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91节

  再从长崎出发,开启了北太航线的漫漫之旅。

  只能说李亨的运气不错,这一路上顺风顺水的,真是一点意外都没有出,同行的船队也觉得运气超级好。

  漫长的航行时间,差点给李亨逼疯的时候,终于看见了海岸线,还有望远镜中山巅的雪。

  这一趟来的船队过于庞大,多亏了有一个巨大的海湾,湾内是天然良港,稍加修缮就是码头。

  海岸线是早晨看见的,船队进入海湾是次日早晨。李亨的旗舰得以最先靠岸,双脚踏上码头时,身子一阵摇晃,差点没站稳。

  迎接在此的是去年先到一步的薛家船队的新华总管事薛方,乃是薛家的家生子,真正的自己人。

  与薛方站在一起的是殖民地自卫队长彭虎,掌握殖民地的所有民兵武装。

  对于李亨的到来,这哥俩也都是高度警惕,薛蟠早就有交代,新华殖民地乃是贾家与薛家最后的退路。看似距离遥远,重要性不比澳洲差,未来的投入比澳洲只多不少。这哥俩暂时没有自立的心思,一个是惯性的缘故,一个是父母妻儿都在广州呢,他们还惦记着退休了回老家的。

  新华王的名头还是很唬人的,薛方和彭虎态度甚为恭敬,并不是敬畏李亨,而是随行的舰队。

  对于未来,李亨没有太多的想法,真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新华殖民地孤悬海外,想要发展起来,成为一方霸主的想法,暂时是没有的。

  李亨登岸后,住进了岸边的小城市,这个城市有一个很吓人的名字,金山!

  嗯,说起来是城市,像样的建筑只有一座,就在城市的中心,砖木混搭结构的两层楼,占地面积能有两亩地。

  李亨实在是太疲倦了,只听到两人说了一句,“欢迎王爷来到新金山城。”直接就晕过去了。

  一觉醒来,浑身乏力,肚子饿的难受,召唤贴身内侍送来一大碗面疙瘩汤,大口吃完后才算是活过来了。

  一问内侍才知道,这一觉睡了十八个时辰。李亨让内侍去请薛方和彭虎过来说话。

  薛方和彭虎这边,在登陆当然便接触到三千卫队的将领吴戈,此前在神机营内做守备。这三千人可不是啥精锐,乃是从全国各部抽出来的无牵无挂的小兵,这一路过来,病死了五十五个。吴戈负责操练这些士兵,送到新华殖民地之后,还要跟船回去的。

  说是给李亨的卫队,实则是给新华殖民地送来的合格新兵,这些新兵在本土训练期间,吃饱吃好,身体养的还算不错。

  带队的一干中低级军官,也是根据个人意愿,留下可以,回去也可以。

  舰队方面就更别提了,那属于贾琏的势力范围。真正麻烦的还是三十条武装商船,为首的是一个内侍庞克,承辉帝时期就跟着出海跑船,去过朝鲜日本,也去过南洋各地,甚至还去过印度。一开始是承辉帝搞船队,让宗室跟着占股份。

  可不要小看这些武装商船,最差也有三十六门大炮,小口径的速射炮也有十几门不等。

  庞克是周太后派来的,他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李亨安全抵达,除非出现不可抗力。

  亲随内侍告知李亨,薛方和彭虎在外忙碌,晚间才回来,倒是随行的太监总管庞克在城内。

  李亨立刻宣见,不多时庞克来到,见礼之后,李亨问他:“太后有何交代?”

  庞克表现出最大的恭敬,正色道:“太后命奴婢保证王爷旅程中不受戕害,并未有其他交代。”

  李亨听明白了,看着庞克问:“孤能信任你么?”

  庞克道:“奴婢只能保证下属的三十条商船以及船员听王爷的招呼,其他人不敢保证。”

  李亨没有蠢到问为什么,傻子都知道为什么。

  这块殖民地是民间自发打下来的,朝廷几乎没有出任何力气,也正因为如此,殖民地的规模不大并且够远,李元才放心李亨来。

  “此地如何?”李亨再问,庞克道:“昨日打问过,此前约二万八千壮丁,来源驳杂。主要是本土移民,占了六成,剩下的分别为日朝移民和土著,还有极少数的西洋人。女子不多却更杂,一千多女子有日朝女子,有西洋白肤女子,还有本地土著女子。此番舰队抵达后,加上随行的民间商船,小城人口突破五万。”

  “薛方和彭虎在作甚?”李亨转而问起地头蛇,庞克道:“正在忙着安置移民,此前修建的房屋不足,正在抓紧建造木制房屋。”

  李亨点点头道:“出去看看。”听了庞克的介绍,李亨的心沉到了谷底。

  大概率这个新华王是个虚的。目前只有随行的一千人能算是底细,庞克手下三十条船,也就是三四千人。

  实力对比差距太大,想要做实新华王,还要想法子收服薛方和彭虎。

  出门才发现自己在高处,一眼就能看见海湾和码头。

  此刻的码头上,还有船只在停靠,人员还在登岸,物资还在不断的往下运。

  李亨不免好奇道:“怎么还在下船?”

  庞克道:“来的船只太多了,舰队直接在海上下锚,人员登岸都是乘小船。武装商船只有三成完成了卸载,还要弄三天才能全部完工。”

  码头上有木制的吊车,配合滑轮,正在吊装货物上岸,这个速度已经不慢了,只不过这次来的船太多了,每天只能卸十二艘船。其他的船可不就是只能等着么。按照惯例,先下移民,再卸货物,所以李亨看见的是在卸货。

  “现在是冬季,粮食够吃么?”李亨还是有点东西的,立刻想到了关键。

  “奴婢去看过粮仓,一直在屯粮,足够所有人吃七八个月的。本地野牛成群,肉食很容易打到,可以大大缓解食物消耗,关键是开荒。”

  李亨非常满意太后给他安排的助手,这才登岸多久,情况基本掌握了。

  陪着李亨下楼时,庞克还在继续:“此地全民皆兵,无论男女都要参加军事训练,所以户户武备,人人有枪。”

  靠海湾的一边没有阻拦,岸上三道土墙,见证着殖民地居住区的三次扩大。更远处的原野上是开出来的耕地,此刻一片白雪遮盖。

  “此城为何叫金山城?”想起晕过去之前听到的话,李亨赶紧问一句。

  庞克明显了解过,不慌不忙的回答:“澳洲发现的金矿叫旧金山,此地也发现了大金矿,所以叫新金山城。”

  李亨闻讯狠狠的一愣:“金矿?”

  庞克道:“对,几个月前发现的金矿,就在海湾对面。薛方和彭虎告知,担心受到攻击,一直在遮蔽信息。现在强援抵达,倒是不用害怕了。”

  李亨缓了一会,消化了这个消息后,看着依旧忙碌的码头,以及海湾对面隐隐可见的正在拔地而起的房屋。

  “薛方的意思,不着急开采,先巩固防御。西洋人都是海盗,必须严防死守。开春之后与本地土著合作,雇佣他们开采金矿。黄金对于土著而言,还不如铁器和酒来的重要。土著都是一个一个大小部落,人数在三五千至数百人不等。几年下来,扶持一家部落达到了万人,并且教会他们耕种,这才定居下来。这一片地盘,与其说是他们打下来的,不如说是土著打下来后卖给他们的。早先这里可是有十几个部落,更多还有不少部落。”

  看这意思,庞克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几乎很少休息,做了很多调研的工作。

  李亨听的不禁微微皱眉问:“土著的战力如何?会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

  人到了这个地方后,李亨彻底断了回去的念头,转而想经营好这一片地盘,做个草头王也是不错的。

  无论如何,安全是第一位的。

  “土著只有数千滑膛枪没有火炮,火药还不能自产。起初不是没有土著觊觎殖民地,都被打服了。现在最大的威胁,还是南边的西班牙人。他们经营二百年了,根基深厚。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既是贸易的伙伴,也是潜在的大敌。”

  庞克领着李亨来到了本地最高的建筑,一处山坡上的炮台。

  炮台守卫拦下他们,表示没有薛方和彭虎的命令,不得进入炮台区。

  李亨也不生气,只是站在远处看了看炮台,看的不是很清楚,只能看个大概。炮台是石头砌成的,一共有两处,扼守海湾入口。每个炮台约有三十门大炮,足以威慑一切来犯之敌。

  二人掉头返回,迎头遇上了薛方和彭虎来寻。

  因为能够自由活动,李亨对二人倒也没有太多的敌意,倒是想收为己用。

  薛方和彭虎收到了由吴戈带来的薛蟠的信,信里说的很清楚,对于李亨要防备也要合作,不能搞的太难看了。

  原因也很简单,李亨这个新华王在新华殖民地,这里的殖民才“名正言顺”,国内的支援也能师出有名。

  这就是所谓大国的气度了,必须要有的。凡事都要有个理由的,师出无名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一段时间内美帝也讲师出有名,哪怕是一管洗衣粉。

  信里还再三强调,一定要交好土著,能同化就同化,不能同化的大力扶持,帮助土著壮大,并且向东发展。

  薛方和彭虎上前见礼说话,李亨对两人很客气,不远不近的保持距离。

  薛方表示领李亨去炮台看看,李亨表示不看了,人还没缓过来,还要回去休息几天。

  这一路往回走的时候,薛方作为代表,详细的介绍了殖民地的情况。

  新华殖民地,头两年没少打土著,不是想打,而是防御。一边打一边贸易交朋友,渐渐的扩张。

  现在的土著对于新华殖民地而言,不足为患。近处的大敌是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地,远处的大敌是东海岸的美国。

  通过贸易手段,殖民地实际上扶持了八个大小不等的土著,并且让他们结盟,不要相互攻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东边的美国。

  目前看效果还不错,主要是殖民地卖给了土著部落两万多条燧发枪和大量的火药。

  这些部落相互之间划分了势力范围后,采取了不断东扩的策略。八个部落,人数最多的一万三千余口,少的只有三千多。

  现在经过勘测,更北方有铁矿,殖民地想要自我发展,就必须自己能生产钢铁,制造和运用蒸汽机。

  薛方的意思,希望李亨尽快写一份奏报,派人送回国内,尽快的往北美迁移一批工匠过来。

  彭虎也说明了原因,不这么做不行,根据情报,东部的美国北部,已经广泛的使用蒸汽机了。东部美国整体上一直在往西发展,争夺土地。

  李亨听明白了,尽管美国方面还没有大规模西进,但趋势是很明显的。目前殖民地就这点人口,将来一旦有事,国内再强大,那也是鞭长莫及,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的移民,发展本地的产业,增加自身的实力。

  总而言之,形势不乐观!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

  都不用李亨的奏本回来,这一年除了护送李亨之外,还有三批次的船队开往新华殖民地。

  其中一支船队还是英国人的船队,运过去三船白肤色的女子。

  只能说在没有正式废奴之前,英国人的积极性很高。

  现在的英国人重心还在欧洲,忙着组织新的反法同盟,围剿拿破仑。

  这个阶段的法国,大概是法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说英国,有一个冷知识,英国首相的全称是第一财政大臣。

  因为不满国王的税收政策,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换个角度看,英国的革=命应该叫税收革-命。

  有趣的是,美国人的独立战-争,起源也是互相缴税,真可谓一脉相承。

  更讽刺的是,因为不想交税而独立的美国,有一条公理,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

  李元的运气不错,承辉帝留下一个财政充裕的国家。新君登基后,总是会有点雄心,想要证明自己的。

  结果往往是在不同的相关利益方的反复拉扯中,雄心壮志被一点一点的消磨。

  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将国家调理好,不出大问题,这是每个皇帝都要面对的问题。

  站在内阁的角度看问题,性格相对急躁的李元,伺候起来难度太大了,不像先帝时期,大家可以和稀泥,可以摸鱼,按时下班。

  李元抓住江南税案和刺贾案大作文章,这次倒是没有再大面积撤职官员,而是指出因为官员不能尽职,导致的结果。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工作效率!

  进而又把考成法拉出来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堵上漏洞。

  从内阁的角度看这就是在吹毛求疵,实际上因为火车和飞剪船的出现,消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火车带来的效率,比起先帝时期高了数倍以上。

  太平年间的官员真的很爽,因为要紧的事情其实不多。多数情况下,只要抓好税收,按时入库,平时嘴巴严一点别乱说话,官员很爽的。

  李元给官员们上弦,尤其是针对贪腐现象,一年内一口气往全国派出去十个巡视组。

  这个巡视不是某个朝代特有的玩意,往前追述能到汉朝的督邮,唐朝的贞观时期也是广派御史。

  巡视组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查贪腐,一个是明刑狱。

首节 上一节 591/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