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355节

  吕布也是武者,瞬间就明白了王景的意思。

  论武道修为和武学境界,自然是王越更高,毕竟是踏入技之极境的武道四极之一。

  可真正的厮杀,又不是谁修为高谁就稳赢的,战术,状态,兵器,以及根基的雄厚程度差异,都会对战斗的结果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

  王景有绝世神兵鸿鸣刀,又能以礼剑纯钧调动白猿剑阵加持,除非王越能真正以帝王之尊位驾驭帝剑赤霄,否则恐怕根本斩不了王景这条吞天巨蛇了。

第266章 孬种不是我兄弟

  底下的普通士卒还在为王景与王越孰强孰弱争论不休,军中之人相对来说更加简单直白一些,服气就是服气,不服就算不服,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王景是京师第一高手,可所有人都认可王景未来必定能够超越剑圣王越。

  今日这一战,王景已然立威成功。

  但有威无恩,未免太过刻薄,

  为了收买人心,王景倒也不吝啬展露宽厚仁和的一面:“今日既然来看望大家,便与各位聊聊,有什么话尽可畅所欲言。”

  王景随意的席地一坐,表现得十分亲和。

  营中众人见他很是随和,便也纷纷坐下,正把王景围在圈内,一壮汉似乎欲要出言,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又有些欲言而止。

  “这位兄弟,咱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扭扭捏捏的像什么话?今日大家畅所欲言便是,我不以言罪人。”

  王景也注意到了那个大汉的举动,因此出言调侃道,众人闻言也是一阵轰笑。

  “我是说早就听人说起祁侯的威名,想着侯爷应该无比雄壮粗豪才是,没想到倒像个,像个……”

  那大汉似乎找不出合适的言辞来形容此刻的想法。

  “像个小白脸是吧?你是真敢说啊。”

  见那大汉讷讷的说不出话来,王景干脆帮他说出,果然那大汉听了连连点头,王景不由心头好笑,便出言询问他的姓名。

  “小人姓刘,名叫大壮,就是个粗人,大人不要见怪!”

  那人见王景开口问他姓名,心中不免有点忐忑,恭声答道,随即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帝朝以单名为贵,刘大壮这名字一听就很接地气,不过王景倒也没有因此而对他有所歧视,更没有因为对方言语粗鄙而动怒,反倒是打趣道:“这有什么可见怪的?大壮,我长得像小白脸就是小白脸了?难道本将军非要长成你那个德行才叫他娘的猛将。”

  王景几句粗话一出,说得众人都感觉亲切,轻易的便拉近了他与众士卒之间的距离,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各种问题也是纷至沓来。

  “将军,我听说匈奴人生性彪悍,勇猛善战,可却被将军打得大败,就连南匈奴王国的王子都被将军斩落马下,你是如何做到的?”

  “匈奴人虽然如狼似虎,然则禽兽再如何凶残,又岂是可吾等汉人的对手?否则为何千百年来,这中原膏腴之地尽被吾等汉人所占据?虎豹豺狼不足为惧,因为我们能够铸铁为剑,我们拥有强大的军队,我们能运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任何来犯之敌。”

  “说得好!”

  底下的士卒听完无不欢欣鼓舞,拍手叫好,显然王景的话简单直白,却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随后话题渐渐歪楼。

  “将军,那匈奴人是不是父子兄弟都共用一个老婆?”

  “这个老子没见过,你想知道哪天我把你小子送过去。”

  “将军手下也有我的朋友,听说将军对手下士卒极好。”

  “那当然,既然在我手下就是我王元旭的手足兄弟,说若是生活遇到了困难,可以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王景很快便与眼前这些最底层的士卒打成一片,得到了他们的真心拥护。

  在这个阶级犹如鸿沟一般的时代,能够礼贤下士已经难得,更别说是与这些目不识丁的大头兵相谈甚欢了。

  对士大夫而言,这种事属于“有辱斯文”。

  可王景却不同,他深知群众的力量,普罗大众才是一个国家的底色,是文明的基石,所以王景也愿意尽量为麾下的士卒提供公平公正的待遇。

  当然,公平并不意味着吃大锅饭,所以王景随后便又着重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若是有人以下犯上,或者违逆军法,我也绝对不会容情,可不会管你是谁,该打打,该杀杀!”

  “那将军也定会将我等都视为手足兄弟!跟着将军混总没错。”

  “想当我兄弟可不容易哦。”

  “啊?将军不是说你麾下的士卒都是手足兄弟吗?”

  “呵呵,我拿我的兵都当兄弟看,可你们以为我王元旭的兵是那么好当的吗?那可得是从刀山血海中滚出来的英雄和猛士,至于贪生怕死的孬种,那不是我王元旭的兄弟!”

  “将军,我等都是四方调集而来的精锐,哪里会有孬种?”

  “精锐?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得我说,能通过我定下的训练标准而不掉队的才不是孬种,也才是我王景王元旭的兄弟。”

  王景席地而坐,言辞粗鄙,拿着当初击退南匈奴的事情,和眼前这群小兵们大吹特吹,样子颇有些放浪形骸。

  可偏偏底层士卒们就是吃这一套,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王景身边,人越聚越多,就算听不到王景说话,外围的士卒也不肯退走,觉得就算远远瞧上几眼也是极好的。

  “尔等想要成为军中精锐,还差得远呢,想过上点体面的日子,以后就好好努力吧。闲聊到此为止,接下来都给我好好操练,别到时候上了战场尿了裤子,真要有这种怂蛋,你们走到外面千万别说是我王元旭的兄弟,我丢不起那个人!”

  王景语气骂骂咧咧,周围的士卒却哄然大笑,反而觉得王景很对他们的脾气:“将军你且看好了,我们不是孬种!”

  “对,我们不是孬种!”

  其中叫得最大声,神情也最为激动的,便是那刘大壮。

  王景笑着拍了拍刘大壮的肩膀:“不错,身子骨挺结实的,大壮这名字太粗俗,不如我给你改个如何?”

  乡下人出手的刘大壮,虽然天赋异禀,魁梧过人,可却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像他这种人,在东汉这个由世家把持,极度重视出身和门第的时代,但凡有点名望的人,都瞧不上他,更不会给他“赐名”。

  因此一听王景要给自己改名,刘大壮顿时激动不已,纳头就拜:“全凭将军做主!”

  “哈哈,好,我就为你做主。”

  王景朗声大笑,随后认真想了想,才对刘大壮说道:“你身材高大,不如取名为“硕”如何?硕者,大也,又通石,比喻坚固和厚重,这也是我对你的期许,希望你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坚韧不拔,心志如铁的军人。”

  “是!必不负将军厚望!”

  刘硕激动不已,如今他也是有正经名字的人了,不再是乡野间的烂泥,而王景便是一手将他从卑微中拔擢而起的贵人,恩同再造!

  而再造之恩,无以为报,刘硕也只能心中默默铭记,打算以死报之。

  高顺闻讯而来时,只看到了吕布略显狼狈的身影,还有士卒们围在王景身边,看向他时,全是无比崇拜和敬仰的目光。

  在今天之前,这些目光可都是属于吕布的。

  高顺深知吕布脾性,这种丢脸的时候,上去安慰无异于在吕布伤口上撒盐,因此高顺只是和吕布这位昔日的同僚打了声招呼,便走到王景面前躬身行礼:“主公大展神威,营中士卒尽皆归心,当真可喜可贺。”

  见来人是高顺,王景当即露出笑容:“孝明,练兵练得不错,这些新征召过来的士卒都挺能吃苦的,且愿意听从命令,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将来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得到夸赞,高顺的脸上却依旧淡然,没什么表情变化。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沉稳厚重,如同磐石,就算惊涛骇浪,也难以撼动分毫。

  而在训练士卒方面,高顺也很有一套,结合王景给他的一些提点,如今也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景验收完了成功,便开始拉着吕布和高顺,商量起了一些新的练兵细节。

  如今天下未靖,练兵自然是头等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奉先,孝明,关于练兵一事,我希望你们能够总结经验,记录细节,然后编撰成书,再进行全军推广。此事关系重大,你们要多用点心。”

  王景认真地叮嘱二人,表情更是郑重至极。

  而吕布和高顺听了王景的要求之后,心情都颇为激动:“主公,难不成吾等武人,也能著书立传?”

  吕布好歹是三国第一猛将,一骑当千勇猛无敌,在武学上的认知和见解,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但武者在炎汉帝朝素来不怎么受到重视,儒家有山河社稷图横压天下,兵家之武学,单挑再厉害也有上限,除非同样运用兵法集众之力,否则难以与儒家抗衡。

  反倒是世家和豪族,世代靠着书山学海积攒下了深厚的家底,炼神高手辈出,而且儒门本身也有相应的武学,以思能之力催动,轻易就能碾压看似强大的武者。

  因此儒门名士根本看不起吕布这样出身微寒的武者,觉得他们这种人不过是一介莽夫而已。

  若非如今乱世降临,吕布这样的武夫想要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

  当初吕布还未到洛阳,也没遇到董卓之前,他是什么职位?

  不过是区区一个主簿罢了!

  天下第一的武学资质又如何?

  横行草原闯下赫赫威名又如何?

  若不是拜丁原为义父,当时就三十多岁的吕布,甚至都混不上一个主簿的位置,武人除非本身就家世不凡,或者结交名流权贵,否则根本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是现在,王景居然让吕布和高顺参与编纂兵书,还要推广全军,这其实就是给他们一个扬名立万,著书留史的机会啊。

  因此吕布自然非常激动,就连性格沉稳的高顺,眸光之中,也闪耀着火花和雷霆,只要还是人,谁又真正能够淡泊名利?

  此等青史留名的机会,若是把握不住,那才是真的后悔终生!

  “主公请放心,我们二人必定竭尽全力,办妥此事。”

  两人双手抱拳,对着王景郑重承诺,就差立军令状了。

  随后高顺又问道:“主公,还请为兵书取名。”

  “我练精兵,志在平定乱世,让天下止戈。既如此,就叫《平世武典》好了。”

  “止戈为武,扫平乱世,好名字!”

  吕布和高顺听了,都是大赞。

  而王景也顺便提点了他们一句:“著书立传,此事非小,你们当集结人手,群策群力,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但也请放心,《平世武典》若成,二位必居首功,这份荣耀,是谁也夺不走的。”

  吕布本想拒绝,就是担心人多了会和自己抢功劳,但王景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不再反对,乐呵呵地应下。

  而对王景来说,无论是吕布还是高顺,对于编撰《平世武典》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吕布出生在五原郡,常年与异族的骑兵作战,他可以说是天底下最懂骑兵战法的人,毫无疑问他是最知道要如何能提高骑兵作战能力的将领。

  至于高顺,陷阵营的重装步兵早就用其强大的战斗力证明了自己,而让他参与其中,就是为了训练士兵的组织力度与战斗配合。

  这两人双剑合璧,为王景训练骑兵和步兵,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会获得质的飞跃。

  实际上,编纂《平世武典》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王景现在缺少大量中低层武将,尤其是都尉以下的各类军官,比如司马、军侯和屯长,甚至是队率和什长之类的小官。

  这些人,才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缺少中低级军官的军队,一旦主将战死,很容易就会陷入崩溃状态。

  而只有大量充实低级军官,那么一支军队才能具备强大的作战韧性,才能被称之为钢铁之师。

  军校的建立王景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而既然是学校,师资和教材自然得先解决好。

  “看来得好好鞭策一下吕布和高顺了,让他们再卖力一点,尽早将《平世武典》编纂完成。”

首节 上一节 355/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