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第93节

  此时,西华子上前对唐文亮说道:“唐三爷,咱们几个搭你的船回去,不知可否?”

  唐文亮爽快应道:“好啊,这有何不可?”

  西华子随即转向卫四娘,招呼道:“师妹,走吧!”

  他们原本与俞莲舟同乘一船前来,如今这般选择,显然是已将武当派视作了敌人。

  俞莲舟不动声色,客客气气的送到船头,说道:“我们回山禀明师尊,便送请帖过来。

  殷素素忽然开口,轻声说道:“西华子道长,我有一事想要请教。”

  西华子满脸惊愕,回过头来问道:“何事?”

  殷素素直视着他,缓缓问道:“道长一直声称我是邪教妖女,可我却不知自己究竟邪在何处,妖于何事?”

  西华子却还是不长教训,微微一怔,随即说道:“你们这些邪魔外道,向来狐媚妖淫,这便是了,何须我多费唇舌?否则,好好一位武当派的张五侠,怎会被你迷惑?嘿嘿,嘿嘿!”

  他话语间带着声声冷笑,似是对自己的论断极为笃定。

  殷素素只是平静地回应:“好,多谢指点!”

  西华子见自己这几句话竟让她无言以对,心中颇感意外,见她不再言语,便大步踏上跳板,向着崆峒派的船走去。

  西华子因与殷素素对答了几句,脚步稍缓,因此落在了众人之后,此时其他人都已陆续过船。

  他正行至跳板中央,忽然察觉背后有细微的风声拂动,紧接着,一声轻响悄然传来。

  可哪怕他功力不低,反应也迅捷,猛地转过身来,手中长剑已然出鞘,但他脚下的跳板却忽然变得松软无力,紧接着“咔嚓”一声,跳板从中断裂开来。

  西华子再反应迅速,奋力向上拔起身子,然而两船之间已空空如也,根本没有可供攀援之物。

  他奋力一跃,却未能再次跳起,只听“扑通”一声,整个人已坠入海中。

  西华子不识水性,瞬间便咕噜咕噜地灌下了好几大口咸涩的海水,双手在水中慌乱地抓挠、划动。

  随后西华子便幸运地抓到了一根绳子,抬头一看,只见绳子的另一端握在天鹰教程坛主的手中,程坛主正似笑非笑地瞧着自己。

  原来,殷素素因恼怒西华子言语间的无礼冒犯,在众人过船之际,暗中向程封两位坛主吩咐,精心安排下了这一计谋。

  西华子强忍着满腔的愤怒,只等一踏上船头,便要立刻出手与对方展开殊死搏斗。

  哪知道程坛主将他拉到距离水面仅有尺许之时,便不再拉动,反而高声喊道:“道长,你千万不可乱动啊!在下力气有限,你若是一动,我可就拉不住了,万一脱手,那可就糟了!”

  西华子心中暗自思忖,他若是装傻充愣,再将自己抛回海中,那可绝不是闹着玩的,无奈之下,只得紧紧握住绳子,不敢贸然向上攀爬。

  程坛主紧接着大声喊道:“小心了!”

  只见他手臂猛地一抖,长绳在空中甩起了半个圈子。

  程坛主的臂力惊人,这一抖之力,竟将西华子的身躯向后凌空荡出了几丈之远,随后手臂一送,将他朝着对船狠狠地摔了过去。

  西华子顺势松开绳子,双足稳稳地落在了甲板之上。

  他的长剑在落海之时已然遗失,此刻心中愤怒如狂,只听得天鹰教船上喝彩声与欢笑声交织成一片。

  他顿时怒不可遏,当即抢过卫四娘腰间的佩剑,便要不顾一切扑过去拼命。

  只是此刻两船相距甚远,已难以纵身跳过,他只能在原地暴跳如雷,口中不停破口大骂,却也无计可施。

  俞莲舟、俞岱岩和岳不群将殷素素这般作弄西华子的过程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这五弟妹(五嫂)行事果然邪门。

第141章 归途

  殷素素作为天鹰教教主千金,紫微堂堂主的身份,又曾经暗算伤过俞岱岩,又灭了龙门镖局满门老小。

  如此想来,好像她做出刚才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

  众人乘船自海上踏上归程,抵达陆地后未作过多耽搁,旋即换乘船只,沿着海路进发,继而驶入长江口,逆流而上,奔赴武当。

  江船本在逆流之中前行,偏又遭遇逆风,船速迟缓。

  张翠山与师父及诸位师兄弟阔别已达十年之久,思念心切,盼能早日相见,行至安庆时,便动了弃舟骑马的念头。

  俞莲舟却劝阻道:“五弟,咱们还是乘船为妥。虽说会迟到数日,但坐在船舱之中,可免却诸多是非。”

  “虽说咱们已向昆仑派与崆峒派表明态度,按常理而言,谢逊与屠龙刀之事已与咱们没有多大,可究竟有多少人对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心怀觊觎,实难预料。”

  殷素素跟随张翠山数年,虽然有所改观,但仍是夙来不信邪,颇有些不以为然道:“咱们数人同行,难道还有人敢前来阻拦不成?况且明眼人皆能看出,屠龙刀决然不在咱们身上。”

  “唉,小师弟的话,你们终究还是未能领会透彻啊。”俞岱岩微微摇头,叹道,“若是恩师在此,自是无人能阻拦,亦无人胆敢造次。”

  “可如今仅有咱们几人,在某些人眼中,并非无懈可击,他们若是有心,总能寻得机会。何况咱们只盼此事能和平了结,又何苦再多结仇怨?”

  张翠山听了,点头称是:“二哥所言极是。”

  确实,他们之前的那番解释,借由崆峒派、昆仑派以及峨嵋派等门派众人之口传播开来,在江湖上颇具可信度。

  江湖之广,消息灵通者居多,众人皆知谢逊与屠龙宝刀,十有八九已于海外下落不明,极有可能深埋于北方深海那极寒之处。

  可若屠龙宝刀当真随着谢逊一同葬身大海,想在那广袤无垠、波涛汹涌的汪洋里寻得此刀,简直难如登天,恰似海底捞针,希望渺茫。

  正因如此,虽有不少人听闻了张翠山的言辞,可仍心存疑虑,暗自派出眼线,时刻紧盯他们的一举一动。

  妄图从他们的行迹之中,挖掘出谢逊与屠龙刀的真实去向。

  不过,相比他们起初所担忧的状况,眼下这般暗中窥探之人的数量已大幅减少,行事风格也更为隐秘低调,不再那般明目张胆。

  而岳不群从海上回返,踏上归程之后,便一直在脑海中回忆,原著里玄冥二老究竟是在何时现身,又于何处将张无忌掳走的呢?

  他眉头紧锁,努力回忆,只模糊记得张无忌是在返回武当山的途中遭遇不测,似乎是在某个热闹集市,还有糖葫芦的桥段?

  可具体是在何时何地,他绞尽脑汁也无法确定。

  毕竟他虽看过不少影视改编版本,可谁会去刻意留意这些细枝末节呢?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张无忌再次现身之时,便是在老道百岁寿辰之际,地点正是武当山上。

  鉴于记忆中仅存这一丝线索,知晓在上武当山之前有此一劫,岳不群一路上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刻见众人正热烈商讨返程路线之事,岳不群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出言提醒。

  虽说几位师兄与殷素素皆是闯荡江湖多年的老手,对于江湖中的凶险之处自是心中有数,可岳不群内心终究有些放心不下。

  他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师兄师姐,以咱们这一行人目前的实力而言,大多情况皆可应对自如,无需过多挂怀。然而,有一点却不可不防。”

  说罢,他目光扫视众人,见几位师兄皆投来专注的目光,静静聆听他的话语,岳不群接着道:“无忌师侄尚且年幼,内功根基浅薄,极易成为他人蓄意针对的目标。”

  岳不群措辞已是极为委婉,实则以张无忌这般幼小年纪,哪谈得上什么深厚内力修为。

  他不过是个初涉江湖的孩童,仅仅学了些拳脚功夫,脑袋里装着些许修炼法门罢了,其他与普通孩子无异。

  众人听闻岳不群之言,心中皆是一紧。

  张翠山与殷素素更是神色凝重,事关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们怎能不上心?

  况且岳不群所言句句在理,张无忌此刻的确是队伍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让众人不得不严阵以待。

  说到底,屠龙宝刀的吸引力实在太过巨大,江湖中绝大多数人都难以抗拒这等诱惑,为了它,不知多少人会不择手段。

  船行多日,终于抵达湖北境内,当晚,船行至富池口,船夫缓缓泊船,众人准备在船上歇宿过夜。

  忽然,岸边传来阵阵马嘶声,众人好奇,纷纷向舱外望去。

  只见两匹马刚刚掉转马头,扬尘而去,向着镇上飞奔,马上之人仅能看到背影,然其身姿矫健,动作敏捷,显然是一个好手。

  俞莲舟见状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转头对众人说道:“此地恐生事端,不宜久留,咱们连夜赶路吧。”

  众人自无不是,尤其张翠山更是满是感激。

  想当年,武当七侠下山行道,武艺高强且行事公正,所到之处,旁人皆是敬畏远避,他们何曾有过躲避他人之事。

  近年来,宋远桥、俞莲舟和张松溪三位师兄,在江湖中声名赫赫,三师兄俞岱岩修为也是精深至极,小师弟亦是不弱。

  但此刻,仅仅因为看到两个无名小卒的背影,便决定不在富池口逗留,显然,皆是出于保护张无忌的考虑。

  而俞岱岩与岳不群对此倒不甚在意,他们这些年在外游历时间远不及俞莲舟,江湖经验和见闻相对欠缺。

  因此此行在这类事情上甚少发表见解,况且还一直留意着周围环境与可疑之人,更是无暇在这上面耗费精力与时间。

  随后,俞莲舟唤来船家,赏了他三两银子,命其即刻连夜开船。

  船家虽已疲惫不堪,但三两银子已然抵得上他数月的伙食费用,自是喜出望外,连忙拔锚启航。

  是夜,月白风清,张无忌早已沉沉睡去。俞莲舟师兄弟三人,与张翠山夫妇在船头对月小酌,望着浩渺大江,心境舒畅了许多。

  张翠山不禁感叹道:“恩师百岁大寿转瞬即至,小弟竟能及时赶回,实乃上天眷顾。”

  殷素素附和道:“只是时间仓促,未能精心为恩师准备一份寿礼,实在遗憾。”

  俞莲舟和俞岱岩相视一眼,微微一笑道:“弟妹,你可知恩师在我们几个弟子之中,最为喜爱谁?”

  殷素素道:“自然是您二伯,您是他老人家最得意的弟子。”

  俞莲舟笑道:“我们师兄弟几人,师父日夜牵挂于心的,乃是你这英俊的夫君。”

  殷素素心中欢喜,嘴上却摇头道:“我不信。”

  俞莲舟耐心说道:“我们几人各有所长,大师哥深通易理,气质冲淡弘远。三师弟精明强干,但凡师父交办之事,从无差池。四师弟机智过人。”

  “六师弟剑术精妙绝伦。七师弟近年来专注外门武功,假以时日,内外兼修、刚柔合一,必成大器。而小师弟更是妖孽至极……”

  殷素素好奇地追问:“二伯您自己呢?”

  俞莲舟谦逊地回应:“我资质愚钝,并无突出之处,若非得说,便是在师传本门武功上,我练习得较为刻苦勤恳罢了。”

  殷素素拍手笑道:“您是武当八侠中武功最高之人,却如此谦虚,不肯直言。”

  张翠山也说道:“我们几个兄弟里,向来二哥武功最为高强,阔别十年,小弟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唉,少了恩师十年教诲,小弟如今怕是只能敬陪末座了。”

  俞莲舟宽慰道:“然而在我们几兄弟之中,能文能武者,唯有五弟你一人。几年前,师兄弟齐聚为恩师祝寿,恩师却忽然面露不悦,说道:‘几个弟子里,悟性最高且文武双全者,唯有翠山。我本期望他能传承我的衣钵,可惜他命运多舛,几年来生死未卜,恐怕凶多吉少。’”

  俞岱岩补充道:“若不是有小师弟的妖孽天资,让师父他老人聊以安慰,否则祝寿怕是又不甚佳。”

  张翠山和殷素素听闻,或是喜悦,或是感动,俞莲舟见状,又道:“如今五弟平安归来,此便是送给恩师最重的寿礼。”

  随后,众人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张三丰闭关参研武当九阳功,以及九阳功分为武当九阳功,峨眉九阳功和少林九阳功之事,一者得其纯,一者得其博,一者得其高。

  正说到此处,忽听得岸上隐隐传来马蹄声响,蹄声自东而西,静夜中听来分外清晰,共是四骑。

  几人对望了一眼,心知这四乘马连夜急驰,多半与己有关。

  只是几人虽然不想惹事,岂又是怕事之辈?当下谁也不提。

  这时忽听得马蹄声响,又自东方隐隐传来,不久蹄声从舟旁掠过,向西而去。

  张翠山只作没听见,说道:“二哥,三哥,倘若师父邀请少林、峨嵋两派高手,共同研讨,截长补短,三派武功都可大进。”

首节 上一节 93/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