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37节

  这次会议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或者说承辉帝与内阁的思维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皇帝也好,内阁也罢,都担心舆论失控,所以要控制。再者,他们也习惯了教化!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即便他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

  这就意味着,多数人是可以引导的,他们也需要引导。

  绝大多数底层要求不高,就是日子有盼头。

  会议达成一致后,就没贾琏什么事情了。会后,贾琏向皇帝辞行。

  承辉帝还是在行宫里见的贾琏,君臣对坐的时候,承辉帝还是不免叹息道:“朕也不能随心所欲。”

  贾琏知道他的意思,笑着回答:“陛下,臣能理解,也不着急。”

  承辉帝愣了好一阵才起身,贾琏也跟着站起时,肩膀上被轻轻的拍了几下后,承辉帝背着手转身走了。

  次日,贾琏回京。

  来回折腾了小十天,人累的快散架了。

  京城这边,证券交易所已经选址完毕,就在城东此前那个宅子,嗯,被没收充公后,贾琏不客气的拿过来,在原址上推倒重建。与此同时,周边的几个宅子,也被贾琏强行买下了。户主其实不想买,但是看着价格合适,加上得罪不起贾某人,捏着鼻子也只能卖了。

  有没有怀恨在心的人,那肯定有啊。只不过贾琏没工夫去计较这些。

  内务府和龙禁尉这次也挺配合的,很快就在李元的主导下,弄了一些人,搞了个证监会。

  他们也没有反对的余地,毕竟手里的权力真增加了,肯定要积极配合的。

  李元把两边的人叫来,开会商讨规则,确定权责。

  首先明确一点,股票交易,只有在官方机构的平台上交易才是合法的,受官方保护的。其他形式的交易,官府不认可。

  这一点确定很有必要,大概就是,任何一笔股票交易,都别想逃税。

  闭门会议开了整整十天,在交易所与证监会人员之间的互相深入坦诚问候中,达成了一致,完成了规则制定。

  因为贾琏的强势,证监会的权利被限制的很死。但是反过来呢,证券交易所这边,也被证监会盯的很死。

  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是权利上的冤家。这块饼子新鲜出炉,怎么分自然是要争个你死我活的。

  说的难听一点,两边没动手打起来,都算是教养好的。

  确实有好几次差点动手了,只不过有李元和贾琏坐镇,这才没打起来。

  再次与李元合作,贾琏能感受到李元内心深处的一些野望,尽管他藏的很好,贾琏还是察觉到了。

  这很正常!

  这边的事情刚开始,那边关于央行和民间四大行的调查最终结果也出来了,上报至承辉帝处。

  承辉帝与内阁也开了几天的会议,最终达成了妥协。

  央行高层大换血是注定的,意外的是李亨没受影响,还是继续兼领央行。只不过,原本以外戚和宗室近乎垄断的央行高层,基本换成了户部的文官。其中最重要的审核监管部门一分为二,审核部门落到了文官的手里,监管则继续由宗室外戚勋贵多方把持,其他部门变化不大。最后就是新设一个机构,专职监管央行,该机构由皇帝直辖,户部和内务府各出一个负责人。

  点金行的事情反倒不那么重要了,民间商业银行被明令禁止高利贷,规定了利率标准。央行则被禁止进行商业贷款经营活动,但是民间四大行却被迫交出一成的股份给央行。当然了,这是要花钱买的,具体价格待定,双方还有的扯皮。

  从这个事情看,皇权是真的不讲理,也算是皇帝给民间银行一个重大的教训。

  由此可见,皇帝对于民间银行的经营,确实高度警惕,就怕弄出大乱子。

  很快央行也对民间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对于一些资金规模不足的民间小银行,进行更严格的管理。

  这些都是后话,只能说在一点一点的改进。

  贾琏在忙完了交易所的事情后,立刻启动了京张铁路的建设,还是先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跟以往一样,股票一经推出便遭到了抢购,仅仅一天时间,全部售罄。

  就这,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由此可见,民间很有钱,只不过缺乏稳定收益的投资渠道,一旦出现了类似铁路股票这一类的机会注定遭到热捧。

  铁路局还发布了一条新消息,那便是京汉铁路的勘探已经完成,最晚明年开启募集资金,后年开启建设。

  证交所还在建设中,最快年底才能投入使用,开启所谓的证券交易时代。

  幕后黑手贾琏,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个,他更关心的还是薛蟠筹建的保险公司。

  这个公司的组建过程,顺利的薛蟠都不敢相信。

  最先是在广州,薛家商行推出了保险业务之后,本国海商们立刻如同鲨鱼闻到了血腥味,蜂拥而至。

  外国海商对此可谓期盼已久,他们也想购买保险,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该保险公司现阶段只针对国内用户。

  其实薛蟠心里也没底,只是尝试一下,先弄两年看看是否挣钱。

  发现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后,野心勃勃的薛蟠又动了一个新念头,在保险公司顺利开业,并且拿到了大量保单后,即刻北上求见贾琏。

  薛蟠顺利的见到了贾琏后,立刻提出了要求。

  “琏哥,目前给移民的政策还是太好了,我希望能成立一个银行,专做移民贷款的业务。”

  贾琏听着心头一颤,这狗东西,心真黑!

第605章 移民事

  此前官方的移民政策虽然有,但从没落实过,薛家商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是自掏腰包,解决了移民落地问题后,所有费用免息分十年偿还。

  这样算下来,一个移民的费用约为一百银元。理论上最后都能收回成本,只不过没利息。这还没除掉那些死在海上的移民。

  薛蟠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朝廷的政策无法落实,那就换一个思路。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那就直接与高层谈合作,总之这笔钱不能继续自掏腰包了,不然再多的钱,也很难长期支撑移民。

  薛蟠提出的建议很直接:“朝廷有政策,地方不执行,那就与朝廷谈出一个合作移民的政策来。”

  贾琏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毕竟移民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就算能收回本钱,资金链的压力也非常大。轻轻的嗯一声,示意薛蟠继续。

  “能不能跟朝廷谈一个协议,民间自发移民,每一人可获取一定金额的补贴。商行成立一家银行,每个移民设一个账户,登船之前签一个低息贷款协议,南洋落地后,分期归还本息。”

  薛蟠一边观察贾琏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的说话。

  宝钗端着茶杯过来,不动声色的敲打薛蟠:“哥哥,薛家如今也不缺钱,你不要为了挣钱,坏了老爷的名声。”

  贾琏抬手轻轻的摆了摆:“不碍事!文龙也是为了移民大业。”

  “移民澳洲和移民南洋各岛,有何不同?”贾琏不动声色的继续问一句。

  “区别嘛固然是有的,移民澳洲者,落地后参与到采金公司中,运气好的,一年就能还掉借款,即便是运气差点,有个五年也能还清。移民南洋,落地则分需开荒,头两年没有偿还能力,要靠卖力气谋衣食。南洋瘴疠之地,运气不好人没了,这钱也就成了断头债。”

  薛蟠听出点不同的味道来了,说话音调也低了一些。

  “现阶段移民的损耗有多大?”贾琏对这个问题,还真就没特别的关心过,相关的报告上也没提这个事情。只是记得,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存活率似乎只有六成。这样一算下来,成本确实比较高了,毕竟南洋移民不是黑奴贸易,人拉过去也不是拿去做奴隶的。

  仔细想想,南洋各岛的环境还真的很糟糕,尤其是需要开荒的地方,你还无法让一家一户去开荒,需要把人组织起来,以集体农庄的模式。开出来的生地,头两年需要养护,不然产量很感人。澳洲那边有金矿,又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薛家船队运输移民,尽量做到让每一个移民都安全抵达,即便如此,海上运输一路顺风时,也有两三人病死在海上。相比之下,其他船队的移民,情况大致是要更糟糕的。对他们而言,人在海上都是货,连船主自己都是。”薛蟠意识到贾琏这些问题不太对劲,所以赶紧为自己辩护一句。

  贾琏心里有数,这年月敢出海就是这样。

  “总体算一下,移民成本多少年才能收回,后续如何盈利?”贾琏不紧不慢的继续问,账要慢慢的算。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每个移民落地后,平均八年能收回成本,如果是倭国和朝鲜人,五年即可回本。”

  这回答给宝钗听的来了兴致:“为何朝鲜和倭国人收回成本只需五年?”

  薛蟠耐心的解释:“这也要分地方,倭国和朝鲜移民,主要送往沙漠地区,他们是有身契的,日常只要给些吃喝穿就行,按照工钱算一下,五年即可回本。倭国和朝鲜女人,一般运往南洋,此二处女子,肤色上要白一些,非土著女人可比,最差的也能卖二百银元,利润非常可观。再者则是印度女子,她们身上味道大,价钱上自然要差一些,均价也有一百五十元上下。”

  买卖人口这种事情,宝钗说起来真是毫无心理压力,原因嘛,自然是非我族类。

  贾琏等兄妹二人说完了,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移民的目的是为了把地方占住,能收回本钱即可。慢一点就慢一点,朝廷那边我会去谈,结果如何暂且不知。想要挣大钱,不要指望移民。开银行倒是能挣钱,一则可以做新发股票的代销,二则可以投资股票,三则可以保证资金流向的隐秘。文龙要做的就是经营好保险公司,尽快把银行的许可证办下来。军火买卖秘密的做,其他海贸方面的生意,倒是可以让出来。”

  薛蟠拿小本本认真的记录下来,然后一一交代下去落实。这可都是挣钱的窍门,每次都走在别人的前面。

  现在薛蟠也明白贾琏的套路了,先他人不敢之先,吃了头汤后,其他商人跟进,利润渐薄后,主动退出,另开赛道。

  “半岛那个地方,实在是无利可图,商行方面多有叫苦。”薛蟠又提起阿拉伯半岛那边,毕竟只有沙子,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经过的船只补给一下,还有就是本地产的一点珍珠和椰枣能值几个钱,但比起付出,差距太大了。

  “少废话,那块地方必须占住。没那块地方随时威胁印度洋的侧后,你当英国人是良善之辈么?此事关乎国家的全球战略,短期内看不到收益。长期的隐形利益,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说句不好听的,没这块地方,与奥斯曼的军火买卖都不好做。”

  薛蟠被呵斥一番后,立刻怂了,低声道:“如此,今后多送些朝鲜和倭国人过去。”

  贾琏点点头:“可以,另外就地买一些女人,给他们安排一个家,心也就安了。”

  薛蟠赶紧点头道:“本地女人早安排上了,都是易卜拉欣送来的,价钱很低,一个女人只需五十银元。所求者,不过都进一些线膛枪。每次有移民船过去,回来都能带上几百个本地女人去南洋卖掉。”

  贾琏颔首认可道:“答应他,每年至少五千支线膛枪的供货,多了没有。”

  扶持奥斯曼帝国,不是看他们顺眼,目的也很明确,就是给欧洲人添堵。一个军事上更强的奥斯曼帝国,注定会野心勃勃,到时候能搞出什么事情来,还真就不好说。反正奥斯曼帝国也不把领地内的基督教徒当人看,白奴买卖出货的大头都在奥斯曼这里了。

  大家都知道三角贸易的黑奴,其实这个阶段,白奴贸易也不少的。

  英国人是工业革命起来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才海盗上岸,船上西装假装文明人。

  相比之下,做儿子的美国,此刻的美国南方种植园,那真是奴隶市场的最大客户。

  什么文明的,自由啊,那都是根据需要来的,昂撒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了,还有比昂撒人更恶劣的。

  贾琏才不管那么多这个那个的,这个时候不出去抢地盘,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中原王朝迈出向外殖民的脚步后,注定会遏制欧洲人的殖民脚步。别的地方太远了,反正亚洲范围内,欧洲人想来殖民,先要问问舰炮答应不答应。欧洲人都是做生意的心态在殖民,亏本买卖肯定是不做的,所以呢,客观上他们肯定要回避与中国的冲突。

  哪天欧洲各国发展到一个停滞期了,开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扼守住马六甲海峡后,战火最多烧到印度。

  反之,亚洲霸主的殖民步伐可以横渡太平洋来实现,占领北美西海岸,不求多占,加州拿下就可以了。再等个几十年,搞不好要因为美国的西进运动打起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嗯,联合墨西哥是必要的,现在好像已经开始了南美独立运动了吧?

  刚想到这个呢,薛蟠又来了一句:“有个事情,西班牙人提出了大量购买线膛枪和野战炮的要求,此事需哥哥才能做主。”

  贾琏顿时就愣住了,西班牙人为何要大量购买武器,那不是明摆的么?一方面是法国给西班牙带来的压力,国内也不太平,无暇顾及殖民地了,另一方面则是独立运动的浪潮,所以殖民地的人才要购买武器。

  而且购买武器的,未必就是西班牙政府军,更可能是当地的独立军。

  “卖!当然要卖!滑膛枪要多少卖多少,正好拉升一下广东那边的军火产业。”贾琏回答的很干脆。

  薛蟠大喜过望之余,面露担忧之色道:“有个事情,小弟迟迟不敢向哥哥说,生怕给哥哥难做。”

  贾琏听着好奇的坐直了身子:“说!”

  “事情是这样的,广东那边的兵工厂生意红火,当地多有商人豪强,私下里也在做这个。他们主要供货往南洋各地,广东巡抚询问过小弟,要不要出台禁止令,以免与研发厅的官办工厂生出龃龉。”

  薛蟠这么一说,贾琏立刻明白了,这可太正常了,有利可图的生意,谁不想做啊?手里有资源,缺技术就挖人咯。

  想必是不少人被挖走了,毕竟给股份的话,一些工匠肯定是会动心的。工匠们因为贾琏的关系,废除了匠籍后,成为了普通的庶民。真要辞职出去创业,那可是太正常了。

  贾琏听明白后,笑着摇摇头道:“你们啊,就是怕动脑子。被挖走的匠人,真当本地豪强是大善人么?不管有没有,你们都可以编一些话,说那些辞职离开的匠人,被当地豪强骗走了技术后,多半是要被抛弃的。还不如在研发厅的厂子里安心的干活来的稳定。真要走的留不住,禁令更没必要。官办厂子没有竞争对手并非好事。”

  正事谈完,贾琏留薛蟠一起吃酒,闲聊之际,薛蟠哀叹,屋里被薛姨妈塞了一堆女人,总算生了俩孩子,一男一女。若非如此,毫无自由。

  听他这么说,贾琏下意识的往后撤了撤,怕被他污染了。毕竟这厮好男色,那是原著里写的明明白白的。

首节 上一节 537/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