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05节

  直到此时才知道王景要对自己痛下杀手的周荣,整个人睚眦俱裂,满腔恨意几欲发狂:“王景,你如此蛮横霸道,就不怕被朝廷问罪吗!”

  周荣披头散发,身上的伤口深可见骨,不过他却没有求饶,因为都到了这种地步,双方不可能再有缓和的余地。

  王景闻言冷冷地扫了周荣一眼:“我为查案而来,是你周家负隅顽抗,朝廷为何会治我的罪?倒是你,有什么遗言赶紧说吧,等下我怕来不及了。”

  “你真敢杀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我汾阴周氏虽不如你太原王氏,却也不是你说灭就灭的!难道你要与天下世家为敌不成!”

  周荣怒笑着瞪向王景,此时为求活命,只能把原有的潜规则给搬到了台面上。

  汾阴周氏的‘周’,那可是源自姬姓,乃周平王的后人,是传承千年的累世名门!

  虽然汾阴周氏数百年前便已经从主家之中分离出来,可彼此仍有联系,背后千丝万缕的人脉和势力,丝毫不弱于太原王氏。

  如今周家开枝散叶遍布天下,动了周家的人,毫无疑问就等于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必然会遭受整个周氏宗族的倾力报复。

  所以周荣面对王景一点也不虚,对着王景疯狂叫嚣:“识相点就放了老夫,否则周家的怒火,即便是太原王氏亦承受不起!”

  王景抬了抬眼皮,懒得搭理周荣,只当他是犬吠。

  “来人啊,给我进入后院搜查。”

  “是!”

  通过严刑拷打和掘地三尺,徐晃很快便带着人挖出了周荣用来藏宝的地窖。

  汾阴周氏几代人的积蓄,几乎全都藏在里面,光是珠宝玉器就价值四亿钱,粮食储备更是超过六万石之多。

  其中光是从并州弄来的特产金蚕丝,就储备了足有十斤之多,各种灵果和灵药,数量同样不少,对王景而言是一大补充,至少麾下张辽和徐晃等猛将的修行资源总算是有了。

  王景不由感慨,周荣这个乡下土财主还真是富得流油啊。

  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汾阴周氏扎根在河东都几百年了,靠着剥削和压榨地方,攒下这么些家底也是理所当然的。

  徐晃虎目四顾,没一会儿就从宝山中将错金博山炉挑了出来,交给王景:“主公,贼赃找到了!”

  炉身形似一个大号的高脚酒杯,底部为半圆形,上部作尖锥状山形,层峦迭嶂,山峦间有人物、走兽出没。炉身下承短柄及喇叭形座,通体满布错金云纹,其线条圆转,与起伏的山峦相融合,富于灵动之气。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不得多得的珍宝,不仅做工精巧,且鎏金云纹中宝光湛然,必是法器无疑。

  只是具体功用如何,王景暂时不知。

  王景直接抓着错金博山炉的握把,朝着周荣冷笑:“说吧,李乐当初劫杀豫州富商的赃物,为何会出现在你的手上?”

  周荣心中惊恐不安,但依旧嘴硬说道:“此物是老夫买来的,至于其来路如何,我一概不知!”

  “好一个一概不知。那我倒是要问问看,你说是你买来的,那么你是向谁买的?可有人证物证?”

  王景面无表情地看着周荣,心中的杀意早已按耐不住。

  而周荣为求活命,还想砌词狡辩,结果徐晃的手下又从周家的秘库里搜出了更加劲爆的东西。

  “大人,我们找到了上百副寒光铁甲!”

  这话一出口,周荣的脸色彻底垮了,他闭起双眼,表情绝望:“完了,全完了。”

  劫掠商旅的事情,只要没被捉贼拿赃,周荣还是可以狡辩一下的。

  可搜出上百副由寒铁打造而成的精良扎甲,那就不是可以轻易揭过的了,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王景闻言亦是如获至宝,脸上直接笑开了花:“私藏甲胄?看来汾阴周氏果真目无王法,胆大包天!我现在怀疑你们想要谋反,周荣,你还有何话可说?”

  “什么!谋反?”

  “北中郎将,吾等冤枉啊,我汾阴周氏世代忠良,从未想过要谋反啊!”

  除了周荣和他的几位亲信面如死灰之外,其余周家之人无不磕头求饶,稀里糊涂就被卷入谋反大案,换谁都无法接受。

  “周荣,你不辩解两句?”

  “哼,成王败寇,何必多言?”

  周荣别过脸去,此时的他,已经彻底绝望。

  在古代,私藏甲胄可是重罪,一旦发现,往往都是以谋反论处。

  历朝历代,民间往往都是禁甲不禁兵,周荣蓄养一定规模的家丁和私兵这都能说得过去,哪怕配备了刀剑,也可以辩解说是为了防范流寇或者黄巾贼。

  但私藏甲胄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更别说是足足上百副寒光铁甲,这数目只要曝光出去,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了周家,这可是足以诛九族的大罪。

  西汉时平定七国之乱大将周亚夫何等尊贵?

  他位列丞相,深得景帝器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即便如此,周亚夫年老的时候,他儿子为了表示孝顺,打造五百甲盾作为陪葬品。

  结果这件事情被人告发,景帝立马就派廷尉去审问周亚夫是不是想要造反。周亚夫当然极力辩解,结果廷尉给出的审判结果是周亚夫想要到阴间去造反。

  最后周亚夫被气得绝食五天吐血而亡。

  论功绩地位,周荣可比得上周亚夫?

  连周亚夫都是这个下场,周荣和整个汾阴周氏自然难逃一死。

  这下子王景连查案和审问都省下了,直接就可以对他进行定罪,来个合理合法的抄家灭门。

  到了这个地步,周荣自知难逃一死,却还是想为家人祈求一条活路:“老夫死不足惜,还请大人饶过我的一家老小,不要杀戮无辜。”

  可王景哪会做这种滥好人,祸不及家人的前提是利不及家人。

  因此直接摇头拒绝:“国有国法,我凭什么为你汾阴周氏网开一面?更何况这些年来,你周家鱼肉乡里,勾结盗匪,逼得多少农户破门绝户?又杀了多少过路商旅?你的家人享受着这些掠夺而来的民脂民膏,又谈何无辜?”

  “王景!你当真要把事情做绝吗?”

  “笑话,当初我和你好好说话的时候,你听了吗?是你冥顽不灵,非得往绝路上走,岂能怪在我的头上?”

  王景对周家上下没有丝毫的怜悯,周家的妻女可怜?

  那些因为周家的巧取豪夺而失去土地,不得卖掉自己的妻女的流民才是真的可怜,还有那些被劫杀的过路商人,周荣又何曾为他们的家人考虑过?

  “周家直系三代以内的男丁,族诛,女眷送去教司坊。”

  “遵命!”

  周荣听到这个判决,双目赤红,仿佛眼睛在滴血:“王景,你不得好死!”

第76章 我,王景,打钱【改】

  徐晃一斧头下去,周荣的叫骂声便戛然而止。

  王景并未理会接下来的事情,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错金博山炉上面,对于赏玩古董什么的,他没有兴趣,真正吸引王景的,是错金博山炉上的奇特纹饰。

  荀攸见王景看得入迷,便出言说道:“主公,此炉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要素,其意在展现我炎汉帝朝‘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和气度。至于这些图案,讲的应当是武帝时期,方仙道受帝命出海寻找不死药一事。”

  “不死药?”

  王景有些吃惊,没想到手里的这件法器,居然与方仙道和不死药有关。

  若是一个正常的历史时空,王景肯定对什么不死药嗤之以鼻,觉得都是些骗子编出来糊弄人的玩意儿。

  可眼下这个时空显然不怎么正常,各种神话故事恐怕也不仅仅是神话。

  王景忍不住问了句:“公达,你说这世上真有不死药吗?”

  本以为出身儒家的荀攸不语怪力乱神,却不料他的回答让王景始料未及,只见荀攸斩钉截铁地说道:“有。”

  “这世上真有不死药?那为何历朝历代,从未见天下有人能够长生不死?”

  王景对此十分不解。

  而荀攸则是告诉他一个残酷的真相:“因为天意不允,自周朝定鼎以来,神州之地,寿元皆由天定,纵使鬼神与仙人,亦不能例外。始皇和武帝时,都曾有海外仙人前来传法布道,甚至不死药亦非虚妄,可惜长生不死之事,为天所忌,因此即便是人间帝王,富有天下,其寿亦不过常人而已。”

  这一番解释,让王景震惊之余,亦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天意,他早有所闻,却始终无法理解其存在的形式。

  “公达,这天意到底是何物啊?”

  “这……攸亦不知,只知晓天意是天道的意志,掌控天地万物,是秩序的显化,不可违逆,否则必有灾殃。”

  荀攸并未对王景隐瞒什么,而是颍川荀氏的存世典籍中,关于天道和天意的部分,本就语焉不详。

  见王景似乎对这些很感兴趣,荀攸便建议道:“主公,关于天意的记载,以儒家谶纬学派的记录最为完整,其传承了大量上古巫觋秘术,因而极有可能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谶纬学派?”

  王景不由眉头一皱,汝南袁氏就是谶纬学派的领头羊,而袁隗的炼神修为亦是高深莫测,也不知道对方在洛阳暗中密谋着什么。

  而就在王景陷入沉思之际,汾阴县的其他五大家族也带着人找上门来了,他们这次过来,无非就是想要劝阻王景不要对周家下狠手,大家有话好好商量。

  可他们来到周家大宅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周荣那颗死不瞑目的人头,顿时忍不住兔死狐悲,群情激奋地找到王景申诉:“北中郎将,吾等需要一个解释!”

  “解释什么?”

  王景目光淡然地看着眼前这几位气势汹汹的豪门家主,口吻相当的不客气道:“我现在倒是想要诸位给我一个解释。”

  “北中郎将,你此话何意?”

  “何意?你们还好意思问我?”

  王景嘴角噙着冷笑,目光扫过眼前这几位所谓地方名士:“周荣意图谋反,罪证确凿,已经被我就地正法,并且夷灭三族。现在我怀疑伱们当中还有人与周荣是同党,这事儿若是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必会追究到底!”

  眼中这几位家主还以为能够像以前一样,找人去京城告状,然后让朝廷下来申饬王景。

  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洛阳城的局势已经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董卓与世家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甚至马上就要诉诸武力了,谁还有功夫去管河东某家族被灭门的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因此面对几人的诘问,王景直接选择了无视:“不服你们去告我啊。不过在你们告我之前,谋反的案子我还会继续查下去。”

  “岂有此理!”

  “北中郎将你越界了!”

  “居然诬陷我们造反?简直可笑!这种事你以为会有人相信吗?”

  “没错,别以为你官职大就可以在河东一手遮天,吾等在朝中也不是没有依靠,到时候上奏朝廷,你难逃干系!”

  王景等他们把废话说完,才表情淡然地对徐晃下令说道:“公明,去把证据拿出来,让几位家主好好开开眼。”

  “是。”

  当徐晃带着人将从周家搜出来的铁甲来丢到几位家主面前时,现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气氛仿佛死一般安静。

  “说啊,一个个的哑巴了吗?刚才你们不是都挺能说会道的吗?现在怎么不继续说下去了?”

  王景用鄙夷的目光一一扫过几位家主的面庞,嘴角斜起轻蔑的弧度:“私藏甲胄百余副,诸位说说,按照帝朝的律法,这个该怎么判啊?”

  五位家主不由面面相觑,面色凄然。

首节 上一节 10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