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09节

  7月初。

  陈文锦来到波士顿,看到正在筹备的‘假日酒店’,高兴的说道:“大哥,这家酒店快要营业了吧?”

  经过一年的锻炼,陈文杰已经初具社会职业人的成熟和气质,他此时也比较高兴的说道:“是啊,9月份正式开业。这座酒店从盘下,再重新按照假日酒店的标准装修,我们也是花费了十一个月的时间!”

  谈及这个话题,他就像看着自己孩子一样,看着眼前的‘假日酒店’。这一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盘下一座酒店重新装修、购入一幅地皮建筑酒店大厦,两个工程相继投入。

  陈文锦说道:“一定可以成功的!中等价格、高标准服务,这是假日酒店的优势。在假日酒店没有出现之前,美国市场上几乎没有中等价格的酒店,所以假日酒店的成功顺理成章。”

  陈文杰拍拍弟弟的肩膀,说道:“我说你在这一年,到底有没有读书,怎么什么商业上的事情都懂了!”

  这个弟弟,比自己在商业上更优秀,这是他的感觉。

  不过他不嫉妒,相比较弟弟,他以后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不缓不急。

  而自己的弟弟,却需要自己去闯,虽然家族有资金,有父亲出谋划策,但主要还是靠他自己。

  陈文锦马上说道:“大哥,我可是已经拿到了毕业证!”

  言下之意,自己顺利完成任务。

  “知道知道,你厉害!既能顺利完成毕业,又能注册了‘奥黛丽玩具’,还在注册‘芭比娃娃’的专利!”

  “嘿嘿,我们陈家的人,自然要厉害一点!”

  兄弟俩沟通交流着互相做的事情,偶尔还给对方出主意。

  陈文锦接着说道:“不过奥黛丽玩具呢,主要是以三妈为主,我就是她的属下。毕竟这洋娃娃,就是洋娃娃,哪能真由我们华人来发明。”

  陈文杰听出来了,这个弟弟多少有点失望,随即认真的说道:“文锦,父亲让你在奥黛丽玩具里工作,那是培养你的能力。一个玩具品牌,就算做大世界最大,也不是父亲对你的期盼;但如果你连玩具都做不好,父亲又如何对你刮目相看?”

  陈文锦精神一震,马上说道:“我一直有在努力,不过以三妈的形象,确实很符合奥黛丽玩具的老板。我现在的想法也是,认认真真的工作!”

  陈文杰拍拍弟弟的肩膀,说道:“走吧,回去一起吃饭,元贞还在等我们!”

  陈文锦勾肩搭背的说道:“大哥,你和嫂子不会怀着肚子,一起回香港吧?”

  挤眉溜眼,性格显然是开朗之辈。

  陈文杰说道:“那样妈回打我一顿的,更何况,元贞打算回港先找一份工作,结婚生子那是后面的事情了!”

  庄元贞的想法,也是严人美授意,作为女人,怎么也要工作一段时间。至于两人的婚事,那是回香港后,再慢慢考虑的。

  急着抱孙子,不存在的?

  自己的小女儿陈梦怡,现在才三岁呢!

  香港。

  陈光良来到红磡的一家厂房,这里挂着‘华泰玩具’的招牌。

  如今华泰塑胶厂一分为二,一部分精力集中在塑胶花上,一部分精力集中在玩具上,可谓在长江工业体系水涨船高,隐隐约约要成为老二。

  不过如今荣昌重工业因为香港地产的因素,在钢铁冶炼、铝合金冶炼、铝合金门窗等领域,也发展起来。

  “老板”苏东生带着人,迎了上来。

  “芭比娃娃的样板,拿到了没有?”陈光良直入主题。

  “拿到了,我们正在集中精力进行技术上的攻克,各方面问题都不大,我们具备这样的生产技术,这得力于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与此同时,瑞贝卡假发厂、新丰纺织那边,我们也在开始协调.”

  芭比娃娃的生产,包括塑胶身体、假发、服装等领域,陈光良的想法是——由美国的‘奥黛丽玩具’运营,由香港的‘华泰玩具’生产。

  奥黛丽赫本是这个芭比娃娃的发明人,陈文锦只是一个经营者,甚至都还不是首席总裁,得另外找美籍管理层进行职业经理人模式。

  陈光良参观了研发中心,随即说道:“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这关系着我们香港玩具产业的发展前景。”

  苏东生等人一震,连忙说道:“好的,老板!”

  大家不知道这个‘芭比娃娃’为什么如此重要,居然关切着香港玩具产业的发展?

  当然,大家也知道,香港的纺织业、冶炼、塑胶花、假发,这些产业之父,都是自家的老板。如果玩具再被老板带动起来,这香港的工业,可以说基本都是老板在推动发展了。

  考察一番后,陈光良告别华泰玩具厂。

  芭比娃娃虽然已经注册好专利,但具体的运营才正式开始,可能需要参加一场展览会,才会突然一下爆火起来。

  位于皇后大道中的亚细亚行,占地面积仅1.7万平方尺,长实集团最终以690万港币的价格拿下。

  单价核算到400港币每平方尺,创下香港地皮单价的记录。

  事实上,这个价格已经较市场高了一些,不过长实集团需要这幅地皮,故在亚细亚火油公司开出这个价格后,也当即拿下。

  在陈光良看来,这个价格应该是1955年底的价格或1956年初的价格,买下来也省掉后面麻烦而已。

  亚细亚行买下来后,长实集团就准备投入到设计规划上,为连卡佛百货建筑总行。初步的规划就是建26层的高度,然后总楼面约30万平方尺以上的面积。

  买下亚细亚行后,陈光良在办公室里关注起自己的财务问题来。

  他在航运、地产里的大量投资,再加上他几乎不用平安银行其他储户的资金,所以让自己的现金流也紧张起来。

  例如造了二十多万吨的油船(日本造了2艘两万多的油船),再加上几艘货船,总价高达5000万美金。在明年10月前,他至少也需要支出2500万美金的‘首付款’,后面才是分期支付。

  而长实集团这几年的步伐也不小,连续收购很多贵重的物业,包括香港大酒店、连卡佛百货、亚细亚行、北角的月园、九龙湾的时代影业片场、百德新街的卜内门仓库.

  最近还在摩纳哥的海水浴场投资超千万美金

  如此多的大项目,让陈光良手中的现金流消耗很快,就连美国的存款,都已经需要抽回香港,以策安全。

  当然是保证平安银行的安全,毕竟一旦发生挤提,汇丰和渣打银行说不定还来个背后一刀,其他银行更是会袖手旁观,毕竟平安银行已经有一点资格挑战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其它华资银行又是同行嫉妒难免。

  好在,陈光良家族企业庞大无比,而这些企业的资金流水庞大,又以平安银行为核心,形成一个财团。

  很快,陈光良决定多卖几幢楼,虽然一幢利润也就几百万,但总归也能提供更多的现金流。

  另外一方面,如果在这一波地产浪潮(1955~1957),长实集团只是出售公众四方街那6幢楼1200个住宅单元,但陈氏家族又手握那么多的物业和地盘,恐怕会造成香港住宅情况改善缓慢。

  这不是陈光良想看到的!

  百德新街的那半条街,虽然有不少住宅公寓,但毕竟已经打算作为长期出租,所以不准备出售!

  所以,陈光良将目光放在平安银行在西环拥有的仓库上,准备拆卸掉建住宅大厦,然后对外出售。

  只是这些事情也不急于一时,等明年长子陈文杰回来,再正式进行立项,也能锻炼锻炼他。

  主要还是通过购入地皮,来新建住宅大厦,毕竟手中的土地储备用掉,就少了一份底蕴。

第409章 提携李家成

  维港塑胶。

  周千和急匆匆的走进工厂,焦急的对李家成说道:“李生,方老板说我们生产的塑胶玩具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而且还要求赔偿。”

  如同天雷一声,将李家成吓的背后发凉。

  “怎么会这样!”

  周千和说道:“李生,我们的机器太陈旧了,而且工人也是匆忙上岗。”

  一语成谶。

  李家成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

  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他又来到生产塑胶花的机器旁,发现同样是如此,顿时一种不好的预感产生。

  “李生,郑老板催促我们赶紧发货,要加班生产才得行了!”

  李家成吓得连忙说道:“先不要急.先把产品样品带过去,客户确定后再说!稳住!”

  “这好!”

  维港手中仍攥着一把定单,客户打电话催货。

  李家成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但是交货,生产出来的产品,万一不合格,又得赔掉,还得信誉大跌。

  很快。

  推销员带回的客户的反馈,令李家成不寒而栗——客户拒收产品,还要维港厂赔偿损失!

  客户都是中间商,他们或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或出口给海外的经销商。塑胶制品早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用户对制品的款式质量变得挑剔起来。

  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自然日益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逐出市场。

  事态严峻,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的航船,甫扬风帆,就遇到惊涛骇浪。

  危机之中的李家成,真正体会到做老板的难处。

  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

  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

  李家成太年轻,余勇可沽,而把困难设想得太少。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

  李家成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

  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太有裨益,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维港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

  李家成上哪去弄这笔钱?他逼急了,就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

  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家成“赖货款的丑闻”。

  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

  银行得知维港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

  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维港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首节 上一节 409/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