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95节

  平日里,贾诩可谓是深谙苟道,能不出力就不出力,很少主动去干得罪人的事情,说他是好好先生也不为过。

  反而是程昱这种平日里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人才是真正的狠人,他一旦动起手来,往往不留丝毫情面。

  不过兖州这个地方,世家豪族扎堆,又是四战之地,想要推行王景的改革和新政,还真需要一个像程昱这样的强人才行。

  郭嘉见王景心情大好,便也笑道:“看来程仲德此人,确实很有能力。”

  王景对于程昱的办事能力也是极为欣赏:“幸得奉孝你与公达为我举荐人才,否则我哪能寻得如此大才。”

  等程昱安置好任城的几十万青州兵,并且在当地推行王景的土地政策,建立起府兵体系,王景就给他升职加薪,让他登上更大的舞台,从而获得一展所长的机会。

  而在此时,因为程昱在任城推行屯田政策的缘故,兖州内部,一些潜伏的势力,也开始暗中汇流。

  昌邑城,别驾府。

  王彧一脸阴郁的表情,剧中而坐。

  客席上,许汜和王楷、王肱丶徐翕丶毛晖等人,也是不发一语,神情严肃。

  等了半天,没人说话,王彧不得不先开口:“沉默解决不了问题,任城的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说说吧,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徐翕作为武将,脾气最爆:“除了杀人,还能怎么办?”

  他们以前都是刘岱的手下,本来觉得刘岱这个废物难以成事,所以就暗中与陈宫合谋,打算迎曹操入主兖州。

  奈何阴差阳错之下,曹操来了又走,而入主兖州的人却成了王景这个瘟神。

  别看程昱在任城搞屯田搞得有声有色,可当地的农田早已被瓜分殆尽,这田地又是从何处而来?

  自然只能从世家豪族那里拿,反正理由也是现成的,世家豪族哪家不瞒报土地?不偷税漏税?

  甚至还有不少巧取豪夺而来的田产,往往经不起查验。

  程昱也不含糊,查到一个就没收一个,谁不服就派兵剿灭,抄家灭族,一来二去便把当地的世家豪族折腾了个欲仙欲死。

  对世家豪族来说,动他们的田产,那就是在他们身上割肉啊。

  因此徐翕想要杀人,这一点也不奇怪。

  王彧听了这个建议,却是直接摇头:“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徐翕顿时不满:“难不成都这时候了,你还念着那点旧情?”

  王彧与程昱私交不错,当初向刘岱推荐程昱出仕的人就是他。

  但交情哪里比得上家族利益重要,如今程昱一意孤行,推行王景的新政,两人早就反目成仇。

  王彧看傻子一样看着徐翕:“你说杀人,你拿什么去杀?程昱在任城有三十万青州兵,你有什么?你连脑子都没有!”

  “你说什么?你再给老子说一遍!”

  徐翕气得想要拔剑,然后在腰间摸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进来的时候没带兵刃。

  眼见问题还没解决,内部就先闹起来了,许汜不得不出面调停:“行了,都是自己人,争来吵去的是想要让人看笑话吗?”

  见许汜出面,徐翕虽然还是有些不爽,但骂骂咧咧两句之后,却也重新坐下。

  论及智谋,在座之人以许汜第一。

  因此现在这种时候,大家也愿意听从他的意见,纷纷将目光投到他的身上:“可有应对之策?若是不加以制止,恐怕要不了多久,新政便会从任城扩散到兖州全境。”(本章完)

第219章 “炒谷”专家许汜

  “呵呵,新政?我看是恶政才对,当初就该全力支持曹孟德入主兖州,否则焉有今日之祸?”

  徐翕说完之后还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抱怨:“此前我就说了,应当派兵偷袭汶阳,断了王景的后路,让他有去无回,还不是汝等一个个贪生怕死,坐失良机?以至于今时今日,想要反抗也晚了。”

  见徐翕越说越过分,王彧十分不爽,冷笑着便嘲讽了他一句:“你还可以喊得更大声一点,生怕城里的暗卫听不到是不是?”

  “你!”

  “好了,都火烧眉毛了,还不忘内斗,成何体统!”

  见王彧和徐翕三没两句话又争执起来,许汜就感到头大,可为大局着想,他也只能当起了和事佬:“诸事不顺,大家心中有些火气在所难免,可当务之急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

  “你有办法?”

  众人的目光顿时汇聚到了许汜身上,很显然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许汜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目光深沉,思索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动武的路子是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唯有文斗。”

  “文斗?如何个斗法?”

  在座之人都是兖州名流,能想的办法其实他们都已经想过了,因此对许汜的话大感好奇。

  而他们中除了徐翕这个莽夫之外,其余人也确实和许汜抱着同的办法,不想或者说不敢和王景硬碰硬。

  以至于此前王景出征泰山讨伐张邈和张超之时,曾故意留下了不少破绽,大搞钓鱼执法。不过有司隶四郡世家和豪族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兖州的名门望族显然都学乖了,这次一個也都没有上钩,全都苟在一旁坐视东平张氏的灭亡。

  眼下若是能文斗,他们是绝不想要武斗的。

  毕竟家大业大,玩什么命啊?

  而许汜也没让众人失望,随即便说出了办法:“无粮不稳,他王元旭不是想要推行新政来削弱吾等吗?那就用事实让他明白,我们世家,才是兖州真正的基石。”

  “你是说,咱们一起断了兖州的粮食补给?”

  王彧双眼发亮,显然对许汜的办法很是赞同。

  而许汜也是一脸坚定:“没错,兖州大部分的存粮皆在吾等各家的粮仓中,只要诸位一同惜售甚至禁售,那市面上便会出现缺粮的局面。王元旭除非不要脸面,否则必然束手无策,届时为了稳定兖州民心,还不是要来求助于吾等吗?”

  这条计策,毫无疑问是条毒计。

  在许汜看来,王景虽然战功赫赫,但却很少有不讲规矩的时候。

  而许汜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打算给王景来点阴招。

  市面上没了足够的粮食,兖州的百姓必然要闹起来,到时候许汜只需要暗中引导,立刻就能推翻所谓的新政,让程昱的工作彻底做不下去。

  “好主意,就这么办!”

  除了王彧,王楷丶王肱和毛晖等人,也都同意了这个决定。

  就连刚才一直嚷嚷着要砍人的徐翕,也不例外。

  数日后,暗卫便察觉到了兖州粮食市场的异常状况。

  “将军,昌邑城内,忽然大量粮铺关门歇业。”

  受过专业训练,对这类信息十分敏感的暗卫,在打探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跑来向王景汇报。

  “发生何事?”

  “有人在暗中串联,哄抬粮价,现在已经引得百姓人心惶惶,只是目前具体的情况仍是未知。”

  毫无疑问,这是又有人暗中在搞事情了。

  至于是哪些人在搞事,一点也不难猜。

  王景当即吩咐暗卫:“密切关注此事,派人打听一下,我需要一份名单。”

  “是!”

  暗卫离开不久,荀攸和郭嘉也被召集过来商讨此事。

  郭嘉只是听了一会儿,就大致上猜到了背后参与者是谁:“主公,能谋此事者,当是许汜和王彧等人。”

  这些所谓的兖州名流,此前都在刘岱的手下任职,掌控兖州上下大大小小事务。可以说他们这些名门望族才是兖州真正的主人,至于刘岱,不过一个傀儡而已。

  他们这些所谓儒门名士,整日将“忠孝”二字挂在嘴边,可实际上对刘岱毫无忠诚可言,他们永远只会忠于自身和所属家族的利益。

  历史上的兖州易主,便是因为曹操的唯才是举动到了这些兖州世家的利益,这才有了后来接引吕布而驱逐曹操的举动。

  王景对于这些人的关注从来就没中断过,因此才能在对方动手之后第一时间便反应过来。

  荀攸在分析完情报之后,不禁有些担心:“主公,此事若处置不当,兖州民心必定不稳,但断然处置,恐怕会伤及主公名声。”

  按照道理,许汜等人有权不卖自己的粮食,甚至就连借口,荀攸都猜得一清二楚,到时候这些人只要统一口径,说是王景强制推行新政导致他们粮食减产,无粮可售,就能彻底激起百姓的怒火。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活着就是要吃饭的,而一旦食不果腹,就会失去理智,变成野兽。

  而许汜等人,便自以为掌控了兖州的粮食供应,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和王景谈条件。

  经荀攸这么一提醒,王景也很快反应过来,然后发出冷笑:“想要我收回成命,就凭他们也配?”

  新政的推行最忌讳朝令夕改,若是遇到点挫折就停止,最后必然是半途而废,人死政息。所以王景绝不可能妥协,只会和对方斗到底。

  至于兖州的粮食问题,这其实很好解决:“他们不卖粮食,那我们从洛阳调来就是。”

  “洛阳有足够的存粮吗?”

  郭嘉和荀攸都很惊讶,他们还以为连番大战,原先的粮食储备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王景哈哈一笑,心情倒是颇为轻松:“此前的存粮消耗了不少,但今年的秋粮获得了丰收,产量提升了一倍。”

  “一倍!”

  郭嘉和荀攸再次露出惊容。

  实在是王景口中说出的数字,让他们深感不可思议。

  如今的主粮,依旧是是五谷等粮食作物,但王景让史子眇招募道家的炼气士用炼制丹药的道术来炼制化肥,如今甚至已经建立起大量的化肥工坊,化肥产量节节攀升,最终反哺农业,使得粮食产量翻了足足一倍。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体系里,农业产出永远是重中之重,哪怕是对新技术嗤之以鼻的儒门,对任何能够增加农业产出的技术,却不敢有有何诋毁和轻视,反而大加赞赏,乃至发明者可以名留青史。

  因此荀攸和郭嘉都非常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就算是生地转化成为熟地,也没那么快啊。

  王景笑道:“粮食增产,是因为使用了化肥。”

  “化肥!”

  荀攸和郭嘉二人此前就知道了化肥的存在,也知道王景在暗中研制这种能够带来粮食增产的大杀器。

  但是粮食增产一倍这个消息,还是让二人大为震撼。

  化肥一事本来是机密,但是在荀攸和郭嘉面前,王景并未隐瞒,便告诉他们详情:“化肥是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化工产品,最初是由我来提出构想,然后命史子渺暗中研究,一年前就做出了第一批成品,试用之后效果良好,能够大量增加土地产出。之后宣明真人亲自带领丹道团队解决了大规模炼制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几处官营的屯田中普及使用,效果十分惊人。”

  华夏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民要术》中更是详细介绍了如何种植绿肥,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能转化成肥料的这一门技术。

  但肥料的真正发展,还是在唐、宋两代以后的事情,随着水稻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施肥经验日益积累,从而总结出“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则,即施肥应随气候、土壤、作物因素的变化而定。

  王景穿越之前,也曾因为好奇所以在互联网上一个名叫“穿越者联盟”的论坛组织里接触过不少相关方面的化学知识,如今凭着记忆,利用现有条件,成功将其中的一部分化工技术结合道门的炼丹秘术,成功将化学的生产复刻出来,并且投入实际运用之中。

首节 上一节 295/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