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61节

当看到“公孙大娘”之后,武曌如此感叹着说到。

“武二娘过谦了,武二娘这等聪慧之人,想来感悟颇多,若是能够寻得一处静心之所,潜心感悟的话,所得所获必在小女子之上。”

“公孙大娘”一脸诚恳的如此说道。

“哎,只叹俗世纷扰,小女子又如何能够做到公孙大家这般清淡出尘呢。”

这边武曌叹了一口气。

“若是武二娘有心的话,小女子倒是听闻这青龙山乃是潜心参悟的好地方,小女子愿带着古琴一架,陪着武二娘你一起入山修艺如何?”

“公孙大娘”这边也是一脸诚恳的如此说道。

“哎,小女子又没有公孙大家这般玲珑心窍,还是断了在琴艺方面的心思了吧。”

这边两个女孩子一路坐着马车一路叽叽喳喳的说着这方面的内容,后来又说道剑舞方面,“公孙大娘”甚至表示愿意无偿教导武曌,看的同样坐在马车里的李毅那是一愣一愣的。

这车厢里电光火石,感觉随时会擦枪走火啊,李毅也没办法,谁让他懒不骑马,这回想喊停车下去找匹马骑也没什么好的借口,只能硬着头皮坐在车厢里,听着武曌和“公孙大娘”两人侃侃而谈了。

好在青龙山距离汉中并不是很远,没多久就到了青龙山脚下了。

青龙山虽然修建了石头阶梯,但是并没有给马车跑上去的环山路,这年头也没有那个技术去开山凿石的修建环山路,没有炸药的情况下,都是人手拿着锤子一锤锤砸出来的路,在青龙山修建一座环山公路的工程量可能比你平地起一座城都要来的大,这种没有效益的事情当然不会有人去做了。

李毅下了马车,望见头顶有些昏暗的天色,从天边起一直连绵的褐色的云朵,甚至于都遮起了太阳了,沉闷的天气像是要喘不过气来了一样。

这是要下雨了。

农历的六月本就是雨季,汉中这地方水系高山树林都多,自然也是多雨的地方,只是今天是道宗释教大会,李毅还是盼望着不要下雨,起码不要下的太早,自己还想着见到了药王孙思邈之中,怎么把他的《千金方要》给讨要过来呢,要是下雨了,孙思邈八成是不会来的,到时候自己就只能利用自己的皇子的身份去找他了,但是孙思邈淡泊名利,不想当官,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等到李二继位了,见到孙思邈七八十岁人了,还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壮年一般,就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了,仍回到乡间为民医病。不过他碍于情面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说徒弟好学,年轻有为,刘神威也就被安排进太医院当医官了,现在都成了太医丞了。李毅偷偷摸摸的帮着长孙皇后治病的时候,还和刘神威打过交道呢。

这样一个对权势如此淡薄的人,以权压他,只能适得其反而已。

一路上按照之前的路上了山,前往青龙观,一路上看到的武林人士越发的多了起来,反倒是信众没有多少,显然他们是知道青龙观今天在办释教大会,对寻常信众并不开放。

不过等过了半山腰,就见不着武林人士了,因为在半山腰上,李毅见着了梁州别驾带着府兵在那里守着呢,这显然是蜀国公昨天安排上的,毕竟李毅也要参加这个释教大会,要是搞这么多武林人士在这里蹲着,为了那个什么仙丹妙药闹起事来了,多不安全啊。

李毅对于那些武林豪侠们和官府之间的小打小闹不甚在意,给梁州别驾道了一声辛苦了,就继续上山去了。

越往山上走,就越能瞧见道士多了起来,都是些上了岁数的道士,不过也带着拂尘一步步的朝着青龙观的方向走。

李毅好半天的终于是爬到了青龙山顶了,就见着青龙观观主正笑吟吟的接待着过来参加释教大会的道士们。

对于李毅也想要参加释教大会的事情,青龙观观主昨天就听蜀国公说过了,看到李毅来了自然是没有一点意外的表情,殷切的走上来迎向了李毅。

“周王殿下远道而来,有失远迎了。”

“无妨无妨。”李毅喘着气,说到:“只是不知今天妙应道长是否有到青龙观?”

“妙应师叔,一早就已经到了青龙观了,此刻正在观中与其他的道长们坐而论道呢。”

李毅一听青龙观关注这么说,就有点难受了,人家释教大会这回估摸着已经开始热身了,孙思邈都和其他的道长坐而论道起来了,自己又不懂易经,老子,庄子这些东西,去跟那些道士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让他搞几个小的化学实验倒是没问题,比如什么硝石制冰啊,海带制碘啊之类的,保证能看到别人目瞪口呆。

李毅跟着观主来到了一件殿宇之外,果然见到里面烟雾缭绕的,很多头发花白的道士坐在其中,一些岁数不大的道士恭敬的侍立左右,李毅也不认识里面哪个是孙思邈,但是看到里面吵吵嚷嚷的很热闹的样子,也就作罢没进去了,释教大会会安排在大殿剧情,据说不少的老道士都带了自己炼制的仙丹,要在这次道宗释教大会上表演现场版的羽化飞仙呢。

当然了,是让别人先羽化飞仙,那些专注炼丹的执迷不悟的道士们,哪个不是手底下数量众多的试药富绅啊,这些人都是梦想着长生不来命都不要的。

相比较他们,李毅反而更欣赏像孙思邈这样一心扑在医学上,或者如李淳风这样专注天文星象和数学算术上面的道士,又或者你研究研究道家典籍什么的也可以。

炼丹?那真的是害人害己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雨欲来

人说怕什么来什么,李毅这边心里万分担忧着天会下雨,这会黑云就越发的压低了下来,方才还有点光亮的天空,一下子就变得昏昏沉沉了起来。

李毅看了看天色,估摸着不仅要下雨,还可能是一场大雨。

那边观主就过来了,通知了一下李毅关于道宗释教大会暂时取消的事情,实际上也可以理解,马上都下大雨了,这么多道士不可能在大殿外面淋着雨来释教论道的吧,而大殿又坐不下这么多的道士,取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山顶的青龙观中也没有那么多居住的房子安置这些道士,所以大家决定在雨水未降之前,一起到半山腰的道士住房那边去,不然下了大雨,也不知道要下多久,大家都给困在山顶上那就麻烦了。

李毅虽然刚爬到山顶,这回累的够呛,但是也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转移了,抓瞬间就哗啦啦的一群道士们出来了,都相当有秩序的沿着台阶朝着山下走去。

常言虽道上山易下山难,但是下山比起上山要节省不少的体力,倒是需要小心提防不要从山上滚落下去,李毅以前爬山的时候,就曾见到有熊孩子乱蹦跶,后面家长还笑嘻嘻的,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结果熊孩子摔倒,一路滚下去撞到树干才停下来,救护车都来了,送去医院最后怎么样李毅也不清楚了。

好在这里也没有熊孩子,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踩着台阶到了半山腰,老天还算给面子,虽然天色阴沉,乌云满天,但在大家走到半山腰前,都一直没有下雨。

李毅到了半山腰的地方,就看到有几个百姓正抱着不少的东西往山上走,偶尔会有一些武林游侠或者府兵过去帮忙抬一下,人数还不少,估摸着能有一个村的人。

李毅看到这一个村的人就跟蚂蚁一样忙忙碌碌的,也觉得有些奇怪,边上梁州别驾就笑着说了:

“殿下这是有所不知,有些百姓们见着要下雨了,就以为汉江会发洪水,这是住在江边的村落的人,听了他们村老人的话,在将家里能搬的东西搬到青龙山来,躲避洪水,减少点损失。其实是他们多虑了,前些年汉江的江堤河坝才加固修整过,这几年已经很少会有洪水侵扰了。”

李毅听到梁州别驾的话点了点头,却还是有点不放心,汉中多水,最主要的就是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这地方好发洪水,主要是由于汉江从上到下的河道结构,是逐渐缩小的,呈现喇叭状,只要是大暴雨,或者连续好几天下雨不停,就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了。

汉江虽然多滩险峡谷,但是汉江分出去的支流也多,沿着这些支流,除了兴元府外,还有南郑为首的五六个县,一旦发水,后果不堪设想。

李毅一想到这里,就有点坐不住了,虽然梁州别驾说了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一想到在自己那个年代,科技比唐朝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汉江还不是经常发洪水吗?

当然了,那个年代发洪水的原因,主要还是植被破坏,河道淤积,污染土质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李毅心里有点担心,就朝着那些搬运东西的百姓走过去了。

武曌自然也紧紧的跟了上去,“公孙大娘”有些犹豫,回头望了望那些老道士们站着的地方,也还是跟了上去了。

“郎君,莫非是在担心汉江决堤吗?”

武曌跟在李毅的身侧,看到李毅朝着那些搬运东西的百姓们的方向走去,如此猜测问道。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汉江河水凶险且急,虽在关键处有河堤大坝,但是谁都知道那些大坝遇到洪水一冲就要垮塌了,万一汉江真的因暴雨泛滥,江水冲堤,淹没农田,一年的收成没了这些不说,万一淹死民众怎么办?我还是去问问稳妥些。”

李毅忧心忡忡的说着,边上武曌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公孙大娘”倒是有些奇怪的多看了李毅两眼,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位父老,晚辈有礼了。”

李毅来到了那些往青龙山半山腰上搬运东西的百姓们的面前,弯腰鞠躬行礼说道。

那些正在搭建雨棚的百姓见到李毅这样子一个明显是富贵子弟的人过来,也赶忙回礼,其中一个年纪中年的人就说道:

“这位郎君,请问有何事啊?”

“晚辈见到各位父老在这里搬运家里物品上山,是不是汉江的河堤大坝有裂缝崩塌之处,各位父老担心雨后江河泛滥?”

李毅问道。

“这倒没有,朝廷年年都会派人来整修加固,只是村里的老人家说,褒河河底淤泥都有好几人那么高了,河口又是葫口状,一下雨铁定发洪,他老人家说见了一辈子汉江洪水了,发洪水的时候堤坝就跟纸糊的一样立马就塌,根本没用,让我们赶紧收拾东西上山避难,我们这才都上山来了。”

那个中年人如此说道。

褒河是北源出自陕西凤县东部秦岭沟附近山区,至留坝县江西营汇合东源,至汉中市入汉水,无论是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均超过沮水,故有人主张以褒河为汉江正源,支流也多,萧何主修的山河堰就在褒河上。

“你们探过河床了?”李毅一听这么说,就着急着问道。

“探过了,确实如老人家所说。”

那边中年男人说完,李毅拱了拱手就气冲冲的朝着梁州别驾那边去了,想要质问梁州别驾这父母官怎么当的,怎么都不会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河道的吗?!

只不过才走到了一半就冷静下来了,这年头哪有人会清理河道啊,就算有,也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工具清理,都是只能在一些不算汹涌的河流上,人游到水里去一点点清,汉江水深,梁州别驾要是让人去清理河底淤泥,那真的就是让人拿命去清啊。

“郎君……”

边上武曌看到李毅先是怒气冲冲,后来又一脸急躁的神情,有些担忧的喊了一声。

“我没事,只是心里有些担心。”李毅伸手捏了捏武曌的手,随后说到:“释教大会看来我们是参加不成了。”

“‘公孙大家’,若是你对那金丹妙药有想法的话,我在这里奉劝一句,不要去碰那东西,那是要命的东西,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这边就先行一步了。”李毅心里着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的事情,自然没有功夫在这里和“公孙大家”玩捉迷藏游戏了,出于好心的奉劝了一句,就转身离开了:“走,我们去山河堰看看!”

“等等,你在乎可能的洪水险情,难道我就不在乎吗!你这家伙好生恼人,我跟你一起去!”这边“公孙大家”听到李毅的话,气的也没想起来要假装自己姐姐了,双手提着裙子就气冲冲的跟着李毅后面一起走了。

看的李毅脸上一愣,方才紧张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emmmm……”了半天,才说道:

“那……一起去吧。”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别驾的气节!

褒河就在兴元府的边上,除了山河堰之外,还有两处沿河岸修建的堤坝,主要是依靠地利修建,防止洪水泛滥,当然了,都是泥石结构,古代人又不懂什么力学,地质层次这些问题,都是凭借经验来修建,像这一类的河堤水坝,修得好的就名垂千古,功在万代,修的不好的犯了洪水就要倒霉,损失惨重的还要杀头丢命。

而褒河上的这些堤坝,李毅估计就是属于后者那些倒霉的,因为他在历史上并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在汉中附近见过。

褒河经汉中而过,流入汉江,沿途依靠着山河堰灌溉良田千亩,虽然依靠着水利灌溉让汉中土地丰饶,但也在洪水灾难的时候,会让土地淹没,严重点的就是颗粒无收,更不要说洪水造成的人命,房屋损坏,财产损失等等这些东西了。

既然要视察汉江,李毅当然是骑马出行,如果真如那村中老人所说,褒河河底淤泥甚高,大雨即洪的程度的话,那时间紧迫,还有什么功夫坐马车啊。

本来李毅是想让武曌先回兴元府的,没想到武曌二话不说,跨马就上,技术颇为熟练,比李毅都要来的熟练,看的李毅羞愧不已,“公孙大娘”就更不用说了,江湖儿女不会骑马还混什么混啊。

李毅把梁州别驾也给带上了一行人,下了山之后,骑上马就朝着汉水跑了。

在汉中这一段乃是褒河,再往下走没多远就是汉江了,兴元府的位置差不多就在两者之间,离得褒河要更近一些。

此时的褒河虽然宽阔,但是水流并不算湍急,梁州别驾虽然不明白周王殿下怎么突然心血来潮要来时差褒河,不是说要参加道宗释教大会吗?但这时候也只能憋着,李毅贵为皇子,不能说为所欲为,但是使唤你一个梁州别驾东跑西跑还是没问题的。

划小船到褒河中心量河底淤泥肯定是没办法的,现在上哪里找那么长的竹竿去量啊,好在边上居住的人也不少,听说周王殿下亲自来时差河道了,当然有熟悉水性的年轻人就站出来了,表示愿意潜水下去看看。

李毅叮嘱了两句“注意安全”,就让人给他腰上绑上绳子,然后那年轻人就这一节竹竿下水去了,没多久就翻腾上来,还趟在水里呢,就朝着岸大喊:

“河底淤泥,一杆不见底!”

李毅当时就头皮发麻了,那年轻人手里拿的杆子足有两人那么高,这么高的杆子捅下去都不见底的?难道这里地势凹陷,淤泥都在这里沉积?

李毅不死心,又换了两处地方都量了一下,发现都是一样,一杆下去见不到底的那一种,再加上褒河,汉江,多有葫口,河道不堵还好,河道如果淤泥堵塞,加上大雨冲刷,上游的水流增加,往下游葫口一冲,那洪水灾害就避无可避了。

这时候束水冲沙绝对来不及了,马上就要下雨了,这时候来束水冲沙,跟自掘坟墓没区别。更何况河底淤泥不如黄河里的砂石那般,也不是那么容易冲走的。

李毅光是想起历史上曾经记载的汉江历次的洪水,就如芒刺在背,又如堕入冰窖,那是又麻又冷,历代史书之中都有记载,汉江洪水之时,城镇淹没,浮尸百里,就如明朝万历十一年,猛雨数日,居民溺死无算,后代有人考证,最少淹死人数都在五千人朝上,甚至上万人都有可能在那次洪水之中被活活淹死。

“咔嚓!”

就在此时,天空一道闪电划空而过,几乎就在李毅的头顶,声音和闪电同时而至,吓得边上的梁州别驾一下子缩了缩脖子。

淅沥沥的雨点开始纷纷落下,打在了众人的脸上,远处田地里的少量农户,这时候都提起东西赶紧朝着自家的方向赶回去,又看到村落里的孩童,见着下雨了,就开心的跑到外面伸出手接雨点玩,没多久就被自家的母亲拍着脑袋给拉回屋子里去。

雨点落在平静的河面上,点点波纹很快覆盖一片……

“殿下,您还是去别处先躲躲雨吧,臣会带人去堤坝那看着的,若是真有情况不对,臣也会第一时间应对处理的。”

“别驾有应对处理之法?”

雨点一点点的加大了起来,边上已经有宫女赶忙给李毅撑起了伞,李毅这时候也管不了旁人这些动作,听到梁州别驾这么说,激动的一下子抓起梁州别驾的手,问道。

梁州别驾显然没想到李毅这么激动,一下子愣住了,憋了半天才说了一句:

“若真有洪灾险情,臣……臣自会冲锋在前,定要以肉身阻挡无情之水,天有好生之德,也必定……”

“行了!别驾之觉悟,让小王好生感动,小王一定向父皇参……啊不是,是向父皇表彰一番。”

首节 上一节 61/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