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24节

  面对暴跳如雷的林如海,内阁没人敢龇牙,即便是贾琏,也只是低头听命。

  散会之后,贾琏来到工部,站在大堂内看着云集的官员,感慨万千道:“这地方平时我的不常来,大家都知道。今天呢,我是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大家都别心存侥幸,林相在内阁会议上都发火了,大家都跑不掉。尤其是分管河道的,都说说吧,你们事先是否知情,工程建设的如何,投入多少,都做了那些工程。”

  贾琏说完,让人搬一把椅子来,坐在后抱手靠着椅子打盹,耐心的坐在大堂上,下边的官员都只能站着,哭丧着脸,互相低声抱怨。

  贾琏就这么坐着等,一干官员也不敢离开,就站着。

  天都快黑了,贾琏才睁眼道:“怎么都还在这站着,回去自查啊。先说好啊,自查出问题,是我的责任,回头我让人查出问题,是你们的责任。”工部官员听了顿时欢天喜地的散去,回去各自翻旧账。

  天黑之后,贾琏还在大堂上坐着呢,两位侍郎先后进来。

  “大人,晚上吃点啥!”两位侍郎面带感激之色,贾琏挥手示意周围退下,站起来活动筋骨后,低声道:“工部的难处我最清楚了。你们动作快点,弄出一份报告,我拿去汇复内阁。”

  工部问题多么?当然多了,但是工部也是干活的衙门,技术官僚多,属于贾琏重点拉拢的对象。

  一个愿意给下属们挡事的上司,衙门的凝聚力瞬间+5。

  两位侍郎谢过退下,没一会有人送来四菜一汤,贾琏也没推辞,端着碗吃饭。

  方颂那边动作最快,天刚黑就去见林如海,表示督察院没有收到湖广道、湖南道等江南各道的上报。

  林如海是督察院的出身,当然知道问题所在,立刻道:“你亲自走一趟,如果觉得问题严重,该拿下的都拿下。”

  方颂表示这就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出发。

  贾琏这边是半夜来的,见了林如海后,拿出两份材料道:“工部的账目是没问题的,我都查过了。湘江、赣江等河流修缮工程,也给出了对应的计划和工程标准,具体执行是河道总督的事情,款子也是直接走的河道总督衙门。”

  林如海看着他道:“不对吧,河道总督是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具体的施工不是工部在做么?你连我都骗?”

  贾琏叹息道:“林相,您连我都不信了,看吧。上面写的明明白白,根据河道总督衙门的要求,专款专用,户部直接拨款给河道总督,由河道总督决定是否付款。这上面写的明明白白的,还有您的签字。后来河道总督那边,对工部提出要求,只要给一个施工图和标准表格就行了。当初因为这个事情,两位侍郎还与河道总督衙门打了嘴仗。工部冤枉啊!”

  林如海沉默的看着贾琏,半天才道:“你故意的吧?河道总督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你管的工部斗?”

  贾琏嘿嘿一笑:“怎么能这么说呢,要怪,就怪他们太贪了。还有啊,工部两位侍郎,没有据理力争,这个错误我认,算我头上。”

  说着还拿出一份文稿递给林如海:“卑职的请罪书!此事,卑职确实有失职之处,卑职认罚,愿意让贤。”

  林如海看着贾琏的请罪书,半天不说话,最后叹息道:“你是心里有怨气吧?我知道,可是你不想想,陛下都没心气了,张相当初也没坚持,轮到我头上,拿什么坚持?如今坚持抓政务的完成,就已经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贾琏嘿嘿一笑:“吏治,可不仅仅是抓政务完成,您想坐稳这个位子,又不想手里沾血,现实么?”

第591章 考察团

  林如海属于传统的士大夫,行事风格相对保守。

  说的好听一点,相忍为国,和光同尘,说的难听一点,都是做官的,互相帮助是常态。

  当初主导督察院时,林如海办案子也都是留一线,很少做绝的时候。

  相比之下,贾琏则是另外一个风格,做实事,对事不对人,时间长了不免与林如海有点隔阂了。

  贾琏本不想多话,实在是很多事情,本不该发生,但凡林如海强势一点,也不至于给别人觉得大胆一点也没事的感觉。

  下面的人胆子只会越来越大,最后一定闹的无法收场。

  身为首辅,该狠一点还是要狠一点,这样可以避免难以收场的事情少很多,同时也方便树立威望。

  林如海的保守,恰恰是威望不足导致的。

  换成别人,贾琏是不会说这些话的,这不是老丈人么?

  林如海听了贾琏的话,摆摆手没有多言,示意他退下。

  贾琏觉得这都不是旧病复发了,是没治好过。

  私下交流能起多少效果,贾琏不好说,林如海这个年龄,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坚持,劝是没用的,得自己想通。

  下值回去,贾琏直接去了黛玉处,晚上加班后躺一块,说了衙门里的事情,以及对老丈人的态度。

  黛玉听了笑道:“哥哥不必多虑,有母亲在侧,父亲会想明白的。”

  贾琏一听是这个道理,姑姑贾敏可不是一般人。从黛玉的口气里,不难看出,林如海真遇见点事情,会与贾敏说的。

  事情说出来,贾琏便舒服多了,看着黛玉那张白里透红的俏脸,又来了兴致。

  附耳上去低语时,黛玉涨红了脸道;“不要,太丢人了!我乃人非犬!”

  贾琏连哄带骗的,什么换一换没准怀上了,黛玉这才闭着眼睛从了,贾琏不给她反悔的机会,贴了上去。

  黛玉哼哼唧唧的自言自语,学坏了……。

  因为黛玉的身份,贾琏觉得更刺激,更有成就感。

  下会要尝试一下白昼那啥!别的人都好说,黛玉死活不肯。

  晚上在黛玉处卖足了力气,次日黛玉起不来早,还是紫鹃伺候着穿戴整齐。

  至工部刚坐下,茶杯刚端上呢,有人来请贾琏去内阁。

  贾琏到了直接被领到林如海的办公室,里头方颂也在里面。

  见贾琏进来,林如海直接道:“事情要奏报陛下,你们两个陪我走一趟。”

  三人一起进了宫,见了皇帝之后,林如海将奏折奉上,承辉帝表示眼睛不舒服,让林如海直接说情况。

  林如海一五一十的说了,承辉帝一直闭着眼睛,等林如海说完了,依旧闭着眼问:“事情应该落在河道总督与湖广总督这两个衙门上,河道御史,湖北道、江西道御史,脱不了干系。内阁打算如何处置啊?”

  尽管嘴上不说,承辉帝对于林如海这个首辅,并不是很满意,不如张庭恩多矣。

  皇帝现在就想偷懒,有事情通报一下就是了,亲自来请示就缺了点担当。

  “微臣以为,当严惩!总督、巡抚、三司之类大员不杀,下面的府县,总要掉几颗脑袋,才能刹住这股子歪风。”

  林如海回答的铿锵有力,承辉帝陡然睁眼,意外的看他一眼后笑道:“嗯,朕知道了!”

  “臣等告退!”林如海告退,承辉帝开口道:“不弃留下。”

  出门后,一直没机会说话的方颂,啧啧叹道:“不器这份恩宠,无人能及了。”

  林如海认可的点点头:“不愧是埋头做事的人,素来忠贞,陛下喜之,人之常情也。”

  方颂略显丧气的点点头:“是啊,这满朝文武,也就这么一号了,比不了,比不了。”

  林如海见状想笑,嘴上没说,心里暗暗嘀咕,你也想与不器攀比,想多了。就他做的那些事情,就算是昏君,也会喜欢的。

  承辉帝这会没有闭目养神了,不过靠着龙椅,显得很随意:“听说沙俄的公使找你抗议去了?”

  贾琏笑了笑,无所谓的摇摇头:“甭搭理他就行,那国家骨子里就不是啥好鸟,对咱大周忌惮着呢,也就是打不过咱,不然早杀上门来烧杀抢掠了。微臣就是要让奥斯曼拖着它,慢慢的给沙俄放血,消耗其国力。使其无暇东顾。”

  “这样啊,朕明白了。对了,最近欧罗巴那边,都有啥大事发生?”承辉帝听着忍不住笑了,沙俄抗议的事情,真不在意。

  “欧洲那边够呛,说不得要乱几个十几二十年的。说起来是好事,也不算好事。”贾琏不免露出一丝忧虑之色,语气也略略低沉。

  承辉帝瞬间来了兴致,坐直了道:“好好说说!赐座!”

  裘世安亲手给搬了圆凳过来,贾琏也没客气,坐下道:“主要是法兰西要出乱子,路易十六有点荒唐,偏偏是个要极为要面子的人,为了恶心英国,不顾国力不足,强行帮着北美的英国殖民地打独立战争,导致国家欠下了巨额债务。说到这个债务,欧洲那边与咱又有不同……。”

  贾琏一番细说,承辉帝听明白了,顿时怒道:“朝廷将税收交给包税人,这与蒙元有何不同,此亡国之道也。”

  贾琏笑道:“陛下圣明!欧洲各国的税收情况,非要细说,一言难尽。总体来看,欧洲各国内政能力不足,一旦内部压力过大,便寻求外部敌人,转移矛盾。这一百多年,欧洲各国对外殖民,靠掠夺充实国库,这几年放慢了脚步,收获不足以弥补内部,矛盾便激化了。以微臣之见,法兰西国王怕是要断送宗庙,欧洲各国之间,王室联姻,后续各国出于自身统治的担忧,会帮助法兰西回复国王。”

  承辉帝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回头你去告诉法兰西公使,如果需要,我国愿意提供一些帮助。”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无动于衷,那就不是皇帝了,也不是家天下了。

  “微臣遵旨!微臣所虑者,欧罗巴各国连续互相征伐,连绵数十年,其国体必朝着更合适战争的方向发展,长期的战争,必定导致军事理论的进步,必定催生更多新式的武器。我国独霸一方,太平日久,虽不好战,且不可忘战。臣的意思,组建一个观察团前往欧洲,观察欧洲各国的战争,做到知己知彼。”贾琏说出了个人的观点后,承辉帝听了连连点头:“好注意,只是他们能答应么?”

  贾琏哈哈大笑:“陛下,他们敢不答应么?”

  承辉帝瞬间明了,点头微笑:“确实如此!此事,爱卿尽管去办吧,朕准了。”

  贾琏道:“还是要请陛下起个名字,如此也好名正言顺一些。”

  承辉帝越发的心里舒服了,点头道:“朕想想,嗯,不如叫考察团吧,周帝国赴欧罗巴友好考察团。”

  贾琏笑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可略作微调,加入军事二字,陛下以为如何?”

  承辉帝略作沉吟:“不错,更为贴切了!”

  贾琏又道:“如此,微臣回去后上一份折子,从皇家军校历届毕业生中,挑选一些表现优异的军官,组成考察团。届时先送呈内阁!”

  承辉帝挥挥手:“知道了,细节不用多说,朕信你。”

  贾琏笑而不语,告退。

  皇帝说啥,他都不会当真的,涉及到军机大事,必定事无巨细,一一汇报清楚。

  待贾琏退下后,承辉帝叹息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外患,则内必生乱。这才安生几年的工夫,内阁也好,督抚也罢,全都忙着争权夺利。当下国内大势向好,却唯有不器一人能做到放眼世界。为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担忧。”

  裘世安依旧什么都没听到,也不接茬,承辉帝自言自语一番,便也不再说话。

  湖广的事情,没三个月不会查出结果,贾琏也不去管它。

  庆幸的是林如海下了决心,决定下狠手整治一番,在承辉帝这里赢了一些分数,可喜可贺。

  下值回家,晚饭后陪着黛玉散步时,贾琏又提起此事,黛玉听了喜不自胜,看着贾琏的眼睛里多了一层雾气。

  若非生怕黛玉恼火,贾琏都能给她拽假山后面去。

  次日,兜兜转换的贾政总算回到京城,人还在吏部办交接,赵姨娘先回来了。

  贾琏下值后,宝玉亲自在门口候着,请他过去赴宴。

  贾琏看着宝玉,如同霜打过的白菜,整个人都有点打蔫,如此也好,总比整天不着调要强多了。

  即便他混吃等死,在家里做个米虫,也比他在外面晃荡要好。

  贾琏跟着去见了贾政,这边王夫人把酒席都备好了,赵姨娘也乖巧的站在一边。

  贾琏上前见礼后笑道:“二叔,自家人不必如此隆重,你我叔侄借一步说话如何?”

  贾政愣了一下,很快就笑道:“去书房!”

  进了书房后,贾琏直接道:“二叔能回来,主要是姑丈那边出力甚多,侄儿不敢居功。今日二叔设宴,本该由小侄设宴给二叔接风,实在是身上背着圣命,晚上要加班,也不知道要忙到几时。这酒宴,侄儿就只能谢过了。”

  贾政没想到贾琏能说这些,在外面折腾了这么些年,贾政比以往少了许多迂腐,城府深了许多,含笑点头:“圣命要紧,我便不留你了,你我叔侄喝酒的时候多的是。”

  贾琏告辞出来,径直去了。

  王夫人诧异问:“怎么就走了?”

  贾政解释一句:“陛下有事情交代他办,不敢喝酒误事。正好,为夫在外多年,今天一家人好好聚一聚。”

  贾琏晚上真的要加班,写考察团的报告,如何安排行程,要考察那些问题等等,事无巨细,一一道明。并让香菱帮忙誊抄一份。

  次日,贾琏起来,见香菱睡相娇憨,一如往昔,忍不住食指大动。

首节 上一节 524/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