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599节
计划批准后,兵部开始实施,抽调人员,集中起来学习一年的语言,合格者才有机会加入观察团。
李元头一次出宫见军方的人员,就是看望了正在学习的观察团,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朝野上下面对此报纸上的新闻,对于皇帝可能存在的穷兵黩武的可能深感担忧。
只能说这种担忧的另一面是新兴的工业资本,随着市场的饱和,各家企业迫切的需要新的大订单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由此催生了两个方向的推动,一个是加大对新华殖民地的产能输出,一个是军队换装的采购订单。
前者是民间自发的推动,尤其是获悉新金山的存在后,江南民间资本不乏冒险者,主动的带上设备前往新华殖民地建厂,这批敢于冒险的资本背后,自然是有推动的力量,也有一些在大家族失去发展空间后被迫的选择。
民间自发移民的举动,给关外的东平府带来了大量的木材订单,推动了江南造船业的飞速发展。
乾正五年,除了李元个人为了表达兄弟情谊,不是很情愿的强制移民一万余之外,还有民间自发移民的三万多人,移民的大头还是薛家的船队,从乾正四年的二百多艘船抵达,发展到三百多艘,带去了近十万人口。奴隶贩子们看到了商机,从世界各地搜刮肤色为白的女性,贩卖到新华殖民地,换取黄金和白银后,走西班牙人的航线到马尼拉和爪哇,购入茶叶等欧洲紧俏的物资回欧洲,形成了一条环球贸易航线。
因为新的环球贸易航线中的东方货物利润巨大,更多的海上冒险者加入其中。加速了新华殖民地移民的增速。
乾正五年,新华殖民地人口突破三十万(含一部分土著),乾正六年,人口突破百万。
新华殖民地以开远府、新华府(新金山)、平远(洛杉矶)三个城市为核心,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区,大大的降低了从国内运输物资的需求,反过来加速了移民的增速。乾正七年底,新华殖民地统计三府人口,算上大量的新生混血儿,人口突破二百万。
通过物资交换的方式,北美土著不得不继续往西或者往南迁徙(主要是打不过)。
乾正七年(1809年),美国方面的西进运动,遭遇了大规模的土著的反击,中部地区爆发了数百起西进移民遭遇土著屠杀的惨案。
后知后觉的美国政府才发现,不知从何而起,土著在中部大量的存在,形成了南北走向数百公里的屏障,阻断了西进的势头。
最要命的不是没有人冒险往西去,而是冒险西进的欧洲移民真的打不过土著。
1803年,从拿破仑手里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之后,美国政府趁着欧洲的乱战,生出觊觎西班牙人的佛罗里达,对于民间自发的西进,官方推动兴趣不大。要说西进的高峰期,还是杰克逊1830年的《印第安人移民法》。
美国政府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确定了周帝国也在大肆的移民北美西海岸,出于官方对周帝国的畏惧,反而坚定了先打西班牙的决心。
1810年,美国出兵夺取弗洛里达。
同一年,新华殖民地人口接近四百万,并且向南北两个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向西推进了五十公里,受限于沙漠的阻隔而放缓脚步。
同一年,海地独立,南美独立运动进入快速发展期。
动乱导致大量的南美地区的人口逃离,他们一部分选择逃往美国,一部分则选择逃往墨西哥,随后又逃往新华殖民地。
因为到处都在动乱,新华殖民地的治安急剧下滑,多处新建的殖民点遭到频繁的袭击,甚至有数个殖民点被攻破。
李元闻讯之后,立刻召集新华殖民地各府的长官开会,商议此事。
商议的结果是三个府各自成立一支高机动性的地方军队,装备则由各府自行向国内采购。
新华殖民地地广人稀的特点,导致了三个大城市有很高的独立性,其中开远府为薛家的老巢,新金山则由贾氏代理人薛、彭二人代管,李元建有被架空的危险,则将嫡系转至平远府发展。名义上的新华王李亨,王府在新金山,势力范围却只能龟缩在新拓展的开远府(洛杉矶)。
人类大致都是差不多的,别看国内是高度集权的体制,到了新华殖民地,又形成了名义上的一统,实际上的高度自治。
三个府的人口自然是新华府为首,二百多万,其他二府则为一百万出头。
总体上的移民政策,倒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对待土著采取友好的贸易方式相处,能买下土地就买,买不下再想别的招,不到玩不动不对土著动武。这种方式在初期确实效果显著,进入乾正八年后,变得有点难了。部分土著也变了,不再轻易的出让土地。
好在这个阶段,新华殖民地也进入了一发向外发展的减速期,双方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相比之下,土著真正的敌人,还是来自东边的美国人,他们更不讲理,更喜欢用枪说话。
被夹在两块殖民地之间的土著,还处在一个多部落状态,相互之间也有战争爆发。
总之突出了一个乱字。
最支持殖民的内阁大臣贾琏,不用殖民地主动采购,每年都将最新式的武器运往新华殖民地。
开远府的薛蝌,自领新华王下属的开远知府,乾正八年秋天,一支五十艘武装商船抵达港口,运来的不仅仅是移民,还有一万支新式单发后装步枪,一万支金属弹壳的左轮,以及五十门新式火炮。
有了这批武器,开远府成立了自己的职业军队,人数五千人的骑兵旅,主要作战任务还是扫荡边缘地带,保护殖民点,打击袭击殖民点的土著。
相比之下,新华府的职业军队成立的更早,新华府更早的获得了国内的新式装备,职业军队从最初的三千骑兵,发展到含炮兵在内的八千骑兵。
发展最慢的是平远府,一直没有职业军队,都是以民兵的形式存在。
所以,李亨才着急,毕竟那是他在殖民地的基本盘。
在李亨的要求下,新华府拿出了一部分新式武器,帮助开远府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职业军队。这支军队的主要对手并非土著,而是从墨西哥方向来的亡命之徒。新成立的开远骑兵旅,很快就遭遇了多支墨西哥匪帮。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斗上百次。
在新式步枪面前,还拿着滑膛枪的墨西哥匪帮,遭到了毁灭式的打击。
华夏把烽火传信的天赋带到了北美,在各个殖民点建了烽火台,一旦遭遇袭击,立刻白天放狼烟,夜晚点烽火。
部署在边缘地带的骑兵旅立刻出击,成功的包围了多支墨西哥匪帮,并予以歼灭。
墨西哥方向的战斗更为激烈一些,相比之下,东部和北部地区与土著的战斗,则相对的要轻松一些。
开远府的骑兵在灭掉了一个敢于袭击殖民点,人数多达三千人的部落之后,土著部落意识到了这些金色皮肤的人并非只会讲道理,开启了向东的迁徙,主动的拉开与这些人的距离。当然了,贸易还是要保持的,土著已经离不开这些买卖人的美酒。
第674章 金色人种
开远府,秋收即将来临,地里麦子正在迎来丰收的时候。
开远府护卫军士兵朱老三正在沟渠边刷战马,不远处的一排木制独门小院里,从琉球带来的媳妇背着孩子正在准备行囊。
和大多数护卫军士兵一样,朱老三从军事训练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职业军人。
这份职业的缺点是经常不着家,每年只有三个月的假期。优点是免除一切税收和徭役,婆娘也不用下地干活,可以进官营的劳动服务公司干活。
当兵的薪水不高,每个月只有十块银元,但夫妻二人有二百亩永业田,官府负责组织人手帮忙耕种,每年拿三成的地租。
作为最早一批抵达开远府的殖民,朱老三对这个地方的感情还凑合,内心深处更多的是想念故乡,一个叫凤阳府的地方。
当初他跟着村里人一起出门唱戏要饭,发现有人招募移民,作为家中的老大,朱老三决定把自己卖了五十银元,让弟弟带回家去。
朱老三幼年时期,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人能吃饱饭。可惜,凤阳这地方太邪性,十年倒有九年荒。最近十年其实好了很多,但他们家是佃农,给地主种地是改变不了命运的,还不如出海移民搏一下。
朱老三是绝对不会承认,实在受不了五十银元安家费的勾引才卖了自己的。
是的,朱老三一开始觉得就是卖身,等他跟着人贩子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首先是能吃饱,窝窝头管够的那种。被送到登州的时候,伙食水平又提高了,每顿能吃上鱼肉,被送到琉球的时候,被集中起来训练了半年。这半年里,朱老三穿上了所谓的制服,冬天有了一件像样的棉衣、棉鞋和一双手套。
训练很辛苦,但是朱老三咬牙坚持下来了,在一队百人中综合成绩第一名。
登船渡海之前,队官塞给他一个日本娘们,告诉他,这是发给你的媳妇,好好看着,别叫人拐跑了。
日本媳妇哪都好,就是说话鸡同鸭讲,多亏有个媳妇,不然这漫长的海上航行能把人逼疯咯。差不多八个月的时间,期间停靠了一处很冷的地方,最后来到了新家。日本媳妇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
希望是很玄妙的东西,从最初卖身的拼死一搏,到现在有一个宅院,一个媳妇,一个儿子,朱老三斗志满满,决心要为儿子打出一个未来。
战马的眉心有一簇灰色的毛,所以也叫“灰猫”,这匹马高大健硕,完全不像老家能见到的那种蒙古马。
灰猫边上还有一匹驮马,一人双马是护卫军士兵的标配。
牵着刷好的马,回到马厩里,倒上专门喂马的精料,打上四个鸡蛋搅拌一番撒一把精盐后,才算结束了伺候马的工作。
日本婆娘叫惠子,缺点是个头比较矮,身高有一米八的朱老三,牵着媳妇出门像牵着女儿,就很羞耻。
行囊已经收拾好了,勤快的媳妇惠子在厨房里烙饼,这是她在服务公司里学会的技能。
摸到背包里有一卷硬硬的东西,朱老三微微的叹息一声,没有点破。
乾式步枪从墙上摘下来拆开,用枪油和抹布仔细的擦拭每一个零件,队官说战场上枪是士兵的命。
擦好步枪后,朱老三摘下腰间的左轮进行擦拭,这枪哪哪都好,就是子弹少,每个人只配三十发,日常训练打完了要搜集弹壳交回去。
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惠子,出来招呼朱老三吃饭,正压牙牙学语的儿子对着朱老三哇哇大叫。惹的朱老三一阵憨厚的笑。
饭菜很简单,一大盆炖野牛肉铁锅乱炖,一盘清炒小白菜,一碗豆瓣酱,一篓子馒头。
这次回来只待了十天,算是短假期,家里能做的事情,朱老三都抢时间做完了。
天色黯淡,朱老三抱着儿子出门转悠,惠子在家里收拾完毕,抓紧洗干净。每次假期开始和临近结束的夜晚,惠子都担心自己壮硕的男人被揉碎了。那种死去活来的感觉,这次不知道要等多久,男人才放假。
天还没亮,朱老三便摸黑起来,给马上了鞍,检查马蹄,挂上各种装备,牵马出厩时,抬头还能看见启明星。
惠子无声的站在门口,目送男人出门才轻声道:“保重!一定要回来!”
朱老三没有回头,轻轻夹一下马腹,灰猫收到指令,轻快的跑了起来,边上的驮马也跟着小跑。
越来越多的马蹄声从四面八方汇聚,形成一条长龙,沿着道路往远处去。
离开开远府之后,朱老三所在的骑兵队,往东边走了五天才进入一处不大的小镇。
镇子内大约五百户人家,周边用木头修了围墙,还挖了两米多宽,一米多深的壕沟。
这里已经是开远府的边缘,小镇是一个与土著贸易的窗口。隔三差五的有土著来进行交易。
交易的方式很灵活,可以是以货易货,也可以是帮忙干活,开荒挖沟渠,只要愿意总能找到活干。
队官龙一去了镇长处,回来时表情不好看,召集众人开会道:“最近不太平,据来此贸易的土著说,有一个暴力的部落正在往这边迁徙,事关生死,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身为排长的朱老三也没追根问底,只管服从命令即可。
“我已经连夜派人去给管带大人送信,距离最近的第三队,也派人去送信了,让他们担心点。就怕遇见是大部落。”
会议结束后,朱老三回到排里,交代兄弟们抓紧休息,没准明天就来消息了。
次日一早,队官龙一找到朱老三;“你们排散出去,几个方向都侦查一下,别跑太远。希望镇长的担心是多余的。”
朱老三立刻吩咐下去,三个班分别朝着三个方向出发,侦查周边的情况。
殖民地居民与土著之间的关系很复杂,部落太多了,关系有好有坏。还有一些从外地来的陌生的部落,一个不小心就能打起来。
土著部落有追着野牛群迁徙脚步的习惯,一些部落学会了耕种后才正式定居下来,这类属于少数。
最近连续发生了土著抢居民点的事件,规模都不大,但镇长担心大的在后面。
天刚刚亮,镇子便热闹了起来,忙着去收割地里的麦子。护卫队的士兵也不闲着,一部分警戒,一部分帮忙下地收麦子。
朱老三带着一个班的骑兵,往东走了一个上午,来到一处山顶上,向东眺望群山。
突然朱老三掏出了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山谷口,开始只有几个人出现,骑马的土著,为首者头上戴着羽毛,土著越来越多,能有百余人。
“你们几个留下,其他人跟我走,看看去!”朱老三催动战马,奔向山脚,沿着谷地里的河流往前。
班组一分为二,半数的人留在山上关注,随时准备接应。
土著发现朱老三等人后,发出了拐角声,瞬间烟尘滚滚,追了过来。
这一看就不是什么友好部落,朱老三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飞奔回头。
回到山口处,这边已经点起了狼烟,镇子的运气还算不错,这个方向只有一个山口可通行,否则就要绕路了。
追上来的土著大概有五六十骑,看了一眼山口的地形,朱老三下令:“准备战斗!”
一行人立刻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的瞄准前方。逼近山口的土著变得小心,降低速度,缓缓而行,并且火枪在手,随时准备反击。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