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68节

  军队之中花钱最多的一直都是海军,经费多了油水多,兵部丢了这一块肥肉后,上上下下都非常的不满。

  水师衙门改成海军衙门,彻底的成为了新旧勋贵的地盘,尤其是南洋舰队,在海军内部的实力强大,基本压制了旧勋贵的声势。

  最近关于海军大臣的人选问题,新旧勋贵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奈何南洋之外的其他海军,实在拿不出手。

  李元迟迟没有表态,因为他此前没有确定是否坐稳了皇位。

  现在通过一系列事件后,李元认识到皇位稳固了,在朝廷里态度变得渐渐的强势。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岳齐,必须做出点态度了,强化一下他在军方的领导地位。

  这次军改方案,一旦通过了,肯定要拨款,别管改的如何,一大笔款子下来,上下都能沾好处。

  李元回到宫里,很认真的看了岳齐的军改方案,看完后没有批复,而是让人誊抄一份,快速送到贾琏处,问问他的看法。

  在李元看来,军改是必须的。旧式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被证明基本烂掉了,否则也不会有郧阳、济宁之乱,更别提草原之乱。

  过去那种兵为将有的模式,在李元看来绝对不能接受。父皇没有着急去改,就是留给自己来改的,并借此立威。

  但怎么说呢,上次岳齐的方案,给李元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还好没通过,不然就是一个巨大的财政坑。

  贾琏这边收到新版军改方案时,人已经到了济南,并且视察了工程学院。已经开学并招募了一期生的济南工程学院,招生情况不算顺利,非常艰难的招募了一百多人。最近出了新情况,就是山东学子们,通过提学大人的关系,提出开一个举人实学培训班的要求。

  对此,校方还没来得及决定呢,贾琏就到了济南。

  很明显,事情的起因是恩科的考试,济南离得近,消息来的快,得知殿试内容全是实学时,举人们固然义愤填膺,集体去提学大人那里闹了一阵,得知无法改变后,立刻做出了灵活的调整,这才有了实学培训班的请求。

第640章 先撩者贱

  灵活,太灵活了!

  这就是读书人的身段,我闹了,你不理我,那我也可以学习实学,只要不耽误的进步就行。

  随行的山东巡抚确认了铁路学校方面的说法。

  办学习班,哪怕是短期的,贾琏也认为是件好事。

  怎么说呢,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是跟着利益走的。

  当然贾琏没有第一时间认可这个事情,答应的太快了生怕不值钱。

  “上个月还给京城送信,表示师资力量不足,向京城求助。现在要办培训班,老师够么?”

  贾琏说着话没看山东巡抚和校长,而是转头东张西望,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事情。

  山东巡抚倒是个识趣的人,上前来低声道:“实学的老师别的地方也没有,地方上有难处,还请大人支持。”

  是个官都知道,新式教育这一块贾琏说了肯定好使。如果是以前呢,倒也无所谓,反正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现在不行了,李元直接逼着各级教育衙门乡试加入实学的内容,接着又在殿试和庶吉士考实学。教育机构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资质,地位就很难保证了。

  说起来什么人最狠实学啊,不就是礼部这条线下来的各级教育衙门么?

  闹归闹,但没用,一个是上面没人带头,一个是眼下是皇帝和朝廷强势的时候,下面闹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既然巡抚大人这么说了,那就办一个学习班,不过这费用可不能少,不能让教师白干活。”

  贾琏笑呵呵的一句话给定下了,山东巡抚身后跟着的官员们,脸都绿了。

  以前你们不屑于实学,现在还要花钱来学,到了还要说谢谢。

  贾琏忍不住想起了白宫谈判的名场面,和那句经典台词:说谢谢了吗?

  还好,贾某人只收点学费,没有要你家里的矿,良心值掉的不多,需要的脸皮也不多。

  视察学校后,准备回去时,山东巡抚又凑近了问一句:“刚接到的消息,衍圣公来了!您看看……?”

  贾琏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山东巡抚道:“怎么?拿衍圣公压我?”

  山东巡抚尴尬的笑了笑,如此直白的说话,实在不像官场中人。实际上山东巡抚也明白,贾琏如今的地位,此刻确实可以随心所欲。

  类似于某个带着奉化口音的人在说,【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点。】

  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我要在乎算我输。

  “大人,这个……,实学也是儒学一脉。”山东巡抚吞吞吐吐的,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讲,总不能真的拿衍圣公来压贾琏吧。

  贾琏听了呵呵一笑,扭头问校长:“怎么,开学的时候没请衍圣公到场?”

  工程学院的校长不慌不忙的回答:“请了,没来!还说,耻与为伍!”

  贾琏听了哈哈大笑道:“你是被我连累了,当年我在济宁平叛的时候,没有去拜见过衍圣公。可是怎么说呢,即便去曲阜,也没啥可看的,圣人的书从小就读,圣人的雕像,文庙里有。非要说曲阜孔家的特产,应该是给蒙元上的降表,这倒是独一份的。”

  当着众人的面,贾琏说这么一番话,吓的所有人噤若寒蝉,没人敢再开口了。

  好些官员面带怒色,恶狠狠的看着贾琏,就是不敢上前,只是站着看他上车走人。

  马车上的山东巡抚浑身哆嗦,后悔极了。到底是有多想不开,才在贾琏面前提衍圣公,然后听到一番骇人听闻的话。

  可惜他不是贾琏,不然还能知道,给异族的降表,可不止一份啊。

  “大人是不是过了!”山东巡抚小心翼翼的提了一句,坐在斜对面的贾琏,不紧不慢的开口:“圣人是圣人,孔家是孔家。贾某尊的是圣人,与孔家何干?都说君子之德,五世而泽,圣人驾鹤西去都两千年了,这都多少代衍圣公了?圣人是万世师表不假,衍圣公呢?对朝廷对百姓做了那些贡献?我堂堂朝廷从一品大员,还要屈尊见他?笑话!”

  因为民间报纸事业的兴旺,济南本地也有好几家报纸。

  媒体的特点懂的都懂,看起来啥都敢往外发,实际上他们最清楚,什么人得罪不起。

  贾琏的一番话传的的很快,但是报纸上却一个字都没提。即便贾琏的专列离开了,依旧是一个字都没提。

  他们是不想挣这个钱么?非也,实在是不敢。原因也很简单,贾琏是可以跟他们讲物理的人。

  还是有官员愤愤不平的,而且还不少呢。这不,贾琏刚离开,山东各地的官员,上了几十份奏本,弹劾贾贼。

  奏本到了京城时,分管这一块的方颂人都看傻了,大哥,你这头也太铁了吧,心里明白就好,你当众说啊。

  思来想去,方颂拿了纸条写了一句话,【戏言尔!】看看觉得不妥,又换了一张纸条,【不合时宜之戏言尔!】

  这下满意了,不能更严厉了,上个月方家管家汇报,卖碎石子挣了好几万元呢。

  转给林如海后,方颂快速的走人,交代一句身体不适,回家了。

  没一会林如海从办公室里冲出来找方颂,得知他不舒服回家休息后,气的破口大骂:“彼其娘之!”

  林首辅如此失态,惊动了李清等人,纷纷出来询问何事,林如海知道这事情瞒不住,给大家都看了之后,众人也都沉默了。

  潘季驯歪歪嘴,强忍着笑道:“方相真乃妙人!”

  岳齐沉默了一会才道:“倒也不算过分。”

  李清内心翻腾一番后,觉得就这点料,拿不住贾琏,干脆点头道:“林相不必动怒,就这么呈送御前吧。”

  林如海倒是没想到,一帮平时面和心不和的家伙,此刻如此的和光同尘。

  “好,那便如此呈上去。”林如海说完立刻派人送御前,秘书处这边接到内阁转来的奏本和方颂的批复,看完之后不敢处置,立刻送李元跟前。

  李元正在为两件事情恼火状态,一个是太子师,一个是《仁宗实录》的编撰初稿不能让人满意。

  前者礼部那边倒是给了个名单,李元看完无法满意,因为都是一些穷经皓首的腐儒,怕给太子教坏咯。后者嘛,翰林院那边整了个大活,对于承辉帝的一些变法举措,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激烈了。尤其是摊丁入亩的改革,更是加了一些逼死士绅的黑料。

  所以奏本送到李元的面前时,本着缓缓脑子的心情打开奏本后,头也不疼了,心口也不堵了,脸上也有笑容了。

  “胡敏,去把《太祖手记》请来。”

  《太祖手记》藏于密卫档案馆中,内容不多,就一个本本,用信封装好封死,每次打开看完,放回去之后还要封死。

  李元登基之后,特意请出来看了一回,这还没还回去,放在寝宫内。

  胡敏匆匆而去,很快就回来了,李元打开太祖手记,翻到了其中的一页后,确实发现了这么一句话“使东平铁骑看护孔府周详”。

  确定没记错之后,李元让胡敏又送回去,再看这些弹劾贾琏的奏折,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毫无疑问,太祖对于曲阜那边是不满意的,别说太祖了,父皇对于曲阜那边也不满意。估计只要智商正常,谁当皇帝都不满意。

  再看贾琏的原话,李元噗嗤一声笑出来了,取来纸笔,写了一句批复,【朝廷重臣,说话本分场合,不分轻重,罚奉三年。】

  批复转回内阁之后,林如海看了长出一口气,示意原件留档,誊抄多份回复即可。

  不是什么大事!

  上传下达的通政司这边,接到回复后知道闹不起来,心情也比较轻松,最近的活不会太多,可以轻松几天了。

  临近下班时,一份来自山东道御史的奏本送到,通政司使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份奏本可不得了,山东道御史弹劾曲阜知府、山东总兵、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身为主官,严重失职。

  给出的理由也很清晰,放纵衍圣公,无旨意而离封地。

  藩王也好,实封爵位也罢,都有一条明文规定,无旨意不得离开封地。

  衍圣公也一样,没有旨意不能离开封地。这次贾琏南下巡视,衍圣公到了济南,山东官员视而不见。

  这事情无疑有点小题大做了,衍圣公还能造反不成?所以呢,只要不离开山东,官员们一般不会计较这个,最多是派人保护着免得出事。

  问题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贾琏在济南说的那些话,如果只是私下流传无所谓,被人拿出来做罪名弹劾贾琏,性质就不一样了。

  还是那句话,就你会弹劾是吧?

  贾琏不是没有支持者的,非但有,还很多,尤其是一群利益相同的官员。

  巧了不是,山东道御史,就是认可并支持贾琏的官员。

  山东官员弹劾贾琏怠慢圣人之后,对圣人之后出言不逊的事情,山东巡抚三司为何不压下去?

  真当贾党都是好脾气么?真以为被打了不会还手么?

  这份奏本在下班前送进了内阁,被强制加班的通政司使,坐在椅子上无奈的仰面长叹。这个官真不是人干的。尤其是最近,心惊肉跳的!

  皇帝安不分连连搞事就算了,现在下面的官员也不安分了。能不能体谅一下我这个负责上传下达的老朽?

  内阁这边,方颂称病了,奏本直接送到林如海跟前。

  都起身要下班回家的林如海,看到奏本时也挺想死的。

  不搞点事情,不制造点麻烦,都不肯安分是吧?

  行,让你们知道知道,首辅不是好惹的。

  林如海派人找通政司确定了一下,此前关于弹劾贾琏的回复是否下发,得知并未下发后,林如海直接叫停了。

  拿上李元此前的批复,还有山东道御史的奏本,直接进宫求见李元去了。

  这一家伙,通政司使更无法下班了,只好继续被迫的苦逼加班。

  李元对于林如海的求见毫无准备,非常的意外,还是第一时间让他觐见了。

  “陛下,老臣做事不周,多亏山东道御史奏本来的及时,不然臣等要犯错了。”

  李元有点懵圈:“林相,何至于此?”

首节 上一节 568/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