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486节
司马琦正在汇编大宋热力学,因为研究蒸汽机,司马琦这一年多的时间都在研究热力原理。
他正专心看着叶崇改造的图纸,不停点头:“虽然改动不大,但是却都改在了重要点上。”
“老师,蒸汽机车是我们造出来的,现在叶崇那黄口小儿却拥有了专利权,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司马琦身上有很浓厚的工事人才气质,憨实、古朴,他放下手里的毛笔,给正在一边运转的小型水轮模型加了一桶水,水轮运转的速度加快了。
司马琦道:“钟豫,你心态要方正,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那都是官家的,都是为了大宋,为了百姓,只要叶崇也是这样,专利是谁的并不重要。”
钟豫不赞同他老师的想法,钟豫有些急躁道:“老师,朝中有人在私下说我们皇家科学院连民间一个商社都不如!”
叶崇突然杀出来,司马琦当时也的确有些惊诧,有些不甘心。
但是事后他自己也好好消化了一下:“朝中那些大臣,并不懂工事之学,由他们说去便是。”
“老师,如此会影响您的声誉。”
“钟豫,你心态浮躁!”
“老师,陛下对蒸汽机车非常重视!”
司马琦摇了摇头,他这个学生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心浮气躁,好胜心太强。
他叹道:“钟豫,我问你,造一辆蒸汽机车,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力?”
“根据人员配置的不同,所花的时间也不同,如果人员是在一百个人,五天可以赶制一辆。”
“那你认为陛下为何造蒸汽机?”
“当然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车出来,人可以坐在上面,再也不用马了。”
“那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是目前的蒸汽机所花费的多,还是马车花费的多?”
“自然是蒸汽机车。”钟豫不太明白为什么老是会问他这些。
科学院是为天子创造一些天子想要的新事物的地方,不是政事堂,也不是枢密院,做一件东西出来,是不会去核算这些的,只需要按照陛下的要求去做便是了。
“既然是蒸汽机车所花费的昂贵,为何天子还要制造它?”
“这学生愚钝,还请老师指点。”
“为师也是听官家说的,官家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一件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聪明的人,不会先大量投入金钱去批量制造,也不会立刻就想着做大,更不会立刻把商品做到最好,而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一个模型出来,只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作用即可,官家是这样形容的,先搭框架。”
司马琦的这话听得钟豫云里雾里。
事实上,赵桓说的是21世纪的商业模式,企业家们在生产一件市场上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不会立刻批量生产,而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做一个比较粗糙的产品出来,拿到市场上去给人体验。
很典型的就是21世纪那些互联,他们在研发APP的时候,先做最基础的功能,外观和交互丑不要紧,以后可以逐步迭代。
但是第一步一定要踏出去。
不仅钟豫听得云里雾里,司马琦当时也听得云里雾里,但是又不敢多问,只好回来自己琢磨。
琢磨了一段时间,也就琢磨透了。
然后自己关在屋子里感慨皇帝的格局和视野。
“官家要科学院造蒸汽机,并不是让科学院现在立刻就造出最好的蒸汽机,只需要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即可。”
“之后,蒸汽机还会进行无数次的改良,叶崇的改良只是其中一次。”
“你为了其中一次改良,耿耿于怀,有失科学院气度。”
“再说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蒸汽机改良之后,官家要大量制造出来,一百个人五天制造一辆,那官家如果要一万辆我们该怎么办?找一百万人来吗?”
“官家前年在科学院提的流水化制造理念你难道忘了?”
“军器监制造的神臂弩为何都是一般大小?蒸汽机的制造方法并不是秘密,以后都是要下方到民间去制造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钟豫听得一愣一愣,这些他都没有想过。
“制造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还记不记得官家提出来的铁钉,铁钉的大小标准,是又科学院和军器监定的。”
“为师这两年一直在尝试官家说的流水化制造模式。”司马琦走到那个水车模型前,指着那条水道里的水,“如果这些水,都是蒸汽机车的某一个部分,他们在这里排列,像水一样流动,到某一处汇聚,然后再组合起来,一定比你现在用一百个人临时赶工,然后组合要快。”
“这才是官家要的东西,也是大宋以后在制造许多东西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
“而科学院,需要创造出这样完整的模型,让它像蒸汽机一样运转起来,这些专利权,都在科学院手中。”
“那老师,这样的模型,何时能造出来?”
“以前为师一直在从水车的动力去思索,但自从蒸汽机和热力学有了新发现,为师已经在往热力学去思索这些事情,只是,不知用何物,能承载钢铁,像水流一样流动。”
赵桓并不知道,他跟司马琦说的流水线生产理念,司马琦已经思考到这一步了。
当时他提出来,也只是指了一个方向。
中国古代有标准化生产,并无流水线生产,流水线生产对机器模型要求很高,至少传输机是需要热能或者电能来带动的。
传输带的材料是空缺的。
至于蒸汽机车的那些制造模具,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毕竟宋朝也有许多铁制品的制造模具,有这方面的技术存在,只是需要改良而已。
当司马琦和钟豫在议论的时候,外面传来小厮的声音:“相公,陛下来了,要您去前殿。”
司马琦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之前,他说道:“钟豫,把心思多放在正道上。”
他正专心看着叶崇改造的图纸,不停点头:“虽然改动不大,但是却都改在了重要点上。”
“老师,蒸汽机车是我们造出来的,现在叶崇那黄口小儿却拥有了专利权,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司马琦身上有很浓厚的工事人才气质,憨实、古朴,他放下手里的毛笔,给正在一边运转的小型水轮模型加了一桶水,水轮运转的速度加快了。
司马琦道:“钟豫,你心态要方正,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那都是官家的,都是为了大宋,为了百姓,只要叶崇也是这样,专利是谁的并不重要。”
钟豫不赞同他老师的想法,钟豫有些急躁道:“老师,朝中有人在私下说我们皇家科学院连民间一个商社都不如!”
叶崇突然杀出来,司马琦当时也的确有些惊诧,有些不甘心。
但是事后他自己也好好消化了一下:“朝中那些大臣,并不懂工事之学,由他们说去便是。”
“老师,如此会影响您的声誉。”
“钟豫,你心态浮躁!”
“老师,陛下对蒸汽机车非常重视!”
司马琦摇了摇头,他这个学生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心浮气躁,好胜心太强。
他叹道:“钟豫,我问你,造一辆蒸汽机车,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力?”
“根据人员配置的不同,所花的时间也不同,如果人员是在一百个人,五天可以赶制一辆。”
“那你认为陛下为何造蒸汽机?”
“当然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车出来,人可以坐在上面,再也不用马了。”
“那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是目前的蒸汽机所花费的多,还是马车花费的多?”
“自然是蒸汽机车。”钟豫不太明白为什么老是会问他这些。
科学院是为天子创造一些天子想要的新事物的地方,不是政事堂,也不是枢密院,做一件东西出来,是不会去核算这些的,只需要按照陛下的要求去做便是了。
“既然是蒸汽机车所花费的昂贵,为何天子还要制造它?”
“这学生愚钝,还请老师指点。”
“为师也是听官家说的,官家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一件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聪明的人,不会先大量投入金钱去批量制造,也不会立刻就想着做大,更不会立刻把商品做到最好,而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一个模型出来,只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作用即可,官家是这样形容的,先搭框架。”
司马琦的这话听得钟豫云里雾里。
事实上,赵桓说的是21世纪的商业模式,企业家们在生产一件市场上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不会立刻批量生产,而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做一个比较粗糙的产品出来,拿到市场上去给人体验。
很典型的就是21世纪那些互联,他们在研发APP的时候,先做最基础的功能,外观和交互丑不要紧,以后可以逐步迭代。
但是第一步一定要踏出去。
不仅钟豫听得云里雾里,司马琦当时也听得云里雾里,但是又不敢多问,只好回来自己琢磨。
琢磨了一段时间,也就琢磨透了。
然后自己关在屋子里感慨皇帝的格局和视野。
“官家要科学院造蒸汽机,并不是让科学院现在立刻就造出最好的蒸汽机,只需要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即可。”
“之后,蒸汽机还会进行无数次的改良,叶崇的改良只是其中一次。”
“你为了其中一次改良,耿耿于怀,有失科学院气度。”
“再说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蒸汽机改良之后,官家要大量制造出来,一百个人五天制造一辆,那官家如果要一万辆我们该怎么办?找一百万人来吗?”
“官家前年在科学院提的流水化制造理念你难道忘了?”
“军器监制造的神臂弩为何都是一般大小?蒸汽机的制造方法并不是秘密,以后都是要下方到民间去制造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钟豫听得一愣一愣,这些他都没有想过。
“制造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还记不记得官家提出来的铁钉,铁钉的大小标准,是又科学院和军器监定的。”
“为师这两年一直在尝试官家说的流水化制造模式。”司马琦走到那个水车模型前,指着那条水道里的水,“如果这些水,都是蒸汽机车的某一个部分,他们在这里排列,像水一样流动,到某一处汇聚,然后再组合起来,一定比你现在用一百个人临时赶工,然后组合要快。”
“这才是官家要的东西,也是大宋以后在制造许多东西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
“而科学院,需要创造出这样完整的模型,让它像蒸汽机一样运转起来,这些专利权,都在科学院手中。”
“那老师,这样的模型,何时能造出来?”
“以前为师一直在从水车的动力去思索,但自从蒸汽机和热力学有了新发现,为师已经在往热力学去思索这些事情,只是,不知用何物,能承载钢铁,像水流一样流动。”
赵桓并不知道,他跟司马琦说的流水线生产理念,司马琦已经思考到这一步了。
当时他提出来,也只是指了一个方向。
中国古代有标准化生产,并无流水线生产,流水线生产对机器模型要求很高,至少传输机是需要热能或者电能来带动的。
传输带的材料是空缺的。
至于蒸汽机车的那些制造模具,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毕竟宋朝也有许多铁制品的制造模具,有这方面的技术存在,只是需要改良而已。
当司马琦和钟豫在议论的时候,外面传来小厮的声音:“相公,陛下来了,要您去前殿。”
司马琦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之前,他说道:“钟豫,把心思多放在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