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15节

  他们就是黄河五鬼,随着朝堂之争蔓延到地方之后,忙着政斗的官员自然疏于治理地方,以至于治安迅速败坏,许多不安分的贼寇都开始活跃起来,拎着刀剑重操旧业,打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如今朝廷内部人心惶惶,根本腾不出手来处理这些蟊贼,以至于洛阳近郊的治安变得十分恶劣。

  居然连靠近孟津港的河道上,都有河匪敢拦路抢劫,这在几个月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游舸上的乘客全都乖乖掏钱,生怕拿慢了会被这几个凶神恶煞的劫匪给一刀砍死。

  唯有王景立身不动,目光淡然地站在原地。

  “大哥,咱们逮住一只肥羊了!”

  四鬼看到了王景身上那做工精致的毛料外套,还有丝绸内衬,这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够穿得起的。

  黄河五鬼中的大鬼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他快步走到王景面前,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品头论足道:“瞧这一身衣衫,怕不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儿子吧?哈,做完这一票,我们可就发了啊!”

  抢劫旅客才几个钱,当然是绑票大人物的家属赚得更多啊!

  二鬼眼尖,一下就盯上了王景腰间的名锋纯钧,见其明如秋水,灿如列星,还未出鞘便尽显尊贵之气,顿时眼珠子都瞪圆了,露出贪婪至极的表情:“这剑不错,老子要了!”

  说完就要伸手来拿。

  王景摇头感慨:“唉,活着不好吗?为何非得自寻死路呢?”

  未及眨眼的刹那,剑锋出鞘,夺目的火光点燃了空气,明明还是严冬时节,却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灼热气息。

  剑,是绝世名锋!

  火,是传世圣炎!

  剑光流转间,二鬼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浑身浴火,随即发出凄厉的惨叫声,被丹羽圣炎烧成了漫天飞灰,随风飘散。

  “老二!”

  大鬼大怒,拔刀猛然砍向王景,双眸恨意如火,睚眦俱裂地斩出他毕生最强的一刀,只为复仇:“敢杀我兄弟,你该死!”

  然而面对大鬼的这一刀,王景反应十分平淡,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愚蠢。”

  随即挥剑横斩,丹羽圣炎汹涌而出,附着在锋刃之上,灼热的剑光仿佛切黄油一样切开大鬼手里的百炼钢刀,然后将他劈成两段,轻松得就像一位熟练的樵夫正在砍柴。

  断成两截的尸体,开始莫名的燃烧起来,空气中开始飘来阵阵肉香。

  大火中,原本还在挣扎的二鬼,也渐渐没了声息,气绝身亡。

  “大哥,二哥!”

  剩下的三鬼,看见兄弟惨死,纷纷悲恸大哭。

  他们可都是一母同胞,血脉相连的亲兄弟,虽然性情残虐,喜欢欺凌弱小,可兄弟间的感情却是极好的!

  如今至亲死在眼前,三鬼如何不怒?

  “老子要杀了你,狗娘养的!”

  兄弟的死亡,激发了三人心底的凶性,挥刀便朝王景杀来,三人竟然还懂得合击之术,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同时进攻,一心要置王景于死地。

  “有人不做,偏偏想要当鬼,我成你们。”

  王景依旧面无表情,握着手中的纯钧剑,如同驾驭火焰的神灵。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杀尽五鬼。

  这次,五鬼是真的成鬼了。

  就连他们的手下,也被王景踩着长索跳过船舷,杀了个一干二净。

  此时的他,已经踏入武道四境,一身的炼气和炼神修为,更是远超同龄人,因此区区几十个河匪,杀起来真是砍瓜切菜般轻松惬意,根本不够他一个人砍的。

  一刻钟后,大河之上杀声终止。

  诛杀五鬼及其党羽之后,王景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唯有河面上,那燃烧的船只,还有染红的流水,证明着这一切都曾真实的发生过。

  “人呢,怎么不见了?”

  “难不成是神仙?”

  “肯定是!”

  “黄河五鬼作恶多端,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所以才会派遣火神下凡,斩奸除恶!”

  逃过一劫的船家和商旅,顿时跪倒在甲板上,感恩鸣谢。

  王景挥舞纯钧剑,卷起熊熊烈火的英姿,落到他们眼中,更加坐实了这个“神仙”的身份。

  以至于数百年后,黄河流域上游依旧流传着关于“火神”的传说,甚至被人认为是上古炎帝转世,下凡来拯救苍生。

  至于王景,他对此一无所知,随手杀掉几个蟊贼这种小事,已经不足以触动他的心弦了。

  乱世之中,人命如同草芥,王景先后经历豫州与河东的平乱,早已学会了狠下心肠。

  孟津港,王景看着昔日繁华的县城,如今变得一片萧条,心中也是感慨颇多。

  街道上行人稀少,而且一个个都神色匆匆,时不时的抬头张望,仿佛在害怕着什么。

  王景没有随便乱走,安顿下来之后,便暗中在客栈的外墙上留下了暗卫的专属记号。

  第二天夜里,一群黑衣人来到了孟津港。

  客栈中,有个单独的小院落,王景就暂时借宿在这里。

  “史阿,参见主公。”

  为首的黑衣人摘下脸上的黄金面具,单膝跪地,赫然正是昔日剑师王越的大弟子,如今的暗卫首领史阿。

  王景背对着史阿,遥望头顶皎洁月色,开口问道:“洛阳城内局势如何?”

  前司隶校尉袁绍出逃京师,继任者宣璠畏惧董卓权势,如今正在抓捕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袁绍旧部,追查当初董卓被当街刺杀一事。

  史阿趁机出手救下这些人,收编为暗卫,从而成功建立了一个勉强可用的情报系统,暗处监控整个京畿之地。

  洛阳为汉帝国都城,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他挑了几个重要的信息禀报说道:“董卓夜宿宫闱,行事愈发张狂,如今满朝文武都与西凉军离心离德,荀爽、何颙、曹操等人,更是暗中密谋诛董。”

  这件事,王允也暗中参与,甚至写信让自己带兵回来助阵,王景又岂会不知?

  看到一本章节名很骚的都市新书《重生:崛起从找女神她爹借钱开始》

第84章 孟德,你要不要来跟我混?

  王景并不看好刺杀董卓的这种行为:“父亲看来是真的老了,纵使能杀掉董卓又如何呢?不解决西凉军的威胁,不解决世家和豪族对资源和权力的垄断,洛阳乃至整个天下,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很显然,王景也想杀死董卓。

  但暗杀着实是下策中的下策,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即便真的暗杀成功,群龙无首的西凉军只会给整个京畿地区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上王允就说动了吕布杀死董卓,然而结果却是关中之地,数年间千里无人烟,李傕等人放纵子弟侵害三辅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人民相食,白骨堆积,污秽满路。

  王景不想走上这条老路,真正的抗争,就是要堂堂正正。

  史阿随后又提起一事:“数日前的朝会上,董卓公然派人搜查皇宫,喝令弘农王刘辩交出玉玺,否则就以欺君之罪,治弘农王死罪。此事最后还是被太傅袁隗所劝阻,不过传国玉玺恐怕是真的失窃了。”

  传国玉玺?

  这件绝世珍宝在华夏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初之时为楚国所有,后与赵国联姻,这件珍宝便以彩礼的形式落入赵国手中,甚至引得秦国多次讨要。

  赵国灭亡之后,和氏璧终为仙秦帝朝所得,更结合了道、儒、阴阳三家之力,将之炼成了一个强大的镇国法器,用以承载真龙天子气,据说能镇压国运。

  然而法器之力,亦不及天下民心,仙秦帝朝最终二世而亡,传国玉玺也最终落入了高祖手中。

  王景皱眉:“传国玉玺似乎与山河社稷图有关?”

  史阿当即向王景解释:“我曾听师尊提起过,自武帝后,汉家天子的帝位传承,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其一是汉室宗亲的血脉身份,其二是手持传国玉玺,其三是举行国祭,向苍天祷告,最后手持玉玺,以自身的神念为墨,盖在山河社稷图上,如此方能开启帝路,修炼五帝龙拳。”

  “原来如此。”

  王景总算明白了,所谓的五帝龙拳,既是武功,也是一门融合了炼气与炼神的强大神通,天子的位格,只不过是炎汉火德龙气的载体而已,而通过传国玉玺盖章,则是一种获得力量使用权限的方式。

  对此,王景也是若有所思:“看来,传国玉玺非常重要,这是将天子与帝朝气运相连的关键之物。”

  对于这样一件稀世珍宝,王景自然是很感兴趣,可他也不知道张让把传国玉玺丢进哪一口井了,更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进皇宫去找,所以便也没有继续和史阿讨论玉玺的事情,而是转过头问他:“所以说,董卓准备对弘农王下手了?能确定时间吗?”

  “尚不能确定。”

  “那就严密监视,弘农王是灵帝骨血,只要他还活着,我们手里就等于多出了一份政治上的筹码,所以绝不能让他死在董卓手里。”

  “是,属下明白!”

  史阿恭谨应命,浑身热血沸腾。

  他出身不怎么好,家中虽然也算有些势力,但顶多就是个豪族而已,若非投奔王景,这辈子怕是都很难出头。

  哪像现在,参与机要之事,未来前途无量!

  王景随后又问起一事:“对了,为何最近不曾听闻关于帝师的消息?董卓祸乱宫闱,毒杀太后,帝师居然不曾出手?”

  史阿对此也是一脸愤慨和无奈,叹气说道:“主公有所不知,太后被毒杀之时,师尊本想出手阻止,可山河社稷图为太傅袁隗所掌,师尊空有斩蛇剑,竟无法借用帝朝的火德龙气了。没了龙气加持,就不能再用出天子之剑,杀不了有兵煞加持的董卓。”

  “袁隗倒是好算计啊,以辅政大臣的身份,代持山河社稷图,若是再让他找到传国玉玺,恐怕是要效仿王莽故事了。”

  王景冷冷一笑,这个世界的历史中,王莽便是靠着这种方式,逼迫年幼的刘婴禅位给他,最后通过祭天仪式,登基称帝,建立新朝。

  很显然,王景已经看出来了,要找传国玉玺的根本不是董卓,而是袁隗。

  至于袁隗手持山河社稷图,又要找到传国玉玺究竟是不是为了称帝,王景并不怎么在意,毕竟玉玺的权威,得天下诸侯承认才行。

  别人不承认,谁持有玉玺,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史阿对于袁隗也十分不爽:“师尊本来对太傅敬而重之,如今才知道其人竟是包藏祸心,若非为了保护陛下和弘农王的安危而不得不妥协,师尊早就与董卓拼命了。眼下为了求得一线生机,师尊已经在闭死关了。”

  “闭死关?难道说……帝师想踏入天剑境界?”

  王景心中一惊,他对《白猿剑术》了若指掌,自然也在剑谱上关于“天剑”境界的记载十分好奇。

  毕竟那可是武道六境之上的境界,唯有超凡入圣者,方可踏入的天人领域。

  这本是王越最大的秘密,眼下也仅有史阿这个大弟子知情,就连邓展都不曾知晓这一秘密。

  不过对史阿而言,王景既是主公,又与王越有过合作,怎么也不算是外人,因此史阿还是稍微透露了一些信息:“师尊已经摸索到了通往天人三境的道路,因此并非毫无希望,只要师尊能踏入‘天剑’的境界,董卓和袁隗这样的乱臣贼子,随手一剑就可杀之。”

  王景闻言也是眼眸一亮:“那我就静待帝师的好消息了!”

  眼下王景也没打算造反,无论是对刘协还是刘辩,他一直也十分客气,没有丝毫的跋扈之举,因此和剑圣王越也算是政治上的同盟,自然希望自己的盟友越强越好。

  就这样,在史阿的协助下,王景悄无声息的返回洛阳。

  如今的暗卫,势力算不上庞大,但核心成员超过百人,外围成员更是多达上千,都是历代司隶校尉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如今却是被王景给一股脑的吸收了。

  不过王景对这些人也绝非完全信任,而是暗中命令史阿从流民中挑选精壮,不断优胜劣汰,训练一支真正可以信赖的暗卫,帮助北军获取情报上的优势。

首节 上一节 11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