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文豪 第14节
陆时这小子总算露出自由派的狐狸尾巴来了!
现场之人无不兴奋。
斯科特眉头微皱,觉得女权的话题太危险,最好别碰,
他轻咳一声,说道:“陆先生,自己不了解的事还是不要多说。”
这个提示过于**裸,巴克尔立即意识到陆时接下来要说的话肯定没跟库珀和斯科特事先报备,不可能是提前准备好的,
这种情况最容易露马脚。
巴克尔插话:“斯科特先生,今日沙龙就是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你怎么能堵人的嘴呢?”
说着,巴克尔走到了留声机旁,放上唱片。
伴随着优雅的古典音乐,现场确实有了点儿沙龙的氛围。
陆时好整以暇地整理衣物,随口说:“1890年的时候,美国怀俄明州就已经允许妇女在当地选举中有选举权了。而英国……唉……”
巴克尔兴奋地涨红了脸,
说!
继续说!
他就差掰开陆时的嘴让陆时继续口吐左翼言论了。
没想到的是,陆时忽然摇摇头,话锋一转:“也不对,谁说美国的制度就是先进的?盲目学习就能有自信力了?”
所谓“媒体两张口”,
正面说,英国向先进学习,敢于承认不足,是一种自信力的表现;
反面说,英国不由他国定义何为先进,也是自信力的表现。
室内诡异的安静,
巴克尔大张着嘴巴,仿佛能吃进两个咸鸭蛋。
突然,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斯科特忍不住爆发出一阵大笑。
作为《曼彻斯特卫报》主编,还有什么事比看到《泰晤士报》的主编吃瘪更爽呢?
今天能和陆时参加这个劳什子沙龙,太值了!
斯科特看小丑似的看了眼巴克尔,心说这老小子唱念做打一番,什么便宜都没占着,如今十八般武艺用得也差不多了,眼瞅着到喝下午茶的时间了,干脆让他哪凉快哪待着去,
他对陆时说道:“陆先生,我很欣赏你认识美国崛起的一些方法论,想邀请你为《曼彻斯特卫报》撰稿。”
话音刚落,旁边有人也开口了:“陆先生,可以考虑一下《每日电讯报》。”
此人名叫约翰·勒·萨奇,是《每日电讯报》主编,
《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由电讯报业公司出版,作为英国几家全国性“高级”日报中销量最大的一家,是保守党的喉舌。
萨奇这是要当众挖墙脚。
斯科特双眸一闪,用一种低沉而危险的语气说道:“老约翰,《每日电讯报》排版紧凑、内容广泛,文章比《泰晤士报》和《曼彻斯特卫报》都要简短。而陆先生的社评必然是大部头文章,跟你那边儿有些水土不服吧?”
萨奇冷笑,
“水土不服?如果要服水土,那陆先生的文章最适合的是《金融时报》。”
这是一句嘲讽。
在现代,《金融时报》无疑是全球最专业的报纸之一,以大块文章主打,读者多为精英阶层,售价极高,
但在1900年的英国,这种专业性报纸不过是三流,甚至没入流。
萨奇对陆时说道:“陆先生,为了你的文章,我们可以出专栏。”
这句邀约非常真诚。
不得不说,萨奇确实是一号人物,
在大争之世,他从1888年到1923年执掌《每日电讯报》,整整36年,一点儿也不比斯科特差,
这样的人,眼光不会差。
此时他已经看出来了,陆时既不保守、也不自由,
因为陆时在讨论女权主义的时候,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视角的乐子人,或者说是一个单纯的功利主义者,所以是可以尝试拉拢的。
萨奇见陆时不回话,又加了一把火,
“一篇社评,30镑。”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30镑!?
来自威斯敏斯特宫的资深撰稿人恐怕也就这个价位了。
好一个千金买马骨!
陆时深深地看了萨奇一眼,心中暗暗惊觉,
自己仗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确实能忽悠,但如果单论智谋和魄力,跟1900年的这帮人尖子相比,恐怕不一定有优势,因此,以后须得提着万分的小心。
另一边,斯科特也有些急眼了,
他说:“我们《曼彻斯特卫报》出价35镑一篇。”
两边杠上了。
陆时不想被架在火上烤,但此时撂挑子说不写更不可能,
他沉吟片刻,走到斯科特身边,压低声音问:“斯科特先生,我可否为两边同时撰稿?”
斯科特皱眉沉思。
良久,他看向萨奇,
后者似乎意会,微微顿了顿,缓缓点头,随即起身道:“陆先生、斯科特主编,具体的事情我们稍后再议。失陪。”
他右手拿着圆顶礼帽,对四方歉意地行礼,缓步离开房间。
众人愕然,
有人小声嘀咕道:“沙龙……唔……沙龙这是结束了吗?”
伴随着这句话,他们的目光全都锁在了道尔身上。
今天的主角不是福尔摩斯吗?
第16章 洋妞
萨奇是《每日电讯报》的主编,
他的离席相当于拆局,沙龙确实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人们陆续跟巴克尔道别。
陆时、库珀、斯科特三人自然也不会久留,随意和其他人寒暄几句,离开《泰晤士报》的总部。
出得大门,萨奇正站在角落处抽着烟斗等候,
他对三人招手,
“去喝一杯下午茶?”
库珀知道后面的事跟自己无关,笑呵呵地道别。
其余人就近找了一家咖啡店。
萨奇落座,同时说道:“在中国人面前讨论茶叶无疑是班门弄斧,不过,我还是要推荐陆先生试一试伯爵茶,以中国茶为基茶,加入佛手柑调制,香气特殊。”
这个“特殊”,是相较于中国茶来说的,
中国人注重本味,不会加那么多佐料。
陆时说:“我也确实想试试,毕竟英式下午茶是英国文化的象征。”
萨奇露出笑容,
“英国文化的概念太大,这么说就有点儿过了。”
陆时摆手,
“不,一点儿也没有言过其实。英国文化中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是贸易和强权,一般的伦敦市民都能用上精致茶具、喝上口感细腻的茶叶,原因为何?”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
抢劫!
在产茶大国中国和印度,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喝上茶叶,英国人又凭什么?
至于瓷器、茶具,则来自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船。
萨奇和斯科特没吱声。
最近,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攻入北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的事情已经见报了,英国扮演了什么角色无须多言,
他们可不想为了这事儿和陆时起什么口角。
但陆时能从下午茶看到英国的强权,如此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能力,让萨奇更加相信自己之前的判断。
萨奇沉默了一阵,说道:“陆先生愿为《每日电讯报》撰稿?”
聊到正事,陆时坐直身体。
他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问对方:“我没记错的话,《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的关系很近,常有联动,萨奇先生不担心和巴克尔先生滋生嫌隙吗?”
关系很近是表面的说法,
准确地讲,应该是政治倾向相同。
萨奇用搅拌勺搅动着伯爵茶,说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我不和傻瓜合作。”
什么都没说,
但又什么都说了。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