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12节

  “我的天啊,杨家好歹也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做人怎如此黑心?”

  “什么黑心,这是行善积德好不好,原本这些流民都是要饿死的,现在能有一口饭吃,这难道不是好事?”

  “也是,这吃人的世道啊,原本我家也有十三亩地的,要不是被袁……”

  “你疯啦,在这乱说话!”

  “哼,怕什么,有祁侯在,世家豪族还敢像以前那么嚣张吗?而且我已经把我家孩子送进鸿都门学名下的墨学书院读书了,说不得以后还有机会做官呢。”

  “唉,我们这些小人物,凑合着能活下来就好,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做什么?至于做官,你还不如做梦呢。”

  弘农杨氏正忙着四处招募流民做工,不知详情的升斗小民,顶多只是在闲暇时插科打诨吹嘘两句。

  可在洛阳的世家圈子里,却是彻底炸了锅。

  杨彪开的两家纺织工坊,用上了奇巧阁最新研发出来的新式提花机,大肆收购蚕丝纺成丝绸进行售卖,仅仅两个月的收益,就顶了名下所有田庄一年收成!

  这个数据太惊人了!

  所有知道的人,眼珠子都彻底红了!

  搞丝织工坊实在是太挣钱了!

  这才两个多月,弘农杨氏就赚到了别人一年的收入,而且生产只需要足够多的原材料和工人就可以,不用看天吃饭,妥妥的旱涝保收。

  正因为对比如此明显,工业品对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碾压,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摆在所有人面前,引发了世家和豪族深深的震撼。

  此前黄琬和杨彪两位旧党台柱先后倒向王景,而杨彪甚至让嫡子杨修投身墨学,这件事在世家的上层圈子里被人笑话了好久,觉得杨彪和杨修这对父子肯定是失心疯了,居然信了王景的邪。

  可现在纺织工坊的收益一曝光,顿时就轮到他们傻眼了。

  一年十二个月,种田还得看天时看季节,不是想种就能种的,万一遇上点自然灾害,说不定还得减产甚至赔本。

  可纺织工坊的机器,却是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开动!

  更重要的是,量大管饱,旱涝保收!

  顿时原本叫嚣着要抵制王景的那些世家豪族,现在也不叫嚷了,一个个的,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别看儒学的经典中圣人教诲让人不要逐利,可世家豪族又有几家不逐利的?

  他们的田产都是靠着放高利贷从自耕农手中巧取豪夺而来,可见在逐利这件事情上,他们从来都不会客气。

  而在一些比较看重经济效益的豪门眼里,办工坊要是能赚大钱,他们还真不太乐意种地。

  但凡脑子没大病,只需简单计算一下投入成本与收益产出的对比,他们就很容易比较出经营土地和开办工坊哪个更有赚头。

  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商人们就算出了做买卖比种地更挣钱,只是商业不怎么稳定罢了,可开办工坊现在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洛阳本就汇聚了大量的富人和商贩,甚至一些来自西域的胡商也都是嗷嗷待哺的状态。

  炎汉帝朝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于西域而言,是比金子更珍贵的宝贝,以至于他们不远万里,满载着金银珠宝前来洛阳花钱采购。

  在这样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但凡你生产出来的东西有点用,就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有着弘农杨氏这个例子存在,王景几乎什么也不用做,原本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局势便被他用一招斗转星移给彻底扭转。

  卫将军府,荀攸满脸赞叹地走进王景书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主公当真是好手段。”

  “哈哈,公达,就等你了,快入座。”

  书房里,这时候已经坐着李儒和贾诩。

  出任河南尹,主持洛阳政务的贾诩,捻着胡须一脸喜色道:“主公这一招真是妙极,四两拨千斤,只轻轻一推,就让世家之盟土崩瓦解。”

  李儒也笑道:“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分化瓦解,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因势利导,天下可定矣。”

  世家豪族,争名逐利。

  王景为了稳固自身的政权,清丈土地,点算人口,都是必要的政治举措。

  但做了就要得罪世家,而不做又不行,简直两难。

  可现在就简单多了,无非是利益交换,愿意接受新法的世家豪族,就允许他们加入新的工商业体系里面,将他们拉上战车,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世家固然高傲,可是赚钱嘛,不寒碜。

  如此一来,不肯接受新法的冥顽不化之徒便成功被孤立出去,打击起来就简单得多了。

  荀攸也是直到此时,才真正看出王景的用意,以至于由衷地感慨起来:“将世家从土地上剥离,此举当真是釜底抽薪,主公思虑之周到,攸不及也。”

  世家和豪族为何能屹立不倒?

  因为他们拥有土地,并且通过这些土地控制大量佃户,掌握了大量人口。有人有粮,之后再建立坞堡,甚至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顿时就成为了帝朝境内一个个小型的国中之国,将朝廷的触角牢牢阻挡在外。

  炎汉帝朝可以是从立国之初便帝王制与封建制并存,汉武帝以推恩令打击了各大封国,可问题依旧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到了东汉时期,地主豪强的势力不降反增,以至于动不动就要刺杀皇帝和公然造反的案例居然比比皆是。

  在东汉,但凡对帝朝的政策看不顺眼,又或者是对自身的待遇有所不满,立刻就揭竿而起,突出一个无法无天。

  比如在幽州伙同乌桓人一起造反的张纯张举二人便是典型,而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当年谋废灵帝刘宏也是一样,可见在世家和豪族眼中,皇权既不神圣也无威严,只要他们不爽就可以造反。

  由此可见,世家和豪族已经成为炎汉帝朝最不稳定的内部因素。

  若是想要国家稳定,并且朝廷的政令能够畅行无阻,就必须解决世家和土地深度捆绑的问题。

  杀戮当然是一个办法,但这其实是一个蠢办法,而且遗祸无穷。

  王景不需要用这么酷烈的手段,毕竟效率太低,与其动刀子,不如撒币,用海量的金钱,砸到一些开明世家心动为止。

  因势利导,还能顺带推动华夏文明朝科技侧前进,何乐而不为?

  现在,整个洛阳的世家,有超过三分之一都开始转变态度。

  他们不敢来找王景,却一个个都求到了杨彪身上,希望他能不计前嫌,继续当大家的带头大哥。

  而杨彪不敢擅自处理这件事情,就推到了王景这里。

  贾诩心思一动,出言建议道:“主公,还请建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来专门管理此类事务才是。”

  王景闻言若有所思,商业的繁荣确实不能太过无序,否则一样会滋生出各种问题,显然贾诩的建议十分中肯。

  “可,就依文和所言,择日在洛阳成立行业协会,来方便朝廷的统筹和管理。”

  历史上的华夏,直到唐宋两代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民间才开始逐渐出现规模化和正式化的行会组织。

  而行会组织存在的作用,就是为了调整同业关系,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官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

  丝织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王景的土地政策,可谓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掌管,才能放心。

  因此荀攸问道:“这丝织行的会长,主公心中是否已有合适人选?”

  “哦,公达可有建议?”

  “属下认为,有一人最为合适。”

  “哦,是谁?”

  “鲁方。”

  “他啊……倒还真是挺合适的。”

  对于自己的这位管家,王景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关键是他的身份特殊,一方面是王景的家臣,一方面又是墨者,同时还参与了对旧式提花机的改良,让他当会长也是合情合理。

  而鲁方出身于木匠之家,社会地位卑微,离开王景的支持他便啥也不是,因此也不用担心尾大不掉,可以放心任用。

  …………

  洛阳,西园。

  昔日的灵帝行宫,如今已成为王景招待贵客的场所。

  以王景眼下如日中天的权势和地位,收到请柬的人,自然不敢不给面子,就算自己不到,也会派出家族中的重要人物过来捧场。

  太尉黄琬之子黄奎,太傅袁隗之子袁胤,司徒杨彪之子杨修等人,都是洛阳城内身份显赫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此刻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等候着正主入场。

  不多时,一道傲岸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是祁侯!”

  “祁侯来了!”

  看到王景到来,众人无不起身行礼,脸上的表情,既敬且畏。

  敬的是他的功绩,而畏的,自然是他的无敌战绩。

  身为沙场上纵横无敌的绝世猛人,哪怕此刻王景没有穿戴铠甲,配备兵刃,也自有一股踏平尸山血海的霸气和武勇,让人见之惊惧,如同直面太古洪荒世代的凶蛮巨兽一般,战战兢兢。

  面对众人透视而来的目光,王景表情淡然,举起手中的酒樽:“诸位,满饮此杯!”

  “谢祁侯赐酒!”

  众人高举酒杯,开怀畅饮。

  酒至酣处,气氛也变得轻松和热烈起来。

  王景位于首座,以人主的身份,开口笑道:“今日请诸位前来,就是为了商讨建立行会一事。”

  虽然王景的酒很好喝,但显然大家今天都不是奔着喝酒来的。

  一听到王景聊起正事,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认真起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王景的每一句话,生怕听漏了任何一个字。

  “此物你们都认得吧?”

  王景命人将一份份绸缎样本,发放到每一位到场的宾客手中。

第156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

  柔软的绸缎泛着淡红的色泽,入手温润丝滑,简直比少女的肌肤还要娇嫩,显然品质极高,而这份绸缎正是弘农杨氏名下的丝织工坊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上乘,眼下在洛阳的金市之中供不应求,被来自西域的胡商竞相抢购。

  绸缎这种产品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甚至在帝朝境内,丝绸是可以当成钱来使用的。

  至于出口到西域乃至欧洲的丝绸,那更是被当成最顶级的奢侈品,属于有钱都未必能买得到的稀世奇珍。

  只要生产出来,就压根不愁销路。

  而经过鲁方和众多墨者改良的提花机,纺织效率比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提升,意味着生产效率会增加,这得带来多少利润?

  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兴奋得浑身颤抖。

  儒生虽然鄙视做生意的商贾,可世家豪族也是要做生意的,许多家族的名下本身就有大量赚钱的产业,甚至赚起钱来,世家和豪族往往比普通的商贩更狠,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毕竟没人不喜欢钱。

  而手中这一块小小的绸缎,背后却代表着一份庞大到让人垂涎的利益。

首节 上一节 212/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