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276节

屋里所有的工匠闻言都是一愣,齐齐向那图纸看了过来,眼中尽是难以置信。要知道,这些大家都不会造的新船,便是模糊的图样都极为珍贵。

就如之前那两个南洋工匠,为了防止技术被人学去,甚至根本连图样都不画,全屏记忆指挥其他人造船。

而辅政王殿下不但大方拿出极为细致的图样给他们随意参详,而且还要他们制样出来!

制样便是用木头做出船的缩比模型,结构和真正的船一模一样。开始建造之后,便依照模型上的部件,等比放大加工,乃是造新船的首要工序。

可以说,能制出小样的人,对整船结构基本上就已了解了九成以上。

那造过夹板船的十多名工匠立刻激动道:“请殿下放心,草民们定竭尽所能!”

朱琳渼点头道:“这条船仅有八丈,排水量不到三百吨。等这条船造好,你们对盖伦船结构更为熟悉之后,还有条十多丈长,排水量五百吨的战船等着你们来造。”

随后他又对工匠们讲了排水量的概念,建议他们以后多用排水量来说明船只大小,而尽量避免用“多少料”这种模糊的单位。

工匠们眼中光芒四射——这么说以后还有新图样给他们?!几人就差要给朱琳渼跪下叩头了。

其实只要能学到新船的构造,让他们白干都没人有意见,更何况还有丰厚的工钱。众人当即赌咒发誓,一定拿出毕生的功夫,绝不误了朝廷大事!

等屋里再次安静下来,朱琳渼收起笑容道:“不过规矩咱们也要说在前面,这盖伦船的建造技艺只能在船务学堂内传授,如有违背立处重罪。

“此外,五年之内诸位不能离开福京。船厂自有锦衣卫暗中监视,日常还有警察负责人员进出,还望大家能够理解。”

“理解理解。”所有人都忙不迭地点头。这个时代九成九的人都是一辈子守在家乡,没事谁也不会离开福京。

当下又有工匠想起方才辅政王殿下招人去船务学堂授艺,他们还敝帚自珍。再看辅政王拿出的那份图样,其造船造诣怕不比自己这些人高出数筹。

其实朱琳渼也就知道船的整体结构,工艺细节方面他连村里最差的学徒都不如。

但工匠们都是先学基础,再学整体船型构建。是以他们心中皆是暗忖,待殿下那船务学堂里有人学成出来,能耐怕都在自己之上。自己手里这点微末道行眼下或许还值点钱,再捂着以后便是想去教都没人学了。

有十多人已暗下决心,便是族老拦着,自己也要去那学堂教徒弟。大不了举家搬去永北里,反正朝廷负责给安家。

……

数日后,原本要交付给西班牙人的仙石粉被运来了南安——他们的船刚被荷兰人击沉,暂时还不敢再次靠近大明沿岸。

南安知县发动了四千民壮,加上两千工匠,一起在船厂里忙碌着。

地面早已被夯实,有泥瓦匠不断将搅拌好的水泥铺在上面。

原本船台的位置处,一排四丈长,密集排布的方形木条,从船台一直延伸到海水中。

这些木条便是用来支撑船台轨道的枕木,上面相距一丈半的木质轨道已铺设了大半。

一旁还有工匠用坚硬的榆木打造支架和轮子。这些东西造好之后搭在轨道上,船台的基座便算是完成了。往后新船下水只需沿着轨道滑入海中,比以往方便了数倍。

而在船台外侧,还有两排相距五丈多的枕木,每侧枕木上铺了两条距离很近的轨道。

两个不到一丈宽,三丈多高的笼形木架立于轨道之上。木架下则安装着两排共十二个轮子,使得木架可以沿轨道方向来回移动。

正是龙门吊的两个支脚。

等四丈多长的木料买到之后便会架在这两个支脚上,再按照朱琳渼设计的图纸加上绞盘、滑轮之类,整个龙门吊便告完工。

施工现场由庞筑指挥,倒是井井有条。朱琳渼吩咐了他建造顺序和要领,只需不时来看看进展便可。

数日后,船厂除了龙门吊之外的其他部分已基本完工。工棚和船台下面的地面皆已水泥覆盖,一丈多宽的水泥小道四通八达,只是水泥还未干透。

崭新的一大两小三座船台,早没了当初简陋的样子,至少比眼下欧洲人的船台毫不逊色。

库房和工棚里更是井然有序,照搬福京军器局的模式,不同功能区域用木板隔开。工台上全新的工具摆放整齐,工具皆由工部统一制造。

标准工艺流程倒是还没完全敲定,毕竟造船这事情比铳、炮要复杂太多了,朱琳渼计划在半年之内完成这项工作。

第300章 盖伦战船

“下官拜见殿下。

“殿下,大料有着落了。”

朱琳渼正指挥工匠进行龙门吊绞盘的安装,便见庞筑一溜小跑过来,倒是记住了船厂内不用跪礼,揖手急道:“安平程记船厂存有各类大料三十多根,小料四千余,皆已阴干。下官派人装作要造私船与船厂接触,那程记东家还夸口说,‘若有必要,十日内还可调来二十根大料。’”

他所说的“大料”便是可以用来制造船龙骨、大梁的木料,通常长度都有五到十丈,甚至还有长达十五丈以上的。而小料则是造船肋骨、船板之类的木材,虽然对木料尺寸要求不高,但使用量却非常大。

朱琳渼大喜,船厂的升级改造工作当很快就能结束,正等着木料上船台。

他正要吩咐将这些船料全买下来,却听庞筑接道:“只是,那程氏听闻是要买船料,竟狮子大开口,要价比往常翻了两翻还多……”

朱琳渼皱了皱眉,心说明末果然多奸商,又问庞筑:“买下这些木料需要多少银两?”

“程氏开价,以榉木计。长三丈,围长五尺以内,每丈十两。长三到十丈,每丈十二两。围长五尺以上,每多一尺价钱再加两分。

“算来三十根大料共需七千三百两。榉木小料价钱不到大料的一半,杉木小料价钱再少四成,四千小料全部盘下,统共十六万两。”

朱琳渼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四千小料加三十大料,大概也就能造四条五百吨的盖伦船,这木材就得花十七万两。再加上人工、船帆、绳索等费用,一条船没有五万两怕都下不了船台。

这还只是船本身的造价,船上的大炮虽然可由军器局打造,但盖伦船搭载火炮数量极多,估计每条船还得投入上万两铸炮。

合计一条五百吨的战船就要花费六万多两才行。海军果然不是穷人能玩的。

他吁了口气,吩咐庞筑,“尽量和他还价,若实在不行,就先买下来。”

前几日工部已派人去山中伐木,只是木料干燥还需时日。而大明急需一支强大的水师,实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是以只得先买下这批木料再说。

“下官,遵命。”

庞筑走出没多远,便有两个工匠打扮的人紧跟了上去。朱琳渼知道,那是郑广英派来船厂的锦衣卫,负责暗中监督官员是否在这种大宗交易中贪腐。
首节 上一节 276/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