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78节

  贾琏一点都不着急,人可以跑,企业在地面上能跑么?说的难听一点,停工一天都要少赚不少钱。再说那么大的企业想搬家一时半会也做不到。

  巧合的是,吴兴和太仓的知县真就不是什么聪明人,最多有点小聪明吧,不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加之平时被两家喂养的太饱了,实在不好意思拉下脸来硬的。两家派人来商议后,奉上一份厚礼,两位知县都表示,报一个合适的数字上来,给金陵方面交差即可。

  贾琏在金陵呆的第十天,初步的消息陆续上报汇总了,江南地区重点的苏松二府,苏州府汇报补税五百万元,松江府似乎商量好似得,也是这么数字。这里头还包含了罚款的部分,反正就这么多了。相比之下,金陵府这边报的数字是一千万元,都是本地大商户联手凑的数字。太平府那边报了个八百万元,宣州府报了个六百万元。

  说实话,拿到各府初步报上来的数字,江南巡抚真是眼前一黑,对于苏州知府和松江知府的作死行为,真是无话可说了。

  拿着各府初步报上来的数字,熊方看着沉默不语的巡抚,忍不住破口大骂:“甘霖娘……。”

  一口气骂了半个小时后,熊方才算停下来,挥舞着手里的报告继续喷:“知道么?全国都在看着江南省,你就拿这么一个东西给本总督,然后让我去钦差大人跟前怎么解释?宣州府都有六百万元的补税和罚款,苏州府和松江府加起来都没有金陵一个府多,你觉得钦差大人是傻子么?”

  江南巡抚被骂了也不还嘴,等熊方口干舌燥,端茶喝水的时候才解释:“卑职以为,钦差大人需要有人作死。”

  熊芳嗯了一声,放下茶杯:“苏州府刨你家祖坟了?还是松江府把你家孩子丢井里了?”

  江南巡抚听了微微一笑,上前一步道:“苏州府可以先放一放,松江府倒是可以先做点文章。大人去见钦差时转告一句,卑职已经调集三千抚标去松江府,先拿下松江知府,再拿下几个胆敢糊弄朝廷旨意的县令和士绅。到时候人拿下来,要不要杀,全在钦差大人一句话。”

  熊方迟疑不定时,江南巡抚上前一步,指着报告上太仓县的报告,王家带头每年补罚一万元,其他的家族自然不敢超过王家,最多报九千五。

  “也好,苏州乃当朝首辅的祖籍,面子上确实要照顾一些。就这么办,你马上亲自去松江府,我去见钦差大人。”

  熊方说完后,江南巡抚暗暗骂娘,本想借着机会去见钦差,看看能不能抱上大腿,没想到熊方不给他机会。官大一级压死人啊,娘希匹。

  “制台大人,福建巡抚是王家人。”江南巡抚“善意”的提醒一句,熊方听了不耐烦的摆手:“顾不上了,谅他不敢乱来!”

  等江南巡抚走了,熊方没着急出门,而是立刻手书一封,让亲信立刻快马送往杭州,面呈闽浙总督肖逸凡,两人是同年关系不错。万一福建巡抚乱来,闽浙总督也好出手压制一下。同时也提醒对方,朝廷的决心很大,下一个可能就是闽浙了。

  至于说为何闽浙总督不在福州而是在杭州,那很好解释,杭州呆着多舒服啊。唯一不舒服的就是浙江巡抚了。

  有句话熊方是没说错的,那就是天下的督抚都在看着江南,如果在江南没有搞出一点动静来,大家都不愿意无事生非的,天下太平不好么?

  说起来,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江北巡抚了,人在徐州待不住了,已经到了扬州,方便随时过江,相关的公文江北也有一份的,已经下发了。

  江南搞定了,江北自然传檄而定,两江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天下各督抚自然传檄而定。

  别说这么就一个江南省五年商税没变化,天下各省都一样,也就是直隶不一样,那是因为有大量国企照章纳税,才没有显出问题来。

  就这还是商业税,农业税就更拉胯了,就一个摊丁入亩,少了士绅一体纳粮,这是瘸腿政策。

  只能说承辉帝当初改革是个不完善的。

  熊方登门求见,顺利的见到了贾琏,上呈了报告后,并汇报江南巡抚的举动,最后颇为担忧道:“卑职是福州人,福建巡抚出身太仓王家。”

  贾琏没有接他的话,捧着报告仔细的看了看,从报告上看,金陵知府最卖力气,给足了下面工商大户压力,拿到了的自我申报数字最多。太平府和宣州府也还凑合,对比一下龙禁尉的报告,发现这两位知府真就是照章办事了,至少这一次是这样的,没敢巧立名目收钱。根据龙禁尉的报告,太平府和宣州府,启动了进城费,希望借此回血。

  贾琏仔细的看完报告后,抬头对熊方道:“补一条政令,严禁各府县收取进城费,已经收的立刻停下,既往不咎,否则严惩不贷。”

  熊方立刻表示:“卑职回去立刻发布!”

  贾琏又道:“告诫一下四大民营银行金陵分行,最好不要做见利忘义的事情,否则别怪本钦差翻脸无情。”

  熊方听了不是很明白,小心的问一句:“何谓见利忘义?”

  贾琏翻了翻眼珠子,五十出头的熊方额头冒冷汗,一省总督不懂金融,算了,这不怪他。

  “此事一定会影响到一些中小商户的经营,万一他们在银行贷款被提前催收,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一点产业也要被迫低价落入银行的手里。别以为银行是做慈善的,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警告他们,即便是期限到了,上半年也不许收回一文钱的贷款。我说的!”

  贾琏就是这么霸道,不给银行趁火打劫的机会。

  熊方这下明白了,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下面的人是个情况,他能不懂么?有钱的装穷鬼,财不露白嘛。到时候做出千辛万苦才拿出钱来,家里的产业左手到右手,那都是正常操作。一些依赖大户为生的中小企业主,自然受影响,有贷款的自然也就给了银行趁火打劫的机会。

  “要不要震慑一下那些工商大户?”熊方又打了一个补丁。

  贾琏微微颔首:“如果有人向你哭穷,你告诉他,既然没钱,生意就别做了,想必他们会有钱的。”

  熊方回到总督行辕,立刻下令派兵前往四大民间银行,递上警告书,并派发公文到下面各府县。

  这份公文措辞极为严厉,如果真有人不识趣,他真不介意派兵。

  四大行这边被官兵围上后,立刻吓的半死,负责人赶紧出来交涉,得知总督府的训令后,纷纷表示一定照办。

  说句不好听的,你别看四大行牛逼,但是在金陵地面上,真的得罪不起两江总督。因为他真的有能力让你生意做不成。

  更不要说,此事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大佬存在,惹恼了贾琏,别说在两江了,全国范围内的生意都未必能做的下去。

  别的不说,央行那边撤股之后断了许可证,四大民间行就傻眼了。想要找合作者,央行还怕找不到么?

  现在各省的地头蛇,都在寻求成立本地的银行,也就是朝廷勒令央行,不再发经营许可证了。

  说起来别人做不到让央行撤股,真没人敢赌贾琏做不到。即便贾琏做不到,他还能做到让央行开放许可证的签发。

  四大行之间的竞争,已经打出狗脑子了,每个省再来一个本地行,估计五脏六腑都得打出来。

  这些年朝廷一直在收束金融许可证的范围,很多民间的钱庄,到期后都不再发放许可证了。

  这都是当年李亨留下的坑,至今也没填上呢。

  可以说朝廷对于金融领域的乱象,高度警惕。

  官府就是这样,喜欢搞一刀切,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责任少,省事。

  官府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没那么精力给你搞精细化的处理。

  林山这边拿到了林如海的回信,一看是贾琏亲启,他倒是没敢打开。问了一句侄子:“大哥怎么没给我回信?”

  “叔爷就说给贾琏送一封信,没说别的。”

  林山也没多问:“这样啊,也好,有这封信就能够压的贾琏低头了,走,出门。”

  这些天在秦淮河畔住着,日子过的不要太爽,并且花费都是族里的资金报销。如果不是这封信,林山都忘记还有正经事情要办了。

  出门直奔薛家在金陵的大宅子,在门口让护卫拦住了,面对枪口林山丝毫不惧,大摇大摆的上前说话:“我乃苏州林氏族长,手里有首辅大人给贾琏的信,尔等还不速速让开。”

  贾家的护卫哪里鸟他,白眼一番:“等着!”说完派人入内通报。

  林山见状顿时急了,径直往里冲:“看你们谁敢拦我?”

  三步冲到侧门口,四个护卫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给人按住,双手反拧。林山没想到会这样,气的大声呼喊;“放开我,你们这些贱人,回头一定让首辅大人判你们一个流放三千里……呜呜呜呜。”护卫们还算留情了,没下狠手,只是给他嘴上塞了抹布,免得他叫嚷。

  林山的几个随从立刻上前来救,门内又冲出来六个护卫,这次就没留手了,枪托伺候,一顿乱砸,林山的随从们招架不住,全都被打倒在地。

  贾琏的副官兼大秘范平出来看一眼,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淡淡道:“冲撞钦差驻地,形同谋逆,你们手里的枪是烧火棍么?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直接开枪,打死勿论。你们心慈手软,很可能会害了大人。这次就算了,当值的一组人,罚奉一个月。你们可服气?”

  带队的护卫组长以及一组护卫,没有不服气的意思,而是纷纷表示:“卑职领罚,保证下次绝不手软!”

  林山已经吓坏了,什么首辅家族的族长,人家是真的不当一回事啊。

  “送信的人呢?”处理完事情后,范平才问起来。

  护卫组长指着林山:“就他,说是什么苏州林氏的族长,手里有首辅给大人的信,非要往里闯。”

  范平看看林山,见他眼神惊恐,浑身发抖,淡淡道;“把信搜出来!”

  护卫上前搜身,将林如海给贾琏的信搜了出来,范平拿着信道:“看好他们,等大人处置。”

  范平入内送信,贾琏接信后一看笔迹,确实是林如海的字迹,当即打开看了,发现就一句话:“把混蛋流放三千里,让林家人长点记性!”

第651章 我真傻

  贾琏沉默了好一阵,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林如海这封信了。

  思来想去,尤其是想到黛玉时,贾琏沉重的叹息一声,让人端来烛火,将信给烧了。

  烧完信件之后,贾琏示意笔墨伺候,写了一份手书,上曰:冲撞钦差,流放南洋。下有落款签名并用印。

  比起林如海那封信里只有八个字,没抬头没落款,真不知道光明磊落多少倍了。

  只能说林如海这个首辅当了,变得太过爱惜羽毛了,大概是怕将来老了回乡被骂。

  说实话,没有这封信,贾琏大概要收拾整个林家,有这封信,贾琏也只能收拾林山一个人。

  说他老奸巨猾,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话说熊方这边,得知林山被押送到达后,顿时大为吃惊。本以为碍于林如海的面子,贾琏大概是要放过林家甚至款待苏州方面,没曾想人当即拿下。看了贾琏的手书后,熊方安心了,有这玩意在,怎么都算不到自己头上。

  林山是万万没想到,没见着贾琏就算了,还被送到大狱内,以冲撞钦差的罪名,直接流放南洋。

  总督衙门这边动作很快,当夜就去监狱内宣判,一早就给人装撤离拉走,丢上船送往松江府,那边有定期往南洋的船。

  林山的随从倒是没有被流放,而是听了宣判后,直接判了一个胁从,每人打了二十板子放走了事。

  总督衙门这边张贴宣判告示上,除了总督的印之外,还有贾琏的私人印鉴,以此强调是钦差主导的判决。

  所有看了宣判告示的人都充分的体会到钦差不肯假手他人的态度。

  林山作为苏州林氏的族长,跑到金陵来见钦差,这个节骨眼上还能为啥呢?

  所以这个罪名看似与整顿商税无关,实则大家都知道他为何被钦差收拾了。

  首辅林氏家族的族长尚且如此,其他人还敢心存侥幸么?

  不过事情的发展,不但大大的出乎了贾琏的预料,而且还大大的出乎了林如海的预料。

  原本以为只要处置一个林山,林家人就知道厉害了,不料五日之后又生波澜。

  这日总督府转送了一份来自江南巡抚的报告,江南巡抚亲率三千抚标,顺江直下,登岸后兵分多路出击。巡抚率一营人马,直奔松江府,二话不说直接拿下知府。随即各路人马杀向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太仓等县,上来就先端了县衙。

  江南巡抚的报告中显示,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需要一些时间。

  贾琏还是很佩服这个江南巡抚的自救力度,行动可以说非常的果断。拿到各府汇总的补税报告后,立刻就带着抚标倾巢而出了。

  如果是巡抚和布政使之间有啥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巡抚手里是有直辖军队的,指的就是抚标。

  尤其的是,别看报告上写三千抚标,贾琏敢打赌实际人数最多一千五。抚标的钱走省财政出,报三千的上限是必然的。有的钱巡抚可以不拿,但是下面的人总要有个外财吧,不然这官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呢?

  只能说,公平是人类社会集体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但是公平问题会一直存在,并且陪伴着人类消亡。

  贾琏正在想着,松江府和苏州府顶风作案,要不要让熊方派兵去苏州,拿了布政使和苏州知府时,门口又来通报,来了四个林家子弟以及随从数十人。贾琏只好停下手里的活,问进来通报的范平:“外面又闹什么?”

  范平恭敬的汇报:“来了四个林家子弟,表示要为林山尽孝,他们要代替林山去流放,希望大人能成全他们。”

  贾琏听了沉默良久才道:“这帮人是法盲吧?朝廷的法律在他们的眼里是摆设么?还是说,苏州林氏这些年已经凌驾于法律之上呢?”

  范平沉默不答,贾琏转身提笔快速的写手令一份,用印后递给范平道:“让卫队把外人的人扣下,连人带信送过江,调一标人马去苏州,直接将苏州林氏所有人控制起来,等候下一步处置。”

  范平接了手令,低声劝一句:“大人,您总归是林家的女婿。”

  贾琏抬头凌厉的送一个眼神过去,范平立刻啪的一个立正:“卑职遵命!”

  出门之后,范平立刻让卫队出手,将为首的四人拿下,余下的随从全部驱散,五十余卫队将四人绑了,送到江边。

  四个林氏子弟还以为要被丢江里,吓的嚎啕大哭,苦苦哀求。被送到对岸后,这四人才算安静了下来。

  整个两江官场乃至全国的官员,最近的目光都聚焦在金陵城内,各路人马的信使,真是一点都不敢耽搁,有一点动静都要派人传出去。

  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苏州林氏,本以为派几个后辈过来,哭闹一番,至少能给贾琏一点难堪,甚至让他收回成命。

首节 上一节 578/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