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24节
李太后又说道:“哀家听说西城墙被震塌了一块,相国,事关京畿安全,可一定要尽快修复啊。”
张居正总算是明白了李太后为什么要召见他。
果然是没有见识的妇人,如今这个时代,城墙再高大有什么用处,听说东南那边都在拆除南京的城墙了。
在火器的力量下,九江那么坚固的城墙都能被攻献,别说是京师的城墙了。
而且京师这样的城市如果要陷落,肯定是内部人献城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但是张居正的执政合法性来自于皇权,他也只好打起精神说道:“臣一定尽快将城墙修复完毕。”
李太后又焦虑的说道:“相国,此事事关京师安全,可一定要找些得力的人来做啊。”
张居正有些警惕,果然李太后说道:“举贤不避亲,我父兄做事稳妥,家中也曾经做过营造,可以让工部包给他们做?”
张居正有些恼火,先帝就是这两个家伙进献的红丸毒死的!这才消停了几天,李太后又想要启用娘家人了!
肯定是王恭厂爆炸之后,李家父子又进宫蛊惑太后了。
张居正恨死了这对父子,但是如今的情况对他不利。
王恭厂爆炸之后,还不知道多少朝臣要对自己发动进攻。
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再将皇室推到对立面上。
张居正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李太后的请求,将重新建造城墙的任务交给李家父子。
就在明廷一片混乱的时候,安南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戚继光在占领了莫朝的大部分土地之后,就不再继续进军,开始安全新占领的土地。
顾宪成带领一群从广西选拔的官吏来到了安南北部,开始搭建最基础的政权。
安南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的中原,而莫朝经历了几次战败和宫廷内斗,基层早就已经失去了治理能力。
顾宪成带领的官吏迅速建立起制度来,压制住了地方上的豪强,获得了安南北部的百姓拥戴。
而且安南北部本来就和中原交流很多,大部分人说的都是汉话,所以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北莫王室眼看着大势已去,北莫和后黎又是势如水火,在权衡利弊之后,最后北莫君臣选择了向西进入麓川,投奔缅国这个割据政权去了。
北莫算是好归化的,实际上整个有明一代,明廷一直在争夺安南北部的控制权。
每一次当明廷强盛的时候,就会影响甚至控制安南北部,所以当地对于东南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
就比如在二十年前,嘉靖十九年的时候。
当时的云南巡抚汪文盛建议下,云南的黔国公沐朝辅领兵云南的军队,再加上明廷征调两广、福建、湖广狼土、官兵共十二万五千余人,分置三哨,自凭祥、龙峒、思陵州挺进安南。
商定部署后,沐朝辅进驻南宁,传檄莫朝臣民,声明莫朝太上皇莫登庸父子之罪,劝其降服。
莫登庸大惧,亲自经镇南关前往沐朝辅军中请求投降。
沐朝辅允诺,收取莫朝的地图、户籍,飞章上奏此事。嘉靖大喜,改安南国(莫朝)为安南都统使司。
但是后来沐朝辅早亡,而嘉靖沉迷于修道,明廷也开始进入严嵩执政时代,边境局势进一步恶化。
莫朝再次脱离了中原的控制,重新变成一个割据政权。
所以现在东南控制莫朝,对当地人来说不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后黎那边的情况就不同了。
后黎占据的领土,是历史上中原设置的交趾地区,但是这个地区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和中原离心离德很久了。
而靠着北方屏障,安南中南部地区已经很久没有被中原王朝武力进攻过了,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
最大的特点就是升龙府附近的百姓基本上都用越南的京语,而后黎官方也支持汉字变种的喃字作为文字,试图取代汉字在安南的影响力。
这种去汉化的行为,从十五世纪初的胡朝就开始了,至今已经影响了安南中南部一百多年了。
所以面对后黎,沈一贯给苏泽的上书中,建议使用和北方不同的策略。
清化阮氏在后黎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沈一贯建议东南支援阮家,扯起一支反对后黎权臣郑检的队伍。
靠着阮氏家族的名声,沈一贯又发挥起他在安南的“人脉”。
安南南部的气候比较热,因为和东南的蔗糖贸易,产生了一种名为“蔗糖种植园主”的新地主阶层。
这些蔗糖种植园主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和东南的贸易,所生产的蔗糖近乎于全部出口,所以和东南的商人关系密切。
但是如今的东南,也有自己的制糖业从业者,不少福建和广东的开拓者,跨海进入大员岛或者琼州岛上开拓土地建立种植园,甚至还有一些更有开拓性的商人,南下南洋建立种植园。
俗话说,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东南的蔗糖种植园主们,最憎恶的自然就是安南的这些甘蔗种植园主们,因为他们所占有的蔗糖贸易份额,是东南这些蔗糖种植园主们最觊觎的。
所以从安南之战前,东南就有一些制宪代表提出,要提高对安南蔗糖征收的商税,甚至限制安南蔗糖的进口。
安南的这些蔗糖种植园主们也很清楚,一旦他们被征收高商税,那么在蔗糖品质上,他们本来就不如东南的自产的蔗糖。
安南种植园主们也清楚,实际上琼州和大员,自身的气候也很适合种植甘蔗。
如今安南能够竞争过东南的甘蔗种植园主们,主要是两个优势。
一个是大员和琼州的甘蔗还在引进,大量的种植园还在开垦当中,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员和琼州是比较贫瘠和危险的地方,所以开拓的进度一直不快,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安南是“道德洼地优势”。
东南是禁止需要奴隶的,甚至连终生雇佣的佃农都是不允许的。
就算是前往琼州岛和大员岛上开拓的东南百姓,也是要在官府登记的,种植园主们不仅仅要负责雇工的衣食住行和安全,还需要承担高昂的人力费用。
但是安南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安南还在战乱中,一些战败者沦为奴隶,被这些种植园主们买下来,送进甘蔗田中没日没夜的劳作。
这种种植园主还会雇佣一些安南的武士,在种植园中用鞭子催促这些奴隶干活。
除了奴隶之外,安南也有大量破产的农户,这些农户也签订了类似卖身契的终身雇佣合同,整日在甘蔗园中劳作。
在沈一贯和这些商人代表的谈判下,他们决定支持阮潢代表的清化阮氏,资助他反抗郑检。
而作为回报,东南会在后黎被推翻后,在整个安南设立“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可以享受目前的低关税政策,安南的蔗糖还可以自由流入东南。
这些南方的甘蔗种植园主支持阮潢,阮潢手里立刻就有了钱。
用这笔钱,阮潢又向沈一贯购买了大量的东南武器,又靠着清化阮氏的名号,招募了一帮士兵。
就这样,阮潢竟然一瞬间就拉起一股力量,和郑检代表的后黎政权拉锯了起来。
在谈完了这些事情后,沈一贯带着迟弘漠进一步的南下,前往安南更南部的占城。
第488章 婆罗门和回教
在东南的军舰上,沈一贯向副手迟弘漠问道:
“这些日子搜集到的占城资料分析完了?”
在沈一贯身边锻炼了这么长时间,迟弘漠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了,他立刻说道:
“主司,属下已经梳理了占城的历史。”
看到沈一贯的表情,迟弘漠知道他是要考较自己,于是按照他的总结说了下去。
“占城,位于安南半岛东南部,北至安南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两潘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中原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占人故地原是中国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末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
沈一贯频频点头,这一切都说明迟弘漠做了不小的工作,算是梳理清楚了占城的源头。
迟弘漠得到了上司的鼓舞,继续说道:“如今的占城是安南的附属国,大概九十年前,后黎朝黎圣宗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但是并没有彻底灭亡占城的王统,依然让占城王居住于占城内。”
“不过在后黎北莫分裂之后,占城国主婆阿再次反叛,如今占城名义上对后黎臣服,实际上已经完整的割据政权了。”
沈一贯连连点头,他又问道:“占城对我们东南有什么用处?”
迟弘漠对于上司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还是有些不能接受,不过他也知道沈一贯外表看起来是儒家子弟,本质上却是一名冷酷至极的纵横家。
他简直就是天生的外交家,他总能从一个国家内部中敏锐找到这些国家的破绽,从中挑拨起有利于东南的矛盾。
就比如在见到阮潢的第一面,沈一贯就已经确定要扶持阮潢的方案,并且给阮潢在安南内部找到了盟友——甘蔗种植园主。
接下来沈一贯只是抛出诱饵,阮潢面对诱惑只能吞下诱饵,如今带头反抗后黎。
在迟弘漠看来,安南后黎已经完蛋了。
有了东南的支援,阮潢一定能够成功。
但是阮潢就算是他本人想要安南继续维持独立,那么支援他打仗的甘蔗种植园主们,肯定不可能同意他独立。
为了能够加入到东南本土的贸易体系中去,这些甘蔗种植园主们肯定不可能允许安南独立。
安南大局已定,所以沈一贯立刻南下前往占城,这是整个安南半岛最后一块拼图,也是中原影响力曾经达到的最南端。
迟弘漠还不习惯这么赤裸裸的讨论利益,不过他还是回答了沈一贯的问题。
“占城拥有肥沃的土地,宋朝广泛推广的占城稻,就是产自于占城的高产水稻品种。”
“粮食和香料,这是占城商人卖给东南的主要商品。”
“除此之外,象牙和犀角,也是颇受到东南欢迎的热门商品。”
沈一贯满意的点头,自己这个助手果然不错,东南对于占城的了解并不多,他能够分析到这个样子已经是下了功夫了。
沈一贯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占城出产,但是占城对我们东南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港口。”
“港口?”
沈一贯点头说道:“出发前,大都督曾经和我说过,岘港是占城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整个安南半岛南端最佳的港口,这里也是控制南洋贸易的枢纽。”
“我们需要岘港,这样东南的影响力就扩张到整个南洋,那我们就拥有一个安全的贸易区了。”
迟弘漠还是有些不理解的样子,沈一贯倒是也没有表现出失望的表情。
毕竟他说的这些对于迟弘漠还是太复杂了一些。
迟弘漠已经明白了沈一贯的做事风格。
沈一贯总是谋定而后动的,他会在对方身上找到一个目标国家矛盾最激烈的切入口,然后从这个切入口侵入到了敌人内部兴风做浪。
就如同沈一贯反复强调的那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的,任何国家都有自己内部的矛盾,他需要找到那个最激烈也是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利用这个矛盾。
而要打破矛盾,就等于要推翻敌国内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平衡,而无论是打破这个平衡,还是构建出新的平衡,都是需要外力的。
而东南只要能成为这个外力,就能够成功渗透进这些国家,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