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83节

  这样的接班,避免了企业的波动,也是兄弟感情的深厚,两人在五十年代就一同创业。

  而自己的弟弟,那是自己培养起来的,自然更有感情。

  元旦过后。

  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他现在只需要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布局全球的商业。当然,他也会偶尔去海外考察,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

  靠在皮椅上,陈光良想着这一次他在‘物资’上面,获利能差不多达到5000万港币,简直就像抢钱一样。

  仅奥门仓库囤积的物资,就获得一千万港币出头的利润,而且陈光良心安理得,毕竟那批药品绝对保真,而且都是救命药;另外的物资,也是急需的东西。

  还有一些物资,例如将军澳那边的钢铁、塑胶等,则是卖给香港的走私商,并不直接和内地交易。

  本身这些物资囤积在香港,其价值已经就是涨了一倍,毕竟美国在海外源头就已经封锁。

  赚了5000万很轻松。

  但更值得高兴的事,环球航运的这一波发展,一举成为一家年盈利在七八百万美金左右的大企业。

  不过一年盈利八百万美金,看似很多,实则对于发展航运来说,这点钱也不算多。

  环球航运目前40艘船,主要都是二手船,而且30年龄的船居多,甚至还有35年龄的船,5~10年就可能报废了。

  一艘自由轮的造价,可能就是180~220万美金,但一艘二手的自由轮,目前也就七八十美金。

  英国造一艘万吨的货轮,价格高达200万美金;而购买一艘万吨的二手船,30年龄的老船,价格也就五六十万美金(涨过价了)。

  这中间的差价,是相当的大的。

  环球航运的船队,总价值也就1200万美金左右,仅价值英国造的6艘万吨货船。

  而油船更贵,入门更加的难!

  此时台岛的招商局,也仅四艘甲型的二手油轮,实际上已经不足以台岛的石油需求,但又很难拿出资金造游轮。

  一艘万吨多的油轮的造价,差不多要500万美金!

  昂贵如斯。

  如果日本造船业发展起来,全球整体的造船成本就会下跌不少。

  而且造船的成本,未来不会再高上前,很简单,有些工业产品,不会随通货膨胀,而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世界炼钢的技术及相关的成本,导致这个时代的钢铁成本很大。

  “哥,你找我?”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对了,小虎那边,他跑北边的路线,要懂得见好就收。包括运输内地货物,也要见好就收。你去劝劝他吧?”

  “好,我马上给他讲!”

  “嗯,毕竟要是真上了美国的黑名单,他以后做什么生意,都会不方便的,不要贪心。”

  “是的”

  前世曹文锦就上过黑名单,后来只有跑到马来西亚搞农业一阵。

  相反赵从衍见好就收,并没有经历太大的磨难。

  杨小虎现在做的事情,虽然不会连累陈氏家族,但陈光良也不想他以后自绝前程。

  年前,陈光良孤身一人,来到杜月笙的住处。

  他是受邀前来,杜月笙非常热情的款待。

  “光良,找你来是想请教请教你!”

  两人坐在客厅,仅杜月笙的管家万墨林作陪。

  陈光良说道:“杜先生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遥想当初在上/海滩,杜月笙也算是帮了他忙的,也从未压迫过他,所以陈光良倒也诚心。

  杜月笙马上说道:“是这样的,台岛的特务总是前往香港来,展开‘神经战’,逼迫我去台或者赴日,总之不许我前往内地,也不允许他在香港逗留。我被这事搞的不甚烦恼,我知道你向来不喜政Z,也不喜欢黑·道上的事情,这事你只需替我动动脑,亦或者劝慰我一下即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个神经战,无非就是让人来告诉你,内地已经和港府谈好,要把你引渡回去;亦或者,内地已经派人来暗杀你;最后还有就是你已经决定赴台这要么是吓唬你赴台,要么是杜绝你回内地。说到底,杜先生对香港缺乏安全感!”

  杜月笙激动的说道:“你是一言道破天机啊!那你觉得,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英雄’迟暮,大概就是这样吧!

  陈光良说道:“充耳不闻,看不见,香港政府不可能受胁迫,它有自己的主动权,而且也是讲法治的地方,只要不从事政Z活动,不继续帮派,香港政府不可能替台岛、内地做这种违背法律的事情。退一万步说,杜先生已经六十有三,更多是为后人考虑,只要你不再参加那些事情,你的后人凭借多年的培养,将来发达和传承不是问题,你这一辈子也是很值得了!”

  “光良,你我差22岁,但你比我更看得透啊!”

  杜月笙最近被台岛的‘神经战’,搞得时常精神失常,再这样下去,他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陈光良笑道:“只是在这方面,我有自己的心得而已!”

  找他的人,不比找杜月笙的人少,只是大家很难见到陈光良而已,毕竟他的安保可不是吃素的。而陈光良是不可能主动见这些人,一般都是直接拒绝见面,油盐不进。

  通过这次交谈,杜月笙烦恼少了一些,毕竟他最怕就是那些‘神经战’。

  临走时,陈光良留下一张支票,说道:“杜先生,这是《东方日报》退股的钱!”

  杜月笙想推回去,但又被陈光良说道:“拿着吧,当年你在沪市,你帮我不少。而且这点钱,对我来说不过是洒洒水,不值一提。”

  《东方日报》说是退股,其实沪市和香港早已经分家,如今陈光良重掌《东方日报》也就是借个牌子而已,一切都是重新搞上来的。

  待陈光良离开后,杜月笙看着‘10万美金’的支票,忍不住感叹道:“当初存了那么多交情,只有这个交情不会要我的命,还给我钱!”

  他的一个盒子里,装着不少欠条,但他没法去要,不然可能对后人不利。

  万墨林说道:“陈氏家族,当兴百年!”

  杜月笙点点头,说道:“听说,环球航运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可以航行世界任何的地方!”

  他也看报纸,自然知道这些事情。

  万墨林点点头,说道:“据说香港的总部电台,可以通过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只电台,然后形成一个遍布世界的无线电波信息渠道。可见,他才是真正的船王。”

  陈光良家族有多少财富,大家不得而知,只知道陈光良一出手,往往就是庞大的投资,动辄千万港币,甚至千万美金。

  ‘四大家族’的财富,那都是有人在泼脏水,如果国民政府不丢失江山,四大家族倒是会富可敌国;但丢掉江山后,四大家族的财富,自然也留在了内地,或者随战争而消亡。

  但陈光良家族的财富,大家都知道,其很少遭到战争的破坏,因为陈光良总是能先人一步。

  杜月笙拿着10万美金的支票,脑海里都是三十年代,和陈光良打交道的日子。事实上,当时陈光良就已经偿还了人情,带着他发了不少财。

  所以今天给他10万美金的支票,都是陈光良这个人值得深交的原因,也是很多人视他为华商领袖。

  他也确实需要这笔钱,来港后,也没有个营生,甚至还做生意亏了不少。就怕他突然没了,这家人难以维计。

第385章 船王

  平安银行大厦的顶楼,一间宽敞的写字间,里面是现代化的电报设备,还有忙碌的工作职员,这里便是环球航运的‘信息中心’。

  环球航运在全球航行的40艘货船,通过无线电波做到信息交流,再传回香港的总部进行枢纽。哪里有风暴、哪里容易搁浅、那个港口停满,都能第一时间做到信息共享。

  目前,环球航运的总吨位是25万吨,价值1200万美金左右,主要都是二手船。

  来到环球航运的会议室,十几名高层已经坐在位置上,大家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自豪和兴奋。

  大家做梦也没有想到,去年初,环球航运的总吨位也才5.5万吨,而今年初已经猛增至25万吨,超过怡和、太古船队的总和。

  而在业务上,环球航运‘高价’、‘长租(一年)’给日本足足18万吨左右的货船,环球航运一年盈利在800万美金以上。

  船队扩充、业务扩充,跨度一下子大到所有人都震惊的程度。

  “新的一年,我们环球航运除了继续扩充船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建立全球性的信誉和影响力。偏安一隅,仅在远东发展,绝不是我想看到的,所以接下来,大家要打起精神来,为走出远东,立足世界站稳脚步。”

  “是,老板”

  接下来,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各种的建议。

  副总经理陈光聪率先说道:“目前,我们在新加坡、伦敦、南非、纽约、圣保罗、香港,拥有六个办事处,我建议,将其他五个地方升级为分公司,以完成全球化的布局。”

  作为公司里的年轻一辈高层,他的地位已经超过老将赵铁毅,这是趋势。而赵铁毅这样的老将,现在的工作,已经趋于内部管理。

  一名刚四十岁的高层周睿夫,当即支持道:“我赞同,而且我们不仅仅是要升级办事处为分公司,而且还要打造一艘新船。它的意义在于,是华资企业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新船,对环球集团的国际影响力,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这一波,环球航运不仅赚到声誉,而且还赚到了大量的金钱。

  那么,公司应该去造新船。

  陈光聪和周睿夫等都是年轻高层(也是35~40岁的年龄),做事更大胆,勇于接受更大的挑战。

  陈光良稍后一槌定音的说道:“好,升级全球的六处分公司.另外,正好我春节后要去伦敦一趟,我将考察英国的造船业,准备打造一艘万吨的货轮,另外对油轮也将考察,我们也可能要打造一艘一万多吨的油轮,从而进军石油运输。”

  不能抠抠搜搜,好歹他也是身家过亿美金的顶级世界富豪。

  更重要的是,谁打造新船不是分期付款,不可能全款的。

  众人惊讶起来,一艘一万多吨的油轮,恐怕要四五百万美金左右;而一艘一万吨的货轮,最高也不过200万美金,甚至英国造180万美金可以拿下(各国造价不一样,美国造价是世界最高,高出平均25%)。

  以‘万吨’的单价计算,油轮是货轮的两倍左右的单价!

  赵铁毅说道:“为什么不先购买二手油轮,这样更加稳妥?”

  陈光良回道:“到了五十年代,油轮在商船的中比例,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关系,六七十年代也是如此,最终油轮可能占比商船的一半,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我们要进入石油运输。但我们的信誉从哪里来,欧美石油公司凭什么相信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造一艘全新的油轮,但同时我们又可以寻找比较好的二手油轮,做两手的准备。”

  赵铁毅心服口服的说道:“老板魄力大”

  这些老人,虽然跟了陈光良家族很久,但也不至于知道陈氏家族的具体财富。所以,对于建造500万美金的油轮,肯定很谨慎。

  但陈光良的想法不一样,如今他的身家早已经过亿美金,但在香港本土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至少短时间是这样的。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必须朝着海外发展,那么航运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此次机会,他便将18万吨的货轮,打入日本航运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香港其他航运企业,也只有羡慕的份。

  九龙仓的码头,一艘万吨自由轮停靠,船身上大大的‘金海号’汉字,惹人瞩目。

  码头上空闲的工人,都忍不住闲聊起来。

  “看到没有,那是我们华人的船只!”

  “真的?我们华人居然也有这么新、这么大的货轮,啧啧!”

  “你这都是什么老黄历了,现在香港最大的船队,便是我们华人的,也就是陈光良先生的船队。”

  “这么厉害,比怡和、太古还多?”

  “据说,怡和、太古加起来,才有陈光良先生的船队那么多。”

首节 上一节 38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