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赶山狩猎

重回1984赶山狩猎 第17节

  转眼就是天亮。

  第三声鸡叫过后,余秋堂看到外面天蒙蒙亮,便起来穿衣服,刚坐起身余小伟也立刻跟着起来,揉着眼问:“要起啦,叔叔?”

  “起呗,去镇上还要走一个小时,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去喊下云云。”

  “好,起!”

  小孩子觉多,余小伟觉得还没睡饱,能爬起来着实不容易。

  两人刚出门,看到余小云原来早起来了,正拿着个扫把在扫门口的灰土。

  西北风尘大,又到了夏秋交际的季节,一晚上落下很多的树叶和尘土,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必须是扫院子。

  “云云,扫我们这边半截就行。”余秋堂看她还要继续向前,喊住了她。

  地炕院有一亩多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全部扫一遍也要半个小时。

  以前这种活一直落在余小云身上,余秋实那边的人从来就没扫过院子,像是少爷公主一样被宠着。

  余小云刚好扫到两个窑洞中间的分界处,闻言一怔,随后说道:“没事,我顺便扫吧。”

  “回来,”余秋堂招招手,让她提着扫把回来,揉揉孩子的脑袋,“以后那边的地不允许扫,知道不,我们只负责我们这半边院子,那边要脏就让脏着。赶紧洗脸收拾下,带你们去赶集。”

  余小云点点头,“哦”了声,将扫把立到墙角去洗脸了。

  余春梅也已经起来,正在厨房烧水。

  “堂堂,给伱们烧点热水跑着吃点馍馍吧,起来这早,肯定饿的也早。”

  “好。”

  余秋堂将两个筐子拿出来摆好,里面垫上干净的衬布,将豆腐小心翼翼放进去,上面用衬布盖起来,然后进厨房调制调味品。

  神仙豆腐就跟凉粉一样,好吃不好吃,主要还看调味品拌的咋样,现在他还不敢交给三姐,自己亲自拌最好,等到稳定,摸索出比例,再让三姐接手。

  拌调味品的时候,他忽然又有了新想法,便从筐子里切出一小块神仙豆腐,用刀切换成很多小方块,单独用碗装起,破一些竹签洗干净备着。

  这边在忙活,那边人也开始起炕。

  陈美娣第一个出来,看到自家这边的院子还脏着,而归属余秋堂那边的却干干净净,顿时脸色变得很难看。

  站在门口就喊道:“王春花,太阳照到沟门子上了,还睡,死猪一样。”

  没得到任何回应。

  她将尿盆丢在门口,直接冲到厨房,很快就听到里面呵斥和埋怨声。

  余小云已换上干净的衣服,这是她唯一身能穿得出去的衣服,却已经有些偏小,紧巴巴的。

  小女孩长身体要比男生快,她年龄比哥哥小接近两岁,但身高最多差一两公分,若是一个不留神,说不定还能超过哥哥。

  余秋堂帮她将衣服拉拉,发现怎么遮不住肚脐眼,无奈笑道:“算了,等我们有点钱,扯点布回来,给你做一套新衣裳,这肚脐眼一直露外面,时间长了肚子会疼。”

  十岁多的小姑娘已懂得害羞,脸红彤彤的。

  一旁的余春梅摸摸她的脑袋。

  “我们啥时候走啊,叔叔?”余小伟背着小灵猫的袋子,已经迫不及待等着出门。

  “这就走,”余秋堂弯腰挑起扁担,带着两个小孩,雄赳赳朝外面走去。

  三人都出门了,陈美娣这才从厨房出来,看着几人背影,骂了声:“德行!”

  王春花头发乱糟糟地也跟着出来,衣服穿的扭扭斜斜,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去拿扫把。

  “大清早也不让人睡个好觉,院子啥时候扫不行,非要这时候扫!”

  “把你懒死得了!”

  陈美娣想起刚才余秋堂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的背影,气就不大一出来,返身回去揪着余秋实的耳朵,将宝贝儿子也揪起来。

  “去,把门外面的硬柴劈完。”

  余秋实坐在炕上,盯着母亲一脸茫然。

  劈柴,劈什么柴,怎么劈柴?!

第26章 我们走在大路上

  余秋堂挑着担子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个孩子。

  余小伟分配的任务是背着那只小灵猫,大概十几斤的样子,不多不少,刚好满足身体负荷。

  从小受苦的他,虽然年龄不大,背这点东西还能坚持。

  余小云则是提着一个小藤条篮,里面放着余秋堂配置好的拌料和盐,方便卖神仙豆腐的时候别人使用。

  余小伟本来是不想让妹妹提东西,但余小云觉得叔叔和哥哥都拿东西,就她一个人空手,显得没有做事,一定要提着。

  结果,女孩子力气小,虽然篮子里东西一共就三四斤的样子,不算特别重,短途还能坚持,走的时间一长,就立刻变得重起来。

  她倒是想忍着不说,可越来越重的喘气声还是被余秋堂发现,于是便走一段路稍作休息,不点明原因,照顾侄女小小的自尊心。

  打王家村去清泉镇,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但中间要绕过猴头岭凸出的一片山峰,所以长度变成五公里,这还是走路绕小路,若是想骑自行车,还需要绕更远的地方。

  因为三人出门早,东方刚刚亮,稍微有点红晕,太阳还没出来的意思,估计也就是五点多的样子。

  回到这个时代无法确定时间很不方便,只能根据太阳来大致预估,但若是天阴或者下雨,就很难判断准确时间点。

  山里人都已习惯。

  反正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阴小雨就待在家里的休息,管他几点几分。

  但余秋堂习惯将所有计划都归结在具体时间内,便显得很不适应,想着稍微赚点钱后,首先要买个电子表,不然没有安全感。

  路上倒是遇见几位村里赶集的路人,人家也主动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大多余秋堂已完全记不起是谁,即使面熟,也叫不上名字。

  只能陪个笑脸,打哈哈掩饰过去,然后跟余小伟确认名字,暗暗记在心里。

  越小,越贫穷的地方,就越注重人际关系。

  在这种山村里,虽然并没和外面完全隔绝,但也自成一个社会体系,该维持的关系必须维持。

  也有人对他很熟悉,好奇他筐子里装的什么东西,他就回答是说做了一些吃的,准备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粮食和油盐酱醋啥的。

  因为将筐口封的很紧,别人自然不好意思揭开去看。

  就这样,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三人来到清泉镇南门,这时候太阳才从东面露出脑袋,还是一个大大的红球,影射出的红晕,让东方一片潮红。

  越接近镇子,人越来越多。

  清泉镇下辖十九个村子,大大小小不等,算起来也有十几万人。

  整个荣成市这个时候大概有两百万人不到,荣成下设十三个乡镇,清泉镇算是其中较大的镇。

  这个时候的乡和镇还有明确的界限,主要就是看下辖人口多少,镇要比乡的人口多四分之一大概。

  特殊例外。

  清泉镇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是个合并镇,由原来的清水镇和礼泉乡合并而成,在乡镇改革时,一大批乡被合并进镇里,一度出现很多奇怪的乡镇名。

  清泉镇能有这样的名字,已是相当幸运。

  王家村虽然离清泉镇有四五公里,但其实并不算离镇最远的村,清泉镇最北边的村子叫“五不同”,离镇子足足有二十里山路,那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清泉镇这边是逢“一四七”三天的集,对于附近山村的人们来说,赶集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每逢集时,大家要将积攒的各种农产品、山里挖的草药,打的野物等拿到镇上卖掉,换取油盐酱醋等基础生活用品。

  这年头还没什么人想着南下打工,附近更是没有多少赚钱的门道,大多都是靠最原始的农业支撑家庭用度,社会维系。

  不过真正能买卖东西也就是去年才开始,放在前两年,买卖是严令禁止的,只能偷偷摸摸进行,否则就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好多人啊。”

  余小伟的感慨着周围的一切。

  他和妹妹从来没到过镇子,长这么大,还没走出过小山村,就像是栓在磨盘上的驴,只能围着巴掌大的地方转圈。

  若不是余秋堂带他们出来,估计还要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好多年。

  余小云则是紧紧站在哥哥身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来人往,每经过一个人,她目光就会跟着别人走很远,哪怕是别人就牵着个小羊羔,她也半天收不回目光。

  两人模样被余秋堂看到,心里是既想笑,又觉得可怜。后世这么大的孩子,天南海北啥地方没去过,搞不好都全世界在飞,可这俩孩子,还是第一次出镇子。

  只是小小的变化,就让他们这般意外。

  清泉镇区大概是个“井”字,东西南北各两条主干道,中间汇聚的地方是一座塔,据说是明朝留下来的,叫作“报恩塔”。

  相传是这边曾经出现过一个进士,做了朝廷三品大员,风风光光回来时却发现母亲饿死在家里,悲痛之下,出家为僧,造了此浮屠,以青灯古佛为母亲祈福,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个故事周围的人都很感动,觉得他就是个大孝子,为母亲宁愿放弃高官厚禄,余秋堂却从上辈子就很不喜欢。

  这叫什么报恩呢,自己做官,母亲饿死在家里,又出家做了和尚……

  很难评价诡异的行为。

  不过,这都是几百年前的事,当时有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在讨论价值观也没啥意思。

  而这座报恩塔也成为清泉镇对外的一个文化符号,平日里塔门紧闭,不允许人们进去,只有每年南来北往的大雁在塔里筑巢,而砖土结构的塔身上,也早已生满青苔和各种野草。

  外地人来到清泉镇,也很难迷路,不管走到哪里,抬头都能看到报恩塔。

  只要走到报恩塔,就能辨别出方向。

  镇子的建设分布,也是以塔为中心四散开去,越是靠近塔附近越是热闹。

  余秋堂带着两小孩径直来到塔下。

  专门买卖小吃的摊位点,就在塔西南方向,被称为“吃食街”,在这里能吃到附近所有的风俗小吃,以及村民们自作各种食物。

第27章 找个地儿摆摊

  因为时间还早,小吃街不算特别热闹。

  道路两旁摊位稀稀拉拉还没占满,已来之人有的摆放要卖的东西,有的则是袋子或者筐子的绳子都不解,站在街边和人聊天或者抽烟。

  反正位置占着就行,没人买的话,解开太早也只会丢着落灰。

  荣城的人们并不像南方那样会每天吃三餐。

首节 上一节 17/2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升一级法强翻倍,你管这叫召唤?

下一篇:谁能救我出去,赏金十个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