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16节

  因为张世武的奇袭了紫霞关之后,发现关内驻守的人极少,存粮更少。

  他率数千步骑,人吃马嚼,紫霞关的存粮只够他们吃几天的。

  而他的队伍本来就没有多带粮草,至于率军前去河内劫掠,以战养战补充粮草,这个事想想也就罢了,正要敢这么干那死都不知都怎么死的。

  朝歌距离紫霞关也就是百里,骑兵奔袭一天之内就能赶到。

  这就以为这一旦燕军骑兵吧骑兵散出去劫掠,唐军铁骑过来绝对能打燕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队伍散出去,最少得几天能回来,要是唐军骑兵过来堵住紫霞关,那燕军就得被困死。

  而刘玄机给张世武的任务,就是袭扰,并不是真的让他去偷袭洛阳。

  所以张世武在发现粮草问题之后,就立即率军后撤。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唐军居然追击了。

  于是张世武就迅速退往上党,与娄代文合兵。

  李元徽在收到的军报之后,立即连发了两条军令,命李思行率军从河东出发进攻上党,慕容三藏和率万余人前往支援。

  同时为了后方安定,命贾雄率军五千,督运粮草的同时,负责保护河内的安定。

  而在邺城战场,双方仍旧都仍旧保持了超过十万人的兵力。

  刘玄机每日命数百骑军出营,叫阵挑战,而大队兵马则留在营中修整。

  李元徽见状,也让派遣出了齐王府护军之中的猛将薛万彻率数百骑跟燕军交战。

  双方的精锐骑兵互相厮杀,互有伤亡。

  而一众唐军将领,求战之心越发强烈。大唐初立,李源在封爵的时候,对于这些功臣大将的封赏,非常的慎重。

  给他们的封爵和官职,都留足了进步空间。

  李源还跟几个人儿子私下说过这样做的用意:使人如同使鹰犬,不能喂得太饱,不然狩猎的时候鹰不飞,犬不跑。

  所以现在的唐军将领,都非常的想进步。因为大多数将领基本都是侯爵和县公一级的爵位,郡公和国公极少。

  立功心切,这是第一个因素。

  其次,燕军整日里辱骂叫阵,这让血气士卒的将士们各个都快按捺不住心中压抑的怒火。

  不过李元徽在行军作战上面,历来是慎重,且坚决。

  制定了坚壁不出的策略,且行之有效,就不肯随意更改,更是严令诸部不得随意出战,违令者立斩不饶。

  于是问题开始出现了。

  刘文惠所领的两个卫五万人,虽然驻守洛阳,但有一半都是关中人,将领更是以关中为主,这些将领都是跟二哥交际比较深的。

  所以对于李元徽为主帅,也不是非常满意,只不过碍于李元徽的名望和功绩,以及其皇子身份,也并不敢公然反对。

  但近来随着战事的时间拖延了许久,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元徽除了派遣小股部队出战之外,就让刘文惠所领的左、右骁卫,一直顶在邺城跟刘玄机对峙。

  而他麾下的军队,却被派遣去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攻取河东。现在河东到手,李思行等人自然是大功一件。

  刘文惠统率带过来的左右骁卫,本来就跟李元徽打的交道毕竟少,这次因为他的嫡系建功,而关中唐军还在这跟对方对峙,没能分润功劳,所以左右骁卫的将士就对李元徽不太满意。

  至于这种不满,有没有某些有心人推波助澜,这个问题甚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答案。

  但李元徽带了这么久的兵,自然是明白刘文惠不出面都不压制这些人,任由这种情绪蔓延在左右骁卫将士之间,这本事就有些问题。不是明摆着是在搞事情?

  搞得就好像李元徽在任人唯亲,不给他们这些关中将士机会。很明显这不就是在搞他的声望以及希望打击他在关中将士心中的声望?

  完全不考虑当时的各部队部署情况,也不考虑江淮士卒去打安邑需要翻身越岭以及这场战斗本身的风险,就好像那功劳是白捡的。

  这背后要么是二哥在搞鬼,要么是刘文惠自作主张。

  背后之人也许还想通过左右骁卫的不满情绪,激李元徽出战,到时候作战不利,朝廷肯定要换帅。

  那如果李四不行,该换谁呢?自然是军威最盛的李二凤了!

  刘文惠跟二哥的关系很好,这他知道,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二哥的授意,李四是真不清楚。

  不过他宁愿相信这不是二哥在下绊子。

  首先兄弟三人都当面表过态,老三老四都明确表态支持你老二当太子。

  这次的统兵作战,也是李源定下的让李元徽出战,还是在李三跟老爷子闹了一通之后。

  平心而论,李元徽这趟其实也不愿意来,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现在要是二哥在后面搞点小动作,那李四心态可就有点炸了。

  因为他都想过了,他现在在这顶着,消耗一下,磨一磨的燕军的锐气。等到时机合适请命让二哥来指挥作战。

  以为跟老刘兵对兵将对将的沙场对决,李四是真觉得自己不够局势。

  别人不知道老刘的潜力,他是再清楚不过的。

  这就是老天这时候安排下来打这场巅峰对决的大汉刘家代表。

  谁知道他这还有什么祖传的技能没用?

  别打着打着仗到时候天下哐哐掉陨石,这谁顶得住啊?

  毕竟他这个穿越者身份那是确凿无疑的,所以他是十分担心他这个身份激发了刘玄机某些隐藏的被动技能。

  天命这个玩意儿,他本来是将信将疑的,但现在他基本是信了。

  他这个经历由不得他不信。

  历史的惯性和偶然性,全都强大的可怕。简直就不像是人力所能逆转的。

  所以让他跟老刘这个身上疑似也有天命在的家伙沙场对决,李元徽是心里发怵的。

  这么艰巨的任务,还是让李家最猛的那个上吧。

  他气运盛,应该没问题

  但现在李元徽有点犹豫,这要是真是二哥搞得事情不对,应该不是。

  或者说,李元徽不希望这事是二哥搞得。

  因此,他要试探一下刘文惠的态度,从刘文徽的态度,他就能看出这是不是二哥的意思。

  如果不是二哥的意思,事情好办的很,就随了他们意,你们不是闹吗?好,就让你们左右骁卫出战。打赢了很好,打不赢就狠狠收拾他们一顿。

  要是正是二哥在后面搞事情,那更简单,等这边胜机出现的时候,李元徽有九种说辞可以说服老爷子过来御驾亲征,到时候二哥三哥都得随驾。

  什么“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到时候大功是老爷子的,谁也别争了。

第329章 好言难劝

  擂鼓聚将。

  黎阳大营,随着鼓声阵阵,一众将领齐聚中军大帐。

  左边分列着齐王府六护军,以及左右武卫的将领,右边则是左右骁卫的将领。

  李元徽坐在帅位上,扫视着众人。

  虽然私下里是有些议论,但左右骁卫的将领,也是没人敢当面跟李元徽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他们只是跟李元徽的交情不深,私下说几句风凉话,搞些小动作,但这种场合主帅还是说一不二的。

  说把人拖出去砍了,就能把人拖出去砍了。

  就连右骁卫大将军刘文惠,此时此刻也得肃然而立。

  “这几日,本帅听闻军中时常议论,说本帅处事不公,可有此事?”

  李元徽看了下面一圈,一众关中籍的将领纷纷低头,不敢跟他直视,只有一人站出来抱拳答话。

  “大帅,军中是有些议论,不过是因为这段时日,燕军整日挑战,将士们求战心切,却不敢因此诋毁大帅的声誉,若有冒犯,还请请大帅恕罪。”

  刘文惠上前一步,应声回道。

  李元徽闻言笑了笑,“求战心切?这么说,刘将军以为,此时应当出战了?”

  刘文惠道:“末将以为,李大将军等攻取了河东,现在又继续进兵上党,必定会吸引邺城的燕军分兵相救,此时出兵,或可出其不意,顺势解邺城之围,末将愿意率军为前部,先登陷阵,驱逐漳水以南的燕军”

  李元徽听了刘文惠这话,心里完全放下了。这事跟二哥应该是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因为如果是跟二哥有关系,那现在刘文惠要做的就是鼓动李元徽亲自带兵上去跟刘玄机对决。

  而不是要自己带人上。这刘文惠纯粹这是自己想要进步啊,要上去跟刘玄机正面刚。

  这反而让李元徽有点不好决断。

  这要是二哥在后面搞事那就好说了,就让他刘文惠上去打就完了。

  下来打不赢就狠狠发落一顿。

  问题就是,这人不是坏,是蠢啊。这都让李元徽有些不好意思然他去踢铁板了。

  不是你真是以为你也姓刘,刘玄机也姓刘,也就能跟他旗鼓相当了?

  随后,请战的还不止刘文惠自己,左右骁卫其他将领也出来好几个,请李元徽准许他们出战。

  其中包括左骁卫将军刘轨,左骁卫将军柳玄同,右骁卫将军裴楷等。

  李元徽见状,也知道这些人现在是真想立功进步啊。既然这么想打,那也不好拦了。

  于是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诸位既然建功心切,那就请刘将军率左右骁卫两万人,进驻荡阴一带,前军战事刘将军可自决之。”

  刘文惠立即拱手道:“末将领命。”

  李元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关中军队,关中豪族以及李源的元从旧臣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老二和老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从益州起兵开始,攻取陇右、凉州,再到后面的入关中,定长安。

  这些战役李元徽全都没参与过。

  那时候他在江淮跟东魏、瓦岗、西魏甚至东燕大军轮番作战。

  直到后面的颍川大战,李元徽才算有机会跟关中以及两陇军队一起作战。

  而与李元徽深知刘玄机虚实不同,刘文惠等将领,包括一众关中豪族,他们对于幽州军队的战斗力,评价都是骑兵因为地处边地的原因,很强大。

  但若是大规模的交兵,唐军无疑是战斗经验更丰富的一方,甚至他们就没瞧得起刘玄机这个出身微末的兵头。

  他们觉得刘玄机之所以能起来,也不过就是运气好,又碰巧剿灭了几支流民军,至于取冀州,那是趁着赵翊不备

  要说打硬仗,咱们大唐中军那是正面战场打赢了燕军最后精锐的。

首节 上一节 216/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