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63节
曹操:“……”
看吧,果然如此。
“若是,此事传扬出去,于境内,乃至徐州、兖州都可有益处。”
“孟誉似乎不太愿意,说我害他。”
荀彧无奈的看向曹操,可能只有你出马了。
曹操顿时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荀彧,无奈道:“文若,你治理子民,善专内政,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但对于孟誉这等人,却是不太了解。”
“你直接与他这么说,当然不会答应,人皆有疑心,孟誉自会不安,若是声名缓缓而升自然无虑,忽然提及,岂非惹人刺杀。”
“不过,此事对我取各处都有好处,也可更得人心。”
这话说来,让荀彧顿时沉默。
我不信!
今夜我可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搬出了我的叔父!
我算是看透了,他就是谨慎!不愿担此盛名!
“怎么,伱不信?”曹操笑着歪了歪脑袋,似笑非笑的看了过去。
荀彧默然不语,神色不断微微改变,最终躬身道:“的确不信,主公亲自去劝说一番试试?”
其实这事,根本不需要郭谊同意,只是两人尊重他罢了。
毕竟一个人的名声,的确是交由他人去评判的,这不是郭谊可以决定的,现在倒是变成了赌约了。
荀彧不信曹操能劝动他欣然接受,想到这他连忙拱手补了一句,“主公不可以威势强压。”
不然不公平,你若是逼他,他难受不也得笑着接受?
“绝对不会?!我岂会逼迫臣下做不喜之事?”曹操嘿然一笑,同时摆了摆手,“再说了,我哪里敢逼他?”
“我父亲对孟誉可关心得很,昂儿又如此敬佩他,整日与他厮混一起,说是
同学同思,也不知真假,哈哈。”
荀彧嘴角抽动了一下。
虽然是在自谦,可您的表情很是得意呢。
“请孟誉来。”
曹操大方对宿卫下令,让他深夜去请郭谊。
……
不多时,郭谊和典韦一同到了衙署中院内,一路到堂内来见曹操,郭谊一看荀彧在,大致就明白了什么。
然后很开朗的笑了起来,微微一挺腰板,点头道:“文若,你也在啊。”
荀彧顿时一噎,面皮抽动几下,没有立刻回话,而是躬身行礼,轻声道:“孟誉。”
“嗯。”
郭谊点头,走向了曹操。
荀彧那边黑着脸,他又不会做失礼之事,只能忍他一手。
毕竟一个过处留香的君子,当然不会和郭谊计较。
虽说不计较,心里还是会像吃了蝗虫一样不舒服。
他臭不要脸!
然而这一幕看得曹操顿时愣神。
诶?!
你们之间,好像有了些微弱的改变?!
怎么感觉文若要更尊敬孟誉些呢?
孟誉一副可了不得的模样。
“啧,”曹操白了郭谊一眼,“孟誉,听文若说你自己还不愿木秀于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说的是吧?”
郭谊点头,“对呀。”
还对呀。
“木秀于林,该受风摧才对!”曹操当即呵斥,“否则为何众林给养皆予一木?若无此豪情,如何承重大事?当有此心,日后方可成为参天巨木。”
“你这想法太过片面,我不便说你。但换言之,你得身后师门,同时功绩彰显,其实并非是坏事,当世谋者,无不是冲着闻达于诸侯而去,你如何不愿?”
“闻达诸侯,便可得人青睐仰慕,事迹若大,则为英雄也,自古以来,何家美人不慕英雄?若如此,求娶任何人家,都极为便捷,若是再有人与你相争,那便是损其名而为之。”
郭谊顿时后仰,若有所思,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有点道理啊。”
有鸡毛道理啊?!
荀彧在旁边直接听麻了。
我们求学、务真之人,从不以此美色为望,主公这般劝诫,简直是将孟誉清净之心无端践踏也。
郭谊:“那行,多谢主公,此事广为流传吧。”
荀彧:“???”
“哼哼,这就对了。”曹操冲荀彧扬了扬眉头。
“求娶之事,在下倒是不看在眼里,主要是主公说得对,应当受风摧,受浪摧,在下就是浪摧的。”
“求娶之事,主公多费心。”
郭谊拱手之后,打礼离去,准备回家去看书去了,临走之前又和荀彧点了点头,他好像上瘾了一样。
留下曹操一脸得意的看着荀彧,两人相顾无言。
直到许久之后荀彧都没想明白,郭谊到底是个什么人?
懂医术、会打铁、能骑马作战、懂得地图绘制、能内政可军务,日夜求学不辍,平日谦虚谨慎,虽然他喜去妙馆、渴望求娶名门女子、和我超级
加辈,但他应该是个好人。
荀彧心想。
……
郭谊,荀爽之徒也。
此事毫无难关的传扬了出去,此次在兖州治灾中最为出色的人才,动百姓以除蝗,保下了半数土地不被啃噬。
这样的年轻人,是荀氏当年名气极大的“慈明无双”唯一的门生,这种事本来就是逸闻,一经传开立刻被人津津乐道。
百姓当初就听闻过那位大儒之名,而寒门之中慕名者更是无数。
就连士族之中,多少年轻人想要入其门而不得。
“唉,荀慈明,也是我师,但只得其教导,未能入门,这位别驾孟誉能有这等功治政绩,不愧为唯一的门生。”
入门和教学,那是两个概念。
只是教导的话,等同于只是传道授业而已。
但郭谊这种传了衣钵的不同,意味着若是有机会的话,荀爽愿意将他的人脉资源都给郭谊用。
但究其缘由,很多人都大致明白了。
一是当年荀爽并不热衷于入朝为官,即便是位极三公,那也是被逼无奈,强行征辟去的。
听听,人家被逼无奈,才去做三公。
二呢,乃是刚要有所气色,或者说追溯郭谊及冠的那些年,荀爽好似正被董卓强行征辟带走,到了长安。
许多事情都有遗憾,世间总是如此。
“可我听闻,郭君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荀慈明。”
“不错,正因如此,方才更加可贵。”
“他虽不知道,但他受其生平所学,善用仁义礼度,惠及全境,无形之中却又达成了其老师期盼之世。”
“如此奔赴其学,不辜其期盼,当真是一段美谈,可传于后世也!可敬,可慕!”
“我也想要这样的老师!!”
士人所看到的郭谊,都颇为浪漫。
这一老一少,令人无不动容,这怎能不成为一段佳话。
他知道少年天资,多年来遍寻贤者,想将生平所学托付,奈何无果。
直到遇到这少年。
少年不知老师身份,只是当做长者尊敬,尽学其本领,在数年之后扬名于世,挽救世人,拯万民于水火之中。
“苍天,我不如郭谊!”
“郭孟誉,当世之麒麟也。”
“孟誉如此,其师无双,其人岂能有出其右者?!”
这一个月,兖州、徐州、乃至豫州,甚至是在扬州与冀州南部郡县,所有的士人只要知晓者。
简直,磕疯了。
……
“唉哟……这,这,传得也太离谱了,老头要是听见,能给他们气活了,”郭谊看到有人写了一篇《师者赋》来传颂荀爽与他之间的师生大义。
一时间头皮发麻。
这年代二创也不可小视啊,磕得我都差点笑了。
郭谊当即抬头递到了典韦面前。
典韦眨巴眨眼道:“俺识不全。”
“啧。”
“太狠了,这话的意思是说,老师倾注所有心血,教学于我,盼我能在乱世扬名,而我不知老师之意,但
上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