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487节

“学生谨遵老师教诲。”

赵桓正在炉火前烤火,邵成章负责煮茶,韩公廉和陈规坐在皇帝对面。

外面正在飘着鹅毛大雪,北风还时不时呼啸。

司马琦快步走来:“臣参见陛下。”

“司马爱卿,快坐下喝茶。”

“谢陛下。”

“朕听唐恪那边说,已经有六个富商想要买蒸汽机,连定金都已经交付。”赵桓道,“但是,目前的蒸汽机,还需要做改良。”

“还请陛下明示。”

“铁钉大小必须统一,蒸汽机长宽必须统一,朕要让每一台制造出来的蒸汽机一模一样,就和军器监的斩马刀、神臂弩一样。”

“是!”

这个好办,标准化这东西,没有人会发对。

“华兴商社已经申请高压蒸汽机专利,科学院若是没有改良出更好的,军器监便先从华兴商社那里购买使用权,开始做生产模具吧。”

赵桓端起一杯清香的茶:“陈爱卿,朕需要两样东西,一样是高压蒸汽机,一样是铁路蒸汽机车,先做这两件东西的模具,至于高压蒸汽机的其他用途,你们自己去想。”

“是!”

赵桓突然想起一件事,他问司马琦:“流水型制造模具想得如何了?”

司马琦便将自己想的都如是说了一遍。

赵桓其实只是随口一问,他并没有指望说现在就能搞出流水生产。

但没想到司马琦已经想到这一步了,拦在传输上面。

传输是整个流水线的骨架,骨架打不起来,其他模具都拼装好了也没用。

赵桓想了一下,然后让邵成章拿一些筷子过来。

赵桓将筷子整整齐齐摆在桌上,然后用手在上面搓动,每一根筷子都在滚动。

“用这种方式如何?”

司马琦顿时开悟了,瞪大眼睛道:“陛下英明,臣醍醐灌顶。”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难,只不过司马琦以前从未接触过而已。

用铁棍,整齐排列起来,然后每一根铁棍两头固定了齿轮,用热力传输带动齿轮,让每一根铁棍以相同的速度转动起来,形成向前的动力。

赵桓道:“既然如此,可以先尝试做一个军器监的流水生产模具出来,让军器监先使用,可行的话,将现有的模具做全面改良。”

“陛下英明。”

“科学院将这些都转交到军器监由陈规来做,以后科学院的任务是不断创造出大宋没有的东西,然后做理论知识总结。目的是为了加快生产的速度,例如蒸汽机,可以用在开铁石方面,它加快了开采的速度,例如铁轨蒸汽机车可以一次性运送更多的货物,并且速度可以不断提升。”

皇帝用最通俗的说法,跟这里的每一个人说了科学院的宗旨。

最后,皇帝总结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大家都没有听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也都知道,皇帝所说的科技就是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他们只觉得皇帝脑子里有太多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想法,难道是上天赐予的?

皇帝又在这里和众人闲聊了半个时辰,然后着重强调:“蒸汽机的标准和改良,高压蒸汽铁路车,还有流水型模具,朕需要,辛苦诸位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分内之事。”

赵桓从科学院离开后,并没有回宫,而是去庄园了。

他有新的计划,蒸汽机出来后,他要用永盛来做商业的标杆,给东京城乃至大宋的商人们做榜样,改变他们传统的一些观念。

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

新城南区渐渐开始出现繁荣的商贸,从外地牵进来的人也在这里找到扎根的地方。

而最出名的还是张记布行,张记布行两年之内在东京城一口气开了五家店,每一家店生意都暴好。

主打的对象是平民,所以价格不贵。

张记布行的老板张清远也是一个明白人,朝廷这几年大兴工事,许多人的收入有了保障,吃是第一位,穿自然是第二位。

虽说朝廷自己也开设了秀坊,但毕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被许多商人盯上了。

而张清远能够迅速做大也是有原因的,他把漂亮女儿嫁给了商虞司的员外郎顾永志小妾,在这几年商部释放出来的资源上占了不少便宜。

朝中有人好办事,从户部那里买来的五块地的价格都非常便宜,因为五家店的出货量大,在布料的进货价上也占尽了优势,卖的价格可以说是最低。

最重要的是,他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时不时会被请去喝茶,喝完茶生意突然一落千丈。

张清远是典型的新政下崛起的商人。

就说最新出的《大宋财富报》上评选的大宋富商排行榜,这个张清远以身价300万贯排在了第二十名。

而二十名之前的那些大佬,不是做粮食起家的,就是靠建房修路起来的。

据说张记布坊去年还在南方承包下大量的良田种植棉花,种植桑树,准备在京畿路全面扩张。

在张记布坊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一些小的布坊面临着倒闭险境。
首节 上一节 487/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密战无痕

下一篇: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