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440节

中国国内的铁路、公路建设在1919年进入了一个高峰阶段,大量的资金涌入市场,民间资本家们到处投资。

铁路、公路依旧是投资最多的。

如繁华的京浦铁路,有商人看到利益。本来已经是双轨的京浦铁路。他们就在边上又修了一道单轨。

这是**裸的抢生意。

然而奇怪的是,也没人去制止他们,竟然随便他们修。因为京浦铁路确实非常繁忙,很多货物都运不过来。

多一条单轨,三条轨道就能大大缓解这条线路的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像这种情况非常多,很多民间商人看到铁路运输的利润,以及在泡沫经济繁荣下运不过来的货物,他们干脆就沿着原来的铁路线再修一条单轨。甚至是修双轨铁路。

实际上美国佬历史上能修出40多万公里铁路出来,就是因为美国的泡沫经济造成的。在这个空运不发达,也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长途运输大部分是靠铁路。

美国财团的铁路策略就是,让他们修。

把铁路修好之后,财团卖出所有铁路,然后形成几百家铁路公司,这时候国家再以一个‘铁路系统混乱’为理由,把铁路收归国有。

这下那些铁路公司就只能哭去了,而财团尽管看上去失去了铁路。

但实际上,财团的货物运输价格方面,政府还是会给财团优惠。因此美国铁路年年亏本,政府每年都要往里年贴钱。

这些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财团可以有更优惠的运输成本,商品竞争力不就上去了。而那些民营工厂的货物,售价就被运输成本拉高了。

财团可以不需要掌控铁路,只需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商品竞争力。铁路就是民营资本脖子上的一道枷锁。

南方商业实际上很发达,但铁路线却不全,因此南方铁路成了民营铁路大力修建的地方。

铁路干线之前已经有了,修的就是铁路支线。

有些民间资本家,同样也修干线。

南方铁路在那些民间资本家们的狂热投资下,被大量修建了起来。自经济转为内部消费拉动后,商品、原材料运输变得十分频繁,原有的铁路根本就运不过来。

运费不断上涨,利润是超暴利。

在这种暴利的推动下,民间资本家想不疯狂都难。投资铁路就是贷款、集资,上市铁路公司不断增加,很多民众也把钱拿去购买铁路股票。

现在中华民国还真是不差钱,货币宽松政策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民族暴富了一把,修铁路的资金无比充足。

铁路修建速度变得更加疯狂了,在中华民国近两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加上附属国达到6亿的人口面前,铁路修建速度完爆美国最快的一年4万公路的记录。

1918年,中华民国的铁路总长已经达到15万公里了,1919年突破20万公里完全不是问题。

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1919年1月份,中华民国的工程车产量突破20万辆,其中挖掘机占5万辆,就以挖掘机为例子,一台小型挖掘机,施工效率是人工的40~50倍。而大型的挖掘机,则是上千倍,如果斗容超过150立方米的。甚至可以达到7、8千倍。

当然,那种超大型挖掘机中华民国还没造出来。

就以平均100倍的效率来算,5万辆挖掘机就等于500万名劳动力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在农业时代增加500万劳动力,并且是不用吃饭的劳动力。

就如修路时,一名工人用锄头挖掘的话,一天只能挖掘0.5米。但是小型挖掘机却可以挖出20米,中型挖掘机挖的就多了。

为了发挥出挖掘机的先进生产效率,财团的工程队是搞三班倒施工。一个工程队的工程车操作员以及那些运泥车司机,分成三班作业,每一班连续作业8个小时,每两个小时休息一次。中间吃顿饭。

施工速度暴快。

当然。施工成本更高,夜班工人得发双倍工资,晚上还得用柴油发电机照明。

特别是在1919年,全国需要施工的工程就更多了,三班倒施工成了全国流行的施工方式。

那些从财团手上买走工程队的民间资本商人,也学着财团用三班倒施工。

同时财团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还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更是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大量的铁路、公路以奇迹般的速度建设了起来。

货车月产量则突破了50万辆,大量的货车投入市场。大大缓解了运输压力。

家庭汽车的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比较少。当前钢铁不足以大量倾斜到家庭汽车制造上。

一切就看钢铁产量有多少,进入1919年,前几年投资的矿山已经开始投产了,而且不少是露天矿山。

加上资本输出,买了不少铁矿山,有的是已经投产的,这些原材料也源源不断的运回中国。

或被运到日本。

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在日本建起了化工厂、水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产业,同时还把一部分的炼钢厂建设在日本。

日本先将铁矿石炼成附加值比较低的低级钢,然后再运往中国炼成附加值高的钢材。为此大大降低了炼钢成本。

日本经济初步有了起色。

1919年年初,又有50万日本雇佣兵投入了欧洲战场,日本在欧洲已经投入了100万名士兵,大大的增强了同盟国的兵力。

加上不少日本劳工前往中国做工,他们的工资也随着中华民国的劳动成本增加而有所提高,一个月达到8元,尽管还是比中华民国的劳工所拿的工钱低很多,但是日本人通过劳动,使他们的国家经济有了初步的起色。

起码能够吃饱饭了,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三季稻大米大受日本人欢迎,这种稻米尽管口感不是很好,但价格却是很低廉。

同时还有中华民国出口到日本的海产品也很受日本人欢迎,此时日本人接受了中华民国开出的对日《二十一条》,其中有一条就规定,日本片板不得下海,连捕鱼都是不允许的。

因为日本承认日本是中国的附属国,作为附属国,没有制海权。中华民国只是将陆地交由藩国管理,而海洋却是属于中华民国的。

日本人很喜欢吃鱼,正好这时候渔产品价格也不贵,中华民国的渔船现在满世界的到处捕鱼,每年都能为中华民国带回大量水产品,这些水产品因为价格便宜,所以成了日本此时进口的主要肉类。

日本近六千万人窝在一个小岛上,确实很苦逼。
首节 上一节 440/6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卫国大军阀

下一篇:北宋有坦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