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7节

  不得已之下,只能找到了王景头上,希望他能即刻带兵前往支援。

  对此,王景当然不乐意啊。

  “使君有所不知,我手下兵卒初来乍到,难免水土不服,恐怕难以担当如此重任。更何况谯县人杰地灵,英才无数,使君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王景可没有要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毕竟他大老远的跑过来,是为了捞战功的,又不是来当义工的。

  总不能你让我上,我就傻乎乎的上吧?

  黄琬也是老狐狸,哪里看不出王景这只小狐狸心中的盘算?

  因此也没说废话,直接承诺道:“陈国不容有失,宗室封地,若是陷于贼手,朝廷威严将荡然无存。因此只要你能保下陈国,我自当奏请朝廷,为你请功,都尉之职不好说,军候我还是能为你争取一二的。”

  都尉一职,秩比两千石,相当于从五品,不算低了,眼下朝廷的官衔还是很值钱的,这个级别的职位没有足够的军功想都不要想,公孙瓒在幽州和乌桓人玩命玩得差点没命,最后也就是个骑都尉而已。

  军候在在都尉之下,按制可掌一曲之兵,也就是能合法拥有两三百人的编制,秩比六百石,王景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当即口风一转:“使君言重了,为国分忧乃吾辈本份,功劳什么的,于我如浮云。”

  黄琬也被王景的厚脸皮给气笑了,故意揶揄道:“这么说来,我为你向朝廷请功想必是多此一举了?”

  王景一脸义正言辞:“使君可曾听说过子路受牛与子贡让金之故事?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景固然远远不及,却也是从小接受圣人的教诲长大,因此为了不让天下有功之士心寒,这区区战功,只能忍痛愧领了。”

  黄琬抚须大笑:“好好好,王子师当真是教出了一个好儿子啊。”

  “使君的赞誉,景收下了。”

  随后,黄琬便将王景的兵力补足到了一千人,又给了他一百副铁甲,五百把长刀,还有补齐了弓弩和箭矢,这才亲自将他送出城外。

  为了战功,王景星夜疾驰,不过几天功夫,便率军抵达了陈国的治所陈县。

  此时的陈县,硝烟滚滚,战火肆虐。

  黄巾军何曼所部,聚集了两万兵马,正在围攻县城,妄图一举拿下此地,结果接连猛攻数日,连城头都摸不上去,这才知道自己碰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王景在城外选了一处视野良好的高坡,居高临下俯瞰战场,只见城外是一片乌泱泱的人潮人海。

  人过一万,无边无岸。

  黄巾军的队列中,士卒大多都是失去土地的流民,他们瘦骨嶙峋,形如丧尸,可为了生存,却也被激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更何况黄巾军可是真有道法的!

  只见一碗碗被稀释过的符水被端出来,排在前列的黄巾军士卒每都分到了一口,虽然不多,却也足以让他们具备了攻坚作战的实力。

  很快,就见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的“丧尸”原地化身“黄巨人”,他们肌肉鼓胀,怒气冲霄,嗷嗷叫地就扛着云梯冲向城墙。

  期间还有妖人站在后方施展法术,召唤黄沙和大风,意图干扰守军的视线,掩护攻城部队的前进。

  而此时,县城的城门上方,也出现了一位身穿盔甲,身形伟岸的将领。

  只见他不疾不徐,取出一把金色劲弩。

  咻~咻~咻~

  十声锐响,十发十中,黄巾军的后方阵地中,十位施展道法的道士应声而倒,全都是眉心中箭而死。

  “啊!是破法神箭!”

  “城中有神射手!”

  剩余的太平道道士哪里还敢冒头,一个个只能躲在人堆里,生怕自己的脑门上也挨上一发。

  而漫天的黄沙和大风随即戛然而止,城中军民顿时士气大阵,一拥而上地将登上城头的黄巾军士卒反推下去,守住了城墙。

  “百丈之外,箭无虚发?”

  王景一脸震惊,要不是城头上的人看着十分年轻,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老将黄忠了,实在是这箭术比什么百步穿杨牛逼多了啊。

  王凌同样震惊:“陈国之内,竟有如此高手?”

  倒是随军行动的许岚,曾跟着王宏一同走南闯北,因此见识颇广,认出了守城将领的身份:“此人应当是陈王刘宠,听闻其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处。”

  王景大笑,面露欣喜地说道:“这么说来,就算没有我们支援,有刘宠这样的强人在,陈国大概率也不会失陷,这是白捡的功劳啊。”

  许岚闻言美眸一翻,没忍住给了王景一记白眼,觉得他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王景似乎看出了许岚求战心切,当即下令:“绮云听令,我命你即刻率领一百剑卫,袭扰贼军左翼,击溃即可,不得追击。”

  “岚,领命。”

  许岚抱拳之后,当即领一百骑兵,直扑敌阵。

  她所率领的这一百人,都是以昔年大秦锐士之法筛选和训练而成,一个个弓马娴熟,剑技高超,此时身披铁甲,又结阵冲锋,很快就在敌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黄巾军方历新败,正是军心动荡之际,这个时候遭遇突袭,士气立马崩溃,不少溃兵还大喊着:“官军杀来了,大家快逃命啊!”

  何曼初时惊恐不安,可随后见到来犯之敌只有千余兵马,顿时明白自己被耍了,大怒道:“都给老子停下,官军没有杀来!谁再敢动摇军心,定斩不饶!”

  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打杀了几个逃兵,他才勉强稳住阵脚,正打算反击时,却看见王景已经趁乱入城了。

  那大摇大摆的模样,分明没把他放在眼里。

  “真是气煞我也!”

  何曼手中狼牙棒猛地砸落在地上,双目赤红,眼眸中怒火升腾:“此子若是落入我的手中,必将他碎尸万段!”

  而在城中,王景很快就受到了陈王刘宠的接见。

  “景,见过陈王殿下。”

  “快快请起。”

  刘宠性格豪迈,得知王景出身太原王氏之后,更是有意拉拢:“昔日陈下之战,高祖得灌婴襄助,大败项羽,吾得元旭,犹高祖得灌婴也。”

  “殿下客气了。”

  王景知道刘宠在拉拢他,奈何就算要打工,他肯定也得选个有前途的老板啊。

  而很显然,刘宠不是一个靠谱的好老板。

  跟着他混,不说三天饿九顿吧,至少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因此面对刘宠的热情,王景也只是虚应了几句,随后便聊起了当下的战局。

  刘宠久在封国,因此对于外界的消息可谓是一无所知,只能求助于王景:“元旭可知朝廷的援兵何时才会抵达?”

  看着刘宠殷殷期盼的眼神,王景选择实话实说:“朝廷已经决定由下军校尉鲍鸿领兵救援豫州,只要豫州能撑住三个月,击退贼军便有希望。”

  是的,只是有希望而已。

  如今贼军势大,人数有十万之众。

  哪怕这里面有很多都是被裹挟来的流民和百姓,可豫州遍地都是流民,何仪等人打不过还不会跑么?

  输了就地跑路,躲起来猫一段时间,随后就又能再拉起一票人马继续造反。

  这种躲猫猫的战术下,官军想要赢不难,想要歼灭黄巾军的主力,那可就是难于登天了。

  对此王景是心知肚明,当然他一点也不在意,毕竟他就是来刷战功的,其他的事情还轮不到他这个小人物来操心。

  一连数日,何曼对陈县发动猛烈进攻。

  可王景的到来,给城中的百姓和守军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他们明白到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援兵很快就会抵达!

  人有了希望和信心,斗志自然会变得昂扬起来,因此城中的抵抗也越来越坚决。

  而何曼在发现陈县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之后,很快就心生退意。

  他毕竟是流寇,打仗追求的是速胜和好处,一旦滚雪球的战术玩不转,那么他距离兵败也就不远了。

  又过了两天,城外漫山遍野的贼军终于消失不见,陈县军民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万胜!巾贼退了!”

  经过连日鏖战的王景,也松了一口气:“无惊无险,功劳到手。”

第12章 从今天开始请叫我王司马

  黄巾军不耐久战,连续多日强攻坚城,却不能拿下陈县,士卒早已身心俱疲。

  唯恐王景和刘宠派兵追击的何曼,当即不敢停留在原地,连夜撤离战场,一路带着兵马退至汝阳方才停下。

  汝阳县的地形极其复杂,南部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北部则是平原和丘陵。

  而这其中,山地所占据的总面积超过了七成以上,不止道路崎岖,还山势起伏,最适合藏兵其中进行埋伏,能有效阻击朝廷官军的追击。

  “该死,这都拿不下陈国!”

  何曼嘴里骂骂咧咧,心情烦闷不已。

  此时的汝南黄巾看似声势浩大,连破多座县城,拥兵十万之众,闹得当地人心惶惶。可实际上只有当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要解决十几万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何曼现在就为军中粮食短缺的问题而惆怅为难。

  太平道不事生产,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一旦某个地方的粮食吃完了,就必须攻掠新的地盘,否则就会陷入自我的毁灭之中。

  因此拿下陈国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仅是因为在陈王刘宠的经营下,陈国的民生整体完好,比周围地区更加富庶,同时陈国本身也拥有很好的地利。

  汝南、颍川和陈国这豫州三郡之地,彼此相连,互为犄角。

  如今汝南郡已经大半都被攻破,只要再拿下陈国,汝南黄巾便可对颍川形成夹击之势,可一鼓作气直接攻占,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

  可若是拿不下陈国,这就意味着黄巾军想要进攻颍川,随时会面临来自侧翼的威胁,甚至有被官军拦腰截断的危险。

  而在汝阳城内,眼下正汇聚着黄巾军的主力,河阴四兽全员集结。

  得知何曼归来,黄邵也派人将他请到了聚贤堂议事。

  聚贤堂,本为汝阳县衙。

  县令在黄邵攻破城门时,便被他下令吊死在了城门前,而县衙自然也就成了黄巾军商讨大事的场所。

  只见门口处,站着几位身材高大的黄巾力士,他们的躯体都被符咒的力量彻底改造,已经成了铜皮铁骨,刀枪不入。

  一丈的身高,站在县衙门口就像两尊巨大的塑像。

  然而何曼的身材比他们还要高出一个头,魁梧得简直非人,只见他昂首挺胸,迈步而入。

  此时,鬼虎黄邵,飞豹何仪,豪狼刘辟都已到场,就等绰号火豺的何曼了。

  刘辟见何曼败阵而回还满脸傲气,便忍不住出言讥讽道:“十倍兵力,都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陈国,你居然能趾高气扬的回来,厉害厉害。”

  何曼本就脾气暴躁,闻言自然是怒目以对,凶神恶煞地看向刘辟,反唇相讥:“刘宠手中有灭法金弩,你要是想试试破法神箭之威,不妨自己去攻打陈国,我可以在一旁为你摇旗呐喊,以壮声势。”

  原本坐着看何曼笑话的何仪与黄邵,在听到“灭法金弩”这四个字之后,瞬间都不淡定了。

  尤其是黄邵修炼黄天道法中的鬼道神通,一身本事全在法术上面,灭法金弩可以说是他的克星,遇上了直接十死无生,毫无反抗之力。

  哪怕是何仪与刘辟以修炼武功为主的太平道高手,他们也修习了不少黄天道法,对上灭法金弩这等大杀器照样讨不到任何便宜。

首节 上一节 17/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