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177节
朱雄英搀着老爷子来到谨身殿, 各司部堂官员已经在此等候。
“臣等参见皇上, 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 大手一挥,指向坐在身旁的朱雄英,道:“大孙,这次会议, 你来主持。”
“孙臣, 遵旨!”
洪武二十五年年底的御前小朝会, 就这般在朱雄英的主持上,召开了。
可别小看这小朝会, 这可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几次会议之一。
能够来参加这次会议的, 都是朝廷各部堂的大员。
为了准备这次小朝会,各部堂衙门大小官吏从十一月就开始准备相关资料,准备了整整一个月。
最终汇成几本厚厚的账册,放到了朱雄英的面前。
账册的封面赫然标着: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总账册!
朱雄英翻看了一下册子, 里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数据,一时半会也看不清, 便道:
“户部把去年各项开支按各部和一京十四省的实际用度报上来, 哪些该结, 哪些不该结, 今天都得有个说法。今年有哪几宗大的开支, 各部提出来,户部综算一下,看看过去一年朝廷的开支是有盈余,还是亏空?”
户部主管着朝廷的财政大事,所以赵勉义不容辞的率先站了出来。
“仰赖皇上如天之德,和太孙殿下的实心用事,过去一年还算是平平稳稳的度过了。”
赵勉一上来就先谀词一番,足见他为官的手段,接着继续道:
“去年两个省的大大水,北边和东南两次大的战事,说实话,去年户部过得并不容易。”
“这一个多月来,户部总算把去年各项开支都算清楚了,去年的账也就算结了, 然后各部堂再议今年的开支。”
“去年一年京师和十四省全年的税银共为三千五百三十六万七千两,去年年初各项开支预算为两千九百八十万两。可是, 昨天各部报来的账单共耗银四千一百八十万两。收支两抵, 去年一年亏空竟达六百四十三万三千两!”
“如果和去年年初的开支预算核对,去年一年的超支则在八百万两以上!”
闻言,在场的各部堂大员都暗暗吸了一口气。
就是朱雄英也微微一怔,大明朝廷的财政困难,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反倒是老爷子一直不动声色。
赵勉继续说道:“这些超支里面,兵部占了三百万两。去年一年的军费多数用在北边的防务上,由于增加了兵力和开支,蒙元贼子的几次进犯都挡住了。还有就是镇压西南月鲁帖木儿反叛。据北平府的军报,蒙元旧部明年还将有更大的进犯,兵员要增,而连接西北和东北一带多处的长城今年也必须重修。仅这一项开支就得比去年增加二百万以上。还有是东南沿海的剿寇行动,齐王虽然出了一部分费用,但是朝廷要垫付很大一部分,这方面的开支大约是在一百万两。”
“余下的还有工部这边的超支,一笔是山东河南的修河公款,报的是二百万两,结账是三百五十万两。应天修白茆河、吴淞江,浙江修新安江,工部年初报的是一百万两,这回结账是二百万两。超支的亏空共达二百五十万两。”
“最后就是赈灾的银两,年中山东河南水灾,总共花费三百余万两,年末全国多地又遭受了严寒以及雪灾,虽说让各地方自行想办法解决,但是朝廷这边还是出资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赈灾。”
“这些算下来,去年一年,朝廷的超支在八百万两以上!”
赵勉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的空气一下凝固了。
这几年,朝廷财政的亏空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这些部堂大员心里都清楚,但真正听到这些数据时,心里还是忍不住吃惊。
但同时,他们也疑惑,虽然亏空那么大,但是去年一年却也算是安稳的度过了。
赵勉继续道:“过去一年,皇上宵衣旰食,户部再累也是应该的,要是去年不能安稳度过,我们户部这些人恐怕都得请罪辞职了。大家也许不知道,户部去年之所以还能够勉强支撑,没有让皇上忧心,绝大部分是皇太孙的功劳!”
(本章完)
第145章 追加预算!
赵勉的话,让众人都是微微一愣,纷纷看向上位的朱雄英。
确实,这位皇太孙给大明带来的改变,他们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得到。
就拿上一次山东河南水灾来说,就是皇太孙拿出了明镜,缓解了朝廷巨大的赈灾压力。
还有这一次的寒灾,也是他拿出了无烟煤,让无数百姓能够以低廉的成本,获得取暖的物资,避免了更多百姓的伤亡。
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东西。
但是,至于赵勉刚刚说的意思,去年朝廷能够安稳度过,基本上是倚仗朱雄英,这未免有些阿谀了吧。
赵勉一直跟着太孙做事,而且在太孙尚未认祖归宗之前,就已经抱上了大腿,所以在众大臣的眼里,他是太孙的人,巴结奉承也是正常。
在众人的目光下,赵勉继续道:“过去一年,朝廷明镜的收入三百四十八万两,除去当时赈灾用去的一百多万两,纳入国库的二百三十三万两!”
闻言,在场众大臣都不禁惊讶的互相看了几眼。
他们知道明镜赚钱,当时赈灾的时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赚了大大几十万两,但之后他们就没太关注了。
没想到明镜的后劲这么强,竟在一年之中,给国库增加了二百多万两的收入。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
镜子乃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先前还是铜镜的时候,即便是价格高昂,但是大部分的人家还是想办法买上一个。如今明镜的出现,不仅大大降低了价格,而且效果上比之铜镜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的明镜,几乎可以说是家家必备,甚至那些大户人家,更是一个人就配备了好几面。
所以说明镜能够有这个收入,既是意外,又在情理当中。
二多万纳入国库,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甚至可以说是支柱也不为过。
不过众大臣也都明白,明镜的收入,也就是第一年比较可观,越往后,明镜的收入也会急剧减少,因为家家都拥有以后,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强烈的市场需求了,来年,明镜也就不能像今年一样,为国库提供巨大的支撑。
众大臣心中正想着,只听赵勉继续说道:“除了明镜以外,还有朱桥镇的盐矿,盐矿从六月份开始开采,到如今已有半年的时间,一共产盐三百余万斤,获得收益二百多万两,这些收入,全部纳入国库当中!”
这一次,众大臣都是微微张大了嘴巴。
朱桥镇那边开发盐矿,朝中好多官吏甚至都不知道,然而在场的都是朝廷大员,他们多多少少都略有耳闻,但是具体的,他们就了解得不多,毕竟这些都是户部在负责。
半年产盐两千多万斤,这个数据着实让他们吃惊。
然而,赵勉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们忍不住低声议论纷纷。
“今年朱桥镇盐矿只是刚刚铺开工作面,而且入冬以来,特别是受寒潮的影响,几乎处于停工的状态,臣相信待到明年的开春,工作面全部铺开,预计能超过一千万担!”
赵勉说着,脸上忍不住浮现自豪的神色。
就是老爷子也忍不住点头。
当初朱雄英跟他说,要让整个大明的百姓都吃上干净的盐,如今看来,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的实现。
这一切都发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就是他也不得不感慨,他大孙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带给了大明这么多东西。
然而这还没完。
赵勉继续说道:“除了上述两项以外,安南那边的茶马互市,开通了短短三个月,获得收益折合银两五十万!”
“所以过去一年的收支折合下来,原本亏空八百多万,但是有太孙殿下的几个产业支持,亏空数额减少到了一百多万!”
话音落下,举殿沉默了好一会。
就是老爷子,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朝廷财政,一向以来都是个大难题,大明立国以来,财政几乎是年年赤字,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愈发的严峻。
就像赵勉开头说的那样,如果仅仅是靠一京十五省的赋税,国库今年的亏空高达八百多万。
这几年几乎都是寅吃卯粮。
所以朱元璋一直都很节约,就是宫中的殿宇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翻修了。
因为一旦翻修,那就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而且官员们的粮饷,由一开始的真金白银,逐渐换成了宝钞,物品,荒地等来替代,这也让许多官员有苦说不出,皇帝都如此节省,他们又怎敢抱怨?
如今,原本亏空八百多万的国库,不想在皇太孙的运筹下,竟然只亏空了一百多万。
虽然仍旧亏空一百多万,但情况显然已经好了许多。
正如赵勉之前所说,过去的一年,大明朝之所以能够安稳度过,皇太孙实在是功不可没。
赵勉的说辞,即便是有阿谀奉承的成分在,但却又是事实,皇太孙确确实实的给大明带来了极好的转变。
这样在场的各部堂官员不得不心中感叹,这个皇太孙确实不简单,他能够登上这个位置,可不仅仅靠一个嫡字。
甚至可以说,皇太孙更在当年的太子之上。
这也让他们更加期待,未来的一年,皇太孙究竟能够继续给大明带来什么新的气象。
主持这次小朝会的朱雄英,在听了赵勉的汇报以后,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
过去的一年,他确实给大明带来了一些东西,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明年,至少要把朝廷的财政拉回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心中想着,朱雄英开口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过去的一年亏空仍高达一百多万,如果还像去年那样不按预算开支,寅吃卯粮,则卯粮吃完以后,咱大明朝的财政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所以,诸位臣工,接下来咱们就讨论明年预算的问题,孤希望明年朝廷的开支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就由兵部先说吧!”
闻言,兵部尚书茹太素站了出来,拱手道:“回殿下,兵部明年的预算一共是九百八十万两,其中修长城八十万两,九边边防支出二百五十万两,预留打仗军费一百万两……”
茹太素将兵部明年的预算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和前些年的预算支出并没有太大差别。
朱雄英听罢,点了点头后道:“孤觉得,明年兵部的开支,还需要增加!”
茹太素闻言一愣。
兵部每年的开支,在各部的开支中算是占大头的了,因为如今大明的边防尚未稳固,特别是北方,经常有战事,但是他已经讲他能够想到的都加进去了。
往年,户部都要在兵部的预算上砍上一刀,但如今,皇太孙今年要追加预算,这样他不得不吃惊,不仅是他,在场的其他大员也都是暗暗吃了一惊。
只听朱雄英道:“孤明年想造五十艘战船,所以追加兵部预算二百万两!”
(本章完)
第146章 彰显大明天威!
“造五十艘战船?”
兵部尚书茹太素愣了一愣。
就是一直没有说话的朱元璋也都是眼角微微一抽。
斥两百万巨资去造五十艘战船?
如果是一开始赵勉所陈述的那些朱雄英改善朝廷财政的事情让他老怀欣慰,那么朱雄英的这句话,真的是让他始料未及。
殿中一众大臣这个时候也都不敢吱声,微垂着脑袋,目光却是偷偷的瞟向殿上的爷孙二人。
上一篇:大秦:刚一统就加入五军之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