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50节

  北燕的皇帝暴毙,韦孝矩作为皇帝的表兄,还能有机会投靠大燕?你当刘玄机吃干饭的?

  在没有保证韦孝矩能用的情况下,他能把人放出来?

  他认识刘玄机,可有十年了。

第391章 入瓮

  并州太原郡,晋阳城内,都督府。

  魏王李孝正倚在榻上,右手转动着大拇指手上的玉板指,两眼却好像是看着房梁一般,不知神游何处。

  半响之后,才从榻上坐起来,看着前面站着的长史韩必和司马张固,眉头一挑:“韦孝矩是燕帝慕容鞅的表兄,现在慕容鞅暴毙,韦孝矩使人前来想要归附,这难道不是好时机吗?若能取得壶关,则上党就是我大唐的囊中之物了.若是能拿下上党.”

  后面的话李孝正还是有些顾虑没说出口。

  他其实是想说,若是能够拿下上党,他在皇帝老子面前肯定大大长脸,也能有更多资本跟几个兄长相提并论。

  张固是李源的护卫出身,也就是个武夫,如今是魏王司马,但指望他出谋划策,也是难为他了。

  所以实际上李孝正问的就是长史韩必。

  而韩必想了想之后,也是有些委婉的说道:“殿下,可若外一韦孝矩是诈降,非但上党拿不到,晋阳也容易发生危机,还是要稳重一些。”

  “稳重一些?我自然是知道稳重一些,可若是坐失良机.”

  李孝正对于这件事抱有极大的兴趣,他现在虽然是都督并州军事,但有机会出战的机会也没那么多。所以现在对李孝正来说,壶关献城这个事情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不想坐失良机。

  原来韦孝矩除了给河内的李思行之外,还给晋阳的李孝正也送了一份请降书信。

  韦孝矩信上说因为表弟慕容鞅被毒死,所以他跟刘玄机不共戴天所以请求归附大唐。

  而李孝正还觉得是真的。因为这很符合常理。

  首先韦孝矩是京兆人士,出身京兆豪族韦氏,家族所在和父母兄弟都在大唐治下。

  他跟着表弟慕容鞅北上的时候,甚至连妻儿都没能带上。

  这么坚决的北上,足可以证明他是对慕容鞅忠心耿耿,所以在慕容鞅暴毙,有传言是被毒死之后,韦孝矩所谓要归附大唐,是很合理的选择。

  所以李孝正才会这么相信韦孝矩。

  不过韩必的话,也同样让他也觉得有些道理。他是应该要稳重一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后李孝正一想,晋阳令刘文惠是李源留给他的副手和统兵大将。

  但他从来不觉得刘文惠能帮他什么,毕竟邺城之战是大唐立国之后输的第一场大仗,因此非常自负的李孝正一直觉得这人无才无能,不过这次他却觉得这人倒是有些用处。

  当即命人招来刘文惠,并把决定出兵接应壶关的消息告知。

  刘文惠闻言大惊,虽然从太原太守被贬谪成了晋阳令,但还兼任着右卫将军的职务,晋阳的两万大军之中,有五千人是他麾下的。

  而他一听说这个,当即就表示这投降一定是有诈的,所以奉劝李孝正不要出兵,并且言明。但李孝正哪肯听他的,甚至直接让刘文惠率领三千人,前往壶关去接应韦孝矩。

  刘文惠是不相信韦孝矩会真的投降,但李孝正直接拿出军令来压他,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并且只给他两天的时间准备。

  李孝正想的是,让你刘文惠率军在前,我率军在后面,若真的是诈降反正有人帮我探路。

  于是刘文惠就这么被李孝正逼着率军为先行,去接应韦孝矩。

  经过连行军五日之后,刘文惠率步骑三千进入了上党盆地。随后在刚过了太岳山脉后不久,刘文惠就察觉到了异常。并立即派人通知李孝正,接应韦孝矩应该是此行有诈。

  但李孝正却丝毫不以为意,逼令刘文惠继续前往壶关。

  刘文惠无奈之下,沿着浊漳水朝着壶关方向进军。随后在距离壶关数十里之处,遇到了燕军的伏击。

  刘文惠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他麾下的士卒被逼着连续行军,此时已经是人困马乏,面对四面冲杀过来的燕军,只能勉强招架。

  刘文惠其实也算是有些本事,不然也不可能被李源引为心腹,这一路他都是小心戒备,但上党盆地的地形,实在太适合埋伏了,沟沟壑壑的非常多。能藏几千上万人马的地方多的是。

  而刘文惠就是再小心,也扛不住后面有个催命的。

  当即,他就组织起手下的唐军将士就地结阵对抗燕军伏兵,虽然是被伏击,落于下风,但唐军在一开始就结起了阵势,燕军虽然攻势如潮,但也能勉强扛得住,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本来就人困马乏的唐军已经开始展露出败绩了。

  如果这时候,在后面率军的李孝正能够立即发兵解救,是有机会能拔出前面被围士卒的。

  但李孝正却对属下众将请求救援的声音置若罔闻,因为他记恨刘文惠告他的黑状。

  所以故意拖延救援的时间,而诸将即便有心救援,但没有军令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望而兴叹。

  而也就是李孝正拖延的功夫,燕军完成了合围。

  北燕方面被全权任命为都督并州诸军事的韦孝矩,督领张世武、韩珪、娄代文等部万余人,全力围攻唐军。

  而另一边刘长民、赵襄两人所率领的阻击部队,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对通道的封堵和防御。

  等李孝正觉得给他个教训也差不多了,率军准备救援之时,迎面正撞上严阵以待的燕军。

  这次手下诸将见状,又开始劝李孝正了,说对方军容严整,已经做好接敌准备了,而且前面的唐军已经被围半日之久,你去救不救都没有意义了。

  而李孝正又不听诸将意见,执意下令发起进攻。他觉得刘文惠应该没那么快玩完,现在里应外合一定能大获全胜。

  但刘长民和赵襄两人的阻击队伍已经完全做好了接战的准备,列成了大阵,唐军连续发动三次进攻,全都失利了。

  李孝正这下算傻眼了,亲自带兵去冲了一阵,若不是因为身上的甲胄精良,怕是要被射成刺猬。

  无奈之下,只能同意诸将所请,开始退兵。

  但却也晚了。

  有一支只有千人的北燕骑军,在年轻骁将斛律明月的带领下,从井陉连续奔袭数百里赶到了上党战场,随后直接对着唐军背后就是一刀。

  突袭之下,唐军后阵出现乱,刘长民和赵襄在知道己方的奇兵已经完成绕后突袭之后,也立即率军从正面挥军掩杀。

  即便是连续发动四次作战失利,又紧接着要面对两面夹击,但唐军精锐还是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渐渐稳住了阵脚。

  但随之,主帅的临阵而逃,让唐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随之而来的就是兵败如山倒。

第392章 大发雷霆

  这一战,大唐出动了一万六千人,刘文惠所领前军三千人被全歼,魏王李孝正所领的一万三千人本部被击溃,燕军斩俘万余。

  大唐右卫将军刘文惠陷于重围之中,面对劝降不为所动,最终力战而死。其麾下三千人陷入重围之中,战死者两千有余,降者只有数百。

  左领军卫将军慕容贺战死,都督常盘、任贵、刘祖殷等数十将校或被俘,或战死。

  主帅李孝正在都督许洛仁、司马张固的力战之下,才得以逃出生天,只剩下数百骑逃往河东,因为回晋阳的路已经被堵死了。想要活命只能往河东逃。其实这也并不是北燕心善,没有在河东方向布置伏兵,而是因为这次作战燕军其实兵力上有些短缺的。

  几乎是同时,刘玄机带着新皇帝慕容炬,“御驾亲征”,率一万精兵,从井陉直扑晋阳。对的没错,只有一万人。但刘玄机却命人多设金鼓旌旗,让队伍极为庞大,并且军威雄壮。

  也就是说这次北燕用以参战的人数,其实不超过三万人。因为这次计划本就是临时发动,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根本就没时间在去调集各路军队参与作战。

  而晋阳方面守军,还剩下数千人,留下的主事的人是魏王长史韩必,本就是没什么军略,是个不会打仗的文人,出出主意还行,面对这种北燕大军压境这种情况,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制之法,就连固守城池他都做不到。

  于是本来只要固守,等待援兵就行的韩必跟他的主子一样选了弃城而逃,守军群龙无首,且都是关中人,没有死守的想法,眼看着城外面的燕军气势如虹,兵甲齐备,士气连天,全都心生畏惧陆续南逃。

  燕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进了晋阳,城中就剩下几百个本地人的出身的辅兵,投降了燕军。

  随后刘玄机命傅弘之率军追击,战俘千余人。

  大唐动用了二十万大军,三大王和能打的名将全都到场,苦战数月才靠着背刺拿下来的晋阳,就这么丢了。

  这件事对于大唐来说,很被动。因为晋阳是并州的核心,原本北燕就控制了井陉和上党地区,晋阳在手之后,就更是对河东以及关中地区拥有了战略主动权。

  此时,守在河东的是并州刺史、祁国公王翊,这人是李源的外甥,出身太原王氏,其母是李源的亲姐姐。

  抛开皇亲国戚的身份,王翊的国公也是一路征战的功绩体现,从大唐一开始创业他就跟着舅舅李源效力,虽然没有惊才绝艳的能力,但因为出身太原王氏,也是自幼修文习武,为人踏实稳重,交给他办的事从来都是能让人放的下心的,相当于一个万金油,能带兵打仗,能牧守一方,能处理后勤转运,是个复合型人才。

  李源让他担任并州刺史的同时,还兼任河东太守。

  这其中原因有二,其一河东是非常重要的产盐地,所以这个位置必然是肥差,不论谁坐这个位置上,都得赚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所以这个油水与其给外人,不如给外甥了。这外甥那是相当的上道,能有他的好处还能忘了他这个舅舅?

  其二,武德二年的晋阳大战的时候,大唐对河东的压榨稍微有点狠了,以至于当时发生了多起民变,当时驻守在河东的临淮郡王李沧,硬是从李源和禁军和李四郎的齐王府护军之中要来了人两千人勉强维持住了局面,不至于影响粮草转运。

  不过仗虽然答应了,但河东人对大唐还是有敌对情绪的,而王翊出身太原王,虽然不是河东著姓,但他却是并州人,且还是太原郡望,李源希望王翊能抚慰河东,不要让这里生出什么乱子来。

  而王翊呢,也没有辜负皇帝舅舅的期望,河东出产的盐足量的够用了洛阳和长安,盐税的收入让朝廷得到了实惠,而王翊私下里的孝敬,这些都让李源很满意。

  同时河东这一年也算是比较太平,在免除税赋的情况下,百姓也没有再起来闹事,基本就算是安稳下来了。

  谁料想,魏王李孝正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

  李孝正一到了河东,立即就要求王翊给他兵权,他要带着驻守在河东的一万唐军去找回场子。

  王翊当时脑袋就嗡嗡的,直接跟李孝正玩了个拖字诀。

  名义上,李孝正是并州都督,有权利指挥并州境内的唐军,但李源为啥把王翊放在河东,就是为了以防外一。

  因为他知道,王翊行事稳重,不会乱来。河东是并州进入关中地区的跳板,曹操征讨马超就是派遣徐晃从河东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所以他考虑的自然不是帮这个倒霉表弟擦屁股,而是要保证自己治下的河东不出问题。

  王翊在得知李孝正这把大军全都葬送了之后,他就有些不详的预感。

  晋阳肯定是没了。

  所以他一边将这边的消息迅速发往长安,同时也派遣信使告知了洛阳方面。

  毕竟河内跟河东可以遥相呼应,而并州的局面跟洛阳河内方向也脱离不了关系。

  晋阳丢失对整个大唐的战略优势地位形成了颠覆式的影响,要防着变故。

  消息几乎是同时到达了长安和洛阳。

  时间是武德四年,三月中。李元徽也是刚刚赶回了洛阳没几天,就收到了这样消息,当即怒不可遏。

  “这个奴才,我在长安就应该让尉迟弄死他!什么玩意?就这熊样也能领兵?还临阵脱逃?”

  晋阳的战略位置有多重要,李元徽再清楚不过,北汉就凭一个晋阳,就能熬死宋祖,直到车神才彻底解决。

  李唐,后唐,后晋,后汉这都是从晋阳起家南征天下的。

  这样的战略要地,是大唐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还靠着外敌背刺才拿下的。你特么说丢就给丢了?

  现在李元徽真是杀了他的心都有了。他现在在洛阳就完全处在战略劣势了。

  从晋阳到洛阳,骑兵十五天就能赶到!

  同时,李元徽对李源也是产生了非常大的不满,你让老三在长安待着干嘛?

  这要地你偏偏派个二傻子去守!这特么就是误国!败家!我们兄弟三个带着二十万人鏖战了小半年!死了多少人啊?浪费了多少粮食啊?

  李元徽在行台的大堂内大发雷霆,一众文武几乎是从来没见过这个模样的齐王,这种情形是以往不曾见过的。

首节 上一节 250/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