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62节

  很多人好不容拿到了博士学位,从一条科研狗开始慢慢熬起,做过讲师,做过助理教授,经过漫长的实践,直到熬成副教授,才会有独立负责项目的机会。

  然而眼前这个年轻的张伟,却一步登天,直接就可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

  这让那些还在熬日子的实验狗们情何以堪?

  我可是天之骄子啊,我这么的聪明,这么的努力,结果却如不你一个有后台的,任谁心中也会不平衡。

  大家望着张伟,那种苦涩与无奈就如同冰冷的钢针,深深刺入他们的心扉。愤怒和失望的情绪滋生开来,并且迅速的发酵,犹如漆黑的藤蔓,缠绕着他们的心,让人难以释怀。

  房间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一股怨恨的气氛,如暗涌的潮水,无声无息却力量强大。原本大家聚集在一起,还有些热闹的气氛,像是被一阵寒风吹散,周围陷入了尴尬的冷场中,只剩下沉默在空气中弥漫。

  众人表情,被施教授收入眼中,对于这样的情况,他并不觉得意外。当年他就是从一点点熬出头的,所以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

  施教授也知道,只要说出张伟曾经的科研成果,这种局面会瞬间来个180度大转身。

  科研领域嘛,毕竟还是结果为王。只要你能做出牛逼的科研成果,年龄绝对不是问题,同行也不会因为你的年纪而轻视你。

  而且你越年轻,越是说明你厉害。在这一行,有成果的年轻科学家,只会引来更多的仰视。

  张伟则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之前在清大,第一次单独负责项目时,那几个研究生还不是直呼其名,甚至有人叫他“小张”。

  然而当他做出成果以后,他的名字后面,就加上了“老师”两个字。

  无论是张伟老师,还是小张老师,都算是一种尊称吧!

  现如今,面对众人怨恨的成果,张伟也一点儿都不担心。

  张伟虽然不是教授,也没有博士学位,但他知道,只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公布出来,那么现场的这些实验员,都要尊敬称呼他为“Mr.张”,都要礼貌的喊他一声“Sir”!

第197章 外来的菩萨会念经

  港片当中称呼警察为“阿sir”,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群体也被称呼为“sir”,那就是老师。

  所以当你在香港街头遇到方sir黄sir和霍sir,很有可能不是方警官黄警官和霍警官,而是方老师黄老师和霍老师。

  要是早个一二百年,说不定你遇到的就是方师傅黄师傅和霍师傅。

  在科研项目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实验员称呼的时候喊一声“sir”肯定是没毛病的。

  面对如潮水般的怨恨氛围,施教授和张伟都没有慌张,两人都淡定的很。

  还是施教授率先开口说道:“张先生今年只有二十岁,但是在生物学领域,已经取得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这次他来我们这里做访问学者,也是我多次邀请后的结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先生会跟我们一起工作,对于各位而言,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希望各位能够把握住这次机会,多多与张先生交流。”

  施教授话音刚刚落下,就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施教授,请问张先生都取得过哪些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说话这人的语气充满了恼怒和不服气,显然是在质问施教授。

  施教授则很有涵养的笑了笑,开口道:“罗伯特,我记得你的博士毕业论文,写的是mRNA活体成像方面的研究吧?那你肯定看过张先生的论文。

  几个月前,在《科学》期刊上,有一篇使用核苷修饰的方法,突破了细胞的免疫系统的论文,你应该看过吧!”

  “我好像是有印象。”罗伯特点了点头。

  “那我再提示你一下,那篇论文最后提出,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为基础,来研发一种全新的疫苗,mRNA疫苗。现在你应该记起来了吧?”

  提到mRNA疫苗,罗伯特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与核苷修饰这项技术相比,mRNA疫苗的确更让人印象深刻。

  施教授接着道:“那篇论文的作者,就是我们眼前这位张先生,他发明了核苷修饰技术。”

  “我想起来了,那篇论文的作者的确是个中国人,当时没有在意他叫什么名字,原来就是张先生啊!久仰久仰。”

  罗伯特露出了释然的表情,他研究过与之相关的课题,也知道核苷修饰技术是算得上是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最起码以自己的水平还研究不出来。

  这么年轻,就能取得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来普林斯顿大学单独负责一个项目,罗伯特没有意见。

  然而罗伯特没有意见,不代表其他人也没有意见,目前mRNA疫苗还只是一个设想,没有进入到实际研究当中,距离真正应用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所以依旧有很多人,对张伟心不服口也不服。

  普林斯顿大学每年都会诞生很多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你虽然做出了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只能算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正常水平。

  伱这个外来和尚,并没有比本地和尚更优秀,我们都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凭什么让你来主持一场水陆大会?

  施教授则接着说道:“核苷修饰只是张先生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张先生还有另外一项科研成果,相信我们这里每个人都知道。我可以给大家一点提示,是基因编辑方面的。”

  “基因编辑?难不成最近很轰动的那个基因剪刀,是张先生做出来的?”

  一个声音响起,但这个声音的语气并不是猜测,而更像是一种调侃。

  “你猜的很对,基因剪刀技术,正是张先生的研发出来的。”施教授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什么?基因剪刀是他做出来的?”

  刚刚还在调侃的那个人,表情猛的一惊。紧接着,他低下了头,来掩盖自己的尴尬和羞愧。

  与之前的核苷修饰相比,基因剪刀技术的名气可要大的多。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很多科研项目都与基因编辑有关,那么也就必然会用到基因剪刀技术。

  而且在前不久,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美国很多的科研机构,都派人去中国考察或者购买这项技术,所以现场每一个人实验员,都知道基因剪刀的重要性。

  在了解到基因剪刀这项技术以后,大家本能的以为,能够研发出这种牛逼成果的,肯定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学者。

  就算不是那种五六十岁,已经搞个一辈子科研的中流砥柱,也得是施教授这种正值壮年,头脑和精力都处于巅峰的中坚力量。

  然而却没有人能想到,研发出基因剪刀的,竟然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比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年轻!

  就在刚刚,因为张伟年轻,众人对他满心不屑,觉得来了个关系户,甚至对他产生了怨恨。

  此时此刻,也正是因为张伟的年轻,却让他们感受到了十足的震撼!

  “施教授刚才是不是说他多少岁来着?”

  “好像是二十岁吧?”

  “是二十岁整么?不是二十多岁?”

  “施教授说的,就是二十岁!”

  “我的天呐!才二十岁,就能做出基因剪刀这种革命性的科研成果!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二十岁的时候,才刚刚进入大学呢,人家二十岁,就已经是世界顶级学者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敢相信,研发出基因剪刀技术的,是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

  “除了基因剪刀之外,他还研发出了那个核苷修饰技术。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学者么?”

  “在普林斯顿大学,几乎每个人都号称天才,但今天我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真的天才!”

  在科研领域,年龄是最致命的杀伤性武器。几乎每一个科学家,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太多的科学家,在寿终正寝的时候,脑海中还有很多伟大的想法,没有机会实施。

  每个科学家临终前的遗憾,都是未能将某个科研成果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在弥留之际,他们可能会想,如果再给他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该多好啊!

  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向全世界占先自己的伟大。

  而像张伟这种,年近二十岁就能做出基因剪刀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那么他的一生,已经可以跟伟大沾上边了。

  不夸张的说,只要他能保持正常科学家的科研进度,那么“伟大”这个形容词,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原本大家还在疑惑,这外来的和尚究竟有什么能耐,如今才知道,原来这不是外来的和尚,是外来的菩萨啊!

  来的是个神仙!

  当得知张伟就是基因剪刀的发明人时,刚刚环绕在四周的负面情绪,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羡慕、钦佩和崇拜。

  面对一个比你牛逼太多的存在,聪明人往往会送上鲜花和掌声,既然别人比你优秀,那承认别人优秀就是承认事实,向事实低头,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然而愚蠢的人,则会送上酸言酸语,就算不能抬高自己,也要想方设法贬低对方。对于他们而言,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就比如某神秘东方大国便是如此,这里说的是平均智商76的那个。

  ……

  众人表情的转变,落入到施教授的眼中,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施教授接着说道:“张先生在我们系做的项目,是他继基因剪刀之后的一个新项目,接下来,请张先生介绍一下,他即将开始的新项目!”

  施教授说完,率先带头鼓掌,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这一次的鼓掌,不像是刚才欢迎张伟时那种应付式的动作,大家是由衷的给张伟送上掌声。

  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大家都很想知道,基因剪刀的发明人,会拿出什么样的新项目。

  张伟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各位对干细胞应该都不陌生吧?对于胚胎干细胞,应该也不陌生吧?这次准备做的,就是胚胎干细胞的替代细胞。

  我知道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在内,全世界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都在做类似的课题。但我要做的课题,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我将使用我所研发的基因剪刀技术,采取转基因的方法,来诱导出胚胎干细胞的替代品。

  具体的科研思路,我在这里就不多说,如果各位对于这个项目有兴趣,可以加入我的项目组,大家共同研究。

  或者等项目完成以后,来看我的论文,到时候也欢迎大家指出其中的错误,多提意见和建议!

  想要加入我的项目组的,可以直接找我报名,这一层楼梯口右转第二间,就是我的房间。当然我需要问你们一些问题,也算是面试了。”

  张伟说完,一众实验员立刻开始低声讨论这个项目的前景和可行性。

  项目前景自然不必多说,全世界有那么多科研机构,都在研发胚胎干细胞的替代品,也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至于可行性嘛,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而且即便是有可行性,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距离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换个角度说,全世界所有研究这个项目的科研机构,其方案肯定都是可行的,否则也不会拿到经费从而立项。但至今没有科研机构,能够研发出胚胎干细胞的替代品。

  ……

  出乎张伟意料的是,当天下午,就有好几个人找张伟报名,甚至包括一个助理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可要比清大的研究生踊跃多了。

  在中国的大学里,助理教授除了授课之外,可能还要担任助教、班主任、辅导员等职位,繁杂的工作之余,再抽时间搞点科研,有点像万金油。

  而在美国的大学里,助理教授是属于生力军,做的都是学术前沿最有前瞻性的工作,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课题。

  但也有少数的助理教授是没有课题的,这种情况要么是资源还没轮到自己,要么就是搞砸过课题,失去了领导的信任。

  如果是前者,情况还好一些,耐心等待,资源总会分到自己头上的,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比较惨了。

  美国大学的助理教授,其实是一种试用期岗位,一遍有三到七年的试用期,试用期后如果水平还不错,才会晋升为副教授,否则会被终止雇佣,也就是失去工作。

  而副教授及以上,则属于终身职位,也就是无论你到哪所大学,你都是副教授或者教授,不需要从助理教授做起。

  这可以当做是中国的职称,一旦评上就能伴随终生。只不过中国的职称,从初级开始,后面中级、副高、正高,全都是伴随终生。而美国只有从副教授开始,才能伴随终生。

  这个来报名的助理教授,就是搞砸过事情,失去了领导的信任,想要通过张伟这个项目咸鱼翻身。

  他的名字叫山姆,听起来也是个很老实的名字。他的学历看起来也很亮眼,本科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和博士都在斯坦福大学,之后在梅奥医疗集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对于这个可怜的家伙,张伟倒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能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当助理教授的,肯定不是等闲之辈,学术能力必然不会很差。

首节 上一节 162/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