了事小,获罪于天,失去了山河社稷图的认可,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

  洛阳神都,邻接燕赵之地,街上人潮如织,路过不少千娇百媚的美女,个个美若芙蓉,人比花娇。

  王景在家待得烦闷,便带着郭嘉和王凌出门,想要看看能不能捡捡漏,再遇上几个类似徐庶这种级别的人才,最好是趁对方还没起势,直接截胡下来。

  就算截胡失败,也可以交个朋友的嘛。

  洛阳为大汉东都,自汉更始三年时起,光武帝刘秀便定都于此,大兴土木,起高庙,建社樱,修官室,立太学、明堂、辟雍、灵台于南郊。

  先后历十二帝,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淇水流淌,宛如碧玉,舟车交通繁忙,日夜奔流。

  青砖碧瓦的阁楼,夹两岸而立,千家万户繁弦密鼓,歌声嘹亮。

  此时的洛阳,哪怕天下已经烽火狼烟处处,京畿之地也依旧是一副盛世景象。洛阳的满城居民,犹自沉醉在美好的生活之中,丝毫不知大难就要临头了。

  闲来无事,郭嘉便拉着王景,手谈起来。

  郭嘉执黑,王景执白,下棋的同时,两人也即兴地聊起了眼下洛阳的局势。

  先是落子天元,郭嘉笑着开口问道:“元旭以为,大将军与十常侍的这一局棋,谁会胜出?”

  王景上一世在大学时,曾经学过一段时间围棋,不过实力很菜,对上郭嘉必然不是对手。

  但实力不够,可以开挂啊。

首节 上一节 43/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