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18节

  “无忌今日来,可是有事?”进入内堂入座之后,李元徽也看出了慕容无忌肯定是有事找他。所以也是先开口问道。

  慕容无忌也就将来由和盘托出。

  “.些许小事,本不该来打扰齐王殿下,但无奈伯父一家都在长安,阿胄来这就住在我家里,出了事只能我来跟殿下讨个人情了。”

  李元徽闻言,直接笑道:“我当是什么事,阿胄是我姑祖母的孙子,也就是我表弟今日是谁当值?”

  堂外的一个护卫道:“回殿下,今日是谢护军当值。”

  “让谢护军去洛阳县,把慕容胄带过来。”

  “诺。”

  慕容无忌听了这话之后,顿时松了口气,“多谢殿下了。”

  李元徽摆摆手道:“无忌不必客气,你我也是老相识了,令尊与我更是有知遇之恩哎.再者说姑祖母的面子,也是要给的,哈哈哈,回头让她老人家知道他的宝贝孙子被我关起来,可能就得向父皇告我的状了.”

  慕容无忌也跟着笑了笑。

  前燕魏王慕容显宗的王妃,是李源的亲姑姑。慕容显宗在洛阳城破之后不久就故去了。

  而王妃李氏,在李源受禅之后,被封为魏国大长公主,食邑万户。

  李源的表弟,魏王世子慕容鼎虽然因为大燕亡了,没机会世袭罔替成为亲王,但也获封梁国公,荣华富贵自然是不在话下。

  而慕容胄的父亲,慕容序,更是一早就投入表兄李源的幕府,如今官拜卫尉卿,爵位是上党郡公。

  可以说,前燕魏王房是在大唐混的最好的大燕宗室。

  但洛阳这边呢,目前处在李元徽治下,各级都是以齐王府为先,若是在长安,慕容胄只需报上家世,各级官府就知道这小子是什么背景。

  但洛阳就不一样了,他报出祖父名号,齐王府的护军只当是他是前朝的宗室,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想通这关节李元徽更是感叹自己这边的人跟长安的贵胄们还真是隔着十万八千里。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圈子不同,不必硬融。

  抓紧自己的基本盘才是最重要的。他就算把关中的贵胄和元从派大臣全都供起来,他们也不会支持他的。

  两人谈了一会儿,李元徽也旁敲侧击问了一下慕容无忌为什么在洛阳的原因。

  慕容无忌也解释了一下,大概就是长安的产业,都分给兄长们了,而洛阳的产业则交给他了。

  目前他又没入仕,所有就来洛阳闲居。

  李元徽一听,立即可惜道:“无忌有经世之才,却赋闲在家,这是宰相的过失啊.”

  “殿下过誉了,我不过是粗通些文墨,哪有什么才干.”

  不多时,慕容胄被带过来了,穿着一身圆领袍服,长相英武,十五六岁的年纪,却生的极为高大,身材健硕,一看就是常年练武的,看手上的茧子,相比骑射功夫不会太差。

  见到主位上的李元徽。倒是识时务没用提醒就下拜道:“拜见齐王殿下。见过叔父。”

  “哈哈哈,果然生的雄武,可愿为我帐下从骑?”

  慕容胄闻言,多谢道:“多谢齐王殿下抬举,可您麾下的护军实在不堪一击,只会人多欺负人少,我耻与他们为伍”

  慕容无忌一听,立马变色道:“阿胄,你胡说些什么?还不向齐王赔罪?”

  李元徽闻言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不堪一击?好小子,有胆气,谢叔方,去唤尉迟敬德和薛万彻过来。”

  不多时,薛万彻和尉迟敬德全都穿着戎袍来到堂上。

  李元徽指着几个护军道:“小子,你要是能赢他们两人任何一个,我上表举荐你为都督,统兵五千人。”

  慕容胄闻言,惊喜到:“齐王殿下不是说笑?”

  李元徽还没说话,尉迟敬德怒道:“你这小子,齐王殿下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海内皆知,你是什么东西,也敢质疑齐殿下?”

  慕容胄道:“好,那就你了,你我比槊,可敢?”

  李元徽听了,差点笑出声来,伱要干什么?跟谁比槊?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

  随后,众人移步在堂前庭院之中,按照比试的规则,两人都持白蜡杆,谁刺中对方的次数多就算获胜。

  开始之后,慕容胄自持勇武,直接刺击向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则随手把杆子抛开,然后一闪躲过刺击,直握住了慕容胄的木矛,随后一拧将木矛夺过,反手刺出直接将慕容胄给点了出去。

  被这一下击倒在地的慕容胄直接愣住了,这一下他就明白了两人的差距。

  顿时再无狂傲,起身之后揉了揉胸口,然后来到堂前伏地而拜。

  “愿为殿下牵马执蹬。”

第337章 攘外必先安内

  就慕容胄这号的毛头小子,即便是有些勇力,也还没到李元徽能对他另眼相看的地步,有常雁衡、张镇恶、尉迟敬德、罗士襄这些强人在,等闲的武夫可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他父亲慕容序现在可是卫尉卿,九卿之一,管着长安的武库,算是要职。

  这种人物,就很值得拉拢了。

  但你要是明着去拉拢慕容序,那肯定是要犯忌讳,毕竟慕容序是李源的人,还是跟着李源很早那批元从系的功臣。

  李元徽不会去杵这个眉头,但可以通过慕容胄建立一些联系。

  不需要慕容序替他说话,只需要给他传递一些信息就够了。而且他相信慕容序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至于慕容无忌,李元徽直接上表,举荐他为中书舍人。

  作为齐王举荐的第一个官员,还不是位置特别高的官职,只是这个官职比较清贵,能够随时了解宫中和朝中的动向。

  这个推荐,李源在思量之后,就应允了。因为老四的顾虑,他也意识到了。

  不过慕容无忌的任命刚确定,还没发往洛阳征召他入朝呢,老四的举荐书又来了。

  举荐卢象为尚书右丞,举荐高智兴为门下侍郎。

  尚书左右丞位在左右仆射之下,是尚书省的高官,能够参与机要,以及策略制定实施。

  门下侍郎的位置同样很重要,位在侍中之下。

  侍中目前是李元徽兼任,所以门下侍郎就成了实际负责人,

  而李元徽还给出了举荐这两人的理由,他们都是河北人士。

  高智兴渤海高氏,冀州人。

  卢象范阳卢氏,幽州人。

  李源立即就明白了李元徽的意思,这是对北燕的攻心之策。

  虽然皇帝还没换,还是慕容鞅,但从洛阳搬到了蓟县,原本的“东燕”,也就变成了“北燕”。

  因为政权主体发生变化,目前的北燕朝堂上下都是河北士族。

  头号权臣,诸道大行台、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录尚书事、汉公刘玄机,幽州涿郡人。

  尚书左仆射卢钦之,范阳卢氏,幽州人。

  中书令崔利用,清河崔氏,冀州人。

  当然,除了攻心之策,这同样也是在夹带私货。但没办法,李源还是同意了。

  因为诺大的朝堂,难道还容不下几个齐王举荐的人呢?

  要是这点面子都不给,还指望齐王手下的江淮劲旅给大唐卖命?

  另外就是这两人也很适合用来当门面,资历合适,能力也没的说。

  李元徽接下来也没在得寸进尺,他的根基始终没在朝堂,硬争这个也没意义。反而是会引起李源和二哥排斥,没必要。

  这一来一去的,时间也就来到武德元年的年底了。

  慕容无忌也从洛阳出发,前往长安就任,李元徽亲自送行。慕容无忌也知道李元徽举荐他的意义何在,因此态度十分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齐王但有所命,无敢不从”

  临近年关,各处的用兵本都该偃旗息鼓。但隆冬腊月,有些人是不过年的。

  在漠北一场大雪,冻死了无数的牛羊,突厥人这个冬天不好过了。于是他们就把注意打到南面了。

  突厥人兵分五路,发动了数十万大军入寇中原。

  分别进攻幽州、并州、以及陇右和关中。

  刘玄机带着麾下铁骑迅速从冀州赶回了幽州,在渔阳连续跟突厥人打了好几仗,皆胜之。

  长安这边,李源让李二和李三分别负责陇右以及关中防务。

  因为缺少战马的缘故,在整体上,大唐只能在是处于战略防御状态。但在战术和局部战场,唐军精锐骑兵却是不断利用装备优势驱逐突厥骑兵,在以大军屯驻在战略要道和险要关隘。

  而突厥人在无利可图,并且还有中原军队强烈反击下,只能无功而返。

  但在初期,还是给大唐治下的陇右和关中北部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万余名百姓被突厥人掳掠北上,不过好在晋王李玄庆及时出兵,解救了被突厥人掳走的百姓和牲畜。

  突厥人被驱逐之后,秦王回到长安,立即就在朝会之中提议,收复朔方,也就是河套地区。

  朔方和云中等郡是当初梁庶人慕容盏造反作乱,跟突厥人签订盟约割让出去的。

  而朔方也就是河套地区正好处在关中的北方,若是能在河套建立军镇抵御突厥人,没那么关中的安全性就会极大增加。

  而秦王的倡议,也引发了比较大的争议。

  长安朝堂上大体是分作两种意见,一种是朔方从汉朝时候就已经是中原国土,肯定要夺回来的,但却不能急于一时,毕竟现在天下还没统一,河北幽冀二州和并州的优先级更高一些。

  另一种意见是应该立刻马上,在武德二年就出兵夺回朔方。朔方回来以后,关中就稳固了,关中稳固自然更有利于天下一统。

  两个意见也说不清是谁对谁错,但李源却担心,此时对朔方用兵会引起跟突厥的大战。

  特别是目前,大唐初立,还没完成对天下的一统,关中也因为连年的大战疲敝不堪。

  并且想要夺回朔方,需要调用的资源也必然是非常大的。如果因此耗费国力,会不会被河北的刘玄机趁虚而入?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而引发的这场争议的秦王却并没有极力的推动对朔方用兵,好像在倡议之后,就悄无声息了。

  最后,李源还是直接出面否决了此时出兵朔方的建议。并且提出了年后要亲征河北的决议。

  并且说北燕乃是心腹之患,必须要先行根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武德二年正月,还没到十五,李源就派遣使者先行赶到了洛阳,算是打前站,也是代表皇帝来咨询李元徽对河北用兵的意见。

  对此,李元徽也算是有所准备,因为他早就跟幕僚们商量好了军略,直接以上表的行事让使者带回长安。

  这份战略之中,大概的思路就是先取并州,然后凭借并州的地理位置对河北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时间上,三年到五年,拿下并州,八年之内拿下河北,称得上循序渐进。再用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积蓄粮草,而后分三路出兵,也就是南阳、巴蜀、江淮齐发,攻灭荆州的曹烜。

首节 上一节 218/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